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九
目的:探析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该院于2015年1月~12月接诊慢性骨髓炎纳入研究,共计62例。给予全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并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两组。对照组31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31例,实施全面护理。组间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两组中实验组护理有效率更高,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全面护理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中有显著效果,护理有效率高,应引得重视。
作者:钱小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于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间该院门诊收治的妇科炎症感染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收治于我院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40例,其中研究组患者应用凝集检验方法,常规组患者予以培养检验方法,对比两组患者阳性率检出率。结果:研究组患者阳性检出率为87.5%,常规组患者阳性检出率为80%,两组阳性检出率对比,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妇科炎症感染中,应用微生物检验方法时,可利用凝集法筛查初步方案,而后通过培养法进行确诊,以此来实现检验时效性、精准性提升的目的。
作者:王慧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片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糖尿病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同时给予患者注射胰岛素。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片。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压水平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更低(P <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降低(P <0.05)。结论: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地降低血压水平和血糖水平,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张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对早期乳腺癌治疗中采用保乳术和改良根治术方法进行对照研究,比较两种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2012年间入住该院的54例进行保乳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实验 A 组;同时再另外选择进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54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 B 组。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手术治疗,对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复发率及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记录观察,用于效果评价分析。结果:经分析软件,发现实验 A 组在手术时间、手术的出血量、术后复发和并发症出现比率等比对照 B 组的治疗效果理想,优于传统的改良根治术。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术在治疗乳腺癌时具有明显的差异(P <0.05)。结论:相对于改良根治术,保乳术在对乳腺癌的治疗中具有手术时间短,复发率极低,手术出血量很少,并发症出现很少等优点,在临床中具有比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医学救治中推广使用。
作者:袁维国;王晓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以人工显微镜白细胞分类法为参考方法,分别对迈瑞 BC -5800、BC -5380血细胞分析仪之间白细胞分类结果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收集该院2016年1月住院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共40例,分别用迈瑞 BC -5800、BC -5380血细胞分析仪与人工镜检法对所有人员的静脉血进行 WBC 分类,并对仪器测定结果和人工显微镜镜检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种仪器与人工显微镜分类结果在白细胞分类 Rumke 表对应的观测值的95%置信区间的符合率大于90%。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大批量标本进行快速有效的检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因为仪器方法的局限和细胞形态的多变又不能完全取代人工镜检法,只有仪器和人工镜检相结合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作者:贾海菊;李满桂;解承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结核病是一种致命的慢性传染病,也被称为“白色瘟疫”。是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夺走过亿万人生命的杀手。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结核病的防治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分析了肺结核的成因和我国目前结核病防治的现状,对防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归纳整合,探讨出结核病的防治对策,仅供参考。
作者:李如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干预中的作用。方法:将该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4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患儿进行个性化护理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加快康复时间,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佐炳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讨论分析益生菌在早产新生儿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该院出生的早产儿68例,将68例早产儿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喂养组早产儿34例,一组为益生菌喂养组早产儿34例。常规喂养组早产儿34例进行人工喂养,而益生菌喂养组在此基础上添加益生菌进行喂养。在喂养后的两周,对两组早产儿的消化道的症状以及体重等进行观察研究,并记录相关数据后进行组间对比。结果:益生菌组早产儿出现的呕吐、腹胀、胃潴留等不良症状明显低于人工喂养组早产儿;并且两组早产儿在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的体重逐渐增长,而益生菌组早产儿的体重增长明显高于人工喂养组早产儿。结论:在早产儿的喂养过程中增加益生菌能够有效的减少早产儿消化道出血的不良症状,并有效的增加早产儿的体重,改善早产儿的肠道功能。
作者:叶明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本文主要针对急性心肌梗死采用院内溶栓与急诊溶栓两种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结合该院2014年4~11月间入院治疗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基本研究案例,根据患者发病情况对患者选择急诊溶栓与院内溶栓两种方式,其中35例患者发病突然采用急诊溶栓治疗设为观察组,37例患者入院后基本并且能够得到控制,采取院内溶栓治疗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管再通率、心脏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溶栓治疗,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病情有所缓解,其中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91.43%(32/35),对照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78.38%(29/37),可见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心脏事件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需要在第一时间采用急诊溶栓,能够避免病情恶化,同时,急诊溶栓能够提高患者血管再通率,降低患者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国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模式的胃癌术后患者不良情绪及依从性。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98例胃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模式。结果:两组在护理前后的 SAS 和 SDS 评分对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护理后依从性对比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胃癌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提高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依从性,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蓓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2013年6月~2015年7月)。