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李建华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在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将其平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对比组使用传统的护理方法,研究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将两种的护理情况进行了解,找到佳的护理方法。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恢复情况稍微超过对比组(P <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比组(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B 超检查对孕期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及影响

    目的:分析 B 超对孕期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342例孕妇进行追踪调查,探讨 B 超在胎儿畸形检测中的检出率及误诊率。结果:342例孕妇中,13例孕妇胎儿伴有可疑畸形,检出率为3.80%。1例畸形胎儿被漏诊,漏诊率为0.29%。结论:B 超检查在孕期胎儿畸形的诊断中,操作简单,安全有效,重复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于四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真空旋切系统在乳腺外科微创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乳腺外科微创手术中应用真空旋切系统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以该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2例乳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真空旋切系统治疗和常规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5)。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随访,通过随访发现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复发病例。结论:乳腺外科微创手术中应用真空旋切系统进行治疗,疗效安全可靠,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王炳奎;杨晓华;信洪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重症精神病患者甲状腺功能检查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精神病患者甲状腺功能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所接收重症精神病患者156例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对 T3、T4、FT3、FT4,并采用免疫放射法对 TSH 进行检查。结果:156例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单项、部分指标异常的患者占23.08%(36例),其中,单项 T3升高者占1.28%(2例),单项 T3降低者占0.64%(1例),单项 T4升高者占2.56%(4例),单项 FT3升高者占0.64%(1例),单项FT4升高者占2.56%(4例),单项 TSH 升高者4.49%(7例),单项 TSH 降低者占2.56%(4例),T3、FT3同时升高者占2.56%(4例),T4、FT4同时升高者占3.85%(6例),FT3、FT4同时升高者占1.92%(3例)。甲状腺各项指标全部正常的76.9%。结论:重症精神病与甲状腺功能异常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因此,在重症精神病患者中检查甲状腺功能对于指导精神科的临床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徐元光;殷雪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中风患者后期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康复训练到脑中风患者后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脑中风患者7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SS)、运动障碍严重程度(FMA)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LD)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 ESS、FMA、ALD 评分明显高于入院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增强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少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

    作者:刘权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108例均为该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观察组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基底动脉(BA)和椎动脉(VA)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 BA 和 VA 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 BA 和 VA 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改善,有利于患者疗效的提升及健康的恢复。

    作者:邰光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腹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期肩周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腹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期肩周炎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行单纯运动疗法治疗者设为对照组,行运动疗法加腹针针刺治疗者设为观察组,每组40例,治疗后,记录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Constant -Murley 评分法),然后行组间及组内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9.127,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在疼痛、三角肌肌力、肩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方面接近(t =1.025、1.067、0.856、0.954,P >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疼痛、三角肌肌力、肩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均得到明显改善(F =15.347、6.316、16.389、12.346,P <0.05),对照组患者的疼痛、三角肌肌力、肩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均有所缓解(F =8.756、6.004、7.258、5.317,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疼痛、肩关节活动范围、日常生活活动方面优于对照组(t =5.319、6.315、4.167,P <0.05),两组患者的三角肌肌力接近(t =1.215,P >0.05)。结论:腹针结合运动疗法是急性期肩周炎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考虑推广应用。

    作者:彭继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糖尿病足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护理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该院诊治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35例显效,3例好转,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80%,P <0.05);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平均下降(2.36±0.56)mmol /L,进餐2 h 后血糖平均下降(4.93±1.76)mmol /L,相对于对照组指标下程度显著(P <0.05);实验组复发率为5%,显著低于对照组(12.5%,P <0.05)。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病情,对防止或降低糖尿病足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效果显著,值得于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梅;董建丽;王大巍;王曙霞;陈春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3种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比较分析

    目的:将3种子宫肌瘤剔除术,即腹腔镜下剔除术、开腹剔除术、经阴道剔除术,比较分析三种剔除术的临床特点,探寻较好的手术方式,以增强临床效果。方法:通过整理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子宫肌瘤患者所做手术资料,随机抽取经阴道剔除患者46例,通过腹腔镜手术患者46例,采用开腹剔除术患者55例,将三组手术的时间、出血量、血红蛋白差值、排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做比较。结果:三组对比发现,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手术用时方面与其他两组有明显差异性(P <0.05),经阴道剔除术手术时间相对短,其他方面无太大差异。结论:经阴道剔除术与腹腔剔除术通常出血少、用时短且手术后恢复相对较快,这在微创手术中是具有优势的,为了保证手术成功,我们应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作者:高军秒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106例院前死亡病例分析

    目的:通过对淄博市博山区中医院106例院前急救死亡病例分析,探讨院前死亡疾病分类、病因及救治效果。方法:分析博山区中医院急诊科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120急救出车接诊的106例院前死亡病例救治情况。结果:院前死亡病人内科疾病70例,外伤性疾病30例。意外伤害6例。救治复苏成功6例,复苏失败100例。结论:院前死亡病人病因以内科疾病居多,病人多数接诊超过10分钟,院前救治复苏成功率低。早发现,早呼救,早期开始规范化救治是提高院前复苏成功的关键。

