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肺癌患者使用靶向药物吉非替尼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

王维静;宋丽娟

关键词:肺癌患者, 靶向药物, 吉非替尼, 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肺癌患者采用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后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该科室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收治的肺癌患者当中,选取其中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按照患者住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皮肤痤疮、甲沟炎、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改善情况.结果:①采用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采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肺癌患者采用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大范围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动静脉内瘘动脉端两种穿刺方法的临床观察

    目的:给暴露不充分内瘘血管一个充分锻炼的时间,给新的内瘘血管一个休养的时间.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动静脉内瘘术后6~8w(除高位内瘘外),内瘘成熟60例,分为2组.实验组肘正中静脉暴露良好,动静脉内瘘侧肘正中静脉做动脉端采用向心性方向穿刺法.对照组动脉端距吻合口至少5厘米以上逆心性方向穿刺法,两组另选一静脉做静脉端建立体外循环.结果:使用肘正中静脉做动脉端内瘘穿刺一针见血,减少穿刺失败,皮下血肿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选择内瘘侧肘正中静脉做动脉端向心性方向穿刺较易,减少反复穿刺,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宫腔镜手术联合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研究宫腔镜手术联合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为该院收治的108例患者,随机分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经过比较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在宫腔镜联合孕激素治疗后,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夏芸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参麦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药理及临床效果对照分析

    目的:着重于观察参麦在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与药理作用.方法:将80例该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接受治疗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心脏指征改善率与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心电图表现恢复正常时间、心肌炎治疗时间、心脏扩大改善率、症状体征改善率、心律失常改善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在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疗效确切,可充分发挥改善心肌炎、心电表现、心脏指征等药理价值,故建议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李磊;王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超声结合MRI评价停用阿托伐他汀钙对颈动脉斑块及脑卒中的影响

    目的:探讨停用阿托伐他汀钙对颈动脉斑块及脑卒中的影响,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帮助.方法:选择80例动脉硬化伴有斑块经医生建议后仍拒用阿托伐他汀钙的患者为对照组(患者已服药1年以上),80例颈动脉硬化伴有斑块给予20mmg/d药量的患者为治疗组(患者已服药1年以上),两组均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对两组患者分别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超声及MRI检查.对检测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67人完成12个月的检测获得了完整数据,治疗组71人完成12个月的检测获得了完整数据(对未获得完整数据的患者不做数据分析).对照组检查过程中无颈动脉斑块减小的患者,斑块增大的31例,MRI发现7例新增脑梗死病灶患者,治疗组检查过程中颈动脉斑块减小的患者21例,斑块增大的17例,MRI发现5例新增脑梗死病灶患者.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对颈动脉硬化斑块有抑制增长及逆转的作用,对脑卒中有预防效果,停药后斑块增大.

    作者:吴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应用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应用的价值.方法:抽取该院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此次实验的对象,所有的患者均实施CT与MRI检查,之后通过手术进行验证.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MRI检查在椎间盘变形、脊髓变形等征象方面的检出率明显的优于CT组,但是CT检查在钙化与椎间盘积气方面的检出率优于MRI组(均P<0.05).结论:采用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能够提供有利的诊断依据,诊断的准确率比CT高出许多,但同时存在价格高和扫描时间长的缺点,则需要在实际诊断中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作者:杨永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高血压护理中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高血压护理中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12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3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和遵医行为.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治疗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高血压护理中,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采纳和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月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急诊留观老年危重患者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留观老年危重患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诊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均进行常规护理,针对其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加以解析,并且制定护理措施.将护理措施改进前后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经过研究发现,在当前的急诊留观老年危重患者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有护理人员法律意识缺乏、沟通能力淡薄、专业技能较差、工作强度过大等几个主要原因.针对这类原因进行护理干预,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留观老年危重患者护理难度较大,风险因素较多,很容易导致医疗事故产生,针对风险因素制定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规避事故.

    作者:孙红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改良CT引导下胸部穿刺活检减少并发症的探导

    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细针抽吸活检技术,对肺部疾病的诊断有重要帮助,它操作简单、准确性高、创伤比较小,可以直接拿到病变组织,在病理科的协助下,可以对肺部肿块进行定性诊断,能极大地帮助临床医生进行治疗方案的制定,因而很得临床医生的青睐,有着非常广泛的运用。但它的诊断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操作方法和熟练程度不同差异比较大,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为气胸和肺出血。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参考国内外同行的经验,结合我们医院的实际情况,认真总结,并且进行了以下改良:术前充分准备、选择佳进针点和进针方向、用细针穿刺和减少穿刺次数,缩短手术时间等,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作者:潘红卫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高血压脑出血例外科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该院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和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组,每组各39例患者.结果:在接受手术3个月后,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P<0.05);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率低于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P<0.05).结论:立体定向方式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较好,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许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3DMax标准型补片和轻量型补片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目的:研究应用轻量型与标准型补片对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患者的疼痛程度、预后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搜集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医院实施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的共有100例患者的相关资料,按照患者的补片类型分组,包含对照组(标准型,48例)与研究组(轻量型,54例).分析两组的手术状况与在术后的疼痛程度、住院时长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住院时长与并发症发生率没有统计学的差异(P>0.05).在术后半年,研究组患者的疼痛分值比对照组的明显减少(P<0.05).结论:应用轻量型的3DMax补片能够缓解实施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患者的疼痛程度,减轻患者的异物感与不适症状,值得临床广泛推行.