将其动态随机化分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预防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手术前后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概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依从率为90.00%、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00%;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P <0.05)。结论:对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加强手术前后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梁锦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根据临床资料,对98例自然分娩产后出血患者产后出血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对策。结果:产后出血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产妇自身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主要原因,其次是胎盘因素。结论:重视孕期保健,做好母乳喂养;正确处理分娩过程,是预防产后出血的主要环节;正确评估出血量,规范产后护理措施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对休克患者及时诊断,监测及抢救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骆慧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配合大自血疗法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90例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中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补阳还五汤,治疗组在中药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光量子自体血回输加免疫三氧血回输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大于中药组,中药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大自血疗法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疗效好。
作者:刘玉娟;张树泉;刘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中医护理对膀胱癌患者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接诊膀胱癌48例,按就诊顺序分组。24例接受常规护理,设对照组;24例接受中医护理,设观察组。对比两组并发症率、住院日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率相对较低,住院日短,满意度高,有显著差异(P <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对膀胱癌患者影响较大,对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日有积极作用,建议推广。
作者:胡译心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对比研究丙戊酸镁缓释片和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的效果及生存质量。方法:以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该院接收的86例躁狂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入院治疗时间先后随机分成探究组和对比组,每组43例;探究组应用丙戊酸镁缓释片质量,对比组应用碳酸锂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治疗后,探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4%,高于对比组的92.5%,差异不显著(P >0.05);和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 WHOQOL -BREF 评分均得到提高,且探究组提高幅度大于对比组(P <0.05);探究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比组(P <0.05)。结论:对于躁狂发作应用丙戊酸镁缓释片与碳酸锂均有较好效果,但前者的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少,且更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要比碳酸锂更具优势。
作者:沙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A 克氏钢针丝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25例。B 空心螺钉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35例。术后采用 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结果:A 组25例 B 组3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个月。B 组空心螺钉钢丝张力带固定组优32个良2可1,优良率97%。A 克氏针钢丝张力带组优19良3可1优良率88%。空心螺钉钢丝张力带固定组,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优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空心螺钉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生物力学牢靠术后并发症少便于患者早期锻炼,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邢学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旨在探讨健康教育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护理效果作用。方法:选取该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心内科收治 ACS 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常规护理组,健康教育组行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常规护理组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患者接受本院的 ACS健康教育问卷调查表评分并对比;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出院后,健康教育组患者对ACS 知识达标率高于常规护理组(P <0.05),健康教育组患者并发症率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 <0.05),健康教育组患者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也低于常规护理组织(P <0.05)。健康教育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 <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 ACS 患者护理质量,便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共86例,患儿按入院编号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体征完全消失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同时,患儿6个月、12个月 MDI 及 PDI 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采用综合护理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曾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介入疗法在治疗布加综合征合并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探讨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30例布加综合征合并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30例患者均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其中17例患者接受了介入治疗,剩余13例患者单纯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AFP 均值、患者随访生存时间均值、术后5年内存活效率。结果:介入治疗组患者术后一个月血清中位数显著低于常规组,且介入组患者术后随访生存时间中位数、治疗后5年内存活百分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结论:介入疗法辅助治疗布加综合征合并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能够显著提高该疾病临床治疗效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乔章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对比研究小剂量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该院妇产科自愿要求引产且符合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孕产妇80例,前瞻性地随机分为 A 组与 B 组各40例,分别应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置入阴道后穹窿部位与缩宫素静脉滴注引产,对比两组的引产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A 组的引产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 B 组的(65.00%,P <0.05);A 组的顺产率为95.00%,明显高于 B 组的(70.00%,P <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 Apgar 评分、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较缩宫素能够缩短引产时间及产程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
作者:杜海涛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