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施夏英

关键词:优质护理, 妇产科, 临床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产妇共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分成两个小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之上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结果:对照组中,妇产科的基础合格率是80%,患者对妇产科的满意度是85%,实验组中,妇产科的基础合格率是92%,患者对妇产科的满意度是98%,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提升产妇及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值得被大力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电视胸腔镜单孔解剖性肺段切除联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在IA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单孔解剖性肺段切除联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治疗I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采用电视胸腔镜单孔解剖性肺段切除联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IA期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左肺上叶尖后段11例、固有段7例、舌段3例,左肺下叶背段6例、基底段4例,右肺上叶尖段6例、后段3例、前段4例;右肺下叶背段5例、基底段7例(表1).

    作者:钟健;王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青少年重复人工流产术对生育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青少年重复人工流产术对生育功能带来的影响展开分析.择选该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所收治的40例青少年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所选患者的重复人工流产次数分为探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的人工流产次数为1次,探究组患者的人工流产次数为≥2次,对两组青少年患者的开展为期2年的随访调查,对患者的生育状况进行统计与评估.经随访结果得出,探究组患者在术后2年内中有3例发生了继发性不孕,6例出现宫外孕,2例发生自然流产,5例发生早产;对照组患者在术后2年内中有1例发生了继发性不孕,1例出现宫外孕,0例发生自然流产,2例发生早产;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术后并发症上,探究组患者术后各个并发症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重复人工流产会给青少年的生育功能带来严重影响,增加生育风险,因此需加强对青少年人群避孕知识的普及与推广,并让社区公益事业及明星效应,更要加强对一些影视节目的审批,这是降低重复人工流产率的重要举措.

    作者:胥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手术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目的:分析在泌尿外科老年患者的手术护理相关安全隐患.方法:选在该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92例,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常规组与综合组,各组46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综合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观察护理的效果.结果:综合组患者护理安全隐患控制率明显大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实施综合护理以后,可降低坠床、跌倒与感染等泌尿外科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提高控制效果.

    作者:廖玉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配合一例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体会

    介绍一例胸骨正中小切口在心脏瓣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优点.此患者经小切口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恢复快,未出现并发症.手术效果满意.患者提前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孙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南京市男性医用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象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长期低剂量接触放射线对男性医用放射工作者健康的影响.方法:建立放射组和对照组,建立工龄组,比较各组间外周血象异常率及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男性医用放射工作人员的外周血象异常率与工龄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男性医用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象中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PLT)的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男性医用放射工作人员的外周血象异常率与暴露时间的相关性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外周血象指标均偏低,提示需加强健康保护工作.

    作者:叶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症的临床价值体会

    目的:探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症中予以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的效果及价值.HTH方法:该院将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所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症患者共18例例作为探讨的对象,所有患者予以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对手术前后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实施治疗后,和治疗前对比,腰痛、腿痛VAS评分明显下降.予以统计学分析后,存在的组间差异比较显著,即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症的患者予以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疗效比较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祝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血清胆红素与尿酸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检验中的价值

    目的:着重于探讨尿酸与血清胆红素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30例该院2016年1~12月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依循Gensini积分分组,即A组(0~1分)6例、B组(2~20分)8例、C组(21~40分)8例、D组(>40分)8例,同时择取30例健康体检者分为对照组,收集尿液标本与静脉血4ml,对比分析其尿酸与血清胆红素检测结果结果:冠心病患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分别为(11.62±3.33)μmol/L、(4.71±0.93)μmol/L、(6.95±1.27)μmol/L,均低于健康体检者(P<0.05);冠心病患者尿酸为(372.44±32.51)μmol/L,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在冠心病病情进展后尿酸与Gensini积分逐渐增高,清胆红素逐渐降低,四组检测结果呈正相关性.结论:尿酸联合血清胆红素检验能够有效的诊断冠心病,有利于临床评估患者的病变程度,建议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张素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癌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

    目的:本次研究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3月至2016年10月来该院救治的56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比较采用单纯胆囊切除术、根治术、扩大根治术、姑息性手术术后等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癌患者后1年、3年、5年的生存率与安全性.结果:单纯胆囊癌切除手术的治疗效果好,根治术效果次之,其后依次为扩大根治术和姑息切除术,根据统计学分析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胆囊癌患者采用单纯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而到了晚中期一般采用姑息性手术和扩大根治术,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对于胆囊癌患者早诊断、早治疗,挽救患者生命十分重要.

