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高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体会

赵秋芳

关键词:妊高症, 心理护理,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妊高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84例妊高症产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护理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的(SAS)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护理前评分(P <0.05)。结论:于妊高症产妇一般护理中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舒缓产妇的心理压力,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探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及护理措施。方法:对该院2013年5月至2014年2月收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统计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50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包括:呼吸道梗阻、胆道损伤、胆漏、胆囊动脉出血、结石残留、肠胃道损伤、腹腔脓肿、腹胀、感染、皮下气肿、肩部疼痛等。结论:临床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加强术后观察力度,并制定护理措施,对于保证患者生命、加快康复进度来说意义重大。

    作者:沈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真空旋切系统在乳腺外科微创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乳腺外科微创手术中应用真空旋切系统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以该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2例乳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真空旋切系统治疗和常规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5)。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随访,通过随访发现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复发病例。结论:乳腺外科微创手术中应用真空旋切系统进行治疗,疗效安全可靠,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王炳奎;杨晓华;信洪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肺癌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应用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来该院就诊的7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1年、2年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2.86%,对照组为48.5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1年和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7.14%和68.57%,对照组患者分别为54.29%和42.86%,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肺癌患者应用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其疗效安全有效。

    作者:魏晨曦;杨东兴;王炳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中风患者后期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康复训练到脑中风患者后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脑中风患者7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SS)、运动障碍严重程度(FMA)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LD)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 ESS、FMA、ALD 评分明显高于入院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增强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少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

    作者:刘权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脑出血急性期中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将该院2012年4月至2015年1月接收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138例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取预见性护理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法。观察两组护理效果,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并发症者4例,对照组18例。研究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住院时间(14.6±2.4)d,对照组(22.3±5.6)d。研究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利用预见性护理法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进行护理,可预防并发症,促进其病情的痊愈。

    作者:朱珍琼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妇科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妇科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心得与体会。方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对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得实施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指导以及协助生活护理,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82例卵巢囊肿患者腹腔镜手术均取得成功,术中及手后均无大出血现象发生,恢复状况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4.88%),术后住院时间短,平均约为4 d。结论:针对妇科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具体护理问题,采取的护理措施有针对性、实际性,能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

    作者:黄雪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浅析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差异

    目的:研究分析血常规检验中,采集末梢血与静脉血的检验结果差异性。方法:根据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的90例血常规检验患儿来进行研究分析,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集末梢血,观察组采集静脉血,对两组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检测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观察患儿的 CV 值平均是(79.61±4.51),对照组是(95.33±6.13),结果对比表明静脉血检验的稳定性更高一些,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患儿接受血常规检查的时候,应该采集静脉血检测,这样的检测准确度比较高,临床中我们推介使用静脉血样本采集的方式来进行血常规检验,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作者:王文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疤痕子宫剖宫产术中缩宫素联用欣母沛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疤痕子宫剖宫产术中缩宫素联用欣母沛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78例疤痕子宫剖宫产术的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的孕妇在术中给予注射缩宫素来预防产后出血,观察组孕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联合使用欣母沛。观察对比两组孕妇在剖宫产后2 h、12 h、24 h 的出血量以及孕妇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产妇在术后2 h、12 h、24 h 的出血量均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产妇的不良情况发生率为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6%,χ2=6.3030,P <0.05)。结论:在疤痕子宫剖宫产术中采用缩宫素联用欣母沛来预防产后出血,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孕妇产后出血的情况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并且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少,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腹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期肩周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腹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期肩周炎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行单纯运动疗法治疗者设为对照组,行运动疗法加腹针针刺治疗者设为观察组,每组40例,治疗后,记录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Constant -Murley 评分法),然后行组间及组内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9.127,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在疼痛、三角肌肌力、肩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方面接近(t =1.025、1.067、0.856、0.954,P >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疼痛、三角肌肌力、肩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均得到明显改善(F =15.347、6.316、16.389、12.346,P <0.05),对照组患者的疼痛、三角肌肌力、肩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均有所缓解(F =8.756、6.004、7.258、5.317,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疼痛、肩关节活动范围、日常生活活动方面优于对照组(t =5.319、6.315、4.167,P <0.05),两组患者的三角肌肌力接近(t =1.215,P >0.05)。结论:腹针结合运动疗法是急性期肩周炎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考虑推广应用。

