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华
本文的目的在于观察逆行性牙髓炎的牙周牙髓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包括根治治疗、牙周治疗、调牙合等综合治疗。采用方法主要是跟踪治疗,对80例患者进行逆行性牙髓炎的牙周牙髓的综合治疗,并在此后的半年,一年,两年分别进行了跟踪调查。治疗有效率分别是,85.59%、77.84%、64.77%。得出结论牙周牙髓联合治疗是逆行性牙髓炎治疗成功的有效手段,正确科学的进行治疗可提高患牙的保存率。
作者:南凯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麻疹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案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治疗的197例小儿麻疹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病人的临床资料、临床护理方案以及临床护理效果等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的小儿麻疹病人经过临床治疗与护理后,其中获得痊愈的病人为90例(45.7%),获得显效的病人为60例(30.5%),获得有效的病人为42例(21.3%),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5%;获得无效的病人为5例,其治疗无效率为2.5%。结论:就小儿麻疹病人来说,加强临床护理,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对并发症的发生进行预防,则可以有效的使病人尽早的得到康复。
作者:阿曼古丽·艾沙;其曼古力·依明尼亚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2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传统护理加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心态、心率情况、血压情况上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中,心理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季志全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80例小儿患者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140例)和个性化护理组(140例),探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结果:对两组小儿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个性化护理组满意度91.43%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4.29%(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患者,满意度较高,有着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作者:倪瑞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探讨男性生殖系统腺瘤样瘤的组织发生、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睾丸和附睾腺瘤样瘤病例10例,选用AE1/AE3,Vimentin,EMA,CEA,CK5/6,Calretinin,WT -1,SMA,CK7作为第一抗体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10例睾丸和附睾腺瘤样瘤的 AE1/AE3、CK7及 Vimentin 均呈强阳性,8例呈 WT -1及 Calretinin 阳性,5例呈 CK5/6阳性,2例呈 EMA 阳性,CEA 及SMA 均无表达。结论:男性生殖系统腺瘤样瘤为间皮起源,睾丸、附睾及其附近为常见部位;免疫组化结果可作为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其生物学行为良性。
作者:沈国菊;肖华静;徐红雁;张奕杰;王代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小儿脑梗死的病因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对2008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脑梗死患儿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患儿的常见临床表现为,有17例肢体瘫痪,有9例中枢性面瘫,有6例惊厥,有3例意识障碍,有2例语言障碍,有2例头痛,有1例感觉障碍。对患儿的病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16例、外伤6例、烟雾病4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HIV 感染2例、原因不明7例。神经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有30例患儿的梗死灶位于基底的节区,有4例多脑叶梗死,有2例半球梗死,有1例顶叶梗死、有1例额叶梗死、有1例叶梗死、有1例丘脑梗死。结论:儿童脑梗死的病因多为感染、外伤、心脏疾病、血管畸形等,常表现出肢体瘫痪的神经功能方面的障碍,神经影像学表明基底节区的梗死比较常见。
作者:龚家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方法、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3年6月到2014年9月收治的36例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和护理情况。结果:本组36例患者中,需药镇痛3例(8.33%),治愈34例(94.44%),死亡2例(5.56%),平均住院时间为(8.63±2.41)d。结论:对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实施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汪廷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一组消化道间叶性肿瘤,曾经常被认为是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等。1983年终由梅热(Mazur)和克拉克(Clark)确定诊断并命名,他们发现其既无平滑肌分化又无神经源性分化的抗原表达和超微结构,后命名为"胃肠道间质瘤"。随着免疫组化以及电镜技术的发展,GIST 的诊断和治疗有了新的认识。GIST 组织学上有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偶或多形性细胞排列成束状或弥漫状图像。免疫表型上表达 C -kit 基因蛋白产物 KIT,由突变的 C -kit或者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hra)基因驱动[1]。但在生物学特性上这类全新概念的实体肿瘤差异较大,各家学者观点不一,还需要继续研究和探讨。
作者:刘剑;郎金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肘管综合症患者尺神经功能状态。方法:对确诊肘管综合症的患者进行尺神经运动、感觉神经传导检测,并对尺神经所支配的肌肉进行 EMG 检测。结果:50例患者尺神经传导(NCV)异常率达到94%,肌肉 EMG 总的异常率达到75%。结论:肌电图检测是判断肘管综合症患者尺神经功能状态的有效检查方法[1]。
作者:韩春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析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用于中期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至2015年收治疗行中期引产的孕产妇14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70例,观察组采用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方案,对照组单纯采用利凡诺,从胎盘排出时间、总产程时间、产妇出血量三个方面比较两组的引产效果。结果:观察组胎盘排出时间为(8.55±5.85)h,总产程(18.50±5.50)h,产妇出血(200.50±75.30)ml。对照组胎盘排出时间为(14.55±6.35)h,总产程(28.50±7.45)h,产妇出血(358.50±75.32)ml,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用于中期引产的临床效果优良,可以降低产妇引产中出血及缩短引产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程书书;刘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糖尿病白内障治疗中的效果,以便为治疗糖尿病白内障提供帮助。方法:我院选取正在进行治疗的100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 A、B 两组,前者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后将用常规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并加以比较。结果:根据手术后1个月的观察得知,前一组病人矫正视力结果较好、病人视力恢复较快、感染等并发症也较少。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糖尿病白内障治疗中的效果较好,术后血糖控制较好,有利于病人视力恢复。
