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成药处方的临床合理性分析与干预措施

王惠霞;陆建平

关键词:中成药, 处方, 合理性, 干预措施
摘要:目的:探究我院门诊中成药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全面提升中成药处方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选择该院216年1~6月门诊开具的2500张中成药处方,对每张处方中开具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相互作用、重复用药等相关内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500张处方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其中42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不合理处方占比为为1.68%,不合理用药的原因主要为配伍不当、中西药联用不合理、辨证不相符、无用药指征、重复用药、药理拮抗等.结论:我院门诊在开具中成药处方过程中存在少量的不合理用药现象,需要加强对临床医师药理及合理用药相关知识培训,加大药师对中成药的审核规范性,促进临床药师和临床医师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完善的基层合理用药监察机制,全面提升我院临床合理规范用药水平.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脑梗塞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脑梗塞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患者60名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用单双数床号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人员对常规护理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基础护理措施,对观察组的患者,护理人员对其加强护理干预措施,采用新型的护理干预模式,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评分、焦虑评分及对疾病的知晓度.结果:心理护理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及对疾病的知晓度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的焦虑程度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焦虑程度,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马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外涂30分钟对粉刺支除术患者疼痛的效果观察评估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外涂在粉刺支除术中患者疼痛的评估.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于本皮肤科激光美容中心痤疮门诊就诊的40例采取粉刺支除术的痤疮患者.根据左、右脸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具有粉刺区域外涂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北京紫光制药有限公司).30mins后清洗观察组脸上盐酸利多卡因乳膏.参照组则用洗面奶清洗面部,观察患者对疼痛的感觉.由医务人员参照《面部表情疼痛评分量表》进行主观评估.用数字疼痛评分法让患者进行客观评分,对比两组对于疼痛的评分.结果:观察组的疼痛控制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

    作者:崔晨斌;陶诗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个性化护理在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探讨个性化护理在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以来入院治疗的恶性淋巴瘤患者64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2例),只进行常规护理的组作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额外增加个性化护理的组作为观察组,在患者化疗的护理期间,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损伤、恶心呕吐、相关组织器官受侵感染等不良现象出现的频率,分析出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HTK观察组的患者在肝肾功能损伤、恶心呕吐、相关组织器官受侵感染等不良现象出现的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恶性淋巴瘤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个性化护理的康复效果明显,因此个性化护理在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有价值.

    作者:刘艳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1例四期压疮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目的:总结四期压疮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负压引流治疗的护理经验,提高压疮治愈率.方法:通过对1例四期压疮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负压引流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经过74天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创面愈合.结论: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同时,结合精心的护理干预,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疗效,增进医护人员对压疮的认识,提高压疮的护理质量.

    作者:程寒梅;胡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移动护理信息化系统临床应用

    目的:移动护理信息化系统在我院应用一年的工作总结,为引进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护理管理者,制定前期准备工作、有效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医院临床全面使用移动护理系统6个月后、12个月后用药错误、满意度,与使用前同期对比.结果:用药缺陷事件:前半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年对比下降38%;第三方住院患者就医体验与满意度调查同比上升2.2%.结论:移动信息化护理优势:移动护理车功能齐全,护士有更多时间服务患者,就医感受提升;前期准备一定充分,包括人员培训、制定细化的操作流程、网络中心/医务部等相关团队合作;使用过程中的监管,特别要重点关注年轻护士;操作规程严谨、护士执行操作规程,使用终端PDA可明显降低护士因身份识别错误导致的用药错误事件发生.

