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围产期急症子宫切除术18例临床分析

罗明兰

关键词:中央性前置胎盘, 围产期急症, 子宫切除术
摘要:目的:探究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围产期急症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特点。方法:选择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到该院进行治疗的238例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8例子宫切除为观察组,220例未切除子宫,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预后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使用悬浮红细胞量、使用血浆量等方面均多于对照组(P <0.05)。结论:医护人员要对影响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行围产期急症子宫切除的各项因素有充分的认识,在术前做好充足的准备,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把握好子宫切除准确时机,提高子宫切除术的成功率,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世界首例机器人辅助下子宫移植供体子宫切取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总结1例机器人辅助下子宫移植供体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术后护理以及出院指导。 在器官移植领域,子宫移植一直是一个世界性医学难题。2000年,沙特进行了人类首次子宫移植手术[1],2011年土耳其完成了人类医学史上第一次成功的人类子宫移植手术[2],2012~2014年,瑞典先后共完成了9次子宫移植[3]目前,子宫移植手术均采用开腹手术切取供体子宫[1~3]。我院2015年11月20日进行了国内首例亲体子宫移植手术,成功地将一位母亲的子宫成功移植入女儿体内。

    作者:郝亮;张红菊;王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布地奈德、异丙托溴胺与沙丁胺醇联合氧气雾化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异丙托溴胺与氧气雾化联合用于小儿喘息性肺炎治疗中的效果加以探讨。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喘息性肺炎患儿62例,将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观察组则予以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异丙托溴胺与氧气雾化联合治疗,对2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及主要症状消失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及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方面相比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将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异丙托溴胺与氧气雾化联合应用于小儿喘息性肺炎的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使其临床症状得以迅速改善,值得借鉴。

    作者:禄艳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脑出血昏迷患者急诊护理干预

    目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干预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的60例脑出血昏迷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与致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为脑出血昏迷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其致残率与病死率,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吴素蓉;李菊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阴道后穹窿填塞纱布在宫缩乏力性出血中应用

    我院产科于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采用阴道后穹窿填塞纱布治疗剖宫产术中及产后宫缩乏力性大出血,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做如下报道:1临床数据 我院产科于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共计总分娩人数为1570人,因各种因数导致剖宫产分娩的人数为518例,平均剖宫产率33%,其中有12例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宫缩乏力性出血,8例发生在剖宫产手术中,4例发生在术后6 h 内。其中12例大出血患者,年龄21~39岁,孕周37~42 w,有3次以上流产史3例,经产妇4例,初产妇8例,瘢痕子宫2例。其中剖宫产指征为胎儿窘迫、瘢痕子宫、珍贵儿、臀位妊娠、头盆不称、巨大儿、羊水过少、双胎妊娠、脐带缠绕、前置胎盘、头位难产、子痫前期(重度)等,其中一例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所有病例全部采用硬膜外麻醉和新式剖宫产术式。新生儿体重在2000~4300 g 之间。胎盘娩出后立即发生大出血,子宫柔软,呈“软袋”状改变。本组12例患者在阴道后穹隆填塞纱布前,均采用按摩子宫、静脉应用及宫体注射缩宫素,可吸收线“8”字缝扎胎盘附着子宫处,静脉应用止血药物,给予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缝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等综合治疗措施后;可以按常规新式剖宫术式快速完成手术。

    作者:姚桂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口腔临床诊疗中四手操作诊疗护理技术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四手操作诊疗护理技术在口腔临床诊疗中提高患者依从性,复诊率,满意度的调查研究。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对本地的两家公立医院和两家私立医院的40名口腔科医生是否采用四手操作诊疗护理技术,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口腔科医生进行调查。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公立医院口腔科的四手操作诊疗护理技术的使用率远远高于私立医院。结论:掌握四手操作诊疗护理技术是每一位口腔科护士都应该掌握的专业性技能,调节好医生、护士和患者三方的位置,熟练传递医疗器械,时刻保持医疗区域的清洁卫生,才能够让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从而使患者的满意度、安全感、复诊率、依从性得到了大大提高。

    作者:张兆秀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接收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6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细致的临床护理,对比2组效果。结果:对照组血压控制率79.41%,满意度73.53%;干预组血压控制率94.12%,满意度97.06%;干预组血压控制率和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细致临床护理,可有效提高血压控制效果,促进病情恢复和稳定,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凤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和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从本院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患者47例,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结果:对所有患者护理后,31例患者非常满意,14例患者满意,2例患者不满意,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7%。结论: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有助于降低患者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朱绍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毒蕈中毒致急性肾损伤的血液净化治疗

    目的:总结血液净化治疗在毒蕈中毒致急性肾损伤治疗中的应用,及其预后情况。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4至2015年间收治的,以急性肾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并行血液净化治理的10例毒蕈中毒病历资料。结果:8例完全恢复,无残存后遗症状;2例未完全恢复,但尿量正常,需定期监测肾功等。结论:血液净化治疗在毒蕈中毒致急性肾损伤的治疗中能明显改善其预后。

