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梅
目的:主要是去对其双倍剂量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相关的评价。方法:主要是选取某医院所收治的诊断为Ⅲ型前列腺炎的患者120例,并且按照随机、对照和双盲的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单倍剂量治疗组与双倍剂量治疗组,每一组个60例患者。对于单倍剂量治疗组,主要是给以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片一片+安慰剂一片,口服,1次/d;而对于双倍剂量治疗组,则主要是给以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片2片,口服,1次/d。两组的患者均服药12个星期,然后比较其治疗前后的 NIH -CPSI 总分、疼痛的评分、排尿症状的评分、对生命质量影响的评分的变化以及相关的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其单倍剂量治疗组失访的有4例,双倍剂量治疗组失防的有2例。且两组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之后的 NIH -CPSI 总分、疼痛的评分、排尿症状的评分、对生命质量影响的评分分别是12.11±3.6和9.90±4.15、3.57±1.67和3.21±2.21、2.88±1.70和2.21±2.11、5.59±2.06和4.50±1.97。而其单倍剂量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为2例(3.6%),头晕头痛的各一例;双倍剂量治疗组的有4例(6.9%),头痛3例,鼻炎的1例,其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倍剂量治疗相比,双倍剂量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作者:史佳书;黄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妇产科进行生产的100例高龄产妇,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助产护理。结果:实验组自然分娩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自然分娩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对高龄产妇进行助产护理有助于产妇顺利生产,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因此此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生脉饮治疗病窦综合症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病窦综合征患者4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生脉饮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42例患者显效17例(40.48%),有效21例(50.00%),无效4例(9.52%),总有效率为90.48%。结论: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生脉饮治疗病窦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脏供血情况,消除临床症状,起到温补心肾、提升心率的作用,促进病情恢复。
作者:李红豆;耿乃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事业水平得以提高。基于一定程度上,公共卫生传染病病死率得到有效控制,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染病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导致公共卫生传染病控制面临严峻挑战。鉴于此,如何提高公共卫生传染病控制效率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笔者将以公共卫生传染病控制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研究强化公共卫生传染病控制的策略。
作者:杨莉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儿童保健门诊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该院儿童保健门诊收治的29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145例患者,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一般护理和加强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确定感、家属焦虑程度和满意度。结果:在实施护理干预后,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不确定感、家属焦虑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儿童保健门诊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家属的满意度,缓解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
作者:孙俊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对照不同甲氨蝶呤应用方案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中,以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0.4 mg/kg),观察组给予甲氨蝶呤(1.0 mg/kg),同时,两组均给予米非司酮辅助治疗。对照评估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有效、不良反应、治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愈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4.00%明显低于对照组(32.00%,P <0.05)。结论:异位妊娠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用量1.0 mg/kg)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能有效减少治愈时间。
作者:赵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病因与机制均比较复杂,临床特征为咳喘反复发作或者持续性发作,对患儿身心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近些年来,随着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研究的逐步深入,治疗方法越来越多,主要包括中医治疗、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本文在概述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基础上,阐述其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梁承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接收的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7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均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疗效。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SAS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SAS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血管疾病伴焦虑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焦虑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慧媛;李文龙;齐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疗效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将6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3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采用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结果: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 <0.05)。结论: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其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李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比较 CT 和 MRI 在早期腔隙性脑梗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进行住院治疗的早期腔隙性脑梗塞45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头颅 CT 和 MRI 检查,观察病灶的部位、大小和数目。比较阳性检出率。结果:45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中,CT 诊断基底节病灶17个,内囊病灶11个,顶叶病灶8个,额叶病灶5个,脑干病灶3个,丘脑病灶2个,小脑病灶1个。影响特点均呈小片状低密度影,直径为0.6~1.5 cm。MRI 诊断基底节病灶66个,内囊病灶49个,顶叶病灶37个,额叶病灶25个,脑干病灶13个,丘脑病灶8个,小脑病灶5个。病灶在 T1WI 上呈稍低信号,在 T2WI 上呈高信号,在抑脂相上呈现高信号。病灶直径为0.2~1.4 cm。CT 的检出率明显低于 MRI(P <0.05)。结论:CT和 MRI 在对腔隙性脑梗塞的诊断上应用均较广泛,CT 对早期病灶检出率较低,但价格低廉,检查时间短,MRI 检出率高,但价格昂贵,临床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
