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桂英
目的:研究针灸治疗慢性腰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近来几年收治的慢性腰腿痛患者95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47例)、观察组(48例),给予对照组独活寄生汤治疗,给予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加用针灸治疗,采用可视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修订Barthel指数(MBI)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其中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灸治疗慢性腰腿痛,效果明显,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情况,且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周基松;刘佰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析临床路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12例小儿肺炎患儿为研究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路径护理,对比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9%,优于对照组的14.29%(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临床路径护理,可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政善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林成云;段雪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直接和常规两种药敏试验方法对血液细菌检测的鉴定并针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4~2015年血液检验科所检验出的血液阳性样本100例,采取随机抽样原则,将样本平配到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各个医院常用的药敏试验法对50例血液阳性样本进行检测,实验组采取直接药敏试验法对该组50例血液阳性样本进行检测.后对照两组血液阳性样本检出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实验组及对照组各50例血液阳性样本检测结果对比来看,两组样本革兰阳性、阴性菌的检出率差异不大(P<0.05).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探究可知,直接药敏试验法用于检测血液细菌的检出率与各个医院常用的药敏试验法,在检出率方面差异不大,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直接药敏试验操作简单,能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效率.
作者:孟圣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益气活血通痹汤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于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将其分成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研究组给予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57%、68.57%,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效果显著.
作者:周雅芸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解卧龙区2011至2013年艾滋病病毒(HIV)单方阳性配偶家庭HIV阴性配偶的阳转情况.方法:对卧龙区艾滋病信息系统单阳家庭数据库进行分析,收集艾滋病病毒单阳家庭基本信息、配偶间性生活信息等,并对阴性配偶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了解HIV抗体阳转情况.结果:共随访观察单阳配偶643人,阴性配偶艾滋病病毒抗体阳转5人,阳转率为0.78%.结论:卧龙区HIV单阳家庭阴性配偶阳转率呈逐年降低趋势,仍需加强安全套的宣传及干预工作,有效预防阳转情况的发生.
作者:李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针对患有口腔溃疡病症的患者进行临床药物干预治疗,观察疗效情况评价.方法:收集因口腔溃疡接受治疗的患者资料210例,随机平均划分为三个组别,对观察组、对照组,以及常规组分别使用西帕依固龈液、康复新液、复方氯乙定含漱液进行病症干预.结果: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研究证实,使用临床药物进行口腔溃疡患者的病症干预,能够起到良好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以此实现临床替代治疗的目的.
作者:周圆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析高原地区妊娠高血压患者尿蛋白与眼底检查情况.方法:选择高原地区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47例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的正常妊娠孕妇47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情况.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围产期死亡率、眼底改变发生率、尿蛋白以及剖宫产率均较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低海拔地区而言,高海拔地区妊娠期高血压更容易影响胎儿的发育和孕妇健康,所以一定要重视,并做好防治工作,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罗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经皮门静脉穿刺置管治疗肝癌的超声引导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体位标志法穿刺置管治疗,研究组采取超声引导下经皮门静脉穿刺置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穿刺置管效果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经超声引导下经皮门静脉穿刺置管治疗,总有效率为90%,同期对照组为8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穿刺成功率93.3%、一次置管成功率96.7%,与对照组83.3%、90%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门静脉穿刺置管治疗肝癌效果更佳,一次性穿刺及置管成功率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洪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时使用乌司他丁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共83例,根据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设计原则分为40例对照组和43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乌司他丁,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器官衰竭发生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器官衰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乌司他丁能够有效保护患者的重要脏器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患者的负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为呼吸道润滑祛痰药,已经成为呼吸道疾病患者特别是住院患者应用广泛的注射用祛痰药.由于盐酸氨溴索是一种剂量依赖性药物,临床静脉输注剂量范围较大,不良反应会因用量增大而增加,因此合理应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应该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熟悉药理作用,严格掌握适应证,注意不良反应是临床医师对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使用原则.
作者:左银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风湿性心脏病采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2013年1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将8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通过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均为41例.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而研究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和焦虑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抑郁评分以及焦虑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护理期间运用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和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改善患者情绪,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临床中可推广使用.
