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探究

邓艳

关键词:子宫压迫缝合术, 产后出血, 临床治疗
摘要:目的:探究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96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96例患者在治疗后,临床效果良好,经过统计分析,对照组有效率为75.33%,观察组有效率为93.2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压迫缝合术有显著治疗产后出血,有效缓解患者产后疼痛,进而恢复患者身体机能。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及使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肩周炎患者,所有患者经诊断确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人,治疗组接受中西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6%,显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西医疗法(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功能障碍评分和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肩周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获得显著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帮助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值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国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个体化饮食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个体化饮食护理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9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在治疗措施相同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行个体化饮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为(3.6±0.5)d,对照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为(5.6±0.7)d,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3%,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7.8%。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给予个体化饮食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溃疡愈合时间,可推广应用。

    作者:朱俊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在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中的运用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中的护理效果。方法:该院将收治的8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期间)单双号编号分组,对照组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进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前提下,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案。结果:观察组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体温,心率,宫缩,阴道流液量及性状、出血情况,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优势更为明显(P<0.05)。结论:通过人性化护理后,对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护理效果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安全系数高,值得在以后的护理中推广。

    作者:高玉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中医药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进展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被公认目前当代医学比较难以预防与治疗疾病,而且其对生命安全也很有可能构成威胁。近几年有关中医药防治深静脉血栓相关研究为数不少,而且包含有中医药防治、辨证分型等众多领域,同时渐渐显露出中医药诊疗上独有优势。本文接下来便着重针对中医药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进展情况加以综述。

    作者:彭宇;李凯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BNP在心源性与肺源性呼吸的困难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探讨脑钠肽在心源性与肺源性呼吸的困难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呼吸困难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心源性呼吸困难47例,肺源性呼吸困难51例,采用双抗夹心免疫荧光法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观察两组患者的测定结果。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BNP水平显著高于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P<0.01);左心功能不全呼吸困难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右心功能不全呼吸困难患者(P<0.05);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血浆BNP水平不断上升;且2级、3级与4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的测定有利于对心源性与肺源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具有转化应用到临床上呼吸困难原因诊断鉴别中的价值。

    作者:陈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手术的临床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基于门诊挂号单奇偶性将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缬沙坦胶囊,实验组口服缬沙坦胶囊+螺内酯片,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实验组24h尿微量清蛋白、血清肌酐、血清钾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缬沙坦单独治疗方式,缬沙坦+螺内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更明显,促使患者早日康复,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项春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预见性护理在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该院择期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7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腹腔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来评估预见性护理在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尿失禁及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13%、10.26%较对照组17.95%、33.33%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31%较对照组71.79%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可预防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龚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上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高俊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实施康复治疗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实施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实施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缺损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月和3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和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实施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诸晓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2015年海安县常住人口麻疹抗体水平的调查分析

    目的:全面了解和掌握海安地区常住人口庥疹血清抗体水平,为预测庥疹疫情以及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性别、有无接种史等在海安县随机抽取750人为调查对象,采样进行庥疹抗体水平调查。结果:1)人群中庥疹抗体阳性率为82.4%,男性为84.8%,女性为80.0%(300/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男性和女性庥疹抗体水平差异也无统计学差异(P >0.05)(2)接种过庥疹疫苗者抗体阳性率为97.22%,未接种或接种史不详者为4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两者庥疹抗体水平差异也具统计学意义<0.01)。结论:海安县人群庥疹血清抗体阳性率较高,短期发生庥疹流行和暴发的可能性极小。

    作者:沈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手术配合研究

    近年来,医院临床在对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经皮肾镜碎石术获得极为广泛的应用,同传统治疗方法比较,其表现出的治疗优点较为突出,可以准确对患者实施定位,不会对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造成严重创伤,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较低。为了将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效果显著提高,研究有效方法加以手术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手术配合方法进行研究。

    作者:莫芳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甲状腺微小癌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甲状腺微小癌患者进行研究,探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微小癌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4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与4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比较分析两组检出率、微钙化及血流成像类型等情况。结果:两组检出率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27例微钙化,血流成像类型5例Ⅰ型、12例Ⅱ型、23例Ⅲ型,相比于对照组0例微钙化,血流成像类型17例Ⅰ型、21例Ⅱ型、2例Ⅲ型,差异显著(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准确性高、可靠性强、检出率好,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周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电子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现代医院管理过程中,电子护理记录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虽然通过电子护理记录让护理工作人员摆脱了手写的历史,但是在其应用的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文中分析了电力护理记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改善电子护理记录提出了几点对策。

    作者:纪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24小时康复管理实践与体会

    目的:康复管理的理念在不同的国家及地区已经开始实施,但不同地区的管理方式不一样,康复医学科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实施开展以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为目标;以中枢整合为核心的整体训练方法,为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实施24小时康复管理。

    作者:张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浅论妇产科手术感染发生的原因及预防

    目的:探明患者在妇科手术后容易发生感染的原因,找到预防感染降低感染率的方法。方法:严密观察,分析总结,找出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护理技术水平。结果:大大降低了妇产科手术后感染率。结论:妇产科手术患者常见的感染主要由于外部环境,医务人员业务水平,操作过程,患者生活习惯及个人体质强弱等引起。我们在这些环节予以正确干预,就能降低妇产科手术后感染率,有效维护患者身心健康。

    作者:鲍朝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Leep刀治疗宫颈炎50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Leep刀治疗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宫颈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则使用Leep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2.0%,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而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与术中出血量的时候发现,观察组患者此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宫颈炎,相对于常规治疗方法,Leep刀治疗方法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时还可减少患者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沙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在该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53%,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96%,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期间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永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高龄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患者运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高龄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患者运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研究选取的对象为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来该院行保守治疗的高龄股骨颈骨折4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患者2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研究组ADL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比常规组高,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龄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患者施以舒适护理干预,有确切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吴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普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应用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72例抑郁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并分别予帕罗西汀和阿米替林治疗,治疗6周后使用HAMD量表和HAMA量表测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3.3%。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副反应测评中,观察组行为毒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神经系统、植物神经、心血管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低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延长可得到缓解,对照组不良反应随着时间延长未得到缓解。结论: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临床效果良好,副反应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随着时间延长可得到缓解,安全性较高。

    作者:姚冠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效果。方法:该院将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71例符合诊断标准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n=35例)和观察组(36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效果方面,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在护理评价方面,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患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增强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作者:赵夏雯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