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旭丽
目的:通过对患有淤血症的患者进行治疗,讨论与研究活血化瘀治疗方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某一段时间内因为患有淤血症而住院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患者体内出现淤血的原因,并根据不同的成因、不同的淤血部位,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选取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他5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淤血治疗方法,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中的患者的疾病治疗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组共有46例患者经过治疗恢复健康,对照组共有35例患者恢复健康,因此可以看出采用活血化瘀方法治疗的患者的治疗情况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结论:活血化瘀方法对于治疗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淤血症有很明显的疗效。
作者:何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结合病例资料,对癫痫 ICD -10的编码技巧进行总结。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癫痫患者80例,回顾编码情况。结果:2例错误编码,错误编码率2.50%。结论:积极实施癫痫命名的归纳,可提高编码技巧,更好的保证编码正确率。
作者:边志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是一种白色粉末,通常用于对上消化道疾病的治疗中,泮托拉唑钠注射液在碱环境中能够保持稳定的物质形态,在酸环境中不稳定,在对病患使用泮托拉唑钠注射液溶液后可以发现,液体顺序投入不同,会在很大程度上对配伍结果造成影响。本文就三个方面,对该药物临床配伍禁忌进行了简要说明。
作者:胡骏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方案治疗老年性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选择100例经病理组织学诊断的老年晚期胃癌,采用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方案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如果病灶缩小或稳定则继续化疗,直到病情进展或患者不能耐受化疗,评价其毒副反应。结果:有效率56%,其中 CR2例(2%),PR54例(54%),NC42例(42%),PD2例(2%);主要的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手足综合征和肝功能损害。结论: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方案治疗老年性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能耐受。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2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传统护理加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心态、心率情况、血压情况上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中,心理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季志全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综合研究女性患有异位妊娠的病理因素,对病患的身体机能分析、生理特征分析、年龄和孕产次数分析,对于异位妊娠的治疗的机理和临床表现以及防控形式综合分析。方法:整理收集自2012年3月到2014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873例临床表现为宫外孕特征以现在的治疗经验回溯性研究,根据当时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手段进行定论探讨。结果:分析发现873位病例综合妊娠3.11次,患者中有过流产经历649例,平均流产次数1.98次,早期患有宫外孕的患者有84例,有512位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有361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患者采用的是药物性干预,利用单剂量疗法的患者有301例,采用多剂量疗法的有211例。结论:患者早期有过自主停止妊娠和非自主性停止妊娠的,有过生育经验的是诱发宫外孕的主要原因。而保守治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患者机体组织不受到破坏,更加容易被患者所接受,是现在较多患者的首选。
作者:宋金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于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肝胆手术胆漏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抽取60例在我院就诊的接受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病例,其包括30例手术后出现胆漏的患者(观察组);30倒患者在术后没有出现胆漏现象(对照组)。对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对于发生胆漏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结果:研究表明,肝胆外科手术后引发胆漏的原因包括手术引流不彻底、T 管放置不合理等手术临床因素,同时患者的身体组织、手术环境以及护理的配合等,都是影响胆漏发生的因素。结论:为了减少肝胆外科手术后的胆漏发生率,需要加强手术管理,针对患者身体状况合理安排手术,加强术中引流管理,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
作者:宋艾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中药直肠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病症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56例慢性盆腔疼痛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药物电导组与联合治疗组,每组各7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超声药物电导组的总有效率为67.95%,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46%,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超声药物电导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超声药物电导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直肠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病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彪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建设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是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一项有效措施。2011年合川区按照原卫生部的要求正式启动建设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经过3年实践,于2014年10月通过国家卫计委组织专家的验收。本次研究对重庆市合川区的慢性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及探索,现将详细研究情况呈现如下。
