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高玉凯;杨会利;崔洪霞;李晓霞
目的:探讨钙拮抗药的分类、药理作用,进而探讨其对高血压的治疗作用和临床应用。方法:通过近年来各大临床研究,官方对钙拮抗药的解释及实际临床应用,总结钙拮抗药对高血压病的影响。结果:钙拮抗药尤其是长效制剂在临床抗高血压治疗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见,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孙钦祝;王立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2型糖尿病与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硬化的差异对比。旨在探讨超声在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硬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下肢动脉的管壁内径、内中膜厚度,斑块,以及相关血流参数及眼底动脉的相关血流参数对比。结果:糖尿病组的下肢胫后动脉内径,内中膜厚度。胫后动脉,足背收缩期血流峰值较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眼底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等相关血流参数的变化较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结论:超声对糖尿病患者的下肢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眼底视网膜动脉的常规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冬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产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发生产后大出血的74例产妇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在我院分娩未发生产后出血产妇7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后出血危险因素,总结护理措施。结果:研究组产妇的胎儿数≥2、胎盘残留、前置胎盘、绒毛膜羊膜炎、妊娠高血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妊娠合并中重度贫血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经护理干预后,74例产后大出血孕妇死亡1例(89.19%),66例成功止血(9.46%),7例行子宫切除(1.35%)。结论:产妇分娩中多种因素可引起产后大出血,临床中需加强护理干预,以大限度降低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改善产妇预后。
作者:段凤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构建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质量评价指标,并将其应用于临床,促进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提高护理效果。方法:我院从2011年12月开始实施血液透析护理环节质量评价指标管理,分析对比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等指标,以此来证明质量评价指标的有效性。结果:实施血液透析质量评价指标之后,护理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即护理缺陷发生率有所降低,杜绝护理缺陷和护理文书的真实完整性都比之前有所优化。结论:在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应用质量评价指标有利于提高透析的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使血液透析护理过程更加安全,得以进一步发展。
作者:方胜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脑血管病中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一种疾患。各民族高血压脑出血发病情况都有着各自特点,作者通过对437例临床病例的观察、整理,揭示脑出血的发病病因和规律,了解脑血管病的特点,为该病的防治和研究提供基础依据,降低脑出血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刘云波;韦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我院2012-2013年门诊疼痛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的状况。方法:调查近2年我院门急诊癌痛患者的麻醉药品处方的一般情况、使用金额、使用频度等并进行分析。结果:我院门诊麻醉性镇痛药品使用频数(DDDs)多的是阿司匹林,少的是吗啡。费用高的是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低的是吗啡。结论:我院癌痛患者的镇痛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规范,符合肿瘤止痛的三阶段用药原则。
作者:高连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盐酸多柔比星(里葆多)是一种脂质体制剂,系将盐酸多柔比星包封于聚乙二醇化(PEG 化)的,表面结合有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的脂质体中,可以保护脂质体免受单核巨噬细胞系统(MPS)识别,从而延长其在血液循环中的时间。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其他发生率较高的不良反应有:恶心,乏力,脱发,发热,腹泻,口腔炎,呼吸困难,发生率较低的(<5%)有:手掌-足底斑性感觉迟钝,过敏反应,意识模糊等。近日我科收治1例淋巴瘤患者,使用 CHOP 方案化疗过程中,里葆多致过敏性休克,观察抢救及时,再次输注化疗药物,达到治疗效果[1]。
作者:霍如雪;余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在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护理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78例进行大剂量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的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程度和化疗完成情况。结果:78例患者治疗前后的 SAS 评分有显著差异,且护理后 SAS 评分优于护理前,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完成化疗的患者有76例,完成率为97.44%。结论:给予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的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使患者继续完成化疗。
作者:张文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建设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是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一项有效措施。2011年合川区按照原卫生部的要求正式启动建设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经过3年实践,于2014年10月通过国家卫计委组织专家的验收。本次研究对重庆市合川区的慢性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及探索,现将详细研究情况呈现如下。
作者:唐伟;唐孝富;陈又琳;刘柏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我科65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营养护理干预,控制患者的血糖、血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饮食规划,心理护理,日常运动指导的营养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所有病患经过为期3至4个月的营养护理干预后,其血压和血糖值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进行综合营养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在根本上将其血糖、血压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内,进而减少了病患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机率,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临床护理方式。
