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微微
目的:对康复新液治疗难治性消化溃疡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随机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有患者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奥美拉挫进行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康复新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复发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康复新液对难治性消化性溃疡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的临床综合征,常伴有月经稀发或闭经、不孕、多毛和肥胖等症状,双侧卵巢呈多囊性增大,生化指标出现紊乱。病因未明,但据研究对机体多系统均有影响,本研究对5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代谢方面的异常进行分析,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的胰岛素抵抗、血脂紊乱可以促发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需要综合治疗。
作者:梁小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不同剂量胰岛素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对87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依照酸中毒程度以及胰岛素治疗剂量不同,分为小剂量组,标准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每组29例。比较三组病人治疗后的酮症纠正时间、血糖下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小剂量组患者血酮转阴时间为(21.5±7.2)h,标准剂量组患者血酮转阴时间为(8.8±4.9)h,大剂量组患者血酮转阴时间为(6.7±2.8)h,小剂量组患者血酮转阴时间大大延长(P <0.05)。随着胰岛素剂量的增加,大剂量组患者血糖下降速度明显快于小剂量组(P <0.05)。结论:标准剂量胰岛素不仅能够有效纠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且对于血糖变化影响较小。
作者:徐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应对策略。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9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40例经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对患者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性措施。结果:140例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神经精神系统毒性、胃肠道反应、二重感染、过敏反应、血液及造血系统毒性和肝肾毒性。其中,62例患者不良反应症状严重,61例患者通过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后得以治愈,因抢救无效1例死亡。结论: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时,在明确适应症的基础上,积极预防不良反应,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达到安全用药效果,为患者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作者:丁保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比较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用于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在2014年4~10月诊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8例进行治疗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别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选择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的差别。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短,相比对照组效果更好(P <0.05)。结论: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采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有着更好的效果,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等特点,术后不易复发,患者恢复好,可以在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会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于静脉注射阿奇霉素导致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探究,为了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通过本研究来寻找不良反应的表现和发生规律。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5月的86例采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的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阿奇霉素采用标准速度,治疗组患者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时低于标准速度进行滴注。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93%,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 <0.05)。年龄越大的患者,行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越大。结论: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行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时应适度掌握患者的用药量和滴注速度,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睿;钟兴继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总结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层级管理的必要性以及所得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依据。方法:从该院工作中的护理人员抽取100名,按照临床管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层级管理组和常规管理组,每组40名。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实施不同护理管理方案前后所得效果,例如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工作状态、患者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等等。结果:经过对比,层级管理组护理人员护理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操作技术等均优于常规管理组(P <0.05);对比患者对于两组护理人员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层级管理组明显高于常规管理组(P <0.05)。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之中开展层级管理,对于护理人员总体素质以及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改善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洪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关节炎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疼痛及大屈曲度改善情况。结果:术后膝关节功能:本组患者术后4 w、6个月 HHS 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 <0.05),优良率达到85.00%。术后膝关节疼痛改善:本组患者术后4 w、6个月 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 <0.05)。术后关节屈曲度改善:术后6个月,患者膝关节大屈曲度显著大于术前(P <0.05),本组患者均恢复正常步态、坐立、上下楼等。结论:膝关节骨关节炎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疗效可靠,改善关节功能及疼痛效果理想,应注意强化术后康复训练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严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同时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给予对照组的患者单纯采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77.5%,研究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P <0.05)。结论: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明显缓解患者症状,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骆志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两种漱口方法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4年1月该院风湿科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用碳酸氢钠漱口,对照组则运用碳酸氢钠和醋酸氯已定交替漱口治疗,观察患者口腔溃疡的好转程度和口腔溃疡的痊愈率。结果:用碳酸氢钠和醋酸氯已定交替漱口治疗效果比用碳酸氢钠漱口好转快、痊愈率高(P <0.01)。结论:用碳酸氢钠醋酸氯已定交替漱口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口腔溃疡效果好。
作者:王旭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腔内输尿管镜治疗尿道损伤的效果。方法:盲抽42例尿道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所有患者均是男性,且均是闭合性尿道损伤,全部患者均采取腔内输尿管镜治疗,观察分析治疗效果。结果:42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留置导尿管,手术平均时间为(32.63±3.27)min。完成手术后1~2个月,37例排尿通畅,有5例出现尿道狭窄,经对症处理后排尿恢复正常。结论:早期腔内输尿管镜治疗尿道损伤,安全有效,成功率比较高,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曾铁兵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并研究该院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普外科患者10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普外科患者53例,对照组普外科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普外科患者实行临床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方式后的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发症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韩玉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病区药房高危药品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提高病区药房高危药品管理质量为主题,对高危药品管理情况进行现状把握,圈员进行对策的拟定及实施。结果:进行品管圈活动后,药房药师们对高危药品的掌握程度有了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药师对高危药品的管理意识增强,病区药房高危药品管理质量有很大提高。
作者:李春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复方罗布麻片对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及调脂作用。方法:140例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6例给予厄贝沙坦分散片150 mg/d,辛伐他汀胶囊20 mg/d,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治疗组104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500~1000/d,复方罗布麻片2片、3次/d。对两组患者血压进行检测,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2周后取空腹静脉血进行血脂化验。结果:治疗组在治疗2 w 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显著下降,6 w 后血压降为正常,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P <0.01);治疗6~12 w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1)。治疗组治疗12周后 TG、TC 和 LDL -C 显著下降,HDL -C 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二甲双胍合并复方罗布麻片对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在降糖的同时具有较稳定的降压和调脂效果,同时又可减少心脑血管危险因素。
作者:黄绍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生肌愈疡汤治疗郁热型胃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郁热型胃溃疡患者7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中心随机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仅接受西药治疗,实验组则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生肌愈疡汤治疗,对比2组郁热型胃溃疡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郁热型胃溃疡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2.31%)明显优于对照组郁热型胃溃疡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4.36%,P <0.05)。结论:生肌愈疡汤治疗郁热型胃溃疡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邹庸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在高校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学质量可以说是高校为重视的部分,教学质量的好坏对于高校教学工作的开展有重要的影响及意义。因此,各高校都极为重视教学质量并建立了相应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该体系的运行中,教学督导的作用不可忽视。笔者将在本文简析教学督导在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作用,并分析如何保证教学督导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作者:于烨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酒精中毒的抢救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近年来收治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抢救,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意识清醒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安全隐患总发生率为5.7%,显著低于对照组(28.6%,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7.1%,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 <0.05);观察组意识清醒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给予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潘银芝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痔疮围手术期患者个性化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加以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痔疮需行手术患者78例,将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对2组患者术前、术后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与护理满意度加以对比。结果:本研究中,2组患者其术前 SAS 评分对比并无显著差异(t =6.169,P >0.05),观察组患者其术后SAS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χ2=9.101,P <0.05);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2.3%与64.1%,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痔疮患者围手术期加强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焦虑,提高其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从而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实现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提高。
作者:聂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介绍三七止血活血、增强免疫力、抗氧化以及延缓衰老的作用并简述三七对机体各个系统的作用及影响,同时通过相关报道来了解三七的药理作用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慕永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性闭合性颅脑外伤并颅内血肿的手术时机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该科自2005年2月至2015年10月经 CT 和手术证实的2187例急性闭合性颅脑外伤并颅内血肿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手术时机的选择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恢复良好1805例(82.5%),轻度残疾258例(11.8%),重度残疾39例(1.8%),植物生存或死亡243例(11.1%)。结论:对急性闭合性颅脑外伤并颅内血肿的病例,在昏迷前或脑疝形成前把握手术时机为理想,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陈大鹏;张波;张建斌;王琦;张书仁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