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尔古丽·苏力旦;刘文婷
目的:探讨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过程中,开展护理干预表现出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该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8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在手术前,对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以及做好常规准备工作。在手术后,对患者开展一般护理、伤口护理干预以及并发症护理干预等。结果:在所有患者中,1例患者因为手术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盆腔粘连以及出血过多情况,终转为实施开腹手术,其余患者全部成功完成手术治疗,获得满意效果,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的现象。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2±0.2) h;平均出血量为(135.9±2.5)ml;诸多在手术后的6~7 d 出院;对患者实施为期1~2个月的院外随访,患者的腹壁伤口全部有效愈合,患者的月经显示正常。结论:对于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患者,临床开展护理干预,可以为手术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何绣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方法对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238例在该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进行了护理。结果:对术后患者采取必要的观察及护理,可以防止剖宫产给产妇带来的并发症和后遗症。238例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良好。结论:采取剖宫产术后护理确保了母婴、健康。手术的顺利进行,对患者术后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与发展,互助献血工作也逐渐被重视起来并得到广泛运用,在临床和急救用血需求的保障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制度、和操作层面的一定缺憾。这种无偿献血的方式能够有效缓解医疗上的用血紧张,保障医疗用血,更能为献血者提供为社会和医疗做贡献的机会,但其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对互助献血工作应用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的寻求,希望促进互助献血工作进一步发展。
作者:冯国先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骨盆骨折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损伤控制理论护理,对比2组骨盆骨折患者护理效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骨盆骨折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同时实验组骨盆骨折患者骨折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骨盆骨折患者的急诊护理中实施损伤控制理论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王娟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替格瑞洛药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来该院接受诊治的6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作为研究的案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探究组和比较组各31例,比较组病人给予氯吡格雷药物治疗,探究组病人给予替格瑞洛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疗效。结果:探究组病人给予替格瑞洛药物治疗后,其 MACE 的发生率只有6.66%,比较组病人给予氯吡格雷药物治疗后,其MACE 的发生率高达45.16%,探究组病人在 MACE 发生率方面,要明显好于比较组(P <0.05)。结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替格瑞洛药物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病人不良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减少病人出血情况的发生。
作者:李兵;夏冬青;刘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消毒供应室清洗复用机械器械的重要性。方法: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将手术室复用医疗器械交由消毒供应室清洗,对比复用医疗器械清洗前后的清洗评分与包装评分。与此同时,随机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该院住院治疗患者50例,将其设置为对照组。随机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的住院治疗患者50例,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期间的医院感染率。结果:基于消毒供应室清洗后,复用医疗机械的清洗评分与包装评分均有所提高,差异显著(P <0.05)。对比患者治疗期间的医院感染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消毒供应室清洗复用医疗器械,可提高复用医疗器械的应用价值,达到降低医院感染率的目的。
作者:艾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 CT 与磁共振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共5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 CT 扫描与 MRI 扫描检查,观察检查结果。结果:MRI 共检出76个病灶,检出率为100%,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 MRI 检查腔隙性脑梗死,检出率较高,且能够清晰显示出患者的病灶区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永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高位截瘫[1],就是指横贯性病变发生在脊髓较高水平位上。医学上一般将第二胸椎以上的横贯性病变引起的截瘫称为高位截瘫而第二胸椎以上的脊髓横贯性病变引起的截瘫病人多数在正常劳动、意外事件中突然受伤。我科于2013年12月收治了一例 C5椎体骨折,T6椎体骨折伴高位截瘫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患者女,23岁。因从高处坠落后出现四肢活动受限,四肢感觉消失,脐部以下感觉消失,左手食指外伤,神志清,无昏迷,无呕吐。于2013年12月1日收治入我院就诊,查体:被动体位,颈托制动,平卧位,颈、胸、腹部广泛叩痛,左肩、肘及左手骨折体征(+),左手手指擦伤,四肢肌力为0~1级。CT 检查示:C5椎体骨折,T6椎体骨折伴截瘫。于12月2日在气静全麻下行颈椎前路减压术,术中平稳,安反病房。患者于12月3日夜间主诉透气费力,大汗淋漓,给予心电监护,监测示:心率110,血压90/47 mmHg,氧饱和度为88%,予以双侧鼻吸氧8 L /min,效果无好转,改为高浓度面罩10 L/min 吸氧,效果仍不佳,逐转入我院重症监护室进行进一步治疗。入 ICU 后予以患者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建立静脉通路,给予升压药物,于6 d 后好转,生命体征平稳,无不适主诉,撤呼吸机,血氧保护度为100%,血压维持在110/60 mmHg 左右,逐转出 ICU。