    作者:彭继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诊治现状与进展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作为一种老年病,是导致老年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人类寿命延长,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而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药物治疗尚不能有效缓解疾病症状,外科手术是治疗该病主要的方法,但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介入治疗技术为本病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作者:花其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GDM与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的动态血糖情况比较

    目的:探讨 GDM与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的动态血糖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22例 GDM与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疾病类型划分为 GDM组和糖尿病合并妊娠组各61例,利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观察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结果:GDM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及低血糖值均低于糖尿病合并妊娠组(P <0.05);GDM组的血糖波动系数、持续高血糖时间比及持续低血糖时间比均低于糖尿病合并妊娠组(P <0.05)。结论:GDM与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动态血糖变化存在差异,为了掌握糖代谢异常孕妇的血糖波动情况,利用了 CGMS 技术监测,并为患者提供了针对性治疗。

    作者:王静馥;史志萍;徐勤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观察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治疗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颈椎病患者71例,采用数字标注法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中医药辨证治疗,观察组36例,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之上根据病症类型采取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通过有效的治疗,病情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χ2=9.2890,P =0.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狄冬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纳入神经根型颈椎病共43例,依照数字法分组。20例选用常规护理,设对照组。其余23例选用康复护理,设实验组。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中实验组的护理有效率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实施康复护理,效果佳,护理有效率高,宜推广。

    作者:何志慧;潘进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62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5例患者选择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对照组27例患者采取传统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手术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患者比较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P <0.05)。结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作者:马赛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标准及化验检查评估方式分析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医疗服务模式得到进一步改革,关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评估标准,对康复工作调整具有引导作用。为了改变早期康复护理评估体系的不足,要发挥化验检查结果的评估作用,定期对康复护理工作进行综合评估。结合精神病的危害性,本文分析了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标准及化验检查评估方式,提出符合患者需求的疾病康复指导方式,旨在构建更为完善的康复护理体系。

    作者:莫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直视钳穿法输精管结扎术137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直视钳穿法输精管结扎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6年3月至2007年7月该乡镇计生站收治的137例直视钳穿法输精管结扎术患者进行详细研究。结果:①研究组手术成功率(96.4%)显著高于对照组(73.7%,P <0.05)。②研究组手术并发症概率(7.3%)显著低于对照组(19.7%,P <0.05)。结论:直视钳穿法输精管结扎手术操作简单,对输精管的损害极小,缩短手术时间,全面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作者:石成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体位引流结合雾化吸入对提高排痰效果的 meta 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体位引流结合雾化吸入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 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等数据库中有关体位引流结合雾化吸入对成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排痰效果的临床对照试验。按照一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对符合的文献采用 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体位引流结合雾化吸入对比单纯雾化吸入可增加每日排痰量,缩短体温恢复天数和患者住院天数。结论:体位引流结合雾化吸入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排痰效果较好。

    作者:卓莉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1例咯血患儿经纤支镜清理支气管血栓的护理

    总结了1例咯血患儿局麻下经纤维支气管镜应用异物钳清除支气管内血栓的护理经验。采取了术前止血、抗感染、营养支持、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纤维支气管镜止血、异物钳清除支气管内血栓的护理,术后饮食护理、健康宣教等多方面的护理措施,患儿咯血好转,营养、精神状况改善,为进一步治疗奠定了基础。

    作者:杜瑶;王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学生原发性痛经药物和理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原发性痛经是妇科疾病中十分常见的一种,高发病率为女性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因此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当前关于原发性痛经的发生原因和防止机制研究在不断深入,并逐渐取得了十分有效的成果,本文对相关研究中的文献进行了详细的回顾和分析,希望为以后的原发性痛经的发生和防止奠定基础。

    作者:林苏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106例院前死亡病例分析

    目的:通过对淄博市博山区中医院106例院前急救死亡病例分析,探讨院前死亡疾病分类、病因及救治效果。方法:分析博山区中医院急诊科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120急救出车接诊的106例院前死亡病例救治情况。结果:院前死亡病人内科疾病70例,外伤性疾病30例。意外伤害6例。救治复苏成功6例,复苏失败100例。结论:院前死亡病人病因以内科疾病居多,病人多数接诊超过10分钟,院前救治复苏成功率低。早发现,早呼救,早期开始规范化救治是提高院前复苏成功的关键。

    作者:秦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