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5例妊娠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体会

姚玉梅

关键词:妊娠, 肺结核,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结核科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肺结核合并妊娠患者15例,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给予饮食护理,症状护理,用药护理,产科护理,消毒隔离,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等一系列护理措施,患者均痊愈出院。结果:妊娠合并肺结核患者通过积极的抗结核治疗,全面的孕期保健,谨慎、严密的用药观察和护理,均好转或痊愈出院。结论:合理饮食能增强患者的体质、及时的对症护理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准确的给药和用药观察,更是患者及胎儿安全的重要防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泡藤片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泡藤片治疗的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66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甲硝唑泡藤片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疾病复发率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0.05)。结论: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泡藤片治疗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且复发率低,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艾晓优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儿童眼球摘除术后义眼佩戴护理

    目的:探讨儿童义眼佩戴的护理,为后期整形打下良好的基础。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进行眼球摘除的60例14岁以下儿童的义眼佩戴护理情况。结果:通过与儿童家长的交流与沟通,让患儿家长正确认识眼球摘除术后义眼佩戴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及对后期整形手术的意义,从而关心照顾患儿,手术后定期带患儿到医院复诊及按时到院安放义眼。结论:通过义眼佩戴的护理可以提高眼球摘除儿童家长的依从性,为眼球摘除儿童后期整形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饶义;杨红云;胡力生;周丽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儿科上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究我院上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300例上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0例上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中,使用抗生素的共293例,占比97.7%,共使用抗生素22种,单独使用与抗生素联合抗病毒针剂使用情况显著多于两联抗生素使用(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院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抗生素的使用稍欠妥,对于患儿感染使用的情况应当加强管理,并安全、合理、有效的选择用药品种。

    作者:史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满意度测评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分析

    目的:探讨满意度测评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从根本上提高我院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2013年1月起我院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开展满意度测评制度,采用问卷调查法,以自制《四川省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或家属)及医生进行满意度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对比医生与患者对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上半年,患者满意条目261条,满意度为90.25%;医生满意条目124条,满意度为93.44%;下半年,患者满意条目316条,满意度为98.33%;医生满意条目131条,满意度为99.22%;下半年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在手术患者护理中开展满意度测评,能够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责任心,改善医护沟通与护患沟通,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赫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浅析延续护理对提升脑出血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延续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能力改善的作用。方法:根据2013年我院接收的60例脑出血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和延续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生活能力均有改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能力提升比对照组更加优秀,患者的 Barthel 评分优良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 <0.05)。结论:临床中为脑出血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能够让患者的生活能力得到提升,生活质量获得改善,是非常优秀的护理方法,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王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对老年股骨头置换患者的心理影响

    目的:探讨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对老年股骨头置换患者的心理的影响,并为老年股骨头置换患者的舒适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股骨头置换手术的8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40例患者,对照组应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我们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来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此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然后我们比较2组患者问卷结果的差异,分析2种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2组患者在手术前2天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在2种护理模式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过程中均未出现骨水泥漏、大出血等并发症。相对于对照组而言,在手术后2天,观察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明显降低,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可降低老年股骨头置换患者术后的抑郁、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

    作者:兰素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整体护理干预在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价值评述

    目的:评述整体护理干预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均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80例患者整体护理干预前后的肺功能、血气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0例患者经过整体护理干预肺功能明显改善,而且 PaCO2和 PaO2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呼吸衰竭患者通过整体护理干预,使患者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使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管凤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多种药物联合用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引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对近三年中我院收到的120例不良反应上报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据统计,120件不良反应上报事件中有46例被认为是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导致的,其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发热、皮疹、过敏等,极个别患者还有出现肾功能损害等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统计46例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综合总结为以下几种原因:药品剂量过大、药品重复性使用、药品应用方法及应用时间不合理、药品之间存在拮抗反应等。结论:对于多种药物联用容易造成不良反应的现象,临床中应该提高重视,临床医生应当不断提升对药物相互作用知识的掌握,采取有效手段优化,以降低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确保患者安全用药。

    作者:马千里;张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人性化管理用于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就诊的120名住院患者进行研究,随机抽选60例,开展人性化管理,作为观察组,另60例开展常规护理管理,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情况、护理满意情况展开对比;另外选取我院临床科室40名护理人员,对人性化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情况、同事和谐情况及知识技能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护理管理后两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发生率对比均存在较大差异(p <0.05);且落实人性化管理后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同事关系和谐情况及知识技能提高情况均较实施前有较大改善(p <0.05)。结论:人性化管理模式的落实可有效的提高护理的效率以及护理人员工作的热情,不仅可改善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而且还可改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减少护患纠纷,临床价值较高,应推广应用。

    作者:孙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个性化护理在基层妇幼医院产科病房中的实践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在基层妇幼医院产科病房中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9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把90例孕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个性化护理,对两组孕产妇分娩结局和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34例,产后出血1例,新生儿窒息1例,母乳喂养44例,护理满意度为95.6%,对照组自然分娩25例,产后出血6例,新生儿窒息8例,母乳喂养38例,护理满意度为77.8%,观察组护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 <0.05)。结论:基层妇幼医院产科采取个性化护理,可以更好的满足孕产妇需要,提高孕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细节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细节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曾收治的106例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34.0%,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66.0%,对比两组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护理,能够有效提升医院神经外科的整体护理水平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张敏;张萌;李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养阴滋肾治疗绝经前后诸症临证经验