    作者:秦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1例咯血患儿经纤支镜清理支气管血栓的护理

    总结了1例咯血患儿局麻下经纤维支气管镜应用异物钳清除支气管内血栓的护理经验。采取了术前止血、抗感染、营养支持、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纤维支气管镜止血、异物钳清除支气管内血栓的护理,术后饮食护理、健康宣教等多方面的护理措施,患儿咯血好转,营养、精神状况改善,为进一步治疗奠定了基础。

    作者:杜瑶;王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效果观察

    目的:探析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效果。方法:随机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该院就诊的8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传统洗胃法,另一组患者实施改良胃管洗胃,统计分析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洗胃时间是(28.20±6.91)min,对照组是(35.33±5.42)min,差异性较大(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 <0.05)。结论:改良胃管洗胃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姜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理中细节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中细节护理的要点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把7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手术室实施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1%,护理质量评分(97.2±2.3)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4.3%,护理质量评分(83.5±2.2)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 <0.05)。结论: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室实施细节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甄秀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阑尾炎切除术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阑尾炎切除术患者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到我院进行阑尾切除术的9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把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对于研究组患者则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费用、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指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上,研究组患者为8.89%,明显少于对照组(24.44%,P <0.05)。结论:对行阑尾切除手术进行治疗的阑尾炎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尽量的减少浪费医疗资源,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效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于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多层螺旋CT冠状面重建图像用于尘肺诊断的标准与临床应用

    目的:尘肺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 CT 冠状面重建图像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96例尘肺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其多层螺旋 CT 行全肺螺旋扫描,根据患者的层螺旋 CT 冠状面重建图像进行诊断。结果:96例患者中,多层螺旋 CT 冠状面重建图像上,92例患者见有不同程度的尘肺样改变。双肺弥漫性或散在大阴影7例,其中4例内可见钙化;小阴影85例。96例患者中,多层螺旋 CT 冠状面重建图像上伴有肺门或纵隔淋巴结增大35例(淋巴结有钙化者21例)、肺结核7例、肺气肿53例、胸膜黏连或肥厚33例、肺部炎症4例、胸腔积液3例、气胸3例。出现广泛弥漫的小叶间隔增厚5例、小叶中心型气肿46例、瘢痕型肺气肿9例、小叶间隔增厚86例、支气管血管束增粗40例、磨玻璃样阴影39例。结论:多层螺旋 CT 冠状面重建图像用于诊断尘肺病,疗效可靠。

    作者:韩兴兵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技巧

    目的:探究杭州地区脂肪性肝病(FLD)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杭州地区医院门诊检查证实为脂肪性肝病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不同年龄组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实践证明,年龄越大的患者相关危险因素越多,尤其是40岁以上的患者,脂肪性肝病、高甘油三脂、高总胆固醇、混合型高血脂症、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例数比较多,不同年龄组的检出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脂肪性肝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比较复杂,危险因素比较多,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及时控制患者体重,保证各项指标正常,进而达到预防脂肪性肝病的目的。

    作者:孙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讨严重粉碎性根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出现根骨严重粉碎性骨折的病人实施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到该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有严重粉碎性跟骨骨折的病人5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的病情使用可塑性根骨钛板,进行植入固定修复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效果。结果:对50名病人治疗后效果进行总结发现,治愈时间为(2.3±0.9)个月。无感染和局部皮肤坏死出现。结论:对患有严重粉碎性跟骨骨折的病人实施可塑性根骨钛板,进行植入固定修复治疗是目前临床上的常用的优秀治疗方法。

    作者:吴照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抗生素预防临床普外手术切口感染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抗生素预防临床普外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120例普外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结果:手术类型对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影响不同,行肠道修补术、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以及乳房癌根治术等手术造成的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行肝、脾切除术患者。术前术后分别采用半量抗生素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术后采用全量抗生素(P <0.05)。结论:导致普外手术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因素包括手术类型以及抗生素,这就要求我们采用抗生素对临床普外手术切口感染患者进行预防和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选用半量抗生素治疗方式,并且根据患者切口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种类及使用方法。

    作者:李维庆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高血压患者应用程序化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22%,观察组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程序化健康教育能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效果较佳,并发症也会减少出现,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应得到了提高。

    作者:司晨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对于乳腺癌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新辅助化疗结合保乳术治疗的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等数据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在临床治疗乳腺癌方面临床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周尔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分析消化内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措施和效果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诊治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使用我院消化内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60位病人分成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兰索拉唑进行诊治,实验组使用甲氰咪胍进行诊治,对比两组的诊治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兰索拉唑医治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可有效改善病人的预后情况,进而减少复发率,应对其在临床中进行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