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大伟
目的:观察中药免煎颗粒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经期前两日用药,5日为一疗程,一般治疗为1~3个疗程。共计观察57例。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中药免煎颗粒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疗效可靠,无副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蒋红平;胡明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眼科翼状胬肉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观察临床护理结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10月眼科所医治翼状胬肉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并将同期治疗翼状胬肉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术后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80.0%,两组间差异明显,P <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翼状胬肉患者手术前后综合护理,临床效果远远优于术后单纯性护理,可提高临床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秀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为产妇提供全方位优质护理。方法:建立有产科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加强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和健康教育工作、改变排班模式、简化护理文件书写、改革绩效分配方式向临床一线和夜班护士倾斜、创建温馨病房。结果: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健康宣教知晓率提高,护患关系进一步密切,"健康树"枝头上"笑脸"数明显增加,患者满意度大幅提高,无自请护工或月嫂,得到产妇和家属的普遍认可。结论:通过开展以产妇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切实履行护士职责,提高了医院护理质量和产妇满意度,也提高了护士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增强了护士的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
作者:周涛;余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临床应用效果评估探讨静脉留置针在输液中的临床应用以及佳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采用静脉留置针开展输液的114例患儿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57例,对照组仅开展基础护理措施,干预组应用综合护理措施。结果:干预组病例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8%,家属总满意率为96.5%,均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应用静脉留置针可显著改善输液患儿的穿刺频率,通过综合护理措施可明显抑制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家属满意程度。
作者:王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雾化液治疗急性期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09年7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期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0.5ml 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雾化液治疗,研究组予以1.0ml 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雾化液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 FVC、PEF、FEV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咳嗽、胸闷、喘息、哮鸣音、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不同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雾化液均可改善急性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功能,但足量布地奈德混悬液疗效更佳。
作者:何广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针对妇女疾病的普查普治是妇女保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由于受到落后的思想观念以及经济因素等的影响,我国绝大部分的农村妇女很少参与到常规的体检中去,而据相关调查报道[1],农村妇女在接受妇科检查后,妇科疾病的检出率高达65%,且仅有50%的农村妇女在检出妇科疾病后会选择赴医院接受治疗。由此可见,在农村、社区等处加大对妇女疾病普查普治的力度对改善妇女的生存质量,防止某些患者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对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来说,微生物学检验是非常关键的一门专业课,但该课程的传统教学方式较为死板,对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不够到位,这与我国的素质教育理念不符。因此,有必要将素质教育应用到微生物学的检验教学里,从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令该门课程真正起到培养高素质医学检验人才的作用。本文将从目的和方法两方面探讨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细节,希望能为我国各医学院校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作者:李燕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青少年近视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搜集2013年5月-2014年5月辖区学生健康体检的青少年近视316例,对其影响近视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本组青少年77.24%近视与遗传因素有关,91.35%与不良习惯有关,86.22%与营养因素有关,73.72%与环境因素有关,81.09%与睡眠因素有关,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青少年近视与遗传、用眼习惯、营养、环境等有一定关系,必须从根本入手,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干预,控制近视发展。
作者:徐建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感染患者的诊断措施和治疗方式。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7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感染患者,共70例。按照其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在诊断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联合使用美洛西林舒巴坦予以治疗。然后收集70例患者的治疗资料,依照患者症状缓解程度和肺部音对治疗效果进行判定。结果:实验组35例患者中显效24例,有效9例,无效2例,有效率是94.3%;对照组35例患者中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有效率是77.14%。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美洛西林舒巴坦能够有效缓解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感染患者的病情,可以大力推广。
作者:韩爱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吲达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74例,均分为两组,单纯给予对照组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吲达帕胺治疗,同时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4.59%;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68%;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吲达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邓寅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护理应用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早起护理干预模式,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62.76±9.63)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发生消化道出血1例,关节僵硬2例,中枢性高热3例,继发感染1例,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术后早起护理应用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陈仙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疗法在胸痹临床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胸痹患者74例,共涉及痰浊内阻、心血瘀阻、寒凝心脉、心气虚弱、心肾阳虚5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按照西医方法治疗护理,对照组以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进行辨证护理,同时加强情志调护和饮食调护,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症状得到控制的时间短,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并发症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治疗胸痹时,应用中医特色疗法护理疗效显著。