    目的:观察滋肾宁心汤对心肾不交型绝经前后诸证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血清内分泌激素水平的改善情况,以评价本方治疗心肾不交型绝经前后诸证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滋肾宁心汤的作用机制。临床案例:患者汪某,女,46岁。主诉:阴道出血半月,量多3天,晕厥4次。现病史:患者近几年月经5-10/30-60天,量中,无痛经,LMP2014-7-15,诉去年10月曾因月经紊乱于孝感市中心医院行诊刮术,病检结果示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后月经仍未完全恢复正常,此次自半月前月经来潮,至今仍未干净,于2014-7-30到孝感市中心医院妇科门诊,彩超示子宫小肌瘤可能;血常规示 HGB 88g/L,行止血对症治疗,自觉量无减少,反而明显增加,偶伴血块,于2014-8-3晚在家中自9点后无明显诱因晕倒4次,晕倒期间意识不清,均为自行恢复清醒,伴恶心呕吐、潮热出汗、情绪不稳等不适,被家属送至医院,以"阴道出血待查,失血性贫血"收入院。

    作者:胡亮亮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研究优质护理作用于中医科慢性疼痛患者66例的体会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作用于中医科慢性疼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的中医科慢性疼痛患者共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即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观察比较其护理效果、护理前后的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评分为(27.99±4.03)分,焦虑评分平均为(25.57±3.17)分;对照组护理后的抑郁评分为(34.9±5.03)分,焦虑评分为(30.75±2.37)分。观察组护理总满意例数为32例,满意率为96.1%,对照组中护理总满意例数为27例,满意率为81.8%。观察组较对照组护理后的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低,观察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中医科慢性疼痛采用优质护理的方法能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陈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现状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常伴剧烈的神经痛及局部淋巴结肿痛,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针灸治疗带状疱疹手段多样,可明显缓解疼痛、促进疱疹干涸吸收、缩短病程、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等,且经济安全。本文将近年来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吴壮;贾维中;王思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脑苷肌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脑苷肌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病毒性脑炎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脑苷肌肽注射液2mg(0~3岁),4mg(~14岁);对照组给予胞磷胆碱钠,0.125(0~3岁),0.25(~14岁)均加入5%葡萄糖50-100ml 中静脉滴注,每天一次,疗程7-10天。比较两组间患儿发热、头痛、抽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病理征、精神症状、肢体瘫痪恢复时间。治疗组患儿抽搐、意识障碍、巴氏征、肢体瘫痪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发热、头痛、神经症状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脑苷肌肽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宋会枝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探讨妊娠中晚期妇女动态心电图异常情况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通过探究妊娠中晚期妇女动态心电图的数据来分析妊娠中晚期妇女动态心电图异常情况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是2013年8月到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妊娠中晚期妇女患者中随机性抽取的200例,并进行回顾性试验研究,重点探究其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的数据资料。结果:妊娠中晚期妇女心脏变化主要表现为 ST -T 改变和心律失常等,而心律失常发生率(34%)较高,主要包括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和窦性心动过速等,并会伴有心电图 ST -T 改变。常规心电图的异常检出率占32%明显低于动态心电图的异常检出率43%,数据之间存在明显性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心电监测可以对妊娠中晚期孕妇异常情况进行监督,动态心电图监测水平较高,数据精准,能够及时发现孕妇的心脏疾病问题,及时进行防护,降低胎儿的死亡率和孕妇死亡率等。

    作者:师丽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对饮食健康教育的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饮食健康教育,记录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6.43±1.03)mmol /L,餐后2h 血糖(9.34±1.81)mmol /L,糖化血红蛋白(6.86±1.55)%,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中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改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俞惠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自制回形软枕防止早产儿头颅变形的效果观察

    目的:自制回形软枕防止早产儿头颅变形的效果观察。方法:本研究通过自制回行软枕与传统水枕作对比,采用胎龄在28到33周的20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经过15天观察两组在头颅变形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自制回形枕可以有效地减少呼吸暂停的次数,减少早产儿头颅和耳廓变形,从而促进其正常生理机能的发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进一步推广自制回形软枕的使用和临床改进,为防止早产儿因传统枕头而导致的头颅变形,呼吸困难等现象的产生。

    作者:赵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甲状腺肿瘤的超声诊断分析

    近年来各种甲状腺疾病发生率逐渐升高,尤其是现在这个肿瘤随处可见的年代,甲状腺肿瘤亦让许多人闻之色变,现将我院2012-9~~2014-9的178例 B 超对甲状腺进行诊断分析如下。

    作者:张新卿;张伟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介入治疗时机及预后思路探索和研究

    目的:研究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介入治疗时机及预后思路。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月间诊治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50例,将血管内治疗距发病时间不足3天的30例患者作为早期介入治疗组,即观察组,将时间超过3天的20例患者作为晚期介入治疗组,即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栓塞程度及预后情况。结果:在栓塞情况对比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治疗后预后情况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颅内压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介入治疗佳时机应该为早期介入,这样不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栓塞情况,而且还能提高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常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