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娩镇痛65例临床观察

李乐;王娟丽;何贤静;苏红春

关键词: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分娩镇痛
摘要:目的:研究讨论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对消除或者减轻产痛的方面的作用及其对分娩方式、胎儿、产程的影响。方法:选取无产科、麻醉禁忌证的65例初产妇作为观察组,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镇痛。同时选取同时期65例未行任何镇痛办法且条件类似的初产妇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镇痛有效率、剖宫产率和经阴道助产分娩率差异显著(P<0.01)。而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第一产程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可起到分娩镇痛和降低剖宫产率的作用,虽然减慢了宫口扩张速度、延长了活跃期,但对第一产程无影响,其安全、有效,值得应用和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综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促排卵效应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中医综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促排卵效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30例排卵性障碍症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西医组、中西医结合组和中医综合组,每组10例患者,分别采用口服西药氯米芬、口服中药与氯米芬、口服中药及针灸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西医组中排卵有5例(50.00%),中西医结合组中排卵有7例(70.00%),中药综合组中排卵有9例(90.00%),比较三组的排卵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促排卵效应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惠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临床微生物检验经验探讨

    临床医学中,微生物检验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因为临床中微生物检验的影响原因比较多,故而本组从微生物检验的快速诊断、标本采集、细菌耐药性检测、检验人员对微生物检验质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着重阐述了标本采集对检验质量的影响。

    作者:孙学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对比观察两种不同手法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高龄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比观察两种不同手法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高龄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数字随机法,从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接收的高龄硬核白内障患者中选取70例展开研究,并将其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35例;其中A组实施囊袋内手法劈核治疗, B组采取PHACO娩核技巧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B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结合核完整娩出方法治疗高龄硬核白内障,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闻兴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患者发病年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患者发病年龄的相关性。方法:从该院于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当中抽取87例纳入本次研究的观察组;从同期在我院做体检的健康体检者当中抽取87例纳入本次研究的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采用同种方式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血脂水平。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脂水平,以及比较观察组内不同发病年龄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TC、TG、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研究对象的HDL-C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当中,发病年龄越年轻的患者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越高。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有着紧密的联系,浓度越高则脑梗死的发生几率越大,因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可以作为脑梗死发病风险的预测指标。

    作者:王秀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宫颈糜烂患者采用微波治疗后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将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糜烂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35例/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宫颈糜烂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更占优势(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患者中的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贾立红;靳月乔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鼻窦炎手术患者应用护理路径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CNP)应用于鼻窦炎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将90例拟行鼻窦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行CNP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在鼻窦炎手术患者中开展CNP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铁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方法和疗效评价

    目的:探析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方法,并对其进行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回顾相关资料,选取该院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128例,根据治疗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4例,其中实验组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保守治疗方式,对比各小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疼痛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良好,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疼痛,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信赖和推广。

    作者:李绍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实施康复治疗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实施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实施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缺损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月和3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和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实施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诸晓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血液净化对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和分析血液净化对老年急性肾衰竭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将于该院就诊的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按照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两组都采用治疗手段后,经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中,血液净化有着显著地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应该在临床应用上大力的推广。

    作者:王秀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本次主要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在该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患者80例,根据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均各为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舒适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患者更加顺利的进行手术,提高手术的有效率,帮助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和家庭,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宿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

    目的:为提高该校高职护理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方法:以该校2014级高职护理5、6班为研究对象,5班为试验班,6班作为对照班。在试验期间,6班按照传统-灌输式教学;5班打破常规、实行学教方法改革,证实了其可行性。结果:通过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效果显著提高。结论:通过为期一年的课堂教学改革,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改变我校目前教学现状的良好途径。

    作者:卞加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进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半年及1年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84.3%,对照组治疗半年及1年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9%、61.4%.观察组两个时间点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效果显著,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可以改正鼻腔的解剖结构,确保呼吸通畅,防止分泌物滞留,对变应性鼻炎的症状有很大改善,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绍良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尿常规检查在尿路感染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尿常规检查在尿路感染患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的40例尿路感染病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成员均进行尿常规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不同类型尿路感染中,白细胞计数比较(P>0.05);细菌培养结果显示,不同类型尿路感染的阳性率也各有不同。结论:尿常规检查对尿路感染具有重要诊断价值,结合临床症状及具体实验室检查结果,可鉴别不同类型尿路感染,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刘仕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润舒滴眼液治疗结膜炎的有效性分析与临床报道

    目的:探讨在结膜炎治疗中,给予润舒滴眼液后,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120例慢性结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取0.25%氯霉素治疗,观察组采取润舒滴眼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结膜炎治疗中,使用润舒滴眼液后,有效缓解了患者的不适症状,操作方面、适用性强,提高了治疗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付灵芝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上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高俊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喉罩麻醉应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喉罩麻醉中使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异丙酚,观察组采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性、麻醉所用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状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所用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状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中,使用异丙酚与瑞芬太尼联合进行喉罩麻醉的效果相对较好,不仅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还对患者的术后恢复相对较好。可在喉罩麻醉中进行推广。

    作者:党庆宏;何瑞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无痛护理管理体系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无痛护理管理体系在骨科护理中的具体应用和应用效果。方法:将280例在该院骨科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140例),实验组根据无痛护理管理体系进行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住院时间、住院花费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科患者实施无痛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患者舒适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李娟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血细胞分析复检规则的实验室个性化应用

    目的:建立适合本实验室实际情况的复检规则,同时为其他医院制定自己复检规则提供依据。方法:使用SYSMEX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患者标本2692份,比较按照国际血液学会(ISLH)推荐的复检规则所得数据和本室修改后的复检规则所得复检数据,计算并评估真、假阳性率,真、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总有效率和复检率。分析本实验室调整后复检规则的效能。结果:ISLH推荐的41条规则数据和本室复检规则检测所得数据为真阳性率、假阳性率14.02%(10.61%),32.67%(16.89%)、真阴性率、假阴性率51.47%(69.52%),1.84%(2.98%)和复检率46.69%(27.50%);两个规则均无漏检幼稚细胞及血液病。结论:符合实际情况且合理的血细胞复检规则,对保证检验结果的高质量,提高检验效率,减轻工作量有很大帮助;血细胞复检规则应该循序渐进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限制条件由宽到窄,检验效能由低到高,不断改进和完善。

    作者:孙巧敏;尹志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系统护理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脂质水平及斑块消退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脂质水平和斑块消退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干预。结果:两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脂质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斑块消退效果更佳,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可优化其血清脂质水平,加速斑块消退。

    作者:蒋金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探讨血清白蛋白水平对于晚期早产儿感染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评价血清白蛋白(ALB)对晚期早产儿感染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将182例合并感染的晚期早产儿(孕34~36周)根据血清ALB水平分为A组(<25 g/L)、B组(25~30 g/L)和C组(>30 g/L),评价生化指标、NCIS及转归。结果:三组PA、PLT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单项危重病例、脏器损伤≥4个和机械通气例数多于B组和C组(P<0.05),转归情况差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血清ALB与与晚期早产儿感染预后关系密切,晚期早产儿血清ALB水平越低,其主要生化指标、NCIS等越趋于恶化,提示预后较差。

    作者:马秋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