    作者:查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保健模式及应用价值评定

    目的:研究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保健模式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92例并根据治疗方法分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保健组采用保健模式.就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理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腰臀比、体质指数和满意度、1年内入院治疗率进行比较.结果:保健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保健组1年内入院治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理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腰臀比、体质指数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保健组患者干预后生理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腰臀比、体质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保健模式及应用价值高,可有效提高患者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水平,降低体质指数和腰臀比,降低入院率,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邵亚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肺癌患者使用靶向药物吉非替尼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肺癌患者采用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后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该科室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收治的肺癌患者当中,选取其中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按照患者住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皮肤痤疮、甲沟炎、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改善情况.结果:①采用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采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肺癌患者采用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大范围推广.

    作者:王维静;宋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60例小儿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在小儿消化道中的60例出血的病情与护理.方法:选取60例小儿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的病情与护理工作的情况的分析,观察患者的临床护理的效果.结果:在60例小儿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进行对患者饮食,睡眠休息等方面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的减少在患者的疾病中引发的不良的症状的情况,采用护理的服务有效率为96.67%(P<0.05).结论:在小儿消化道出血中选取60例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的工作,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治疗疗程,提高临床的护理效果.

    作者:王青青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乳腺癌术后血管栓塞的预防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乳腺癌术后血管栓塞的预防.方法:将80例接受乳腺癌手术患者纳入工作对象;通过盲选方法均分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或者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探讨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血管栓塞发生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术后血管栓塞发生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血管栓塞发生率(15.00%),P<0.05;研究组乳腺癌患者住院时间(14.70±2.50)日明显低于对照组乳腺癌患者住院时间(18.60±3.20)日,P<0.05.结论:给予围术期乳腺癌患者施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乳腺癌术后血管栓塞的发生几率,减低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志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对照乙肝五项检测阳性率归纳分类的可行性报告

    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人携带者,健康咨询或定期复查,也或合并其它疾病住院治疗及接受手术.面对形形色色的乙肝五项报告结果,很多医护人员心里发怵往往不能给咨询对象明确答复.或者面对手术病人,其术前干预、手术风险评估与防护以及术后处理等,怎样才能做到精准诊疗多有困惑,常需专科医师会诊.为此,探索一种简明条理又方便易记的分类方法实有必要.

    作者:郭宏伟;王雪强;王瑞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作为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值生长发育为关键的时刻,身体与心理都要得到重视,从当前来看,中学生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却无法解决,在长时间的积压中难以排解,造成无法预料的后果.因此本文根据中学生在心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展开分析,旨在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李子恒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他汀类药物临床不良反应分析及其应对措施

    目的:对他汀类药物临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探究应对措施.方法:选择该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服他汀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38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应对措施.结果:有14例(36.84%)为肌肉损害,11例(28.95%)为肝脏损害,8例(21.05%)为消化系统损害,2例(5.26%)表现为多尿、蛋白尿,3例(7.89%)为其他类型.结论:使用他汀类药物难免会出现不良反应,要改善此种现象,临床医师需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周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根管消毒剂用在前牙根管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甲醛甲酚溶液;樟脑酚液;氢氧化钙糊剂对感染根管消毒的效果.方法:HTK观察临床疗效封药1周后抗菌作用的杀菌力.结论:氢氧化钙对感染根管的消毒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徐幸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支气管哮喘不同雾化吸入方法的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不同雾化吸入方法的实际护理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8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使用普米克令舒溶液和沙丁胺醇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空气压水泵雾化吸入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方法,并给予两组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是90.7%,对照组是72.1%,两组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时,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的效果更好,可推广.

    作者:岳卫英;孙慧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社区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区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社区诊治的100名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社区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社区中医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自我管理行为的能力、血压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率.结果:干预后,治疗组的自我管理行为的能力、血压控制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中医护理措施,对患者血压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邓小华;戴梅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疼痛护理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析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78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予以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干预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予以疼痛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与舒适程度.结果: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疼痛评分为(2.4±0.5)分,舒适度评分为(108.1±7.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4.7±0.8)分、(98.1±6.9)分,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疼痛护理的效果更好,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程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应用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HTK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该院进行就诊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共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都进行阿德福韦酯药物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个性化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结果:HTK观察组经过个性化护理后,药物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依从率达到97.78%,而对照组仅为82.2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TK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对提高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赖彩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