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妇产科宫外孕的临床体会

舒志芳

关键词:宫外孕, 腹腔镜手术,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析妇产科宫外孕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70例宫外孕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结果表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宫外孕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能降低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加快患者疾病痊愈速度,应全方位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银屑病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银屑病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治疗效果。方法:统计该院于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共计100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个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方式,即行阿维 A 胶囊给药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银屑病方进行治疗。以3个月作为1个疗程,于1个疗程之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50例患者中,3例痊愈、34例有效、1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4%,患者中有29例出现皮肤干燥、唇炎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58%。观察组50例患者中,6例痊愈、44例有效、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100%,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不良反应率为0。两组患者之间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银屑病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具有着更优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率极低,安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右美托咪定对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实施镇静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右美托咪定对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的镇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100例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研究组则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不采取镇静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临床状况。结果:比较各时间点两组 Ramsay 评分,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表明研究组镇静效果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分别为(7±0.4)mmHg、(2.3±1.0)次/min、4%、(1.9±0.4)次/min;对照组分别为(12±1.1)mmhg、(5.3±2.1)次/min、9%、(2.9±1.1)次/min,两组数据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进行镇静处理的效果明显,对降低患者心率、呼吸、血样饱和度等指标较为有效,且安全可靠,所以,此方式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较大。

    作者:刘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血压波动性及中医药研究进展

    很久以前,我国中医学就已经认识到了人类的血压值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波动性,受到技术手段的限制,过去人们对于血压波动性的了解并不是很多,然而随着现代化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血压波动性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中医药学具有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对于血压波动性的研究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将主要针对中医药学对血压波动性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并且针对日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卢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收治的80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情况。结果:通过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被广泛推广。

    作者:奴尔古丽·苏力旦;刘文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25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癫痫临床分析

    目的:研讨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癫痫临床表现。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25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癫痫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癫痫并发和病变部位存在密切关系,累及皮层或邻近皮层者易出现全身性发展,占到56.2%;发作时间半年内发病率是72.5%;本组患者中有1例在治疗半年后复发,其他均未癫痫发作。结论:急性脑血管疾病是并发癫痫的一个主要原因,大多数卒中后半年内发病,有部分患者的首发症状就是癫痫,且以全身性发展为主,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仲晓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干预效果。方法:以2013年4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该院实施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知情且同意后用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祝和对照组各6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行以舒适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采用舒适护理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常规护理模式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干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另外采用舒适护理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1.66%,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2.22%,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舒适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也有利于缓解医患之间尖锐的矛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胡建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脑出血急性期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脑出血急性期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在统计学指导下选取急性期脑出血患者60例,将其分为数量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基础性治疗措施相同的时候,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与并发症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P <0.05);且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很显然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急性期脑出血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在常规化护理的基础上实行预见性护理模式,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武俊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分析

    目的:对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进行深入分析。方法:随机选择本社区医院2013年至2015年接收的预防接种患儿共37例,均出现不良反应。观察其不良反应类型及诱发因素,再制定出针对性应对方案。结果:本院接收的37例患儿中,其不良反应涉及:2例(5.41%)昏厥;21例(56.76%)全身反应;5例(13.51%)偶合反应;9例(24.32%)局部反应,患儿不良反应类型以全身性反应为主(P <0.05),予以对症处理后,所有入选患儿的不良反应症状都已消失。结论:本院小儿预防接种工作中,不良反应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需要不断优化预防接种程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作者:张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真空旋切系统在乳腺外科微创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乳腺外科微创手术中应用真空旋切系统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以该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2例乳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真空旋切系统治疗和常规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5)。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随访,通过随访发现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复发病例。结论:乳腺外科微创手术中应用真空旋切系统进行治疗,疗效安全可靠,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王炳奎;杨晓华;信洪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讨分娩球与自由体位配合助产对初产妇产痛、分娩控制感及妊娠结局产生的影响

    目的:评定在初产妇中推行分娩球与自由体位配合助产方案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该院产科2014年04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初产妇共120例,随机分成2个组:A 组共60例,助产时接受分娩球与自由体位配合方案;B 组共60例,助产时接受半卧位,观察两组入选产妇分娩情况。结果:A 组分娩控制感分数(172.65±19.22)分,B 组(124.71±16.66)分;A 组51例阴道分娩,B 组39例,且 A 组产痛分级比 B 组低(P <0.05)。结论:在初产妇中推行分娩球与自由体位配合助产方案效果突出,可进一步改善其妊娠结局,建议推广。

    作者:邸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于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

