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疗效观察

刘加荣;何勇

关键词: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喜炎平注射液,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析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研究对象是该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6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利巴韦林注射液与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统计分析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93.3%,对照组是66.7%,存在明显差异性(P <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0%,对照组患儿是6.7%,差异性不显著(P >0.05)。结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疗效较为理想。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

    目的:观察并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有效护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全面护理。结果:两组切口甲级愈合率和疼痛分级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对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行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同时也有利于其切口的愈合。

    作者:陈小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以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门诊处确诊为冠心病并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手段,干预组给予行为护理干预方案,对两组患者康复过程中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两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中护理效果显著8例,有效21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64.44%;干预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18例,有效1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2.22%;干预组护理工作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中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2.38%,干预组行为护理干预工作的满意度(97.37%),患者对干预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行为护理干预后,明显改善了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效果,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促进了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临床运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文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62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5例患者选择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对照组27例患者采取传统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手术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患者比较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P <0.05)。结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作者:马赛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该院2013年0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小儿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依照患儿的就诊次序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采取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方案,并于疗程结束后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情况作比较。结果:研究组(96.7%)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66.7%,P <0.05)。研究组(6.7%)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26.7%,P <0.05)。结论:针对小儿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的疗效突出,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借鉴和采纳。

    作者:程鸣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静脉使用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多索茶碱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1次/d,14 d 为1疗程。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在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6MWD、FEV1/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方面,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多索茶碱静脉滴注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可以改善患者呼吸困难,提高运动耐量、改善肺功能。

    作者:徐世明;宋欠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肠内喂养早产儿钙和维生素 AD 的效果对照

    目的:探讨肠内喂养早产儿钙和维生素 AD 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80例早产儿资料进行分析,根据肠内喂养物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肠内喂养钙,实验组肠内喂养维生素 AD,比较两组早产儿喂养效果。结果:实验组 Ca2+以及Na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 K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3例患儿死亡,死亡率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7例患儿死亡,死亡率为17.5%)(P <0.05)。结论:早产儿肠内喂养维生素 AD 效果理想,能够维持患儿营养,促进机体发育,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玉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不典型腰椎间盘退变性腰腿痛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不典型腰椎间盘退变性腰腿痛的临床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从该院2012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退变性并发非典型腰腿痛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对其基线临床资料、临床诊治过程进行回顾和分析,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腰腿痛 VAS 评分结果,统计本组患者的疗效优良率。结果:本组90例患者中,穿刺造影腰椎间盘124个,腰椎间盘疼痛复制诱发实验结果为阳性的有102个。行 TLIF 术22例, PLIF 术37例,行盘内髓核微创切除术17例,另有9例经腰椎间孔管内突出间盘组织直接切除术,其余5例给予物理治疗、腹肌功能锻炼、腰背肌功能锻炼。患者的疗效优良率为95.5%,治疗后的腰腿痛 VAS 平均评分要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结论:对于不典型腰椎间盘退变性腰腿痛,在临床诊治中需采纳多种影像学检查、穿刺造影以及疼痛诱发实验等多种手段,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减轻其生理痛苦。

    作者:李天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早期脑动脉硬化症诊断价值的探讨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早期诊断脑动脉硬化症(CAS)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抽选该院52例早期 CAS 患者作为甲组观察对象,选择同期我院收治52例无显著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患者作为乙组观察对象,给予所有患者 TCD 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脑中动脉与基底动脉的血流平均速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甲组 TPV、PTI -1与 PTI -2在 LMCA、RMCA 与 BA 的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 TCD 技术可检测出早期 CAS 患者的动脉血流速度与搏动指数,对早期诊断 CAS 病症,意义重大。

    作者:伊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宫颈癌筛查工作的重大意义

    目的:探究宫颈癌筛查情况,为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调查的7115名妇女,采用 TCT、阴道镜以及病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筛查宫颈癌。结果:总共筛查出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患者17例,占0.24%(17/7115),早诊率58.82%;文化程度高、职业好、经济收入高者筛查率高,与同项目其他受检者相比,差异显著(P <0.05);筛查组的各项目知信行率均高于未筛查组(P <0.05)。结论: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宫颈癌筛查工作,加强宫颈癌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作者:彭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用于改善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分析该院心内科90例冠心病患者,常规护理组45例和综合护理组45例;统计两组患者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 SF -36、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所得分值均较对照组更高(P <0.05)。结论:通过对冠心病病人提供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引导其健康行为,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施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60例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为观察对象,其中28例产妇有剖宫产手术史,另选同期60例正常分娩产妇为对照组观察对象。观察并对比三组产妇在产后出血、分娩方式、新生儿并发症、产妇并发症上的差异。结果: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及疤痕子宫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疤痕子宫产妇在妊娠期间并发高血压,能够对妊娠结局产生不利影响,应在围产期加强观察,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韩秀燕;郑海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技巧