作者:毛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肿瘤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0级60名学生和2011级的学生62人作为对象,分别对其使用传统教学的方法以及互动式教学,用来统计学生的人际关系和教学效果以及考试成绩等项目。结果:对不同方法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分别阐述122个学生的人际关系自评、教学效果和考试成绩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互动式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课题的教学质量,还可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以及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赵盛发;刘军杰;李航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围术期综合护理落实至孤立肾结石患者中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在本院泌尿外科接受治疗、已确诊的孤立肾结石患者,共77例,采取随机法进行分组,其中常规组内有患者37例,落实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围术期一般干预;综合组内有患者40例,落实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围术期综合干预,观察2组手术情况。结果:常规组手术时长(67.62±12.55)min,综合组(45.67±10.55) min(P <0.05),所有入选对象均未出现并发症(P >0.05)。结论:孤立肾结石患者接受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时,还应加以围术期综合干预。
作者:金星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深入研究优质护理对脑血栓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3年7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血栓患者8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38例)和优质护理组(44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活力、躯体角色、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体健康)及 MBI 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护理组(P <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脑血栓患者中的效果十分理想,能够大大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对于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戢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近年来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需求已进入快速增长阶段,需求数量较大,有严重缺口,急需培养一批实用但能担当此重任的基层医务人员充实到队伍中去,是我们卫生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下面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农村医学专业中医教学的问题:
作者:戴文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安徽省芜湖市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提供一定的流行病学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芜湖市弋矶山医院2013年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检测出致病菌的103例肺炎患儿中,MPP 77例(占74.76%),不同性别支原体构成为男45例(77.6%),女32例(7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季节的支原体构成比分别为春季53.1%、夏季81.3%、秋季94.7%、冬季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各年龄段支原体构成比比较:3岁以内74.1%,4~6岁79.2%,7~9岁87.5%,10岁以上6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秋冬季是本地区儿童支原体肺炎的高发季节;小儿支原体肺炎构成比与性别和年龄无关。
作者:黄斌;马璐;潘地佳;王耀辉;王金权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评价 PDCA(plan -do -check -action)循环在神经内科护理本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神经内科实习的护理专业本科学生45例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该院神经内科进行实习的护理本科生42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实习生为传统的示范讲授型带教模式,观察组学生运用 PDCA 循环带教模式,观察期为1个月,对比两组实习生实习前后的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结果:两组实习生进入神经内科实习前一般资料(含性别、年龄、教育背景等)、操作技能、理论知识及老师满意度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经过1个月实习后,两组学生的成绩较实习前明显提升(P <0.05),其中,实行 PDCA 带教的观察组实习生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P <0.05)。结论:将 PDCA 循环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本科临床教学中,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神经内科专科操作技能与理论知识,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周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科对12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进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术,分析12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围手术期出现的护理问题及其处理方法,评价护理效果。结果:126例患者置管持续腰池引流,引流管留置时间5~14 d,平均7.6 d 拔管,头痛、脑膜刺激征等症状和体征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达到预期目的。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效的方法,加强治疗过程中家属及病人的健康宣教、持续腰池引流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对患者的密切观察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尽快康复。
作者:钟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维护医患双方的权益。在工作上创新意识,改变作风。方法:通过分析2016年组织鉴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案例,总结发生医疗事故的原因及防范对策。结果:通过分析2016年组织鉴定的4起案例,总结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原因,将信息反馈到医疗机构,促进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吸取教训,不断改进。结论:将跟踪分析鉴定案例的工作常态化,增强医院安全管理和防范意识。
作者:屈霖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剖析锥形束 CT 在青少年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该科近期接收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者73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对照组系我科同期接收的错颌畸形者69例。两组都接受锥形束 CT 检查。分析并比较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检出率为43.84%、溶解破坏类构成比为59.38%,对照组依次为14.69%、1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青少年这一特殊人群,当其发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亦或者是正畸疾病时,还应积极采取锥形束 CT 检查法对其进行诊断,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明确疾病类型。
作者:李志;王秀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使用磁性附着体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该院的75例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患者临床中接受磁性覆盖体修复治疗,比较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固定力、咀嚼变化、并发症等等情况。结果:患者接受治疗后,固定力、咀嚼效率有了很大的改善,和修复之前相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 <0.05);经过治疗后的一个月以内,一共有3例并发症病例,临床中并发症几率是4%;患者对此次的修复治疗效果满意度是89.3%。结论:口腔修复治疗使用磁性附着体的效果比较好,患者的义齿固定力比较高,咀嚼效率有了很大的改善,临床安全性比较高,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张万一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