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忠中
目的:探讨血液细胞形态检查,在发热疾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就诊的发热患者100例作为患者组。并选取同期来该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健康组,比较两者受检对象血液细胞形态异常检出情况,和 Hct、RDW -SD、MCV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比较患者组和健康组的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异常情况分别为60.0%(60/100)和7.0%(7/100),患者组明显高于健康组(P <0.05)。两组的 Hct、RDW-SD、MCV 的检测结果相比,患者组明显高于健康组(P <0.05)。结论:血液细胞的形态学检测可以辅助判断发热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丁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如今,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社会信息的传播方式和手段越来越多样。手机新媒体作为一种主要的通信工具不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也逐渐被用于疾控机构健康宣教工作中。这突破了以往健康传播模式的时空局限性,不仅有助于提高健康传播的效率,也可以较好地提升人们的健康素养。鉴于此,本文将对手机新媒体在疾控机构健康宣教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疾控机构更有效地开展健康宣教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作者:黄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微创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治疗创伤性硬脑膜外血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37例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68例)、观察组(69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颅手术,观察组给予微创引流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观察组长,其创伤程度、住院费用则较观察组高,GCS 评分低于观察组评分(P <0.05);对照组并发症率为20.58%,高于观察组的(5.80%,P <0.05)。结论:创伤性硬脑膜外血肿采用微创引流术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手术效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具脑科外科手术推广价值。
作者:宋会周;郝特罗;李宗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特征。方法:对28例抑郁症患者进行 PSG 监测,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抑郁症患者PSG 主要表现为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效率下降,N3睡眠减少,REM睡眠减少,觉醒次数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睡眠结构紊乱,慢波睡眠减少,REM睡眠减少可能是其特征性电生理指标。
作者:王献丽;杜锋;杨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压疮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该院收治的老年压疮患者64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32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预防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8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25%,护理疗效显著,组间存在较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未有新压疮,对照组新压疮发生率为12.5%,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老年压疮的临床病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优化临床疗效,具有显著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董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究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行莫沙必利+黛力新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该院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7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其入院时间分为单项组和联合组,每组35例。单项组行莫沙必利予以治疗,联合组在服用莫沙必利基础上,另服黛力新予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一疗程后的临床疗效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94.28%)明显高于单项组(77.14%,P <0.05);联合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低于单项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42%,P >0.05)。结论: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行莫沙必利+黛力新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安全性较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朱丹青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耐药性肺结核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耐药性肺结核患者痰菌及痰培养阴转、血沉恢复正常、胸片吸收概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中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柴锐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危险因素,从而为早期干预与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院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肺栓塞患者41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分析,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主要为呼吸困难、发热、心悸、肺部湿啰音、咯血、胸痛、胸腔积液等,临床特征具有叠加性。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手术及外伤、长期卧床、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等,危险因素具有叠加性。治疗及预后:患者接受了抗凝及溶栓治疗,随访一年后,4例死亡,2例再发。结论: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均具有叠加性,临床医师应准确把握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危险因素,从而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李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针对老年股骨头颈骨折患者采用两种不同手术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该院收治47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老年股骨头颈骨折患者为甲组,以同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另外47例作为乙组,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患者手术情况等指标明显优于乙组;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无统计学差异,但乙组远期治疗效果显著优于甲组(P <0.05)。结论:针对老年股骨头颈骨折患者治疗上,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相比,两者治疗后早期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后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引流血量少等优点,但前者远期治疗效果良好,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用不同治疗方案。
作者:徐峥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观察中医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治疗支气管炎,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治疗效果,统计出两组的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等于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的加和。表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75%,P <0.05)。结论:中医治疗老年慢性气管炎的疗效与常规的西医治疗效果更好,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马树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对患有萎缩性阴道炎患者予以雌激素与甲硝唑联合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该院于2012年2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患有萎缩性阴道炎患者100例,将其以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分组研究,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甲硝唑治疗方法,实验组接受雌激素与甲硝唑联合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45例(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效果[28例(56.00%),P <0.05]。结论:对患有萎缩性阴道炎患者予以雌激素与甲硝唑联合治疗方法具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可广泛应用于患有萎缩性阴道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作者:陈华彬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评价内固定系统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在该院2014~2015年收治的口腔颌面患者中抽取9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采取内固定系统不同分为运用可吸收内固定系统的观察组与选用坚固内固定系统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本次手术优良率达97.8%显著优于对照组(84.5%,P <0.05)。结论: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采取内固定系统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固定牢靠,手术操作简单易行,在充分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正确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系统能显著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蒋璐;罗兴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试评价连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延续性护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筛选医院急诊入院的老年慢性病患者400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常规出院后护理,出院前健康教育、门诊随访,电话随访护士分别在第1、3、6个月电话随访,观察组给予连续性护理,提供家庭病房护理服务,与辖区内其他医疗机构、公共服务机构进行合作,提供连续性护理。结果:观察组随访率高于对照组,再住院率、因症门诊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老年慢性病连续性护理确实可提高疾病管理效果。
作者:杨春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应用 PDCA 循环法提高 ICU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方法:对该科50名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依从性情况调查分析,对存在问题及不足进行分析,找出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应用 PDCA 循环法质量改进后手卫生依从率有了明显进步,手卫生洗手指征合格率和洗手步骤合格率分别上升了20%和16%,手卫生依从正确率上升了37%,错误率下降至3%,未执行率下降至2%。结论:PDCA 循环法对提高 ICU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起到了关键作用。
作者:金佳芸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取该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12例,根据患者不同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56例患者临床护理措施为常规护理,观察组56例患者临床护理措施为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提高显著(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魏晓霞;赵水平;李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护理措施。方法: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选择在该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23例,观察组患者应用针对性、系统化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临床上应加强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并应用针对性、系统化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徐小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评析腹泻患儿应用双岐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腹泻患儿50例,收治时间在2013年4月至2015年6月期间,并将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双岐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腹痛恢复时间、呕吐缓解时间、大便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80.00%(P <0.05)。结论:腹泻患儿应用双岐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徐建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应对策略。方法:择该院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接收的住院患者共180例。将180例患者随机等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对症治疗。此外,实验组同时加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分析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同时实施对比。结果: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差异显著(P <0.05)。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品种具有多样化,且其造成的不良反应也涉及多个方面,主要包括:过敏反应;双硫仑样反应;神经系统类;肾功能类;消化系统类。结论:临床治疗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虽疗效较好,但也易使患者出现诸多的不良反应。故,临床对其进行使用时,还应提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陈家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究乳糜血对血常规、出凝血测定及不抗凝类各项生化检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经该院静脉采血进行血常规、出凝血测定及不抗凝类各项生化检查的50例健康体检者空腹采血,并在高脂肪饮食后再次采血,研究分析血液标本。结果:高脂肪饮食前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常规、出凝血测定及不抗凝类各项生化检查均为正常指标;高脂肪饮食后50例健康体检者中有38例表现为轻微乳糜血状,有12例表现为严重乳糜血状。结论:乳糜血是一种特殊的生理现象,会影响血常规、出凝血测定及不抗凝类各项生化检查的结果。
作者:耿翠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方式方法,观察治疗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分设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慢性牙周炎患者48例,对采用碘甘油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经分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91%)显著高于对照组(85.41%),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的不良发应发生率基本保持一致,无明显差异。结论:与碘甘油相比,对慢性牙周炎患者予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进行治疗,疗效更加良好。
作者:王宁;丁志锋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