    作者:曹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精神科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精神科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思路。方法:以我院精神科住院部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精神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平行随机抽样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个性化护理,分别于护理前后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 -100)与精神疾病临床症状量表(PANSS)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生活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护理前,两组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生活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关系领域、QOL -100)之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干预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2)护理前,两组的 PANSS 之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对照组与干预组的 PANSS 得分分别为(13.64±6.42)分与(8.31±3.61)分,对照组明显高于干预组(P <0.05)。结论:在精神科住院患者中开展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而且能够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有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腹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期肩周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腹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期肩周炎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行单纯运动疗法治疗者设为对照组,行运动疗法加腹针针刺治疗者设为观察组,每组40例,治疗后,记录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Constant -Murley 评分法),然后行组间及组内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9.127,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在疼痛、三角肌肌力、肩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方面接近(t =1.025、1.067、0.856、0.954,P >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疼痛、三角肌肌力、肩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均得到明显改善(F =15.347、6.316、16.389、12.346,P <0.05),对照组患者的疼痛、三角肌肌力、肩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均有所缓解(F =8.756、6.004、7.258、5.317,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疼痛、肩关节活动范围、日常生活活动方面优于对照组(t =5.319、6.315、4.167,P <0.05),两组患者的三角肌肌力接近(t =1.215,P >0.05)。结论:腹针结合运动疗法是急性期肩周炎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考虑推广应用。

    作者:彭继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糖尿病足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护理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该院诊治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35例显效,3例好转,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80%,P <0.05);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平均下降(2.36±0.56)mmol /L,进餐2 h 后血糖平均下降(4.93±1.76)mmol /L,相对于对照组指标下程度显著(P <0.05);实验组复发率为5%,显著低于对照组(12.5%,P <0.05)。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病情,对防止或降低糖尿病足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效果显著,值得于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梅;董建丽;王大巍;王曙霞;陈春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有效护理在预防前置胎盘患者产后大出血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对前置胎盘患者行有效护理,观察产后大出血预防效果。方法:择取该院于2011年5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前置胎盘患者62例,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个人意愿,划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各31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干预组患者行有效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产后大出血发生概率。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产后大出血发生概率为6.45%,参照组患者的产后大出血发生概率为25.81%,组间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前置胎盘患者行有效护理,可以降低患者出现产后大出血的概率,提高患者分娩安全,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大面积扩散。

    作者:刘先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现代医学模式下的检验医学发展趋势初探分析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迅猛,与此同时,我国医学事业我发展的越来越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学事业缺乏重大发展和突破,各项研究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广泛应用在医学各个领域,造福于各种病患,现代医学模式下,人们的医学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需要对医学各领域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突破,其中,检验医学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近年来,我国检验医学的研究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我国现代医学模式下的检验医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且就此分析了检验医学的具体发展趋势,希望对促进现代医学模式下的检验医学发展能够有所帮助。

    作者:杨钦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高血压患者应用程序化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22%,观察组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程序化健康教育能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效果较佳,并发症也会减少出现,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应得到了提高。

    作者:司晨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60~70岁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60~70岁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的效果,并对其作出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该社区接受慢性病管理的高血压患者144例,并随机对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管理,观察组则按照规范化管理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对日常生活方式、治疗依从性以及身体健康教育的依从性的效果,并对两组患者接受规范化管理进行有效的判定。结果:接受规范化管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其血压值变化的结果由管理前的(151,86±1.9,1.2)下降至管理后的(138,82±1.5,0.7),相较于对照组的(146,86±1.8,1.3)有了极为明显的下降。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不但提高了高血压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还有效的改进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以及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值得推广。

    作者:刘友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普通外科患者手术院内感染发生率和手术室护理关系

    目的:探究普通外科患者手术院内感染发生率和手术室护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该院接受普通外科手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给予这80例患者有效的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基本的外科手术护理;干预组40例,给予严格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对这两组的院内感染率以及可能引起感染的护理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院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且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发生院内感染与手术时间、抗生素的应用情况以及有无参观人员等护理因素密切相关(P <0.05)。结论:对普通外科手术患者给予科学的手术室护理能够有效降低院内感染,促进患者的康复治疗,提升护理质量。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作者:曹广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到院治疗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参与本研究,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均34例的循证组和常规组,前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后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再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评分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循证组心律失常再发生率(5.9%)明显低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且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常规组(P 均<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可降低心律失常的再次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推荐应用于临床。

    作者:祝想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早期强化降压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变化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早期强化降压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变化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标准降压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早期强化降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肿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果表明,所有患者治疗后舒张压与收缩压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显著于对照组(P <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肿体积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展开治疗的时候,相对比标准化的降压措施,早期强化降压治疗方法可降低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同时还能够控制患者血肿扩大,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庆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在先兆流产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在先兆流产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对比。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120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口服地屈孕酮治疗,对照组采用肌注黄体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症状消失时间、孕酮值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保胎成功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33%(P <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而孕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恶心、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地屈孕酮较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效果更佳,且服用方便,不良反应低,更适合临床使用。

    作者:王平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一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支气管肺炎的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支气管肺炎的药物治疗方案选择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临床药师参与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支气管肺炎的药物治疗的病例分析,阐述临床药师在临床上深入医生用药并参与用药教育的过程和体会。结果:临床药师对药物治疗方案的建议得到采纳并取得较好的疗效。结论:临床药师促进了合理用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周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