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深度烧伤患者的关节早期功能锻炼以及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陆文燕

关键词:深度烧伤, 患者, 早期功能锻炼, 康复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深度烧伤患者的关节早期功能锻炼以及康复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就医的126例深度烧伤患者,所有患者都进行了关节的早期功能锻炼及体位康复护理,必要时需要进行激素局部注射治疗。住院期间给予所有患者穿戴弹力套、使用瘢痕贴,时间为半年到一年,或者更长。结果:126例深度烧伤患者进行了关节早期功能锻炼以及康复护理,120例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良好,6例患者不能坚持治疗,瘢痕挛缩极为明显。结论:对深度烧伤患者的关节早期功能锻炼以及康复护理,防止患者关节部门瘢痕的增生和挛缩畸形,临床上值得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价值观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实验组和常规组各60例。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实验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后,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以及生活护理等综合性护理。结果:在干预护理之后,实验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左室射血的得分以及 HAMA 得分和常规组的数据相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有很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静;吴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服用羧甲司坦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服用羧甲司坦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5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且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研究组(25例)、对照组(25例)。给予对照组中患者,应用常规方法治疗干,研究组中患者,采取羧甲司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对于研究组中患者,临床经长期服用羧甲司坦治疗之后,明显改善患者疗效,患者肺功能、运动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临床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对患者长期服用羧甲司坦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杨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直视钳穿法输精管结扎术137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直视钳穿法输精管结扎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6年3月至2007年7月该乡镇计生站收治的137例直视钳穿法输精管结扎术患者进行详细研究。结果:①研究组手术成功率(96.4%)显著高于对照组(73.7%,P <0.05)。②研究组手术并发症概率(7.3%)显著低于对照组(19.7%,P <0.05)。结论:直视钳穿法输精管结扎手术操作简单,对输精管的损害极小,缩短手术时间,全面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作者:石成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浅析封闭式引流术治疗严重手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封闭式引流术治疗严重手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严重手外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分析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P <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严重手外伤行封闭式引流术治疗中,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冯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治疗及护理进展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是术后主要护理问题,给患者生活上造成极大的不便。本文归纳了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概况、治疗与护理方法,旨在为此类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

    作者:吾之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ICU 精神障碍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分析 ICU 精神障碍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选择该院 ICU 病房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36例 ICU 精神障碍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发生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进行认真探讨分析,并根据危险因素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护对策,记录患者临床痊愈状况。结果:36例 ICU 精神障碍患者经临床对症治疗和科学护理干预,其临床症状在住院期间获得完全康复,且没有出现复发及后遗症情况。结论:结合患者精神障碍发病原因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结局,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叶金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品管圈对提高患者特殊检查健康教育满意率影响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特殊检查患者中应用品管圈方法对于提高其满意率的实际影响。方法:根据主题对问题现状进行针对性的特殊检查问卷调查表调查150位住院患者在计划实施前后的满意率分析。结果:改善前特殊检查宣教满意率为56%,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中期调查结果显示改善后外出检查的满意率上升为85.6%,超过预期目标值84.7%,目标达成率103.2%,进步率50.7%;后期调查结果显示改善后外出检查的满意率上升为93.2%,超过预期目标值84.7%。目标达成率130.5%,进步率54.1%。通过改善措施,在中期的阶段性总结时,满意率提升至85.6%,后期的效果维持期满意率达到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特殊检查患者中应用品管圈方法能够显著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可推广。

    作者:刘思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5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护理组27例,给予普通基础护理;舒适护理组30例,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在治疗和护理满意度、焦虑缓解率和依从性方面的差异。结果:常规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焦虑缓解率及护理配合度与舒适护理组相比明显较低(P <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整体护理过程中,提高了患者对诊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顺应性,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莉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全自动酶联免疫系统与酶标板板型不合对结果的影响

    目的:分析全自动酶联免疫系统与酶标板板型不合对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23072份该院住院病人术前标本为研究对象进行检测。结果:英科新创 HIV 试剂检测显示,部分标本第一次检测出现阳性(或者弱阳性)反应,而第二次进行双孔复检结果呈阴性,这些出现阳性(或者弱阳性)反应的孔位和其他试剂检测具有不同的情况,主要出现在酶标板 A 孔,在滤纸上拍干酶标板后,对出现阳性(或者弱阳性)反应的孔位进行观察,可以看见1至多条划痕,由此可见,全自动酶联免疫系统与酶标板板型不合,易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结论:在抗 HIV 检测中,全自动酶联免疫系统与酶标板板型不合,ELISA 易出现假阳性,为了提高检测质量和效率,应正确测量板高、孔直径、孔深以及孔形等数据,并将其输入到仪器中,使仪器与设备匹配。

