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晋祥;魏攀
目的:探讨胎儿肾脏囊性疾病的产前超声诊断。方法:抽选2011年5月-2013年6月,我院接收常规产前超声诊断孕妇40例,40例孕妇均诊断为胎儿肾脏囊性疾病,对其临床结果进行回顾并分析。结果:40例孕妇检查期间发现早胎儿肾脏囊性疾病孕周为13周,其中,15例羊水少;囊性发育不良肾12例,成人型多囊肾10例,婴儿型多囊肾18例。结论:给予孕妇早期产前超声检查,可准确判断胎儿肾脏囊性疾病,并根据肾脏囊性现状进行疾病分型,对临床治疗方案的设计来说意义重大,可推广。
作者:张立琼;娄晓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热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方法:54例恶性腹水病人回顾性分析。观察组27例采用热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照组27例单用腹腔热灌注化疗。观察近期疗效、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腹水的吸收情况、KPS 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5)。结论:热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能显著提高恶性腹水的近期疗效,病人生存质量得到改善,耐受性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及临床推广。
作者:刘红;高玉凯;杨会利;崔洪霞;李晓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影响宫内节育器(IUD)放置术成败及避孕效果的相关因素,提出有效预防措施,提高宫内节育器放置术成功率,降低宫内节育器避孕失败率,保护育龄妇女身心健康。方法:采用文献法和电话访谈法,对白云区生殖妇幼保健服务中心2011年10月-2014年5月期间施行的2807例宫内节育器放置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07例中,置器困难但仍放置成功的247例,其中79例为阴道分娩,168例分娩方式为剖宫产,291例 IUD 避孕无效。结论:置器困难与受术者的分娩方式有关;手术时期、子宫位置与避孕失败率无统计学差异,施术者职称与避孕失败率呈负相关关系,职称越高,避孕失败率越低。
作者:周恩芳;孙贵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探讨角膜移植围术期护理方式,旨在为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角膜移植的患者42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排斥反应护理等综合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率、护理满意率、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率为4.76%、护理满意率为100.00%、住院时间为(20.88±1.04)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角膜移植围术期给予综合护理方式可以显著提高护理满意率、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肖长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应用 miniVIDAS 对生殖和泌尿系中尿液和分泌物样本进行沙眼衣原体检测,从而论证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收集疑似或确诊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尿液及分泌物标本共490份。应用 miniVIDAS 对尿液和分泌物样本进行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CR)进行比较,从而评价其在尿液和分泌物标本检测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1、拭子样本检测结果:应用 miniVIDAS 共检出20份阳性样本,经与 real -time PCR 的结果比对,其结果高度一致;对280份阴性结果与 real -time PCR 的结果比对,其结果也完全一致。从而说明 miniVIDAS 在检测拭子样本的敏感度、特异度等方面其结果均达到100%。2、尿液样本检测结果:应用 miniVIDAS 共检出30份阳性样本,与 real -time PCR 结果比对后,10份为真阳性,20份为假阳性。160份阴性样本经比后全部一致。经过一致性分析,miniVIDAS 检测尿液样本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87.8%。结论:应用 miniVIDAS 对生殖和泌尿系中尿液和分泌物样本进行沙眼衣原体检测与 real -time PCR 的结果未达到高度一致。可能是由于尿液中含有与沙眼衣原体抗原非常相似的其他微生物,从而与固相载体的抗体进行非特异性结合,而令尿液检测衣原体的特异度偏低,说明 miniVIDAS对尿液样本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检测并不适合做为筛选实验。
作者:单吉苹;王双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我科65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营养护理干预,控制患者的血糖、血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饮食规划,心理护理,日常运动指导的营养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所有病患经过为期3至4个月的营养护理干预后,其血压和血糖值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进行综合营养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在根本上将其血糖、血压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内,进而减少了病患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机率,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临床护理方式。
作者:张秀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调查和分析三种血细胞分离机在采集血小板时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数量及原因,以便对血细胞分离机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和减少献血不良反应。方法:按《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于广州血液中心2013年1月至12月,选择满足条件的献血者9336人,按三种血细胞分离机随机分成3组,每组3112人,对每组的献血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rima Accel 不良反应201人,以手臂部血肿为主,占79.1%;MCS Plus 不良反应171人,以血容量不足导致的头晕症状为主,占73%;Amicus 不良反应207人,以枸橼酸盐导致的口唇面部麻木及恶心呕吐为主,占74.4%。结论:三种血细胞分离机根据其采集原理有其容易发生的献血反应,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献血反应的发生,这对血小板采集的质量和无偿单采献血者的招募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晓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重点探索轮状病毒腹泻患儿接受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将轮状病毒腹泻患儿随机分成例数相同的两组,喜炎平注射液应用于治疗36例观察组,利巴韦林注射液应用于治疗36例对照组,对比两种注射液对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的康复效果稍差,优良率仅仅达到83.33%。观察组的康复效果较好,优良率高达97.22%。观察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的康复效果有明显差异(P <0.05)。对照组的退热时间、脱水纠正时间、止泻时间明显比观察组长。观察组的康复速度明显比对照组快。两组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的康复时间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轮状病毒腹泻患儿接受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的有效性非常高,患儿的康复速度较快,值得推荐。
作者:袁红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在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护理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78例进行大剂量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的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程度和化疗完成情况。结果:78例患者治疗前后的 SAS 评分有显著差异,且护理后 SAS 评分优于护理前,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完成化疗的患者有76例,完成率为97.44%。结论:给予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的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使患者继续完成化疗。
