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凯格尔运动在边远牧区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中的应用及推广

戚海瑜

关键词:凯格尔运动,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张力性尿失禁
摘要:目的:恢复多胎妊娠产后盆底各类肌肉的功能,增加阴道紧缩度,提高性生活质量及各种张力性尿失禁,治疗轻~中度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方法:对百分之百的产妇进行产后凯格尔运动宣教,教其凯格尔运动锻炼方法持续半年至一年以上.结果:盆底功能障碍有明显的改善,轻~中度尿失禁治愈有效率达到80%以上.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江阴市2012~2016年HIV/AIDS人群疫情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江阴市艾滋病流行现状和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汇总的该市2012~2016年HIV/AIDS疫情资料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累计确认HIV感染者/AIDS病人380例,其中HIV感染者228例占60.00%,AIDS病人152例占40.00%;男性343例占90.26%,女性37例占9.74%;男性平均年龄38.74岁,女性平均年龄37.30岁.结论:江阴市艾滋病疫情分布于全市15个乡镇及街道办,HIV/AIDS病例报告逐年上升,应将这一群体作为重点纳入艾滋病防治策略中.应加强大众健康教育,有效遏制艾滋病疫情蔓延.

    作者:邹良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分析与防控

    药物配置是医护人员工作中的关键环节,药物配置正确是病人病情有效恢复的一大保障.为保证病人用药安全,本文对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的排药差错、审方差错、配置差错及复核差错四个常见差错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四个差错提出了合理的防控措施.

    作者:赵卫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重度子痫前期初产妇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浅析

    目的: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寻找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的血清标志物作为重度子痫前期的诊断依据.方法:采用双向凝胶电泳与质谱联用的方法筛选鉴定子痫前期重度患者和健康孕妇血清中的差异蛋白质.结果: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共识别出13个差异蛋白质点,质谱分析鉴定出两组共有的差异蛋白为载脂蛋白、结合珠蛋白及白蛋白.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存在诸多差异蛋白质点,可通过进一步检测它们的水平对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作者:朴海善;田玲;薛伟;朱立平;刘晓慧;李胜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急性心梗合并左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分析急性心梗合并左心衰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总结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84例急性心梗合并左心衰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42)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42)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卧床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各项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14%)均低于对照组(28.57%),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明显,可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思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施行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患者生活质量分析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施行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患者生活质量.方法:收取该院128例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8月20日直至2016年3月15日,并将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患者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64例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91.07±2.45)分、心理功能(92.41±2.03)分、生活方面(88.34±5.51)分、社会功能(89.01±5.23)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施行护理干预,能显著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冯玉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刍议结直肠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

    目的:针对结直肠手术患者的预防结直肠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HTK选取医院记载的60例结直肠手术患者作为样本,随机分配为两个组别--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结直肠手术患者30名,对照组结直肠手术患者30名,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并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检验和回归分析,观察两组结果差异的显著性.结果:通过两个组别的对比分析,经过回归分析验证模型准确率为84.1%.结论:影响结直肠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主要诱导因素有:患者体质指数、术前住院时长、手术持续时间以及术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根据这些因素以便在后续的结直肠手术临床中可针对性的拟定相应措施,更好地解决结直肠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问题.

    作者:彭永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专科护生对临床实习带教教师评价的相关分析

    目的:探析专科护生对临床实习带教教师的评价.方法:选择80名二年级专科护生为研究对象,用临床实习带教教师有效教学行为问卷(NCTEI)对护生实习前后予以调查,比较护生实习前后对临床实习带教教师的评价.结果:实习前,护生理想评价排序为教学能力(4.38±0.55)分,评价(4.35±0.56)分,人际关系(4.32±0.60)分,护理能力(4.24±0.54)分,个性特征(4.16±0.60)分;实习后,护生实际评价排序为个性特征(4.13±0.20)分,教学能力(4.00±0.24)分,人际关系(4.00±0.32)分,评价(3.97±0.15)分,护理能力(3.92±0.32)分,除个性特征以外,其他项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实习带教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基本得到了专科护生的肯定,但和护生理想状态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需建立与完善临床教学制度或者机制,以此改进带教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护生需求.

    作者:白连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无偿献血者单项ALT不合格相关因素调查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单项ALT不合格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的无偿献血者15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性别、年龄、献血次数、献血方式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调查单项ALT不合格的诱因结果:1500例无偿献血者中,单项ALT不合格300例,概率20%(300/1500);性别(男、女)、年龄(18岁~30岁、30岁~40岁、40岁~55岁)、献血方式(街头自愿、集体组织)对单项ALT的影响比较,差异明显(P<0.05);献血次数(首次献血、2次以上)对单项ALT的影响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无偿献血者单项ALT不合格,与献血者的性别、年龄与献血方式有关.

    作者:崔桂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索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n=50),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的差异.HTH结果:观察组50例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治疗的新生儿患者,黄疸治疗时间及黄疸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患者出生后3天体重、血清胆红素值并发症发病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能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值,增加新生儿体重,提高黄疸治疗时间及黄疸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亚静;岳转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澳大利亚DRGs模式对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启示

    随着社会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如何合理运用卫生信息资源,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使全民享受高质量、低费用的医疗卫生服务已成我国卫生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公立医院获得运营资金的现状和澳大利亚DRGs模式优缺点分析,探索在我国实行DRGs模式的可行性,以期设计出符合中国国情的DRGs模式,降低医疗总费用.