    目的:了解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原因与导致因素,加强手术室护理的管理与预防手术感染。方法:对该院骨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552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导致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结果:根据统计,共发生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11例,占收治病例的0.71%,在11感染者中,骨科无菌手术时间超过2小时的为7例,1至2小时间的为3例,1小时以内的1例。并且与是否接台手术、手术室环境等因素有关。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要加强管理,提高作业标准与检查监督措施,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减少骨科无菌手术切口的感染率。

    作者:张蕾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精神科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精神科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思路。方法:以我院精神科住院部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精神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平行随机抽样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个性化护理,分别于护理前后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 -100)与精神疾病临床症状量表(PANSS)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生活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护理前,两组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生活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关系领域、QOL -100)之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干预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2)护理前,两组的 PANSS 之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对照组与干预组的 PANSS 得分分别为(13.64±6.42)分与(8.31±3.61)分,对照组明显高于干预组(P <0.05)。结论:在精神科住院患者中开展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而且能够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有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1例咯血患儿经纤支镜清理支气管血栓的护理

    总结了1例咯血患儿局麻下经纤维支气管镜应用异物钳清除支气管内血栓的护理经验。采取了术前止血、抗感染、营养支持、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纤维支气管镜止血、异物钳清除支气管内血栓的护理,术后饮食护理、健康宣教等多方面的护理措施,患儿咯血好转,营养、精神状况改善,为进一步治疗奠定了基础。

    作者:杜瑶;王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巴德针穿刺在乳腺外科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外科中应用巴德针穿刺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以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52例乳腺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其巴德活检针穿刺进行诊断,分析乳腺外科中应用巴德针穿刺技术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将穿刺标本送检,所得病检报告为:乳腺恶性肿瘤30例,其中原位癌2例,浸润性导管癌18例,黏液性腺癌3例,大 B 性淋巴瘤2例,浸润性小叶癌5例,30例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再行石蜡及免疫组化对照,诊断符合率为100%;乳腺良性疾病22例,其中肉芽肿性炎3例,乳腺增生病10例,纤维腺病3例,浆细胞性乳腺炎6例,22例患者均行单纯肿物切除术,再行活检对照,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乳腺外科中应用巴德针穿刺技术,诊断准确性高、简便、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涛;信洪强;杨东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分析加强护理技能考核提高护生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目的:分析加强护理技能考核提高护生沟通能力的重要性。方法:本研究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该校10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护理技能培训,对其沟通能力进行考核。结果:通过培训,护生的语言沟通能力明显提高,与培训前相比,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给予护生相关培训,可显著提高其沟通能力,使护生更快的适应护理工作。

    作者:何娟娟;刘爱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诊治现状与进展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作为一种老年病,是导致老年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人类寿命延长,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而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药物治疗尚不能有效缓解疾病症状,外科手术是治疗该病主要的方法,但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介入治疗技术为本病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作者:花其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对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临床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为前者提供传统健康教育,为后者提供在此基础上的全程健康教育。经过相同周期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对于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对于糖尿病的认知程度,及患者与家属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空腹及餐后2 h 血糖水平显著下降(P <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工作中效果理想,对于减缓患者病情,改善护患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春香;王敏;王曙霞;张晓梅;王大巍;程宁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利普刀与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宫颈糜烂通过利普刀和微波进行治疗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宫颈糜烂患者资料7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35例,观察组患者通过利普刀治疗,对照组患者通过微波治疗,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宫颈糜烂患者通过利普刀进行治疗效果优于微波治疗,尤其是针对中度宫颈糜烂以及重度宫颈糜烂患者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郭玉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针对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选取6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行常规护理的一组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的一组为观察组,采用汉斯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斯顿焦虑量表(HAMA)对其进行评分,随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经过为期8 w 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在抑郁量表评分和焦虑量表评分以及总有效率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抑郁症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以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的改善,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潘珊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口腔临床诊疗中四手操作诊疗护理技术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四手操作诊疗护理技术在口腔临床诊疗中提高患者依从性,复诊率,满意度的调查研究。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对本地的两家公立医院和两家私立医院的40名口腔科医生是否采用四手操作诊疗护理技术,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口腔科医生进行调查。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公立医院口腔科的四手操作诊疗护理技术的使用率远远高于私立医院。结论:掌握四手操作诊疗护理技术是每一位口腔科护士都应该掌握的专业性技能,调节好医生、护士和患者三方的位置,熟练传递医疗器械,时刻保持医疗区域的清洁卫生,才能够让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从而使患者的满意度、安全感、复诊率、依从性得到了大大提高。

    作者:张兆秀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