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贲门失弛缓三种介入治疗方法选择和中远期疗效分析

谢志华

关键词:贲门失弛缓症, 介入治疗方法, 疗效对比
摘要:目的:探讨三种有效的贲门失弛缓介入治疗方法,并分析哪种方法中、远期疗效结果佳。方法:选取该院于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治疗的60例贲门失弛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分别采取球囊导管扩张术(30例)、永久性金属内支架扩张术(10例)、暂时性金属内支架扩张术(20例)的介入治疗方法,分别标记为A、B、C三组。结果:A组进行了56次球囊扩张,平均每例1.9次,56.7%的患者增加直径分级扩张1次,43.3%的患者扩张了3次,疼痛和反流是主要并发症。B组每例安放支架(不带膜)1只,疼痛、反流、出血和肉芽增生是主要并发症。C组每例安放部分支架(带膜)1只,疼痛、反流和出血是主要并发症。A、B、C三组的随访时间均为6~33个月左右,大于6个月的随访中三组患者出现复发吞咽困难状况的概率分别为60%、60%、20%,大于1年的随访中患者出现复发吞咽困难状况的概率分别为90%、50%、20%。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相对而言暂时性金属内支架扩张术在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上具有更显著地中远期效果,且能够有效降低复发率,但也仍存在不足之处。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CAT)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将该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收治82例CAT患者分为试验组41例(给予瑞舒伐他汀)及对照组41例(给予辛伐他汀);对比两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82.93%(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显著低于对照组(19.51%,P<0.05)。结论:与辛伐他汀相比,瑞舒伐他汀对CAT的疗效更好、安全性更佳,值得推广。

    作者:王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城市环境卫生质量与健康问题的探讨

    为探讨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质量及其对从业人员健康的影响,在2013~2015年对寻甸县城有代表性的五种不同类型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质量和502名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了系统监测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五种公共场所类型中广场、公园环境卫生质量状况为突出,大、中型商场次之,餐厅与歌舞厅较差。在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方面,歌舞厅、餐厅工作人员一些生理疾病的罹患率均高于公园、广场和大、中型商场的从业人员。据此可以得知,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质量对从业人员健康有一定影响,应重视保护该人群的身体健康。

    作者:杨福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系统护理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脂质水平及斑块消退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脂质水平和斑块消退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干预。结果:两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脂质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斑块消退效果更佳,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可优化其血清脂质水平,加速斑块消退。

    作者:蒋金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宫颈糜烂患者采用微波治疗后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将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糜烂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35例/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宫颈糜烂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更占优势(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患者中的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贾立红;靳月乔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任务驱动法应用于健康评估教学中的教学效果评述

    目的:评述任务驱动法应用于健康评估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以该院2013级护理专业的81名学生作为对照组,以2014级102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健康评估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比两组学生健康评估期末考试成绩,同时统计对比两组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健康评估期末考试成绩平均(92.88±10.26)分,对照组学生健康评估期末考试成绩平均(81.19±16.20)分,实验组期末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教学过程满意程度评分为9.05±1.05分;对照组学生对教学过程满意程度评分为(7.16±1.78)分;实验组学生对教学过程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任务驱动法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实践操作能力,可于健康评估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彭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在心血管疾病护理中的优点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心血管疾病护理中的优势。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心血管疾病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在出院前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中,采取健康教育效果显著。

    作者:王莎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产后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及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产后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实施产后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和服务的76例孕产妇作为干预组,同时选取采用常规应急预案和护理服务的56例产后大出血孕产妇作为常规组,并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产后大出血产妇实施产后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和护理服务不仅有助于减少出血时间和住院时间,还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季巧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重症胸外伤患者ICU的呼吸道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探讨重症胸外伤患者ICU的呼吸道护理效果。方法:重症胸外伤患者共70例作为调查分析对象,并且将所有参与调查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35例,调查实验中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并且对两种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护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死亡率为0.00%,对照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14%,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7.1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次调查实验能够看出,重症胸外伤患者的护理应该采用整体护理方式,因为采用这种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死亡率,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郭丑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B超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研究,分析B超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按检查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B超诊断,对照组采用CT诊断,比较两组误诊率及不同大小肿瘤检出率。结果:两组误诊率、结节型肿瘤检出率、巨块型肿瘤检出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而实验组弥漫型肿瘤检出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60%,差异显著(P<0.05)。结论:B超诊断具有很高的经济性,其误诊率、结节型肿瘤检出率、巨块型肿瘤检出率与其他诊断方式不相伯仲,仅弥漫型肿瘤检出率稍微低于其他诊断方式,仍旧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蒋卫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微课在高职护理专业急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微课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急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急救实验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微课教学法加上常规急救实验教学方法;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操作成绩考核;调查实验组对微课教学满意度评价。结果:实验组的急救实验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对微课教学呈积极态度,满意度也较高。结论:微课教学比常规教学法在高职护理专业急救教学中,更适合高职护理学生急救课程的学习。