作者:唐伟;唐孝富;陈又琳;刘柏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甲状腺占位病变患者中选取3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检查,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对比诊断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均明显好于常规超声检查(P 均<0.05)。结论:将常规超声检查与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技术联合应用于甲状腺占位病变诊断中,能获得更准确的诊断结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大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儿童尺桡骨双骨折是创伤骨科里常见病之一,临床对于骨折全错位治疗的方法常常是手术内固定治疗。但我院自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两年的时间,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4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洪战;周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静脉滴注外渗致局部皮肤肿胀及皮肤坏死的护理。方法:对32例使用垂体后叶素静脉滴注出现外渗的患者临床预防和护理干预。结果:32例患者中29例无液体渗出,2例少量渗出,无1例发生大量外渗。结论:严格认真细致地做好护理工作,可避免或减轻药液外渗的发生,使护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作者:邵献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内科护理工作的健康教育的总结分析,研究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方式。方法:以2013-2014年我院内科收治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健康教育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等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健康教育实施之前通过200例患者的调查,护理工作得到75%满意度,投诉率为25%,健康教育实施后,满意度提升至96%,投诉率仅为4%,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 <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目前健康教育在内科护理中还存在问题,但只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制度策略,定能实现护理工作的更大进步。
作者:安玉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分别采用地屈孕酮和黄体酮对先兆流产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情况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0月~2015年03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先兆流产患者46例。按照抽签法对他们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其中对照组23例,采用黄体酮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23例,采用黄体酮联合地屈孕酮进行临床治疗,并对比、统计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治效果。结果:经过临床对比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65%)略高于对照组患者(73.91%),组间比较的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率(4.35%)略低于对照组患者(8.70%),但组间比较的差异性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黄体酮联合地屈孕酮对先兆流产患者进行临床诊治的效果更佳,不良反应率更低,因此,它是一种有效、安全、理想的临床治疗。
作者:沈冰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评述整体护理干预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均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80例患者整体护理干预前后的肺功能、血气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0例患者经过整体护理干预肺功能明显改善,而且 PaCO2和 PaO2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呼吸衰竭患者通过整体护理干预,使患者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使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管凤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率的方法和策略。方法:选取神经外科2013年上半年与2014年上半年患者进行监测,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率及分布情况和感染特点,通过护理干预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定植率。结果:我科室2013年上半年共收治患者387例,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患者164例,占42%,常见的耐药菌株为鲍曼不动杆菌,占22%;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占13.5%;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后,2014年上半年共收治患者48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患者154例,占31%,明显低于2013年同期。结论:在护理工作中,根据多重耐药菌的临床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加强各种防控措施,可有效控制和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
作者:任江艳;张艳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采用针灸按摩、经络电充击与中药离子导入法及氦--氖激光穴位照射发综合治疗肩周炎20例。结果:治疗痊愈17例,显效2例,好转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
作者:高志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哮病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疾病之一,因其易于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给患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但经过积极合理地预防,结合中医独特疗法可以明显减少哮病的复发。
作者:刘艳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这几年在小儿手术领域中,静脉留置针技术运用越来越广泛,它已经逐渐代替了传统的头皮钢针模式。静脉留置针的优点是套管可以随着血管的变化而任意弯曲,减少对血管的刺激,可以允许肢体活动,针头不会轻易脱出血管,减少反复注射给儿童带来的痛苦。便于随时供药,提高对患者的医疗救治效率;还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静脉留置针的优点已被患者和护理人员认可和接受。对2014年1月-12月90例住院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操作过程及护理要点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规范的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方法和封管技术,明确观察及护理的事项。
作者:刘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股骨头坏死在 MRI 及 X 片中影像学定量诊断的比较分析,以便为股骨头坏死影像诊断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收集2013年2月-2014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确诊为股骨头坏死 ARCO II 期的32例(52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 MRI 及双髋正、蛙位 X线片影像学检查,分别对 MRI 及 X 片影像学坏死面积比、坏死角度和进行定量比较分析。结果:冠状位 MRI 坏死面积比为0.62±0.11,X 线正位片坏死面积比为0.54±0.3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矢状位 MRI 坏死面积比为0.56±0.14,X 线蛙位片坏死面积比为0.42±0.1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RI 坏死角度和为389.82±89.13,X 线坏死角度和为302.84±80.2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X线片在定量诊断方面不如 MRI,对股骨头坏死的定量诊断 MRI 检查必不可少。
作者:尹新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