作者:张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CT表现特征.方法:以YYNW院2014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32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CT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中,位于肝门处15例、肝左叶和肝右叶分别为7例和5例、同时侵犯肝内胆管及肝门(混合型)5例;5例未显示胆管内肿块性病灶,27例门脉期和中动脉期病灶均匀强化;10例轻度强化,17例明显强化,使延迟扫描病灶密度降低,病灶边界显示清楚,无边缘强化或渐进性强化;3例患者可见胆囊内结石,5例患者可见肝内胆管结石;3例患者可见胆囊内结石,5例患者可见肝内胆管结石.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提高CT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魏宏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门诊注射室护理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方法:以本院门诊注射室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间接收的10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护理安全管理为主,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纠纷、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纠纷发生率1.0%、不良反应率1.8%、患者满意度99.0%表现显著优于对照组4.8%、7.6%、6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注射室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可显著提升护理服务质量、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对于减少护患纠纷、塑造良好医疗形象有重要价值,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周玉琼;欧阳培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人类乳头状病毒(HPV)检测诊断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为宫颈癌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将该院2013年5月至2015年10月经防癌普查收治的90例宫颈病变患者分别用传统宫颈细胞学TCT及人类乳头状病毒检测,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对两种方式的特异性及敏感性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采用人类乳头状病毒检测的特异度及灵敏度分别为93.4%及93.1%;采用传统宫颈细胞学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80.3%及72.4%;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细胞学检查,人类乳头状病毒检测诊断宫颈癌前病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在校大学生在患病后心理特征及其干预措施.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在该院住院的200名大学生进行回顾分析,在治疗期间进行心理干预,并研究大学生在患病期间的心理问题和解决措施,对本组大学生患者心理干预的效果进行综合性的评判.结果:在校大学生在患病后会有无助感、恐惧感、敌对情绪、过激情绪的心理特征,这些心理特征影响了大学生生理功能的恢复.结论:通过对患病大学生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防止和纠正不良心理进而有利于病情的好转.
作者:王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7月行健康体检的50例志愿者,分别采集其静脉血与末梢血行血小板计数测定,同时依次采用手工法与仪器法完成检测,再将不同时间测定血小板计数值进行比较,总结上述3种不同情况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并评估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50例健康志愿者的静脉血标本血小板计数测定结果为(164.87±5.68)×109/L,末梢血标本测定结果为(162.19±5.14)×109/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工法与仪器法在采集即刻及静置8h的血小板计数测定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仪器法检验中静置10 min、1h、2h与4h的血小板计数测定结果同采集即刻与静置8h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检验血小板计数时需严密关注采集部位与标本放置时间等因素,经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异常时,可酌情考虑手工计数法的应用,以避免血小板计数测定误差的发生.
作者:霍美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从急诊转科时应用便携式呼吸机的护理.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该院急诊科采用Drager,carina系列呼吸机转运121例危重患者的资料,进行护理经验总结.结果:121例危重患者均安全转移至相关科室.结论:便携式呼吸机在急诊患者院内转运途中维持有效通气起了关键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亚庆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低血钾瘫痪的临床原因和治疗.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28例低血钾瘫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对低血钾瘫痪的常见病因、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男22例,女6例,诊断为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20例,病因不明4例.发作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双下肢或四肢软瘫,伴有血钾降低.结论:低血钾瘫痪以年轻男性多发,补钾治疗可迅速改善症状,抗甲状腺治疗是控制甲亢低血钾瘫痪复发的关键.
作者:蒋红霞;刘伟;贾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纤维胆道镜联合术中B超在胆结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的122名患者,按数字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单纯纤维胆道镜和联合B超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表现、结石残余等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结石残余4例,残石率6.55%,对照组结石残余13例,残石率21.31%.两组对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价值;在治愈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治愈54人,治愈率88.5%,对照组患者治愈42人,治愈率68.8%,观察群组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单纯纤维胆道镜术的残石率在10%~ 30%之间,通过与B超的结合,增加了手术视野和控制手术的能力,减少了残石率,极具临床价值.
作者:李永涛;徐振辕;郑永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胃灵一号冲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从该院选取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由计算机随机分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照组中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采用胃复春颗粒进行治疗;观察组的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则给予胃灵一号冲剂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在不同方法治疗后的效果相比较,并分析讨论.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经过不同药剂治疗后,其中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灵一号冲剂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治疗效果良好,不仅改善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病情,还使患者得胃黏膜萎缩得到抑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罗关珍;黄春燕;白永芬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