    作者:陈芳兰;曾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结核性胸腔积液应用胸腔置管治疗的分期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老年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置管治疗用分期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剖析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该科接诊的71例老年结核性胸腔积液病患的病历资料,并按照护理方式对其进行分组:A组(n=36)采用分期护理方案,B组(n=35)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术后肺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作比较.结果: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比B组的22.86%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HTH结论:对老年结核性胸腔积液病患施以分期护理,可有效降低胸腔穿刺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李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健康体检者静脉采血晕针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者静脉采血晕针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100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晕针几率与满意度.结果:对照组50例,6例患者发生晕针事件,晕针几率为12.0%;观察组50例,2例患者发生晕针事件,晕针几率为4.0%,组间比较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45例,不满意5例,护理满意度为90.0%;对照组满意40例,不满意10例,护理满意度为80.0%;组间比较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者静脉采血晕针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措施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院内感染控制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神经内科重症者院内感染控制的作用.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140例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把其按照分层随机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而研究组在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院内感染发病率.结果:其中对照组70例患者中院内感染25例,感染率为35.71%,研究组70例患者中院内感染18人,感染率为2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控制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患者院内感染具有明显的作用.

    作者:王宜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强化健康教育对艾滋病高危人群疾病防制知识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影响

    目的:分析强化健康教育对艾滋病高危人群疾病防制知识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影响.方法:抽取疾控中心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的艾滋病高危人群7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为两组.予以常规教育的35例患者为参照组,予以强化健康教育的35例患者为实验组,后对两组艾滋病高危人群的宣教效果进行统计和总结.结果:经不同方法教育后,实验组相关知识得分同参照组进行比对明显较优,组间数据检验后P<0.05.实验组自我保护情况较比参照组更优,组间数据检验后P<0.05.结论:HTK对艾滋病高危人群予以强化健康教育,可以使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疾病防制知识掌握水平进行显著提升,自我保护意识也会明显增强,因此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作者:王长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风险管理在老年患者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在老年患者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医院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154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当中纳入7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采取风险管理方法进行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几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几率为9.09%,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3.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6.1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护理管理工作中,对风险管理方法进行应用,能够有效减少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几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静媛;胡红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实施在鼻窦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舒适护理实施在鼻窦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鼻窦炎患者进行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100.00%),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5.00%),经检验,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于参照组(P<0.05).结论:HTK对鼻窦炎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作者:杜金芬;张明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宫腔镜手术联合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研究宫腔镜手术联合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为该院收治的108例患者,随机分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经过比较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在宫腔镜联合孕激素治疗后,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夏芸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脑出血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方秋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四物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探讨

    目的:探究四物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并进行全面分析.方法:以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甲(45例)、乙(45例)两组,给予甲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乙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不良情绪的变化.结果:护理后,乙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均明显低于甲组(P<0.05).结论:四物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上施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预后效果较为理想,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展婷婷;王学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期间于该院接受非手术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患者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差异性分析

    目的:对比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差异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00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相对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均得到有效改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相当,均具有良好推广价值.

    作者:于树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儿静脉用药安全存在的隐患以及相关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小儿静脉用药安全存在的隐患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接受静脉治疗的患儿140例,将这些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患儿.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强化护理,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并分析静脉用药安全存在的隐患及比较两组患儿安全隐患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安全隐患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保证小儿静脉的用药安全.

    作者:卢巧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接收的血液净化患者68例,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血液净化模式,观察组实施质量控制模式,观察两组管理模式对血液控制净化护理质量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HTH结论:医院实施严格的血液净化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有利于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付瑞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集束化护理对脑出血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集束化护理对脑出血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HTK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手术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5%,护理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0%,护理满意度为87.5%,实验组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脑出血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实施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的预防其发生,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刍议结直肠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

    目的:针对结直肠手术患者的预防结直肠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HTK选取医院记载的60例结直肠手术患者作为样本,随机分配为两个组别--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结直肠手术患者30名,对照组结直肠手术患者30名,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并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检验和回归分析,观察两组结果差异的显著性.结果:通过两个组别的对比分析,经过回归分析验证模型准确率为84.1%.结论:影响结直肠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主要诱导因素有:患者体质指数、术前住院时长、手术持续时间以及术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根据这些因素以便在后续的结直肠手术临床中可针对性的拟定相应措施,更好地解决结直肠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问题.

    作者:彭永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