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连通
目的:观察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甲状腺占位病变患者中选取3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检查,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对比诊断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均明显好于常规超声检查(P 均<0.05)。结论:将常规超声检查与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技术联合应用于甲状腺占位病变诊断中,能获得更准确的诊断结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大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方案治疗老年性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选择100例经病理组织学诊断的老年晚期胃癌,采用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方案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如果病灶缩小或稳定则继续化疗,直到病情进展或患者不能耐受化疗,评价其毒副反应。结果:有效率56%,其中 CR2例(2%),PR54例(54%),NC42例(42%),PD2例(2%);主要的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手足综合征和肝功能损害。结论: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方案治疗老年性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能耐受。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螺旋 CT 的表现,提高对阑尾炎诊断的认识。方法:对42例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病人腹部 CT 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阑尾大小、形态位置、有无粪石以及周围改变进行观察、分析。结果:42例患者中39例 CT 诊断为急性阑尾炎,3例患者为假阴性,CT 诊断的敏感性为92.8%,
作者:王晶;杨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妊高症产妇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在产后出血率、子痫发病率以及胎儿体质量和 Apgar 评分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妊高症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率和子痫发病率,提高胎儿的体质量和 Apgar 评分,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赵莉芳;卫丽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确诊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单纯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上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血清白蛋白变化以及尿蛋白定量,血胆固醇变化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24h 血清白蛋白、胆固醇以及尿蛋白含量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疗效确切,能够有效降低血压,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付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我院上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300例上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0例上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中,使用抗生素的共293例,占比97.7%,共使用抗生素22种,单独使用与抗生素联合抗病毒针剂使用情况显著多于两联抗生素使用(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院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抗生素的使用稍欠妥,对于患儿感染使用的情况应当加强管理,并安全、合理、有效的选择用药品种。
作者:史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健康体检路径的价值。方法:以180例在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体检,观察组予以路径式健康体检,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受检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体检效率、可信度以及受检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护理人员沟通能力、服务质量、工作态度、健康宣教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体检路径能够缩短时间,提高效率,同时还能锻炼护理人员各种能力,终提升优质护理服务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于文化;卢丹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产前检查的次数及健康教育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186例在该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产前检查手册进行相应的回顾性调查。按产前检查次数<5次、≥5次分为两组。结果:产前检查次数<5次组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过期妊娠、早产、前置胎盘伴出血、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产前检查次数≥5次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产前检查次数<5次组新生儿窒息、早产、围产儿死亡、低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生缺陷的发生率高于产前检查次数≥5次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 <0.01)。结论:加强产前保健及产前健康教育,提高产前检查次数和质量,及时发现并治疗高危妊娠,可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黎祥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情商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极为重要的因素,外科护理学作为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其学习效果的评价不仅注重考核结果,加强护生储备期的护患沟通和临床实践技能、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同等重要。为使学生今后进入临床更好的从事护理工作,在外科护理实践教学中关注学生情商教育和素质教育,重视护生更高教育层面的培养,以达到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情商提高的同步发展,为培养优秀的临床护理人才奠定基础。
作者:史小慧;师艳萍;陈春燕;要雪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基层预防接种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得出相应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来本院进行接种500例接种儿童的资料信息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45例接种不合格,接种合格率达到91.00%,对存在接种不合格情况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得出基层接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由此总结相应管理措施。结果:通过对45例接种不合格儿童的分析,可发现基层预防接种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有13例(28.89%)缺乏对接种工作的足够重视、16例(35.56%)存在疫苗管理水平低下情况、10例(22.22%)为接种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另外有9例(20.00%)为其他问题导致的接种不合格。对以上接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得出强化对基层接种工作的重视力度、提高疫苗管理工作水平及加强疫苗接种人员队伍建设提升其专业素养等措施。结论:通过对基层预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相应管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提升接种质量,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保障接种人群的生命健康。
作者:刘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探讨个性化护理用于胸部外伤患者的效果观察,分析对于该病症应用护理以后的体会。方法:对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98例胸外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作考察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为49例,考察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加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成效。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对策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比考察组低(P <0.05),研究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率为97.96%,明显比考察组的77.55%高(P <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明显比考察组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因此人性化护理对胸外伤患者的护理质量更高。结论:做好对胸外伤患者的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并发症产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以达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的效果。