    作者:周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解析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目的: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健康体检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方式来进行健康管理,就会使健康的管理步伐停滞不前.基于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实践就健康体检以及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该院在2015年全年健康体检的400例体检人员,其中体检人员年龄24~76岁,平均50岁.分析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和创新取得的效果.结果:通过对比实验表明,进行健康管理模式和进行健康的管理模式取得的效果之间的差异,不同患者在进行健康管理模式之后,身体现不良状况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之前的.结论:实验说明,进行健康体检管理有助于改善现有的健康管理模式.

    作者:曾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降脂通络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血清TG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降脂通络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血清TG水平的影响和对人体的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128例(2016年10月22日到2017年3月22日期间)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将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降脂通络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各64例,检测2组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清TG水平并对治疗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2组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清TG和TC值在治疗后均有明显的下降,且2组患者的LDL-C和HDL-C值在治疗后也均趋于正常值,但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仍有明显差距(P<0.05).结论:降脂通络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TG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尹冠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他汀类药物临床不良反应分析及其应对措施

    目的:对他汀类药物临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探究应对措施.方法:选择该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服他汀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38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应对措施.结果:有14例(36.84%)为肌肉损害,11例(28.95%)为肝脏损害,8例(21.05%)为消化系统损害,2例(5.26%)表现为多尿、蛋白尿,3例(7.89%)为其他类型.结论:使用他汀类药物难免会出现不良反应,要改善此种现象,临床医师需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周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急性腹痛病因及误诊原因研究

    目的:观察急性腹痛病因及误诊原因.方法:本次选取2015年4月10日至2017年4月10日住院部收治的急性腹痛患者20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急性腹痛患者有10例、女性急性腹痛患者有10例;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若住院一周后,病情未出现好转,甚至出现加重以及恶化现象,则说明出现误诊现象,需对疾病再次进行全面性检查和判断,从而得出结论.结果:20例患者经诊断后发现,其病因和腹内脏器病变以及腹外脏器病变有关,其中有3例患者出现误诊情况,百分比为15.00%;由此说明在诊断过程中应将急性肠胃炎、胰腺炎、急性阑尾炎、消化道溃疡以及胆囊炎等疾病进行仔细区分.HTH结论:急性腹痛一般是由腹内脏器病变、腹外脏器疾病所引起的,并且老年患者抵抗力比较低,同时会伴有多种疾病,在临床上容易出现误诊现象,为此在诊断过程中,应结合患者以往病史,对其进行全面分析,从而避免误诊现象出现.

    作者:申其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预防下肢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分析下肢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对其预防效果.方法:选取该院60例行下肢髋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分组研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结果:术后对照组发生11例(28.95%)深静脉血栓,实验组发生1例(2.63%)深静脉血栓,实验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63%)明显比对照组小(26.32%),差异显著,P<0.05(χ2=9.90);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是术后干预措施.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方案预防措施全面,护理方案预见性、主动性强,可以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及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控制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和满意度.

    作者:翁光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南京市男性医用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象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长期低剂量接触放射线对男性医用放射工作者健康的影响.方法:建立放射组和对照组,建立工龄组,比较各组间外周血象异常率及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男性医用放射工作人员的外周血象异常率与工龄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男性医用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象中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PLT)的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男性医用放射工作人员的外周血象异常率与暴露时间的相关性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外周血象指标均偏低,提示需加强健康保护工作.

    作者:叶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外科颅脑急症致脑疝的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外科颅脑急症致脑疝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该院采取急救护理的68例颅脑急症致脑疝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总结相关急救护理体会.HTH结果:经积极抢救后,恢复良好57例、中残4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例;与急救护理前相比,采取积极急救护理后患者GCS评分显著增加、SDS和SAS评分显著降低,护理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外科颅脑急症致脑疝患者急救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效果,改善其临床症状和不良心理情绪,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该护理方式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张春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观察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联用于小儿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在小儿护理工作中应用个性化护理与肢体语言沟通的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儿科护理患者进行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个性化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肢体语言沟通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上述的护理工作后,其在护理工作中各项的护理质量评分及满意度都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HTH结论:小儿护理工作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的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临床的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吴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伤口护理的方法及应用效果初评

    目的:研究伤口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该院接诊且行伤口治疗但未痊愈出院的病患50例,利用投掷子的方式对50例入选病患进行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由护士亲自上门指导患者进行现代敷料伤口治疗亦或者是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同时辅以康复锻炼;而对照组则由护士教给患者家属现代敷料治疗亦或者是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与康复锻炼的方法,然后再由家属对患者施以伤口治疗护理.观察两组伤口治疗护理的效果,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实验组伤口治疗护理的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比对照组的88.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HTH结论:采取护士亲自上门对患者施以伤口治疗护理的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伤口治疗护理的效率,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作者:钟文兰;杨庆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脑卒中与肩手综合征

    本文在阅读与整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对其治疗以及护理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综合阐述.

    作者:陆红梅;王琦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