学术投稿

倍他司汀联合纳洛酮治疗眩晕症临床观察

雷明钢

关键词:倍他司汀, 纳洛酮, 眩晕症,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把165例急性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第一对照组采用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第二对照组采用纳洛酮注射液治疗;第三组为治疗组,采用和倍他司汀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注射波治疗.结果:第一对照组有效率为86.00%,第二对照组为87.50%,第三组治疗组高达95.52%,显著优于第一、第二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倍他司汀联合纳洛酮治疗眩晕,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红河州某高校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红河州某高校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和结核相关态度行为持有情况,为高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红河州红河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学生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相关态度和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高校大学生对结核病核心信息的总体知晓率为55.19%,其中对结核病诊疗免费机构知晓率27.09%、结核病减免治疗政策知晓率17.39%、结核病的传播途径知晓率为18.48%.当同学、室友或朋友得了肺结核91.3%的学生会劝他们到结核病防治机构接受治疗,如果自己得了结核病87.79%的学生会直接或委婉提醒周围的同学去医院检查.学生获得结核病防治知识主要通过广播、电视(62.22%),其次是报刊杂志(51.11%)、墙体广告、宣传栏、标语(40.22%),78.01%的学生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结核病宣传活动.结论: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要强化学校的主体责任,开展以结核病防治为主题的校园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防治结核病相关生活习惯和行为.

    作者:杨水波;郭继丰;李正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在促进老年痴呆症患者康复中的干预研究

    目的:探究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在促进老年痴呆症患者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该院治疗的老年痴呆患者82例,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护理,两组患者的在护理后对日常生活能力,语言和阅读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语言和阅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3+1整体康复护理模式可促进老年痴呆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孙惠杰;赵英凯;刘丹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甲状腺结节应用不同时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甲状腺结节应用不同时期手术治疗的临床使用效果进行.方法:将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进行甲状腺结节治疗的患者进行筛选,从中选出200人将其分为一组、二组,每组100名患者),对三组患者进行病种、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一组中甲状腺结节患者89例(89%)、甲状腺癌5例(5%)甲状腺腺瘤1例(1%);B组中甲状腺结节患者88例(88%),甲状腺瘤7例(7%),甲状腺腺瘤2例(2%).结论:通常情况下甲状腺手术容易构成中良性疾病,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应当对甲状腺手术进行指征,减少不必要的良性甲状腺结节手术,降低患者受到的痛苦.

    作者:吴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4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护理

    目的:研究4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接收治疗的4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分析,并且分作康复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进行回访观察,全部用脑血管药物常规治疗,对康复组20例病人采取康复治疗.结果:康复组与对照组相比,前者疗效显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康复护理方法,能有效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恢复期,促使病人早日回归社会.

    作者:丁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药剂科在中西药联合应用的作用分析

    目的:观察和分析药剂科在中西药联合应用中不良反应控制和监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药剂科不良反应监测小组,记录并比较药剂科不良反应监测4小组成立前后(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和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临床中西药联用治疗病例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不良反应上报率,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7.0%高于观察组不良反应率8.42%,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上报率85.0%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上报率26.6%,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剂科指导和监测临床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病患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提高不良反应上报率,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

    作者:周春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清开灵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目的:探析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儿科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4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4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清开灵注射液静滴,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65例,有效6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98.645%;对照组显效48例,有效11例,无效13例,治疗总有效率81.94%.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具有显著疗效,无明显毒副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促进患儿身体康复.

    作者:李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细节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和探究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了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给了系统性的细节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舒适度和自我护理情况等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10 d、30 d后的疼痛平均均低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95.87±2.14)分高于对照组的(81.54±2.03)分,同时实验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责任感(36.78±1.45)分、自我护理技能(41.82±3.24)分、自我护理能力(32.15±2.12)分等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32.73±1.33)分、(36.88±2.93)分、(24.90±2.05)分,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护理过程中,实施细节护理不仅可以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而且还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快患者病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扎拉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手外伤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研究

