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巧敏;尹志辉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躁狂抑郁症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收集躁狂抑郁症患者共94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将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就住院时间而言,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而在住院费用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躁狂抑郁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减轻患者的负担,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春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口腔溃疡使用蓝岑口服液和口腔基础治疗联合使用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该院2013年8月至2015年月的98例口腔溃疡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9例,对两组的诊治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消失时间、红肿消失时间、溃疡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临床有效率是95.92%,患者满意度是93.88%,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1.63%,满意度是77.55%,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病例出现。结论:蓝岑口服液和口腔基础治疗联合使用可以让口腔溃疡患者的症状快速消除,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科学快速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迟英姿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降低高危药物数额以外渗引致局部组坏死的有效防治措施。方法:使用根源性分析和措施纠正法对1例高危药物引致输液外渗局部坏死案例进行全面分析,寻找近端原因和根本引致因素,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外静脉输液外渗流程图,制定注意事项,对后续处理方式进行指引,将其应用在输液患者护理中。结果:在整个临床干预过程中,患者无不适现象,恢复良好,干预后顺利出院,痊愈。结论:进行规范化预防输液外渗与外渗后处理指引,强化护士预防高危药物外渗教育力度,加强输液安全管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组织坏死现象发生。
作者:唐春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总结知情护理临床实施要点,分析其对原发性肝癌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知情护理。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率、护理后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知情护理在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期间实施,能显著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其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程雪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患者发病年龄的相关性。方法:从该院于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当中抽取87例纳入本次研究的观察组;从同期在我院做体检的健康体检者当中抽取87例纳入本次研究的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采用同种方式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血脂水平。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脂水平,以及比较观察组内不同发病年龄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TC、TG、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研究对象的HDL-C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当中,发病年龄越年轻的患者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越高。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有着紧密的联系,浓度越高则脑梗死的发生几率越大,因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可以作为脑梗死发病风险的预测指标。
作者:王秀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脑钠肽在心源性与肺源性呼吸的困难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呼吸困难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心源性呼吸困难47例,肺源性呼吸困难51例,采用双抗夹心免疫荧光法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观察两组患者的测定结果。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BNP水平显著高于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P<0.01);左心功能不全呼吸困难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右心功能不全呼吸困难患者(P<0.05);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血浆BNP水平不断上升;且2级、3级与4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的测定有利于对心源性与肺源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具有转化应用到临床上呼吸困难原因诊断鉴别中的价值。
作者:陈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了解贵州省鼠类宿主动物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带菌情况、菌型分布,为钩体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手段和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4年对贵州省黔东南州钩体疫源地采用夜夹捕鼠法进行鼠间动物监测捕获鼠类,分离钩体后用PCR方法进行鉴定。结果:2010-2014年鼠间动物监测有效布夹数6750夹次,共捕鼠646只(鼠密度9.57%),以黑线姬鼠多240只,占总数的37.15%。共分离钩体菌株56株(带菌率8.67%)经PCR检测为黄疸出血群。结论:黑线姬鼠为贵州省钩体病常见的带菌鼠种;黄疸出血群钩体是贵州省鼠间的主要传染源。
作者:刘英;姚光海;黄荷;马青;周敬祝;唐光鹏;王定明;李世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在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应用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12月该院收治的76例肺癌化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值<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减轻了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析产科健康教育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6月建立围产册正常分娩的产妇180例(排除有传染病、严重并发症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给予一对一健康教育,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母乳喂养情况及母乳喂养率。结果:住院期间观察组早吸允100%,哺乳技巧97.78%,纯母乳喂养率91.11%,乳胀发生率11.11%,产妇及家属信心88.8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0~4个月期间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66.7%,母乳喂养率93.3%与对照组34.4%、75.6%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产妇一对一产科健康教育,显著提高母乳喂养率,优于常规健康教育,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杭雪桂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新生儿早产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接诊的早产新生儿50例进行研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处理,研究组除了实施常规护理外加用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率及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患儿无不良事件发生,对照组则发生4例,研究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新生儿早产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不仅可以降低早产儿不良事件发生率,而且可提高家属满意程度,值得借鉴。
作者:高桂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进而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本文通过对CBT治疗抑郁症程序的简单回顾,阐述了认知行为疗法对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可行性和重要性。
作者:张启林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应用比索洛尔与甲巯咪唑联合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于该院诊治的甲亢患者109例进行回顾,按治疗方法设对照组(60例)与研究组(49例),前者予甲巯咪唑治疗,后者予甲巯咪唑与比索洛尔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甲状腺素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FT4、TSH、FT3水平(16.37±1.48)pmol/L、(4.32±1.25)pmol/L、(6.32±1.13)pmol/L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患者应用比索洛尔与甲巯咪唑联合治疗可改善甲状腺素水平,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作者:陈亮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研究多西紫杉醇与顺铂联合用于晚期食道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该院接收的晚期食道癌的患者一共有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顺铂联合氟尿嘧啶进行治疗,治疗组采取顺铂联合多西紫杉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给予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晚期食道癌患者采取顺铂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可以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生存时间进一步延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谢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临床效果及应用体会。方法:抽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PD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医组和中西组各50例。西医组患者接受口服美多巴+金刚烷胺治疗,中西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根据中医辩证分型进行中医治疗。治疗前、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Hoehn-Yahr评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UPDRS II及III部分评分,根据积分情况依照“尼莫地平法”评定疗效,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oehn-Yahr评分、HAMD评分和UPDR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中西组患者Hoehn-Yahr评分、HAMD评分和UPDRS评分显著低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中西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PD患者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在该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53%,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96%,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期间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永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发生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60例,分析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发病年龄阶段为>60岁(21.7%)。不良反应发生时间46例(76.7%)发生在用药当天,31例(51.7%)发生在用药后30 min。出现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共涉及6类,其中理血剂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多(45.0%)。共累及6个系统,其中以皮肤附件与消化系统损害为常见。均经停药或对症治疗后,50例(83.3%)治愈、10例(16.7%)好转,无后遗症与死亡病例。结论:为减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应在使用过程中规范合理用药、加强预防与监测。
作者:刘玉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产后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实施产后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和服务的76例孕产妇作为干预组,同时选取采用常规应急预案和护理服务的56例产后大出血孕产妇作为常规组,并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产后大出血产妇实施产后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和护理服务不仅有助于减少出血时间和住院时间,还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季巧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甲亢妊娠患者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选取该院内分泌科于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接诊的50例甲亢妊娠患者的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并发症情况及护理干预效果,并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情绪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有4例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例甲亢危象、1例心力衰竭,在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并发症均得到了控制;干预前后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数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甲亢妊娠患者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有益于患者康复。
作者:夏拉帕提;阿衣古丽·衣明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借助鼻内镜进行电凝止血治疗对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的止血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进行相关治疗的难治性鼻出血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命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44例患者应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方式治疗,对照组44例患者应用鼻腔填塞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相关观察指标以及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鼻腔通气恢复时间、止血时间、鼻腔黏膜恢复时间、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借助鼻内镜进行电凝止血治疗对难治性鼻出血的止血效果较好,其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加快患者鼻腔通气功能、黏膜组织等恢复正常。
作者:马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系统健康教育在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胃溃疡患者中选取78例,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39例胃溃疡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39例胃溃疡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以系统健康教育干预,探究经不同方法护理干预后临床总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文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在临床总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健康教育在胃溃疡患者护理中具有一定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临床总有效率,还能够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知识的知晓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可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李小娓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