    目的:探究杭州地区脂肪性肝病(FLD)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杭州地区医院门诊检查证实为脂肪性肝病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不同年龄组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实践证明,年龄越大的患者相关危险因素越多,尤其是40岁以上的患者,脂肪性肝病、高甘油三脂、高总胆固醇、混合型高血脂症、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例数比较多,不同年龄组的检出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脂肪性肝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比较复杂,危险因素比较多,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及时控制患者体重,保证各项指标正常,进而达到预防脂肪性肝病的目的。

    作者:孙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控制可控的医院感染,减少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就是在医院内所染上的感染,包括住院疸、出院后所获得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中所获得的感染也属于此范围中,但是不包括入院前的潜伏期的感染。如果在医院内被感染后,会增加患者医疗的费用并让出院时间拖后,医院感染会威胁着人们的群众身体成为了危害我们公共卫生的问题。医护人员在给患者治疗护理中,有可能会直接、间接成为各种疾病的携带、传播体。护理工作的根本就在于医院感染的预防,且护理人员是医院感染防控的主力,需要对这些人员进行培训。

    作者:秦鑫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急性脑梗死30例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并发急性脑梗死护理要点,总结护理经验。方法:2012年2月至2015年1月,医院出现 HICH 术后并发症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给予治疗护理、落实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术后住院时间2~71 d,平均(21±13)d,死亡率13.33%,重度残疾40.0%;入院时 NIHSS 评分(16.4±2.2)分,14 d 后(14.1±3.5)分,30 d 后(12.0±4.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发症发生率40.0%。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病情,值得推广。

    作者:张巧玫;王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小儿急性喉炎83例救治与护理

    目的:研究83例急性喉炎患儿的护理方法,分析其救治方法。方法:本文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于该院就诊的急性喉炎患儿共83例,采用的激素和抗生素等综合疗法以及全面的护理进行救治。结果:83例急性喉炎患儿通过积极的治疗与护理,可知痊愈63例(75.9%),好转20例(24.1%),无死亡。结论:在治疗急性喉炎患儿中,积极采取有效的救治方法配合全面的护理是大幅度提升治愈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施俊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在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将其平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对比组使用传统的护理方法,研究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将两种的护理情况进行了解,找到佳的护理方法。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恢复情况稍微超过对比组(P <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比组(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李建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小儿疝气横切口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疝气横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接收的小儿疝气患者4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治疗组给予横切口手术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各项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再入院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小儿疝气患者采用横切口手术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再入院率,并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和住院时间短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晓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改良病员服在 PICC 置管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病员服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置 PICC 患者穿普通病员服,观察组置 PICC 患者穿改良病员服,对比两组的平均护理操作时间、发生 PICC 并发症的例数及病人满意度方面。结果:实验组换药时间、输液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也远低于对照组,满意度却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此款改良病员服值得 PICC 置管患者的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侯海霞;曹靖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患者临床护理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2月至2015年11月纳入糖尿病足64例,数字法分组。32例方法选择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其余32例方法选择优质护理,为实验组。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中实验组的护理有效率更高,住院日更短,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护理有效率显著增高,有很大运用价值。

    作者:范丽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药学干预对合理运用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和研究药学干预对临床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接受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150例患者,整个过程未实施药学干预,将其纳入对照组。并选择该院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接受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150例患者,整个过程实施药学干预,将其纳入观察组,采用回顾性统计分析观察两组喹诺酮药物的使用情况、患者耐药性情况以及各科室医生对药物使用原则方面的知晓情况。结果:对照组不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比例36%、耐药性比例47.3%;观察组不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比例7.3%、耐药性比例0.7%。对照组医生对药物使用原则方面的知晓率(72%)低于观察组(96%)(P <0.05)。结论:药学干预对临床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使用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贾晋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