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论少阴病治禁

陈建设;陈文垲

关键词:少阴病, 治禁, 汗吐下
摘要:文章认为少阴病的病机要点为心肾虚衰,水火不交.因此,对少阴病的治疗切忌攻逐伐本、耗伤正气诸法.特别是应慎用汗、吐、下三法.文章对此结合<伤寒论>有关条文对其机理进行了阐述.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提高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实践探索

    文章提出通过改革实验课堂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改革实验内容,增加设计性实验;重视实验报告的书写;严格实验考核等几个途径,全面提高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以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良好工作作风及综合素质.

    作者:曾琦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风(喑)痱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风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愈喑复痱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语言功能及肢体功能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风痱疗效较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效果好.

    作者:徐泽光;周光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黄芪及其制剂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

    黄芪及其制剂具有抗病毒感染、双向调节血糖、抗缺氧缺血、抗衰老、抗肿瘤等作用,文章就近年来对黄芪及其制剂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王梅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三甲复脉汤治疗骨质疏松症6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三甲复脉汤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口服三甲复脉汤;对照组64例,口服葡萄糖酸钙口服液.然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23%,对照组为64.05%,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三甲复脉汤不仅具有滋阴清热、潜阳熄风的功效,而且具有补益肝肾、强筋健骨的作用,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剂.

    作者:田其中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腹泻5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糖尿病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用符合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性腹泻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中药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盐酸黄连素片.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好转16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治愈10例,好转19例,未愈11例,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治疗糖尿病性腹泻有较好的疗效,且无副作用.

    作者:王丽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试论东盟经贸发展与我国中医药教育发展的关系

    文章详细地阐述了东盟经贸与其中医药发展的现状,并对中国加入东盟后其中医药教育发展所面对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

    作者:蓝毓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戊己丸水煎液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小鼠体内NO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戊已丸水煎液对C57 BL/6小鼠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动物模型血清中NO含量的影响.方法:在复制C57BL/6小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模型的基础上,分为戊己丸水煎液高、中、低剂量组、心胃止痛胶囊组和克拉霉素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一氧化氮含量.结果:模型组血清NO较正常组均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各治疗组血清NO均有所下降.其中戊己丸水煎液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克拉霉素组与正常组没有差异.结论:戊己丸水煎液可明显降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小鼠血清中NO含量.

    作者:伍参荣;彭程;郭春秀;蔡锐;白宇乾;唐小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丹参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骨性关节炎5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10例本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后统计其积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平均积分为(13.05±4.68),治疗后平均积分为(7.78±2.79),治疗前后平均差值为(5.27±5.42);对照组治疗前平均积分为(12.56±3.80),治疗后平均积分为(7.49±2.65),治疗前后平均差值为(5.07±4.7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积分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可有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价格便宜,仅为透明质酸钠的1/450.

    作者:邓物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甘石创愈散治疗肛裂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甘石创愈散治疗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肛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采用甘石创愈散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马应龙痔疮膏治疗.结果:治疗组早期肛裂28例总有效率为96.43%;陈旧性肛裂22例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早期肛裂16例总有效率为46.25%;陈旧性肛裂14例总有效率为42.86%.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甘石创愈散治疗肛裂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马忠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加味生脉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7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生脉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确诊为心绞痛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采用加味生脉饮治疗;对照组27例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共观察30天后统计疗效.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83%,对照组为74.1%,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心绞痛次数、时间及ST段改变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味生脉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好的疗效.

    作者:刘日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自拟消栓通脉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3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消栓通脉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87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予以自拟消栓通脉汤治疗.对两组病例的综合疗效进行总结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12例,总有效率86.0%;对照组治愈7例,总有效率75.0%.治疗组在综合疗效中的优良率及总有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栓通脉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能明显减轻患者症状.