    目的:对手外伤患者实施康复护理临床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42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手外伤患者,选取时间控制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根据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康复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根据护理效果数据可得,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先给予手外伤患者术后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效果,让患者手部功能尽快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裴慧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跟骨骨折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伤口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跟骨骨折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术后伤口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的跟骨骨折患者86例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实施治疗,分析术后伤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6例患者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8.99%.结论: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必须加强重视,做好预防处理,降低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薛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对白血病化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白血病化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两组患者统一采用血液科对白血病患者的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对照组的评分降低较小(P<0.05).结论:白血病化疗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能降低焦虑抑郁等情绪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取得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郑思敏;何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治疗的临床应用研讨

    目的:探讨分析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行的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接受治疗的正常患者40例作为参照组,两组均抽取2 ml空腹静脉血采用专业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器进行检验,检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缩果:经过对比发现,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参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可充分的反映出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控制情况,提高糖尿病诊断的准确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颖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规范化管理模式在预防医务人员锐器伤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在医务人员锐器伤预防中,通过实施规范化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以该院2016年实施规范化管理模式246名医务人员为观察组,以2015年未实施规范化管理模式的243名医务人员为对照组,对两组锐器伤认知水平、发生率与上报率调查比较.结果:对照组锐器伤认知水平测定结果为(71.55±5.22)分,观察组锐器伤认知水平测定结果为(19.51±4.56)分,(P<0.05);对照组锐器伤发生率为10.53%,锐器伤后上报率为16.67%;观察组锐器伤发生率为8.13%,锐器伤后上报率为100.00% (P <0.05).结论:通过规范化管理模式的实施可有效提高医务人员锐器伤认知水平,预防锐器伤发生率,提高上报率.

    作者:王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开喉剑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开喉剑气雾剂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为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64例10个月~3岁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开喉剑喷雾剂喷雾口腔,疗程3~5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3%,对照组总有效率5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开喉剑气雾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更少,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作者:张晓娟;张蓓蓓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六味地黄丸在牙周正畸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在牙周正畸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5年9月来该院治疗的牙周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患者采用常规牙周治疗,实验组32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口服六味地黄丸,治疗一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BI,PLI,GI等指数以及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实验组的SBI,PH,GI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牙周病患者,采用六味地黄丸配合常规进行正畸治疗较单纯常规治疗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高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经针灸与推拿配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从该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选取94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单纯经推拿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87% (46/47),高于对照组的85.11% (40/4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针灸与推拿配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促进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宗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饮食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饮食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44例.全部患者均遵医嘱用药,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饮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血压控制优良率达到了88.63%,常规组患者血压控制优良率达到了61.36%,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干预,有利于良好控制患者血压,对此,临床应当进一步加强对高血压的饮食护理干预.

    作者:关美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关于急性踝关节损伤X线检查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X线检查对急性踝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查体中心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的急性踝关节损伤患者共8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综合检查证实.结果:观察组检查正确率为97.5% (39/40)高于对照组的72.5% (29/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X线诊断急性踝关节损伤,可较准确地判定患者是否出现关节脱位或骨折症状,有很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磊;张洪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高血压患者社会经济情况与血压控制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社会经济情况与血压控制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地区的336例高血压患者,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并对患者社会经济情况与血压控制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36例高血压患者都完成了问卷调查.患者高经济收入的血压控制水平较低经济收入的患者好,两者差异显示出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患者社会经济情况对血压的控制影响较大,经济水平较高,患者的血压控制较好.患者的社会经济情况提高,对于控制血压稳定起到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郑立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间苯三酚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间苯三酚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在该院待产的产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静脉注射10 mg地西泮,实验组静脉注射80 mg间苯三酚,实验结束之后,对比分析两组产妇产程活跃期时间、第一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分娩方式.结果:通过比较发现,实验组产妇的产程活跃期时间、第一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分娩方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程活跃期使用间苯三酚可有效的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以及宫颈水肿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原发性高血压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剖析原发性高血压联合应用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的疗效.方法:以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该科接诊的7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对所选入的74例病例进行分组:实验与对照两组各37例.两组都予以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实验组同时加用缬沙坦.观察两组血压改善情况,比较疗效.结果:实验组用药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是(124.1±6.8) mmHg、(81.0±2.2)mmHg,对照组是(137.9±2.6) mmHg、(89.3±3.4)mmHg.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为78.38%.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病患施以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血压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