作者:张秀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 X 线数字化仰卧水平投照侧位片在新生儿肺气漏诊断中的重要意义。方法:回顾分析48例新生儿肺气漏的投照体位及影像表现,重点分析水平侧位片在诊断中的应用,以及数字化摄影系统的后处理在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气胸28例,纵隔气肿14例,气胸合并纵隔气肿6例;正位片显示肺气漏27例,侧位片显示48例,经统计学处理发现是否加照水平侧位对确定诊断有统计学意义(P <0.005)。结论:X 线数字化仰卧水平投照侧位片能肯定肺气漏的诊断,并能明确气漏的部位、范围、程度,数字化系统的后处理功能,使得肺气漏更容易被发现,在指导临床治疗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低强度脉冲超声对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成年兔子36只,构建左右两侧桡骨中段骨折模型,将36只实验兔随机分为6组,所有兔子的左侧桡骨骨折处采用低强度脉冲超声进行体外照射,其强度为30mW/cm2,1次/d,20min /次,作为观察侧。而在其右侧桡骨骨折处给予假照,将其作为对照侧。6组兔子分别是手术后的1~4周,对比两侧骨折愈合的相关指标,分析其效果。结果:观察侧的骨折愈合速度、骨折处纤维及骨性连接速度、骨密度等相关指标对明显优于对照侧,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动物实验,证明了低强度脉冲超声对骨折愈合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郭欣桐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不同病变支数冠心病患者心电图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抽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33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包括单支、双支及多支病变,将三种病变分别划分为三组,各自为甲、乙、丙组,观察三组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总结其特点。结果:三组患者在心电图 Q 波型、ST -T 异常型及伪正常型发生率等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甲组和乙组在心电图各项指标中无明显差异(P >0.05),甲、乙两组患者与丙组患者在 ECG 类型发生率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ECG 伪正常发生率较高的类型为风险高、预后差的冠心病多支病变,在临床中要注意对 ECG 伪正常化表现的解读,借助其他检查手段,避免误诊漏诊。
作者:王晓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常伴剧烈的神经痛及局部淋巴结肿痛,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针灸治疗带状疱疹手段多样,可明显缓解疼痛、促进疱疹干涸吸收、缩短病程、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等,且经济安全。本文将近年来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吴壮;贾维中;王思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治疗小儿感冒后咳嗽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小儿感冒后咳嗽患儿80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则采用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日间、夜间咳嗽症状评分改善程度与临床总有效率等,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0.05)。结论:给予小儿感冒后咳嗽患儿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吕金夏;吕金珊;刘林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掌握合川片区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确认实验阳性结果的准确性,以便提高检测质量。方法:按《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操作。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筛查 HIV 抗体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确认结果的一致性。结果:2011-2014年共采集1918人份疑似艾滋病血清标本,经采用两种 ELISA 筛查试剂阳性或一阴一阳的标本经 WB 确认,阳性1803人份,阳性率为94.0%(1803/1918),不确定为61人份.占被检测标本的3.18%(61/1918),阴性69人份,占被检测标本的3.6%(69/1918)。结论:艾滋病初筛实验结果不完全代表检测样本真实性,必须以确认检测实验报告为准。
作者:刘莉莉;唐孝富;刘柏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葛根素的中药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并提出相关质量标准。方法:选取葛根粉5kg,应用水煎法进行提取,分析主要成分的出膏率、提取率;通过 L9(34)正交实验分析中药配方颗粒剂制备工艺,并提出相关优化措施。结果:10倍葛根素水量、1.5h 微沸回流、3次提取是葛根素的佳提取方案。结论: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后的工艺制备中药配方颗粒,有利于良好掌控质量。
作者:罗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脾胃病系所包含的疾病种类众多,而脾胃功能的强弱则关乎一个人健康与否,因此,脾胃这一对脏腑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对人们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脾胃病系中,与脾胃关系为密切的脏腑有心、肝、肾,其中肝与脾胃失调的关系则更为密切。临床常表现为各种肝脾失调的相关证候,而相应采取的治法也很多,如:疏肝健脾法、柔肝滋脾法、暖肝温脾法等,往往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就着重论述肝与脾胃病的密切关系。
作者:李彦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根据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和腹部 B 超制定的术前评估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难度预测意义。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住启东中医院普外科准备行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急性胆囊炎患者50例,按术前评估分为低风险组28例和高风险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转开腹手术率和手术难易程度评分。结果:低风险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45.2±12.2)min 短于高风险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07.9±31.6),P <0.05;高风险手术转开腹率为28.5%明显高于低风险组7.1%,P <0.05;低风险组手术难易程度主观评分1.68±0.45;高风险组手术难易程度主观评分3.01。结论:根据腔镜手术风险因素制定的术前评估可以预测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难易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云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效果。方法:将88例 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应用诺和锐30经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对照组应用诺和锐30每日3餐前皮下注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 FPG、2hPG 及 HbAlc 均显著降低(P <0.0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的胰岛素平均用量及血糖达标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 <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T2DM疗效与直接注射给药疗效相当,但能够减少胰岛素用量,且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缩短,操作更为简便,效价比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专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