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武娟
目的: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18例乳腺占位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进行对比。结果:乳腺高频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出乳腺囊肿、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炎性包块及乳腺恶性肿块的准确率分别为100%、100%、87.34%、72.22%及65.79%;恶性病变与良性病变血管数、血管分布密度及血管分布面积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于乳腺占位性疾病患者来说,给予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将疾病的良、恶性明确的诊断出来。
作者:邱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支气管哮喘病的疗效,将两种用药方式对比,即:孟鲁司特纳与布地奈德合用和其中一种药物单用。方法:不分条件地抽出60名病人,都患有支气管哮喘病。将其均分,各自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30名患者。其中观察组选择两种药物合用的方法,对照组则采用单一药物治疗法。实验时间为一周,分别观察两组病人的疾病治疗情况,具体从病症恢复程度、肺功能等。结果:经对比,两种治疗方法有着较大的差距,主要从患者的整体症状、哮喘发作次数等方面进行观察,经观察,采用药物联合治疗的小组效果更好,二者对比有显著差异,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药物联合治疗,能够更好地治疗支气管哮喘病。
作者:吴文胜;王洪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含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对单根前牙行骨膜上浸润及牙周膜注射法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3月至2015月8月在该院接受拔除单根前牙的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骨膜上浸润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采用牙周膜注射麻醉,观察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高于对照组(76.2%,P <0.05)。结论:骨膜上浸润联合牙周膜注射麻醉应用于拔牙中,能够提高麻醉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刘杨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为了减少老年痴呆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分析和探讨实施护理干预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60例于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来该院就诊的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而试验组患者则实施护理干预模式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结果:经过研究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吞咽功能均有所改善,但是试验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更显著(P <0.05)。结论:在老年痴呆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增强患者的吞咽功能,预防和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和借鉴。
作者:赵英凯;刘丹丹;孙惠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接受 rt -PA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溶栓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0.97%、1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3.23%,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 rt -PA 静脉溶栓治疗时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促进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方明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行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培养检测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接收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培养检测对所有患儿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结果。结果:快速血清学检验的支原体阳性率比微生物培养检测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 <0.05);年龄低于1岁患儿的快速血清学检验支原体阳性率比其他年龄段低。结论: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培养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查中均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微生物培养检测的诊断准确率更高。
作者:马晓东;潘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典型腰椎间盘退变性腰腿痛的临床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从该院2012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退变性并发非典型腰腿痛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对其基线临床资料、临床诊治过程进行回顾和分析,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腰腿痛 VAS 评分结果,统计本组患者的疗效优良率。结果:本组90例患者中,穿刺造影腰椎间盘124个,腰椎间盘疼痛复制诱发实验结果为阳性的有102个。行 TLIF 术22例, PLIF 术37例,行盘内髓核微创切除术17例,另有9例经腰椎间孔管内突出间盘组织直接切除术,其余5例给予物理治疗、腹肌功能锻炼、腰背肌功能锻炼。患者的疗效优良率为95.5%,治疗后的腰腿痛 VAS 平均评分要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结论:对于不典型腰椎间盘退变性腰腿痛,在临床诊治中需采纳多种影像学检查、穿刺造影以及疼痛诱发实验等多种手段,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减轻其生理痛苦。
作者:李天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 N 端脑钠肽前体(NT -proBNP)对慢性心衰患者的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来该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 NT -proBNP 和循环酶法测定 Hcy 水平,同时选取10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 NT -proBNP 及 Hcy 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 NT -proBNP 及 Hcy 水平高于对照组,且 NT -proBNP 及 Hcy 水平也与心衰患者的严重程度呈正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心衰患者经治疗后,血清 NT -proBNP 及 Hcy 水平明显降低,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于慢性心衰患者测其血清 NT -proBNP 和 Hcy 水平的高低,可帮助患者评估心衰的的严重程度,对于患者的近期疗效及预后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谢达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期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近年来收治的60例行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术期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期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其能显著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健康体检流程对体检质量及体检人群满意度的干预价值。方法:本研究以2015年3月至10月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80例和研究组80例,对照组采取普通体检流程,研究组给予健康体检流程,比较分析两组人员的体检质量、效率、时间、一次完成体检率以及体检满意度等指标。