    作者:蒋淑君;何小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强化健康教育对艾滋病高危人群疾病防制知识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影响

    目的:分析强化健康教育对艾滋病高危人群疾病防制知识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影响.方法:抽取疾控中心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的艾滋病高危人群7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为两组.予以常规教育的35例患者为参照组,予以强化健康教育的35例患者为实验组,后对两组艾滋病高危人群的宣教效果进行统计和总结.结果:经不同方法教育后,实验组相关知识得分同参照组进行比对明显较优,组间数据检验后P<0.05.实验组自我保护情况较比参照组更优,组间数据检验后P<0.05.结论:HTK对艾滋病高危人群予以强化健康教育,可以使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疾病防制知识掌握水平进行显著提升,自我保护意识也会明显增强,因此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作者:王长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微波照射治疗混合痔水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混合痔合并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门诊就诊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每天均给予中药熏洗治疗(处方自拟).治疗组给予微波局部照射,对照组则给予马英龙麝香痔疮膏外涂于患处.治疗7天后比较两组疗效.HTH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14%,对照组有效率74.28%,两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微波照射配合中药熏洗对混合痔水肿具有明显疗效.

    作者:陈德琴;厉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计划生育宣教工作的方法与质量提升思考

    计划生育是我国长时间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并在生活中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的重要基本国策之一,做好计划生育宣教工作对计划生育工作成效的发挥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计划生育宣教工作的方法和质量提升的措施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计划生育宣教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

    作者:邵淼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社区高血压居民血压控制效果及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本社区高血压居民的血压控制效果及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取302名罹患高血压的居民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进行药物干预,以达到降压的目的,并且定期观察、随访.通过居民健康档案分析,患者在此药物干预期间,降压药物的使用分别为推荐制剂、传统制剂.本次所有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长期持续治疗,3d连续血压≤140/90mmHg,属于血压和相关标准相符合.结果:通过慢性病规范化管理,血压控制情况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总体符合标准占比为86.3%.261例居民使用推荐制剂治疗,占比是93.2%,41例使用传统制剂治疗,占比为6.8%.推荐制剂又分为三种使用方式,服用单种制剂居民占比为54.2%,服用两种制剂居民占比为34.6%,联合服用三种制剂居民占比为4.4%.HTH结论:本社区规范化管理的高血压居民治疗达标率在86.3%;使用推荐制剂的患者为93%以上,单一制剂和两种制剂药物的使用和相关规范相符合,三种制剂药物的使用,在选择上具有不完全合理性,这可能和居民血压控制不理想、自行乱用药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陈怀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泌尿系结石疼痛护理中心理干预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泌尿系结石疼痛护理中心理干预的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8例泌尿道结石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护理过程中是否给予心理护理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4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44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视觉疼痛(VAS)量表得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干预后视觉疼痛(VAS)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vs),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泌尿系结石疼痛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因情绪紧张、焦虑等因素导致尿痛.

    作者:徐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肺癌患者使用靶向药物吉非替尼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肺癌患者采用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后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该科室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收治的肺癌患者当中,选取其中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按照患者住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皮肤痤疮、甲沟炎、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改善情况.结果:①采用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采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肺癌患者采用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大范围推广.

    作者:王维静;宋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预防下肢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分析下肢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对其预防效果.方法:选取该院60例行下肢髋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分组研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结果:术后对照组发生11例(28.95%)深静脉血栓,实验组发生1例(2.63%)深静脉血栓,实验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63%)明显比对照组小(26.32%),差异显著,P<0.05(χ2=9.90);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是术后干预措施.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方案预防措施全面,护理方案预见性、主动性强,可以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及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控制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和满意度.

    作者:翁光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对鼻前庭囊肿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对鼻前庭囊肿的治疗作用.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来该院就诊的40例鼻前庭囊肿患者为例,患者均以经鼻内镜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对40例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经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对鼻前庭治疗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的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有患者出现并发症,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13.2±2.0)min、术中出血量(6.3±2.0)ml、术后疼痛当天疼痛评分为(2.0±1.1)分,住院时间为(3.0±0.2)d,切口愈合时间为(4.0±1.0)d,术后中位回访13.3个月,无一例患者的复发.结论:对鼻前庭囊肿患者应用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和复发率低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阳;杨浩;林燕;范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健康体检者静脉采血晕针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者静脉采血晕针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100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晕针几率与满意度.结果:对照组50例,6例患者发生晕针事件,晕针几率为12.0%;观察组50例,2例患者发生晕针事件,晕针几率为4.0%,组间比较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45例,不满意5例,护理满意度为90.0%;对照组满意40例,不满意10例,护理满意度为80.0%;组间比较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者静脉采血晕针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纳洛酮与氨茶碱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纳洛酮与氨茶碱在小儿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该院接诊的46例急性呼吸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抽签的方式对所选患儿进行分组:A组和B组各23例.A组联合应用纳洛酮与氨茶碱,B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手段.观察两组治疗后病情的改善情况,比较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A组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比B组的78.26%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住院时间为(10.7±1.6)d,均明显优于B组的17.39%、(14.3±2.0)d,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联合应用纳洛酮与氨茶碱对急性呼吸衰竭患儿施以对症治疗,可促进其病情的恢复,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冯变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