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淑英;滕海英;农永丽
目的:探析采用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开腹阑尾切除手术,给予对照组患者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对比上,对照组明显短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在腹腔镜技术迅速发展的前提下,给予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治疗,其疗效优于传统的开腹阑尾切除术,手术时间缩短,手术费用降低,至于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能否取代开腹术,还有待研究。
作者:朱骄一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儿童义眼佩戴的护理,为后期整形打下良好的基础。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进行眼球摘除的60例14岁以下儿童的义眼佩戴护理情况。结果:通过与儿童家长的交流与沟通,让患儿家长正确认识眼球摘除术后义眼佩戴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及对后期整形手术的意义,从而关心照顾患儿,手术后定期带患儿到医院复诊及按时到院安放义眼。结论:通过义眼佩戴的护理可以提高眼球摘除儿童家长的依从性,为眼球摘除儿童后期整形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饶义;杨红云;胡力生;周丽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手法回纳用于产后痔疮护理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产后痔疮患者12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的人数为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痔疮膏外涂痔疮表面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法回纳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舒适度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9例治疗无效,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5%;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100%,P <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在舒适度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法回纳用于产后痔疮护理效果更为明显,具有极强的临床推广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加荣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影响宫内节育器(IUD)放置术成败及避孕效果的相关因素,提出有效预防措施,提高宫内节育器放置术成功率,降低宫内节育器避孕失败率,保护育龄妇女身心健康。方法:采用文献法和电话访谈法,对白云区生殖妇幼保健服务中心2011年10月-2014年5月期间施行的2807例宫内节育器放置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07例中,置器困难但仍放置成功的247例,其中79例为阴道分娩,168例分娩方式为剖宫产,291例 IUD 避孕无效。结论:置器困难与受术者的分娩方式有关;手术时期、子宫位置与避孕失败率无统计学差异,施术者职称与避孕失败率呈负相关关系,职称越高,避孕失败率越低。
作者:周恩芳;孙贵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在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中两种抗生素方案治疗的药学分析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下呼吸道感叹患者108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 A 组和治疗 B 组,A 组和 B 组分别采用左氧氟沙星和阿奇霉素进行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两组患者的药物费用。结果:结果显示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6%,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8%,左氧氟沙星治疗的 A 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阿奇霉素治疗的 B 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左氧氟沙星的药物成本明显低于阿奇霉素,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中,抗生素左氧氟沙星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阿奇霉素,取得了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性价比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申红兰;李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引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对近三年中我院收到的120例不良反应上报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据统计,120件不良反应上报事件中有46例被认为是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导致的,其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发热、皮疹、过敏等,极个别患者还有出现肾功能损害等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统计46例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综合总结为以下几种原因:药品剂量过大、药品重复性使用、药品应用方法及应用时间不合理、药品之间存在拮抗反应等。结论:对于多种药物联用容易造成不良反应的现象,临床中应该提高重视,临床医生应当不断提升对药物相互作用知识的掌握,采取有效手段优化,以降低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确保患者安全用药。
作者:马千里;张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2年4月-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4例为观察组,同时选择54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对两组人群进行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以及空腹血糖检测,对比分析两组人群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和空腹血糖值。结果:在经过测定后发现,观察组空腹血糖值为(9.97±0.71)mmol /L,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为(9.34±1.22)mmol /L;对照组空腹血糖值为(5.32±1.23)mmol /L,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为(5.60±1.29)mmol /L。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检验中,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评估和诊断,及时为医生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因此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朱旭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并探讨应对措施。方法:收集2013年12月集中来我院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标本40份,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血清标本未溶血,实验组血清标本发生溶血,对两组血液标本生化检验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其中,在总胆红素、乳酸脱氢酸、直接胆红素、谷草转氨酶、清蛋白、总蛋白、肌酸激酶、谷丙转氨酶、葡萄糖及钾等指标上,经对比两组检测结果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溶血对多数生化检验的准确性有影响,因此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血液标本采集、运送以及检验等工作,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朴银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评述整体护理干预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均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80例患者整体护理干预前后的肺功能、血气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0例患者经过整体护理干预肺功能明显改善,而且 PaCO2和 PaO2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呼吸衰竭患者通过整体护理干预,使患者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使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管凤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本文通过对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护理的探讨,通过对心血管病人的一般护理、病情观察、吸氧护理、药物护理等工作积累护理经验,用于指导临床护理措施,对老年心血管病人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并有效降低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复发率和病死率。
