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燕
目的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规范医院营养类药物管理.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6月(药学干预前、A组)、2017年1~6月(药学干预后、B组)使用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的出院患者病历492、387份,比较药学干预前后两组病例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的合理应用及药品费用情况.结果:药学干预后,B组患者不合理用药比例、药品费用均低于A组(P<0.05).结论:临床药师药学干预后,大大促进了我院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的合理应用.
作者:刘叶芳;马玉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本文针对脑外伤病人继发性脑损害问题的分析,研究临床治疗方式的进展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研究.
作者:农江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慢性肾衰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以该院收治的74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者使用血液透析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的基础上加入血液灌流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相关指标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慢性肾衰患者微炎症状态效果显著,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项海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疗效,探讨适合用于临床应用的佳护理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4例,采用常规护理的为参照组(42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为研究组(4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VAS、SAS、SDS评分及术后感染率并无明显的对比差异(P>0.05),但研究组护理后的上述观察指标改善程度都明显优于参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参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子宫肌瘤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既可以改善患者术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还可减少术后治疗时间,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因而更适合在临床上积极推广.
作者:裴菊慧;赵庆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剖析抗菌药物干预在呼吸内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6月该院接诊的呼吸内科患者120例,并以随机数表法将之分成A、B两组,每组60例.两组都予以常规抗菌药物治疗,A组同时加用抗菌药物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用药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A组的用药时间为(10.0±0.26)d、住院时间为(10.1±3.48)d,均明显比B组的(15.3±1.74)d、(17.2±4.26)d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明显比B组的18.33%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向呼吸内科患者提供抗菌药物干预服务,可显著缩短其住院时间,促进病情康复,减轻药物副作用.
作者:陈旭丹;冉颖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治疗翼状胬肉时应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50例(58眼),并随机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治疗组,其中对照组25例患者仅实施翼状胬肉切除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25例患者实施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术进行治疗,在治疗后经过12~18个月的跟踪随访,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对照组的治愈率仅为58.6%,远远低于观察组的93.1%,同时对照组复发率高迭41.4%,远远高于观察组的6.9%,两组间数据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治疗翼状胬肉时应用翼状胬内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建斌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两种重建方式在腹腔镜近端胃癌切除术中的对比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56例,按照双盲随机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食管远端胃管状吻合,观察组间置空肠吻合术进行手术,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初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流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转开腹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 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开展间置空肠吻合术治疗胃癌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李一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析计划生育术中应用妇科千金片对预防术后感染的作用.方法:将该院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期间接受计划生育术的240例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120)、试验组(n =120).参照组患者应用广谱抗生素药物预防感染,试验组患者应用妇科千金片预防感染,对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在感染发生情况方面,试验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发生率分别为0.8%、1.7%,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计划生育术中应用妇科千金片对预防术后感染的作用与广谱抗生素药物相当,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红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某院肿瘤科三阶梯癌痛治疗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其合理应用及科学监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用药频度(DDDs)分析法及消耗金额统计法,对某院肿瘤科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主要癌痛药物DDDs及消耗金额进行统计排序,对各种癌痛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掌握医院癌痛药物的应用情况,对于促进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颇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成分血合理使用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7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均填写了临床输血申请单.其中全血输注的是对照组,而红细胞输注的是观察组.在结束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在接受输血治疗前后3h,两组患者均接受凝血常规检查及血常规检查,并检测及统计记录,两组患者的红细胞比积(HCT)、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且对比化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输血前PLT、血红蛋白(Hb)、APTT、PT水平,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是两组患者在通过3h输血之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PLT显著较高(P<0.05),Hb水平对比无差异(P>0 05),而APTT、PT水平均较少,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血治疗的过程中,针对消化道出血患者,合理使用红细胞输注,有益而无害,相较于全血输注,可一血多用,节约用血,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卢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该院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8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眼压变化、佳矫正视力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眼压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佳矫正视力在0.3~0.4区间患者明显提高,佳矫正视力<0.1的患者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50%,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并发生发生率为7.50%,术后并发症均得到有效控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视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乔林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经布氏杆菌导致的一种疾病,人畜共患,多发于羊、牛、猪群,其他动物也可能出现感染.布鲁氏菌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必须强制进行报告的疫病.该病是一种流行性疾病,近些年呈现扩大趋势,对人类健康形成直接影响.本文具体分析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征,同时总结有效防控措施.
作者:刘玉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抽选2015年06月至2017年06月该院接收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55例,以不同护理方法为依据分成2组:实验组(45例予以详细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10例未予以围术期护理),同时观察、比对2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6.67%(3/45),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4/10),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予以围手术期护理,疗效确切,可有效防治并发症,建议推荐.
作者:张菲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干预应用到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中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保证患者一般资料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包括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术后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患者治疗完成后加入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心理状况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患者心理状态较好,并且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到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质量和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对患者术后恢复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高丽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时应用化瘀涤痰汤联合针灸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到该院康复科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研究组、参照组,每组各45例.给予参照组患者服用曲克芦丁这种常规的药物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实施针灸与化瘀涤痰汤联合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病情控制效果和及治疗所需的时间,并作出具体的分析和统计.结果:研究组中风后遗症的病情控制效果远远好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中风后遗症治疗的时间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中风后遗症时采用针灸与化瘀涤痰汤联合疗法取得显著效果,不仅可以有效制止病情恶化,还能加快疾病的恢复时间,值得临床医学推广应用.
作者:刘发国;熊惠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胃癌患者应用X线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展开观察与研究.方法:选取54例来该院接受诊治的胃癌患者为例,对其展开X线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相比于手术病理学诊断结果,应用X线检查患者时,2例发生漏诊,1例误诊,诊断准确率为94.4% (51/54).此外,在经X线确诊的51例胃癌患者中,肿块型胃癌有7例,蕈伞型胃癌有9例,溃疡型胃癌有35例.结论:通过应用X线检查方法,可有效促进胃癌诊断准确率的提高,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
作者:于继群;张军;刘永利;李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20岁,2017年8月21日因“口干多饮多尿伴体重下降15d,恶心呕吐1d”为主诉入院.患者于15天前出现口干、多饮、多尿,伴体重下降20斤,平素进食饮料和甜食,1d前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水样物,伴有胸闷气急,无咖啡样液体,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否认“冠心病”、“高血压”史,否认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
作者:王莉;沈娟;黄翰宇;陈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ICU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期间该院ICU病房收诊并治愈的45例患者,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大多数为女性,病程≥3个月,与学历水平有关,同时存在睡眠障碍.结论:对ICU患者在治疗期间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极为显著的,性别、病程、学历、较差的睡眠质量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故此对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因素有所了解是必要的,继而推行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强化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推进康复进程.
作者:杨国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腺苷脱氨酶检验法对结核性胸腹水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7月之间收治的38例结核性胸腹水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38例非结核性胸腹水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腺苷脱氨酶检验法,对两组患者的腺苷脱氨酶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腺苷脱氨酶活性及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腺苷脱氨酶检测结核性胸腔积液具有明显的诊断价值,操作简便,经济效益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邵友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安排基本的治疗,详细告知患者高血压的治疗目的,提高患者的重视程度,适当运动、减少钠盐摄入,补充钙、钾以及钾盐,减少热量,戒烟酒.联合用药,给予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合并氢氯噻嗪、倍他乐克,个体化选择厄贝沙坦,硝苯地平缓释片,早期每隔2 w复查一次血压水平,预测疗效,早期坚持小剂量原则,以控制晨压为主要目的.随访8w以上,复查血尿常规,分析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调整用药.
作者:高建伟;沈永鄂;项爱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