    作者:贺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健康体检流程对体检质量及体检人群满意度的干预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健康体检流程对体检质量及体检人群满意度的干预价值。方法:本研究以2015年3月至10月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80例和研究组80例,对照组采取普通体检流程,研究组给予健康体检流程,比较分析两组人员的体检质量、效率、时间、一次完成体检率以及体检满意度等指标。结果:研究组80例受检人员在体检质量、检效率、时间、一次完成体检率及满意率上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健康体检流程能显著提高体检质量和体检满意度,降低体检不适和护患纠纷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利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实践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来本院进行急性肺栓塞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运用血管造影的方法进行诊断,研究组运用心电图检查的方式进行诊断,详细的对比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及其他方面相关的指标参数。结果:经过诊断后发现,研究组诊断准确率为93.3%,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为83.3%,研究组诊断准确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检查依从性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都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运用心电图诊断进行检查,不但准确率相对较高,而且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较少,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孙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急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应用血脂检测的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探究急性阑尾炎与慢性阑尾炎应用血脂检测的鉴别诊断。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1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15例慢性阑尾炎患者,分别设置为急性组和慢性组,选取同时期内15例到本院参与体检的健康人群,并设置为对照组。通过血脂检测,对三组对象血液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进行测定,并对比分析。结果:相较于慢性组和对照组,急性组血液中的 TC、TG、LDL -C 含量较低,HDL -C 含量较高,差异显著(P <0.05)。相较于对照组,慢性组血液中的 TC、TG、LDL -C 含量较低,HDL -C 含量较高,差异显著(P <0.05)。结论:针对疑似阑尾炎患者,通过血脂检测方式进行鉴别诊断,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急慢性阑尾炎诊断准确率,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于秋红;王治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B 超检查对孕期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及影响

    目的:分析 B 超对孕期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342例孕妇进行追踪调查,探讨 B 超在胎儿畸形检测中的检出率及误诊率。结果:342例孕妇中,13例孕妇胎儿伴有可疑畸形,检出率为3.80%。1例畸形胎儿被漏诊,漏诊率为0.29%。结论:B 超检查在孕期胎儿畸形的诊断中,操作简单,安全有效,重复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于四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世界首例机器人辅助下子宫移植供体子宫切取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总结1例机器人辅助下子宫移植供体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术后护理以及出院指导。 在器官移植领域,子宫移植一直是一个世界性医学难题。2000年,沙特进行了人类首次子宫移植手术[1],2011年土耳其完成了人类医学史上第一次成功的人类子宫移植手术[2],2012~2014年,瑞典先后共完成了9次子宫移植[3]目前,子宫移植手术均采用开腹手术切取供体子宫[1~3]。我院2015年11月20日进行了国内首例亲体子宫移植手术,成功地将一位母亲的子宫成功移植入女儿体内。

    作者:郝亮;张红菊;王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培哚普利与美托洛尔治疗糖尿病无症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培哚普利与美托洛尔在糖尿病无症状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具体疗效。方法:选取80例糖尿病无症状心功能不全患者,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培哚普利与美托洛尔进行临床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B 型尿钠肽、心肌做功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糖尿病无症状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中,与美托洛尔比较,培哚普利的应用效果更好,可推广。

    作者:苏靖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标准及化验检查评估方式分析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医疗服务模式得到进一步改革,关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评估标准,对康复工作调整具有引导作用。为了改变早期康复护理评估体系的不足,要发挥化验检查结果的评估作用,定期对康复护理工作进行综合评估。结合精神病的危害性,本文分析了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标准及化验检查评估方式,提出符合患者需求的疾病康复指导方式,旨在构建更为完善的康复护理体系。

    作者:莫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后护理体会小结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方法对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238例在该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进行了护理。结果:对术后患者采取必要的观察及护理,可以防止剖宫产给产妇带来的并发症和后遗症。238例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良好。结论:采取剖宫产术后护理确保了母婴、健康。手术的顺利进行,对患者术后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体位引流结合雾化吸入对提高排痰效果的 meta 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体位引流结合雾化吸入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 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等数据库中有关体位引流结合雾化吸入对成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排痰效果的临床对照试验。按照一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对符合的文献采用 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体位引流结合雾化吸入对比单纯雾化吸入可增加每日排痰量,缩短体温恢复天数和患者住院天数。结论:体位引流结合雾化吸入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排痰效果较好。

    作者:卓莉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互助献血工作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与发展,互助献血工作也逐渐被重视起来并得到广泛运用,在临床和急救用血需求的保障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制度、和操作层面的一定缺憾。这种无偿献血的方式能够有效缓解医疗上的用血紧张,保障医疗用血,更能为献血者提供为社会和医疗做贡献的机会,但其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对互助献血工作应用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的寻求,希望促进互助献血工作进一步发展。

    作者:冯国先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对肺癌患者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4月80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化疗方案,对照组配合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加行心理干预,通过症状自评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干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症状自评量表中强迫、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怖、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精神病性等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癌化疗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健康,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武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