作者:张文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在外科护理中护理评估标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到2009年8月我院实施护理评估标准前在我院外科接受住院治疗的病患90人,并将其作为对照组,选取2012年3月到8月我院实施护理评估标准后在我院外科接受住院治疗的病患90人,将其作为观察组,使用统计学方法回顾分析两组病患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病患的护理满意度为97.8%,对照组中病患的护理满意度为57.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在外科护理中使用护理评估标准,可以有效提高病患的护理满意度,使病患的预后效果得到提升,并且对医院护理工作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马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羊水污染的新生儿洗胃时间的选择。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46例羊水污染新生儿,将其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给予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2h 内洗胃,给予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12h ~24h 内洗胃,观察两组新生儿第一次胎粪排出及胎粪转黄时间、呕吐持续时间及出生24h 内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第一次胎粪排出及胎粪转黄时间、呕吐持续时间及出生24h 内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 <0.05)。结论:对羊水污染的新生儿及早采取洗胃措施能缩短呕吐时间,起到预防新生儿因呕吐导致的低血糖、窒息及吸入性肺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的作用,同时有利于促进新生儿体重回升。
作者:邹敏;李琼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于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肝胆手术胆漏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抽取60例在我院就诊的接受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病例,其包括30例手术后出现胆漏的患者(观察组);30倒患者在术后没有出现胆漏现象(对照组)。对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对于发生胆漏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结果:研究表明,肝胆外科手术后引发胆漏的原因包括手术引流不彻底、T 管放置不合理等手术临床因素,同时患者的身体组织、手术环境以及护理的配合等,都是影响胆漏发生的因素。结论:为了减少肝胆外科手术后的胆漏发生率,需要加强手术管理,针对患者身体状况合理安排手术,加强术中引流管理,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
作者:宋艾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低强度脉冲超声对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成年兔子36只,构建左右两侧桡骨中段骨折模型,将36只实验兔随机分为6组,所有兔子的左侧桡骨骨折处采用低强度脉冲超声进行体外照射,其强度为30mW/cm2,1次/d,20min /次,作为观察侧。而在其右侧桡骨骨折处给予假照,将其作为对照侧。6组兔子分别是手术后的1~4周,对比两侧骨折愈合的相关指标,分析其效果。结果:观察侧的骨折愈合速度、骨折处纤维及骨性连接速度、骨密度等相关指标对明显优于对照侧,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动物实验,证明了低强度脉冲超声对骨折愈合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郭欣桐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总结我院22例院外带入 PICC 置管患者的维护和护理,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后,延长了置管患者带管时间及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付素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内分泌性高血压史继发性高血压的一种,其在高血压患者中所占的比例是1/10,患者患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体内内分泌失调,导致血液动力学发生了转变,因而造成了血压的升高。本文即是对内分泌性高血压的临床关注点及治疗评价进行的分析,对不同类型的内分泌性高血压患者高危人群分析、诊断步骤以及治疗方法进行详细的探讨,以期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曾维利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6例慢性血管性痴呆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在患者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针刺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3.75%较对照组的79.17%比较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NIHSS 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 MMSE 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 NIHSS、MMSE 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HDL -C、甘油三酯、血流平均速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后与本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显著,P <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 HDL -C、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流平均速度差异显著(P <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马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灯盏花素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采取48毫克灯盏花素和480毫升生理盐水静滴的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注射18毫升复方丹参液和静滴480毫升生理盐水的治疗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观察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4.3%,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是非常有效的,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比复方丹参注射液要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凤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分析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查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颈动脉斑块发生情况及其与高危因素的相关性,从而指导临床工作和日常预防。方法:调查分析了我镇120例脑卒中高危患者的基本资料,均给予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其动脉斑块的发生情况,以及其与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高危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有56例出现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46.67%;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与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呈正相关(P <0.05)。结论:年龄大、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针对其给予干预控制能够降低脑卒中的发生情况。
作者:李小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阿莫西林联合碳酸铝镁片和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已被确诊的272例消化道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有140例患者,采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碳酸铝镁片治疗,对照组有132例患者,采用兰索拉唑治疗。治疗周期为6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和6周后的情况,统计药物治疗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4周和治疗6周时的有效率同时期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总体上两组的不良反应都比较轻微,不会对后续治疗产生影响。结论:阿莫西林联合碳酸铝镁与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疗效比较好,不良反应比较少。
作者:孙之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在治疗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到2013年年收治的50例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子宫动脉栓塞与 MTX 灌注联合 B 超监护清宫术的治疗,观察组则进行经宫腔镜下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手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结果: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上,观察组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 <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只有8%,对照组则为20%,差异也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 <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的临床治疗上,经宫腔镜下子宫瘢痕病灶切除手术不仅缩短了病人的手术和住院时间,而且减轻了手术痛苦,并预防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应当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曾瑾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