作者:何湘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临床对比研究。方法:在医院选择80位患有肺结核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利福喷丁组与利福平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对象的临床疗效和观察指标对比有相关性。结论:本次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福喷丁用于肺结核病的治疗,具有血药浓度稳定、抗菌活性强、毒性作用低等疗效。
作者:邓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医院的后勤护理支持系统是现代化医院管理体系一个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快捷、有序的后勤保障系统是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强有力的保障系统,现代化医院的后勤保障系统与传统意义上的医院后勤在职能分工上有很大不同,其工作性质与医疗、护理工作密不可分,其工作性质的目的就是将医生和护士从繁杂的护理辅助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多时间为病人服务。
作者:李珊珊;张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基层预防接种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得出相应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来本院进行接种500例接种儿童的资料信息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45例接种不合格,接种合格率达到91.00%,对存在接种不合格情况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得出基层接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由此总结相应管理措施。结果:通过对45例接种不合格儿童的分析,可发现基层预防接种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有13例(28.89%)缺乏对接种工作的足够重视、16例(35.56%)存在疫苗管理水平低下情况、10例(22.22%)为接种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另外有9例(20.00%)为其他问题导致的接种不合格。对以上接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得出强化对基层接种工作的重视力度、提高疫苗管理工作水平及加强疫苗接种人员队伍建设提升其专业素养等措施。结论:通过对基层预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相应管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提升接种质量,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保障接种人群的生命健康。
作者:刘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采用射频消融治疗42例中晚期肿瘤的患者,以进一步研究射频消融治疗肿瘤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2例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4周空腹肘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CD3+CD4+T 淋巴细胞,T T/CD8+T,和的比例分布)。结果:42例患者的 CD4+细胞水平治疗后,CD4+T +/CD8+CD3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 =0)。治疗/CD8+CD4+T 细胞2周后,CD4+CD3+,略高于治疗前水平,但无统计学差异(P >0.05);CD4+/4周 CD3+CD8+T 细胞治疗后,CD4+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高于她说,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论:肿瘤消融治疗的患者可以刺激提高裁军的免疫能力,抑制免疫系统,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侯敬海;孙中启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口腔固定矫治技术中影响托槽脱落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固定矫治技术的口腔正畸患者58例,男24例,女34例,粘贴托槽860个,记录托槽脱落情况,并对此进行研究。在粘贴托槽后第1个月脱落率高,而后开始下降,从第5个月起进入相对稳定状态。上颌与下颌之间,切牙没有差异,上颌尖牙小于下颌尖牙,上颌前磨牙大于下颌前磨牙。但总体上上颌与下颌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左侧与右侧没有显著性差异。前牙明显小于前磨牙。上颌牙中,第二前磨牙脱落率高,第一前磨牙次之,切牙再次之,尖牙低;下颌牙中,第二前磨牙脱落率高,其余牙相近;所有牙齿中,第二前磨牙高,尖牙低。托槽的脱落率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上必须了解和重视这些因素,从而减少托槽的脱落,提高矫治质量。
作者:张春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徐州市孕妇孕期营养知信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了解,为孕期营养教育及改善和提高新生儿的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徐州市426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徐州市孕期营养 KAP 总合格率56.8%;335以上的孕妇每天摄入粮谷类、奶类、蔬菜类和水果类食物,342位孕妇不食用油炸、腌制类食物和剩饭菜,动物内脏及动物血制品摄入较少;孕妇营养态度普遍较好;结论:建议提高医护人员的营养知识技能水平,利用公共传媒等平台加强有医务人员和营养师参与的咨询和讲座的力度,宣讲食物的营养价值及推荐合理的膳食结构,指导孕妇合理饮食,促进母子健康。
作者:赵春艳;汤蒙娜;徐渭;张训保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 MORA 生物共振治疗仪治疗面部皮炎疗效疗效观察。方法:将84例的面部皮炎患者随机分为Ⅰ组(对照组)和Ⅱ组(MORA组)。Ⅰ组患者给予常规处理,Ⅱ组患者在Ⅰ组患者基础上,加用 MORA 生物共振治疗仪。观察二组患者的疗效,并将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Ⅱ组患者疗效显著优于Ⅰ组,病程缩短,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 MORA 生物共振具有较好的疗效,患者无不良反应,可作为临床治疗方法推广使用。
作者:刘琬椿;郑仁艳;吕梅;冯利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满意度测评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从根本上提高我院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2013年1月起我院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开展满意度测评制度,采用问卷调查法,以自制《四川省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或家属)及医生进行满意度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对比医生与患者对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上半年,患者满意条目261条,满意度为90.25%;医生满意条目124条,满意度为93.44%;下半年,患者满意条目316条,满意度为98.33%;医生满意条目131条,满意度为99.22%;下半年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在手术患者护理中开展满意度测评,能够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责任心,改善医护沟通与护患沟通,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赫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全方位护理在手术室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80例创伤急救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全方面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手术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平均送患者入病房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抢救成功率、医生、患者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方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急救效率,提高手术室创伤急救的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月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无创机械通气(NPPV)是指通过鼻罩、鼻面罩等无创方式将呼吸机与患者相连由呼吸机提供正压支持而完成的人工通气方式,NPPV 具有非创伤性,并发症少和脱机灵活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急慢性呼吸衰竭及睡眠呼吸暂停的治疗,可以减少急性呼吸衰竭的插管率缩短有创通气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然而,伴随着取得的治疗成果它的不足之处也逐渐凸显,NPPV患者的"不耐受"是影响其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让患者在安全尽可能舒适的前提下得到佳的治疗效果,我们通过对60例患者在无创机械通气过程进行临床观察监测患者不耐受的原因并予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克服或减轻各种不适使患者配合 NPPV,保证了通气过程顺利,终撤机成功,避免了气管插管。
作者:李俊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