    作者:陈兴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1例足月双胎妊娠高血压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术后护理

    文章报告了对1例足月双胎妊娠高血压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成功行剖宫取胎术后的护理措施,并谈了护理体会,认为只要医护合作,护患沟通良好,护理措施得当,可使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陈德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紫草乙醇浸膏精制方法的研究

    目的:研究紫草乙醇浸膏的精制方法.方法:碱溶酸沉法,大孔树脂吸附法,超临界CO2萃取法,含水乙醇-石油醚萃取法,铜盐络合法.结果:以外观性状、收率和萘醌总色素的含量为指标,对5种方法所得精制产品进行了比较.结论:含水乙醇-石油醚萃取法较适于工厂生产中紫草乙醇浸膏的精制.

    作者:杨文宇;陈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通过对2465例手术患者实施术前术后心理护理,以术前心理咨询、及时告知手术效果、帮助病人缓解疼痛、克服抑郁反应等为重点,使患者术中病情稳定,术后得到较好的恢复,并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盖炼炼;吴芳;代英;陈传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浅谈焦树德教授的学术思想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作为中医的两大基本特色,在焦树德教授的临床诊治中得到充分体现,在此基础上,焦教授更是发扬传统医学,主张中西医结合、订立更加贴近临床实际的病名等观点.文章理论联系临床,阐释了焦树德教授的学术思想.

    作者:魏宏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中药学的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简述目前我国中药研究的现状,从中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21世纪应该着重发展的问题,尤其是生物技术对生药研究的影响进行了着重探讨.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MIPPO技术LCP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18例体会

    目的:选择小切口经皮插入钢板内固定技术(MIPPO),应用LCP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方法:18例胫骨远端骨折,均采用LCP钢板治疗,随访7~18个月,平均随访10个月.结果:18例骨折均在6~12个月牢固连接,无内固定松动等症.结论:运用LCP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是一种有效的微创内固定方法.

    作者:严松鹤;田宝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复方苍耳虫油膏外治有头疽(溃后期)64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苍耳虫油膏治疗有头疽的疗效机理.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复方苍耳虫油膏及象皮生肌膏外敷疮面,以28天为1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疮面脓液培养转阴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疮面愈合面积累积百分比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苍耳虫油膏对有头疽溃后期疮面的愈合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周亮;陈鸿君;贺菊乔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70例呼吸道念珠菌感染的中医辨证演变分析

    目的:探讨念珠菌感染呼吸道疾病的中医辨证演变特点,为中医辨证施治呼吸道念珠菌感染性疾病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对痰液真菌培养结果阳性的呼吸道念珠菌感染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标准进行辨证分为4型,即外寒内饮型、肺热壅盛型、痰湿内盛型、脾肾阳虚型.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每3~7天辨证1次,直至痰液念珠菌培养结果阴性,观察念珠菌从感染到消失,中医辨证发展的演变过程.结果:呼吸道念珠菌感染性疾病中医辨证4种分型的细菌感染构成比:外寒内饮型1.4%、肺热壅盛型18.6%、痰湿内盛型65.7%、脾肾阳虚型14.3%;呼吸道念珠菌感染性疾病中医辨证的演变特点:肺热壅盛型中医辨证演变为痰湿内盛型30.8%;痰湿内盛型中医辨证演变为脾肾阳虚型58.7%;脾肾阳虚型中医辨证演变为痰湿内盛30.0%.结论:念珠菌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中医辨证的演变表现为3种类型,即肺热壅盛型演变为痰湿内盛型、痰湿内盛型演变为脾肾阳虚型、脾肾阳虚型演变为痰湿内盛型.以痰湿内盛型中医辨证演变为脾肾阳虚型为主要演变类型,外寒内饮型未发生中医辨证的演变.

    作者:范洪;侯英荣;兰洪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与甲氨喋呤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2例小结

    目的:观察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62例类风湿关节炎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甲氨喋呤(MTX)治疗作为治疗组,58例单纯用MTX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2%,对照组为82.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RF、ESR及CEP比较,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MTX治疗RA疗效较好.

    作者:孙淑银;兰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