结果:研究组80例受检人员在体检质量、检效率、时间、一次完成体检率及满意率上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健康体检流程能显著提高体检质量和体检满意度,降低体检不适和护患纠纷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利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 C 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68例新生儿感染及肺感染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感染和对照组,对患者采用进行降钙素原及超敏 C 反应蛋白的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感染组的降钙素原、超敏 C 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新生儿感染的患者进行降钙素原及超敏 C 反应蛋白检测能够尽早判断早期新生儿感染的临床表现,应用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婵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本文主要探讨优质护理在骨科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在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选取2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表明,临床治疗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时,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曾广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讨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癫痫临床表现。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25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癫痫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癫痫并发和病变部位存在密切关系,累及皮层或邻近皮层者易出现全身性发展,占到56.2%;发作时间半年内发病率是72.5%;本组患者中有1例在治疗半年后复发,其他均未癫痫发作。结论:急性脑血管疾病是并发癫痫的一个主要原因,大多数卒中后半年内发病,有部分患者的首发症状就是癫痫,且以全身性发展为主,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仲晓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析妇产科宫外孕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70例宫外孕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结果表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宫外孕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能降低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加快患者疾病痊愈速度,应全方位推广应用。
作者:舒志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比探究不同方案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15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各50例。对于对照1组,通过波姆红外线进行治疗,对于对照2组,通过微波进行治疗,对于实验组,通过射频自凝刀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比三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基于不同治疗方法下,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宫颈糜烂患者,通过射频自凝刀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毛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 ELISA 法丙型肝炎阴性反应板再利用一次的实验,通过实验数据来证实这一使用的可行性。方法:我们课题针对双抗原夹心法测定丙型肝炎表面抗体,阴性包被板再利用一次的研究,规范了阴性再利用包被板的选择方法和使用范围。节约试剂,减少医用垃圾的处理。对临床丙肝阴性患者阴性的包被板,显色后不加酸性终止液,30 min 内将其包被板洗净扣干备用。结果:此类包被板当天使用与新试剂无区别不影响检测底线,用其测定 HCV 血清含量1 ng/ml 结果百分之百,但不能长时间保存,保存时间>24 h 影响检测底线。结论:可用于复检 cutoff 周围样本复检及临床常规样本的检测。
作者:钟华;朱瑞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舒适护理可明显消除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不良情绪,有效地缓解和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住院满意度,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马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精细化护理干预对儿童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方法:该院预防接种门诊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实施精细化护理措施,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358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该院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3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接种的结果。结果:观察组儿童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儿童及时接种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儿童预防接种及时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边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108例均为该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观察组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基底动脉(BA)和椎动脉(VA)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 BA 和 VA 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 BA 和 VA 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改善,有利于患者疗效的提升及健康的恢复。
作者:邰光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在对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进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应用国产替罗非班,并对其临床应用的效果与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选择124例在我院诊断为非 ST 段抬高型 ACS 的患者,男90例,女34例,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常规进行 PCI 手术,观察组在手术前给予患者替罗非班,并持续时间达到72 h,经过30 d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血小板的情况,术后的出血情况以及 TIMI 血流的恢复情况等进行观察。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在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以及 ACS 血运在重建的发生率方面要高于观察组(P >0.05);在术后 TIM Ⅲ级的比例方面,对照组为81%,明显低于观察组(90%,P <0.05),在血小板的减少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对照组也要高于观察组(P >0.05)。结论:在对非 ST 段抬高型 ACS 患者的急诊 PCI 手术之中应用国产替罗非班具有着十分理想的安全性与临床应用效果,能够对患者的心肌微循情况进行改善,减少患者心肌坏死情况的出现,对患者的心脏功能能够起到十分理想的保护效果,并且能够对患者24 h 及30 d 的病死率进行降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应用。
作者:刘贤铭;夏碧桦;冉群钗;杨菲;韩克跃;王健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