作者:张蔓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医院药房差错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减少药房的差错事故,提高药品的调剂质量。方法:通过对该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药房所出现的168份差错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造成差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医师因素、药师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结论:药师是造成差错的主要原因,医院针对差错的原因采取相关的防范措施之后,出错率明显降低,大大的提高了调剂的质量,使患者的用药安全得到了保障。
作者:杨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20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200例患者中23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1.5%,感染患者中吸烟史患者10例,占比43.5%,慢性呼吸道疾病史12例,占比47.8%,术前低蛋白血症5例,占比21.7%;未感染患者177例,其中吸烟史患者26例,占比14.7%,慢性呼吸道疾病史19例,占比10.7%,术前低蛋白血症患者18例,占比10.2%。两组患者数据存在差异(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感染患者术前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分别为(6.2±1.7)d、(160.3±31.4)min、(4.1±1.5)min;未感染患者术前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分别为(4.8±1.2)d、(112.4±15.4)min、(2.2±0.6)min,两组数据存在差异(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吸烟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吸烟史、慢性呼吸道疾病史、术前低蛋白血症和术前住院时间长、手术时间长以及术中气管插管时间长等,值得临床关注和预防。
作者:刘炫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60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美托洛尔治疗,联合组加用稳心颗粒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联合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3.3%,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6.7%,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可明显提高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国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健康体检路径的价值。方法:以180例在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体检,观察组予以路径式健康体检,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受检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体检效率、可信度以及受检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护理人员沟通能力、服务质量、工作态度、健康宣教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体检路径能够缩短时间,提高效率,同时还能锻炼护理人员各种能力,终提升优质护理服务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于文化;卢丹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联合兰索拉唑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诊的140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患者分为观察组(80例)与对照组(60例),观察组患者以莫沙必利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以雷尼替丁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食管动力。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5% vs78.3%)(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LES 静息压力、食管体部远端波幅以及有效收缩率均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 <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兰索拉唑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可显著抑制胃酸分泌、增加食管动力,临床疗效切实。
作者:薛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分析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查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颈动脉斑块发生情况及其与高危因素的相关性,从而指导临床工作和日常预防。方法:调查分析了我镇120例脑卒中高危患者的基本资料,均给予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其动脉斑块的发生情况,以及其与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高危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有56例出现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46.67%;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与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呈正相关(P <0.05)。结论:年龄大、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针对其给予干预控制能够降低脑卒中的发生情况。
作者:李小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全麻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和问题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0例全麻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问题和护理干预进行分析。结果:200名全麻气管插管病人的各种生命特征稳定,手术开展顺利。结论:高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抢救患者生命和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李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医疗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84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抗生素和常规的扩张支气管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中药进行疏通祛痰化瘀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状况均有改善,观察组患儿中,痊愈23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患儿中,痊愈9例,好转22例,总有效率为73.8%,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明显好转,肺功能改善明显。结论:中医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总体疗效显著,患儿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明显改善,肺功能增强,同时中药治疗不易引起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具有临床上的推广价值。
作者:罗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近年来各种甲状腺疾病发生率逐渐升高,尤其是现在这个肿瘤随处可见的年代,甲状腺肿瘤亦让许多人闻之色变,现将我院2012-9~~2014-9的178例 B 超对甲状腺进行诊断分析如下。
作者:张新卿;张伟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