作者:杨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作用于中医科慢性疼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的中医科慢性疼痛患者共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即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观察比较其护理效果、护理前后的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评分为(27.99±4.03)分,焦虑评分平均为(25.57±3.17)分;对照组护理后的抑郁评分为(34.9±5.03)分,焦虑评分为(30.75±2.37)分。观察组护理总满意例数为32例,满意率为96.1%,对照组中护理总满意例数为27例,满意率为81.8%。观察组较对照组护理后的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低,观察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中医科慢性疼痛采用优质护理的方法能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陈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2型糖尿病与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硬化的差异对比。旨在探讨超声在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硬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下肢动脉的管壁内径、内中膜厚度,斑块,以及相关血流参数及眼底动脉的相关血流参数对比。结果:糖尿病组的下肢胫后动脉内径,内中膜厚度。胫后动脉,足背收缩期血流峰值较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眼底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等相关血流参数的变化较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结论:超声对糖尿病患者的下肢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眼底视网膜动脉的常规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冬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对慢性胰腺炎临床病因进行研究,提供积极的治疗。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96例慢性胰腺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他们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根据研究发现,慢性酒精中毒、胆源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和胰腺外伤是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主要病因,且酒精中毒和胆源性疾病是主要的原因。临床中患者会出现腹部反复性的疼痛,腹泻、体重减轻等症状,对患者使用的治疗方法也是多使用内镜介入治疗,内科保守治疗、外科手术治疗这几类。结论:慢性胰腺炎患者多数都是因饮酒过度引起的慢性酒精中毒所致,根据患者的影像诊断来确诊,采取非手术方式是现在应用较多的方式。
作者:张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术后院内感染具体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2月我院泌尿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83例,对所有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情况、发生感染的部位、致病菌情况和院内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结果:经过研究后发现,83例患者17例发生院内感染情况,院内感染发生的几率为20.48%。在17例患者中,4例发生尿道感染情况,所占的比例为4.82%;6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情况,所占的比例为7.23%;5例发生胃肠道感染情况,所占的比例为6.02%;2例发生其他情况感染,所占的比例为2.41%。致病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感染、真菌感染、克雷伯杆菌感染、阴沟肠杆菌感染。在发生院内感染原因方面主要有留置尿管、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尿潴留情况的发生和其他原因。结论:泌尿外科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极为常见的一种情况,因此在临床中医生需要对上述情况进行严密的观察。
作者:刘宋军;李淑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低强度脉冲超声对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成年兔子36只,构建左右两侧桡骨中段骨折模型,将36只实验兔随机分为6组,所有兔子的左侧桡骨骨折处采用低强度脉冲超声进行体外照射,其强度为30mW/cm2,1次/d,20min /次,作为观察侧。而在其右侧桡骨骨折处给予假照,将其作为对照侧。6组兔子分别是手术后的1~4周,对比两侧骨折愈合的相关指标,分析其效果。结果:观察侧的骨折愈合速度、骨折处纤维及骨性连接速度、骨密度等相关指标对明显优于对照侧,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动物实验,证明了低强度脉冲超声对骨折愈合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郭欣桐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介入护士岗位不稳定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采用访谈、问卷调查,2012-2013年对不同年龄的护士是否愿意从事介入护理工作进行访谈、问卷调查,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不同年龄的护士进行谈话.结果:2013年不同年龄的50名护士不想从事介入护士的主要因素有担心X 射线对身体造成的危害69.92%、不了解介入的54.59%、职业信心缺乏、怕干不好60.56%,显著性高于2012年的79.19%、81.89%、78.84%.结论:在重视介入护理工作的同时,加强职业培训做好防护并培养职业情感,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邵辉;王彩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 MORA 生物共振治疗仪治疗面部皮炎疗效疗效观察。方法:将84例的面部皮炎患者随机分为Ⅰ组(对照组)和Ⅱ组(MORA组)。Ⅰ组患者给予常规处理,Ⅱ组患者在Ⅰ组患者基础上,加用 MORA 生物共振治疗仪。观察二组患者的疗效,并将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Ⅱ组患者疗效显著优于Ⅰ组,病程缩短,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 MORA 生物共振具有较好的疗效,患者无不良反应,可作为临床治疗方法推广使用。
作者:刘琬椿;郑仁艳;吕梅;冯利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两种不一样的采血方法开展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00例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按照不同采血方法划成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接受静脉血采集,对照组接受末梢血采集,对两组血常规检验结果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血常规检验相关指标 WBC(5.9±1.3)×109/L、RBC(3.9±0.7)×1012/L、Hb(113.1±14.9)g/L、PLT(225.9±62.6)×109/L 及 HCT(43.9±20.7)%相比于对照组(6.5±3.7)×109/L、(3.5±0.5)×1012/L、(105.5±18.3)g/L、(206.8±83.2)×109/L 及(31.6±17.9)%数据差异明显(P <0.05);研究组血常规检验相关指标 MCV(81.6±7.1)fL、MCHC(320.6±31.2)(g/L、MCH(25.9±5.8)pg 相比于对照组(82.1±7.4)fL、(319.4±30.9)(g/L、(26.7±6.1)pg 数据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临床进行血常规检验选取静脉血采血方法能够获取更加客观准确的检验结果,相比末梢血采血方法,静脉血液有着更高的应用价值,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刑利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讨论乡镇医院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乡镇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一般护理方法和健康教育方法对他们进行护理,一段时间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之间相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工作,可以促进患者病情好转,结果证实,健康教育对我镇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雪芹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