    作者:王芳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药学干预联合系统化处方评估对促进喹诺酮类药临床合理使用的效果

    目的:分析药学干预联合系统化处方对促进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在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处方220例进行研究分析,其中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的喹诺酮处方使用未采用药学干预(未干预组),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的喹诺酮处方采用药学干预联合系统化处方评估(联合干预组),比较两组处方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联合干预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少,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少,相比未干预组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在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使用中,采用药学干预和系统化处方评估能够提升药物的效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保障。

    作者:殷红叶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医疗联合体建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应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作为通州区区域医疗中心,响应国家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工作要求,按照北京市和通州区医改工作整体部署,结合首都医科大学“顶天立地”的办院宗旨,主动打破院界,发展医疗联合体建设。向下通过双向转诊、预约挂号、专家出诊、人才培养、慢病管理、信息化联通等方式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水平,实现偏远地区百姓常见病可就近就医;向上通过引进专家、资源共享、深度合作方式促进医院医疗、科研水平,扩大医院救治疾病谱,填补区域内多项医疗技术空白,科研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与外阜多家医院的合作,缓解了北京市区就诊压力,打造通州医疗名片。医联体发展模式实施以来,医院医政管理日趋规范,医疗整体水平提升的同时,促进了区域内医疗水平的整体提高,切实解决了百姓就医实际问题。

    作者:陈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优质护理研究

    目的:对优质护理应用于肺结核咯血患者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咯血患者89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43例)和实验组(46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止血有效率、疾病知识知晓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再次咯血率明显低于参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肺结核咯血患者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本次主要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在该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患者80例,根据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均各为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舒适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患者更加顺利的进行手术,提高手术的有效率,帮助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和家庭,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宿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和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该院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生存质量评分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陆金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观察综合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综合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综合保守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腰腿痛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腰腿痛复发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27.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患者,给予其综合保守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腰腿痛复发率,疗效显著,比较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冯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分析

    随机选择了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160例骨科患者进行分析,根据入院时间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在进行骨科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有效的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加快感染创面的愈合,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甘龙飞;胡鲲;陆耀宇;程刚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探讨蓝芩口服液联合口腔基础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

    目的:探讨口腔溃疡使用蓝岑口服液和口腔基础治疗联合使用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该院2013年8月至2015年月的98例口腔溃疡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9例,对两组的诊治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消失时间、红肿消失时间、溃疡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临床有效率是95.92%,患者满意度是93.88%,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1.63%,满意度是77.55%,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病例出现。结论:蓝岑口服液和口腔基础治疗联合使用可以让口腔溃疡患者的症状快速消除,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科学快速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迟英姿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探讨血清白蛋白水平对于晚期早产儿感染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评价血清白蛋白(ALB)对晚期早产儿感染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将182例合并感染的晚期早产儿(孕34~36周)根据血清ALB水平分为A组(<25 g/L)、B组(25~30 g/L)和C组(>30 g/L),评价生化指标、NCIS及转归。结果:三组PA、PLT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单项危重病例、脏器损伤≥4个和机械通气例数多于B组和C组(P<0.05),转归情况差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血清ALB与与晚期早产儿感染预后关系密切,晚期早产儿血清ALB水平越低,其主要生化指标、NCIS等越趋于恶化,提示预后较差。

    作者:马秋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血细胞分析复检规则的实验室个性化应用

    目的:建立适合本实验室实际情况的复检规则,同时为其他医院制定自己复检规则提供依据。方法:使用SYSMEX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患者标本2692份,比较按照国际血液学会(ISLH)推荐的复检规则所得数据和本室修改后的复检规则所得复检数据,计算并评估真、假阳性率,真、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总有效率和复检率。分析本实验室调整后复检规则的效能。结果:ISLH推荐的41条规则数据和本室复检规则检测所得数据为真阳性率、假阳性率14.02%(10.61%),32.67%(16.89%)、真阴性率、假阴性率51.47%(69.52%),1.84%(2.98%)和复检率46.69%(27.50%);两个规则均无漏检幼稚细胞及血液病。结论:符合实际情况且合理的血细胞复检规则,对保证检验结果的高质量,提高检验效率,减轻工作量有很大帮助;血细胞复检规则应该循序渐进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限制条件由宽到窄,检验效能由低到高,不断改进和完善。

    作者:孙巧敏;尹志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