作者:梁桂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1病例介绍主诉:腹上区和脐区疼痛10d。患者男,65岁。因腹上区和脐区疼痛10d,于2011年12月24日入院。患者30余年前因消化道溃疡于外院行胃大部切除术。此次上腹呈持续性闷痛,伴阵发性加重,解黑便,伴纳差,无恶心、呕吐,体质量减轻约5kg。外院胃镜检查:胃体巨大溃疡,中央覆污苔,周围组织充血,吻合口黏膜水肿。初步诊断:残胃癌。病理检查:残胃低分化腺癌。体格检查:腹部平坦,中上腹见一长约15cm 手术切口瘢痕,愈合良好,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腹肌无明显紧张,腹上区和脐区轻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墨菲征阴性,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肝区和双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3~5次/min,未闻及气过水声及血管杂音;肛门指诊未触及包块,指套退出无血染。腹上区 CT 检查:原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改变,残胃充盈不佳,壁稍增厚(图1)。AFP208μg/L,CEA726μg/L,糖类抗原CA72-4312μg/L。术前诊断:残胃癌。手术情况:患者于2011年12月26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残胃吻合口处一质地坚硬包块,胃壁局部明显增厚,包块侵犯左肝外叶脏面,小肠、横结肠与腹壁切口粘连,近端小肠与邻近组织粘连,小肠吻合口系膜内可触及一大小约25cm ×35cm 的淋巴结。胆囊位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右侧,被周围组织粘连包裹。遂行残胃切除+食管空肠 Roux -en -Y 吻合+左肝外叶切除+肠粘连松解术,术后予心电监测、氧、预防感染、抑制消化液分泌、止血、保肝、补液等治疗。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残胃低分化腺癌,浸透肌层达浆膜,周围淋巴结转移,肝脏受累及。患者术后恢复尚可,体温362~368℃, WBC948×109/L,进半流质饮食。2012年1月6日患者突发右季肋区烧灼样疼痛。体格检查:腹平软,腹部切口干燥无红肿,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全腹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肾区无叩击痛,墨菲征阳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腹上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胆囊饱满,胆汁淤积可能,考虑为胆囊炎可能性大。予抗炎、抑酸、补液等治疗。经上述处理后患者腹痛症状无缓解。2012年1月7日患者切口中段突然裂开,长约3cm,见100ml 胆汁样液体溢出。体格检查:腹平软,右季肋区腹肌稍紧;右季肋区压痛,无反跳痛;墨菲征阳性。再次急诊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胆囊增大,胆囊内沉积物,胆囊窝积液,肝肾隐窝积液。考虑为术后急性胆囊炎并胆囊穿孔,局限性腹膜炎,切口部分裂开。完善术前准备后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再次行手术探查,术中见胆囊坏死,呈墨绿色,张力高,胆囊内胆汁淤积。胆囊体中部近胆囊床处见一直径约3mm 的穿孔口并与邻近组织粘连,局部充血、水肿、粘连严重。右季肋区腹壁及腹膜后组织水肿、黄染。原手术切口中段皮层裂开约3cm,无脓性分泌物。行胆囊造瘘+腹腔引流术。术后诊断为急性坏死性胆囊炎并胆囊穿孔、局限性腹膜炎、切口部分裂开。术后监护生命体征,予以抗炎、抑制消化液分泌、制酸及对症支持治疗。术后1个月夹闭胆囊造瘘管后患者无不适,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未见异常,遂予拔除造瘘管,转肿瘤内科进一步治疗。随访至2012年5月,患者无异常。
作者:吴祖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不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开始时机对合并急性肾损伤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合并急性肾损伤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合并急性肾损伤重症 RIFLE 分期诊断标准的不同分期作为 CRRT 治疗的不同开始时机,将患者分为 A 组(40例,R 期),B 组(40例,I 期),C 组(40例,F 期),对比三组患者不同治疗时机的临床疗效,对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A 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恢复率、存活率均显著高于 B 组、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患者治疗后死亡率、各项预后影响指标均显著低于 B 组、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RRT 对合并急性肾损伤重症患者进行早期治疗,有利于患者更好的恢复。
作者:唐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究硫酸镁与硝苯地平联合应用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分析该方式的临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1月期间门诊收入的90例妊高症患者作为本组的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经治疗后一般情况。结果:经治疗,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77.8%;两组在临床总有效率、血压与24h 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高症患者给予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可保护心肌并改善缺氧症状,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曾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随着人们法律权利意识的觉醒,保护个人尊严和健康权利的社会化要求与现实的医疗护理技术等物质投入条件反差越来越大,在实践中经常发生冲突,不断增多的医患纠纷、医闹事件无不包含着护理安全和护理风险问题。因此,研究护理安全管理和护理风险防范,这对我们的工作是迫切的,现实的,同时也是立足医疗护理事业长远和可持续发展考虑的,属于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
作者:王秀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准备接受手术的男性患者在麻醉前或麻醉后留置导尿管的临床指标影响。方法:将择期手术术中需留置导尿的男性患者160例,随机分为麻醉前导尿和麻醉后导尿2组,每组80例,每组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麻醉前导尿组在全麻诱导前1 h 在病房按常规方法行留置导尿术,麻醉后导尿组病人在全麻插管后后按常规方法行留置导尿术。干预组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男性患者在术前麻醉后实施导尿比麻醉前导尿有效、简单、安全,患者疼痛程度减轻。对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进行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
作者:肖慧燕;林明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麻醉,实验组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麻醉起效时间为(3.9±0.6)分,短于对照组(3.9±0.6min)(P <0.05);实验组5min 时 VAS 评分为(7.2±2.1)分、90min 时评分为(2.2±1.5)分,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3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7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P <0.05)。结论:外科疾病发病率较高,且患者多为老年人,临床上患者手术过程中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建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放疗在治疗88例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88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顺铂和紫杉醇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顺铂和紫杉醇联合放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生存率以临床副作用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有效率(93.18%)、临床副作用反应发生率(54.5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63.63%)、临床副作用反应发生率(79.55%);实验组的生存率(90.91%)高于对照组(84.0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放疗治疗可以控制疾病恶化进程,降低临床副作用发生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具有显著优势。
作者:申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在医护类教育教学中,内科护理作为不具体的一门课程,其内容具有复杂多变性,课堂上乏味的讲解并不能实现培养学生的应对问题能力,通过进行案例教学法,可对学生实现思维的启发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将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运用到案例中甚至以后的工作中去。同时,如果有效选取案例内容并成功设置问题,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更加感兴趣,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的学习并认真进行实践。
作者:余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