作者:徐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83例急性喉炎患儿的护理方法,分析其救治方法。方法:本文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于该院就诊的急性喉炎患儿共83例,采用的激素和抗生素等综合疗法以及全面的护理进行救治。结果:83例急性喉炎患儿通过积极的治疗与护理,可知痊愈63例(75.9%),好转20例(24.1%),无死亡。结论:在治疗急性喉炎患儿中,积极采取有效的救治方法配合全面的护理是大幅度提升治愈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施俊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家庭化产房对产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该院分娩的产妇200例,将其分为常规分娩组与家庭化分娩组各100例,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效果。结果:与常规分娩组比较,家庭化分娩组产妇的产程时间短、产妇心态稳定、产后出血量少、产妇满意度高。结论:家庭化分娩对产妇身心健康和产科质量都有提高,并减少了产后出血量和降低了剖宫产率,缩短了产程时间,该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陈晟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糖尿病足患者采取护理措施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69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41例患者选择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采取28例患者,观察护理效果和对依从性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依从性没有明显差异,通过一定时间的护理,两组患者的依从性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实验组患者得到更加显著的提高(P <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接受综合护理,能够提高药物、饮食、运动等方面的依从性,了解更多的治疗和护理知识,加强自我护理的意识,提高治疗效果,缓解身体不适,值得推荐。
作者:金霞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 C 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68例新生儿感染及肺感染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感染和对照组,对患者采用进行降钙素原及超敏 C 反应蛋白的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感染组的降钙素原、超敏 C 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新生儿感染的患者进行降钙素原及超敏 C 反应蛋白检测能够尽早判断早期新生儿感染的临床表现,应用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婵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将3种子宫肌瘤剔除术,即腹腔镜下剔除术、开腹剔除术、经阴道剔除术,比较分析三种剔除术的临床特点,探寻较好的手术方式,以增强临床效果。方法:通过整理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子宫肌瘤患者所做手术资料,随机抽取经阴道剔除患者46例,通过腹腔镜手术患者46例,采用开腹剔除术患者55例,将三组手术的时间、出血量、血红蛋白差值、排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做比较。结果:三组对比发现,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手术用时方面与其他两组有明显差异性(P <0.05),经阴道剔除术手术时间相对短,其他方面无太大差异。结论:经阴道剔除术与腹腔剔除术通常出血少、用时短且手术后恢复相对较快,这在微创手术中是具有优势的,为了保证手术成功,我们应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作者:高军秒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脑挫裂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脑挫裂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外40例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作为观察组。观察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t =10.7375,P <0.05)。结论:对脑挫裂伤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情况,帮助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复,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桂滨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从本院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患者47例,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结果:对所有患者护理后,31例患者非常满意,14例患者满意,2例患者不满意,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7%。结论: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有助于降低患者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朱绍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在所有针灸推拿取穴中揣穴是相对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就目前针灸推拿专业的课程来看,在揣穴教学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近几年来我们通过肌肉骨骼系统解剖辅助揣穴技能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收获,从实践中来看,以肌肉骨骼系统和周围神经血管触摸穴及腧穴提标定位为基准,指导学生去研究穴位下相应的解剖结构,并对其进行解剖描述,此外,我们还以此为基准提出了穴位触摸规范化的构想。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精细化护理干预对儿童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方法:该院预防接种门诊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实施精细化护理措施,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358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该院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3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接种的结果。结果:观察组儿童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儿童及时接种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儿童预防接种及时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边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复合麻醉在医学美容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开展医学美容手术的6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分为复合麻醉组与常规麻醉组各34例,对于复合麻醉组患者,匀速滴注0.6 mg/kg 氯胺酮、2 mg/kg 丙泊酚与0.002 mg/kg 芬太尼,观察麻醉状态,并注射8 mg/h 丙泊酚,直至手术结束。对于常规麻醉组患者,应用安定进行诱导,滴注0.1%氯胺酮与1%普鲁卡因复合液,并应用羧基丁酸钠,直到手术结束。结果:在麻醉效果上,复合麻醉组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例数分别为29、4、1、0,常规麻醉组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例数20、12、2、0,复合麻醉组麻醉效果显然优于常规麻醉组(P <0.05)。在手术效果上,两组患者均满意,其中复合麻醉组中1例患者躁动,常规麻醉组中2例恶心、呕吐。结论:在医学美容手术中,应用丙泊酚、芬太尼与氯胺酮的复合麻醉方式,效果理想、操作简单、镇痛效果好,患者舒适度高,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行大范围推广。
作者:王玲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评定产妇产程中运用体位指导方案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山西省太原市妇幼保健院产科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产妇共180例,随机分成2个组。其中,A 组共有产妇90例,其产程中运用体位指导;B 组共有产妇90例,其产程中运用常规分娩模式,观察两组入选产妇分娩结局以及疼痛程度等指标。结果:所有入选产妇均已成功分娩,其中 A 组有85例自然分娩,B 组有57例,A 组分娩质量有明显优势,对比有差距(P <0.05)。结论:在产妇产程中,推行体位指导方案效果显著,可促进产妇自然分娩,建议推广。
作者:王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收治的80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情况。结果:通过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被广泛推广。
作者:奴尔古丽·苏力旦;刘文婷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