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悦;孙军
目的:观察硫酸镁用于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参与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患者硫酸镁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2.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对照组为17.5%。结论:硫酸镁对于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丁粉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蒲地蓝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8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采用蒲地蓝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疗效以及促炎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80.49%;实验组患者促炎细胞因子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蒲地蓝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炎性细胞因子的含量,值得临床进一步进行推广。
作者:王玲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腹部手术患者中开展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于降低全麻苏醒期躁动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该院接受全麻腹部手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全麻苏醒期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躁动发生率(1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在腹部手术全麻苏醒期护理中开展预防性护理措施能够降低躁动发生率及其程度,促进术后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协同干预在癌症晚期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癌症晚期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应用协同干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P<0.05);观察组Ⅳ度、Ⅲ度缓解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干预在癌症晚期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严亚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改善护理服务在提升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0例住院病患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收治时间为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其中2014年1月份前的300例患者为常规基础护理,进入2014年1月份后,医院开始改善护理服务。分析以往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改善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提升护理质量,比较护理服务改善前后的患者满意度、护理技能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的护理态度、护理操作熟练度、护理主动性、护理流程规范性、护理沟通技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以往的医疗护理服务进行改进,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郝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分层管理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及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未实施分层管理前护理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该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实施分层管理后护理人员100例作为观察组,两组护理人员的岗位、工作年限、职称、受教育程度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两组分层管理实施前后的护理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士离职率等情况。结果:两组护理人员在实施分层管理后,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和护士离职率明显降低。结论:分层管理制度的建立对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春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脑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的研究与探讨。方法:在该院选取36例脑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甲组和乙组,各18例患者。对甲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乙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乙组的18例患者相较于甲组患者来说,经过护理后的并发症较少,并且乙组的住院时间也明显比甲组的住院时间长,恢复较慢,甲组和乙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周伟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行为疗法对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照顾工作里的使用成果。方法:将满足CCMD-2-R诊断条件的10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随便分成几个小组,研究组依据护理诊断判断认知行为医治的靶症状,每周开展两次认知行为心理照顾。两组病人进入医院的时候还有之后每隔20 d开展一次BPRS、SANS、SAPS、NOSIE的测定。结果:接受认知行为心理呵护病人的BPRS、SANS的分数一直在降低,NOSIE的分数在增加,SA分数没有明显改变。结论:认知行为心理呵护过程中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有了显著的好转,可以尽早减缓病人的患病程度。
作者:薛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儿童医院门诊分诊准确率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908302人次的门诊分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出,门诊分诊准确率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中共进行门诊分诊908302次,其中2311人次出现分诊失误,失误率约为0.25%,平均每天分诊失误约12人。通过对影响门诊分诊准确率统计分析得出:患者与家属因素造成分诊失误率位居第一位(39.9%),其它因素依次是疾病因素(34.4%)、医护人员因素(17.1%)、管理因素(8.7%)。结论:患者与家属因素、疾病因素、医护人员因素、管理因素是影响儿童医院门诊分诊准确率的主要因素,需要通过分诊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构建科学合理的门诊分诊制度、调整完善医院管理是降低分诊失误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袁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通过对术前癌症患者存在心理危机的临床现状及可能原因的分析,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危机干预措施,发掘希望,对于帮助其克服心理危机,对于其提高手术配合,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和术后继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卢玉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焦虑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间该院曾接收的焦虑症患者104例,分别以观察组与对照组表示这些患者,对照组中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在治疗及护理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况,观察组中患者改善情况相比于对照组较明显;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对照组中护理满意率为76.9%,观察组中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2%。结论:对焦虑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得到满意效果,可使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改善,并且可提高护理满意率,在临床上可广泛应用。
作者:陆丽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是否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活动,将该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2014年1-12月收治的61例患者,此期间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观察组为2015年1~12月收治的64例患者,此期间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比较两组医患满意度、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医患满意度及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示范病房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泌尿外科临床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陈欣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应用三联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PCOS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西三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治疗后两组的T、FSH、LH及FINS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联疗法治疗PCOS能够有效调节激素代谢,提高临床疗效,且用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该院接收2型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B组给予综合护理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质量。结果:护理后,B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生存质量均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2型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陶泽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择期行PCI手术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该院收治的88例冠心病择期行PCI手术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与研究组(44例),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方法护理,研究组主要采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效果为97.34%,与对照组的88.34%相比,研究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研究组患者的依从性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方法应用于冠心病择期行PCI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效果显著,应用价值高。
作者:于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老年肿瘤患者疼痛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30例老年肿瘤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疼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疼痛情况并没有明显区别(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对照组疼痛情况并无显著改善(P>0.05),而实验组患者无疼痛率(26.7%)、轻度疼痛率(46.7%)明显高于干预前(20%、0%,P<0.05)。结论:加强老年肿瘤患者的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措施在骨科卧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骨科收治的卧床患者12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骨科卧床患者,可以明显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以进行大力的临床推广。
作者:周孝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血液透析是治疗末期肾病的一个主要方法,而血流通路的创建是血透的关键,除进行动静脉内瘘和人造血管之外,还需要应用短期性或者长期性双腔透析导管,以实现血透治疗。但血透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D)发生率也随之上升,这就对血透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1]。所以,必须重视及加强血透导管护理,以减少相关感染发生,确保血透效果。为此,本文对血透导管相关性感染预防护理进行研究。
作者:孙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妇科门诊对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措施及影响阴道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20例阴道患者资料,利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习、基本资料、保健知识及资料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120例患者中,治愈55例,好转57例,有效率为93.3%。治疗结束后,86.5%患者转阴,依然有14.5%患者呈阳性。结论:引起阴道炎的因素较多,与患者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卫生习惯等具有很多关系,积极做好阴道炎相关知识宣教已经成为防治疾病的主要措施。
作者:孙文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全科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心力衰竭患者9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将他们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0例,按照常规西医治疗,而研究组50例,按照全科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进行观察,记录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指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研究组治疗后LVEF、LVWP及LV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科治疗心力衰竭可以提高临床效果,同时更好地改善超声心动图指标,值得借鉴。
作者:彭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