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玲
目的:探讨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息肉的一次切除率及并发症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44例胃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采用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高频电凝切除法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切除率优于对照组(91.25%/81.2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33%/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息肉一次切除率优于高频电凝切除法,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晓荣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胸腔镜下腔内切割缝合器与缝扎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对照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自发性气胸患者80例,并随机抽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给予胸腔镜下腔内切割缝合术治疗,对照组给予缝扎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症状改善时间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不良反应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治疗自发性气胸两种方法均安全有效,但是缝扎法比较适合单发肺大疱患者,而机械适合用于成簇或者基底部较宽的大疱。
作者:代兆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胫骨骨折内固定采取股神经阻滞麻醉的可行性。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 ASA I 至 III 级胫骨骨折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 I、II 两组,I 组15例患者使用股神经阻滞麻醉,II 组患者使用了连续硬膜外麻醉。对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疼痛情况、平均动脉压(MAP)、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并发症。结果:I 组麻醉操作引起的肢体疼痛、MAP 的变化程度、镇痛时间、术后并发症均明显优于 II组;两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胫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接受股神经阻滞麻醉的安全性比较高,患者的痛苦小,生命体征稳定,因此在该手术中可以选择股神经阻滞麻醉治疗。
作者:汤殿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我科65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营养护理干预,控制患者的血糖、血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饮食规划,心理护理,日常运动指导的营养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所有病患经过为期3至4个月的营养护理干预后,其血压和血糖值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进行综合营养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在根本上将其血糖、血压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内,进而减少了病患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机率,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临床护理方式。
作者:张秀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手法回纳用于产后痔疮护理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产后痔疮患者12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的人数为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痔疮膏外涂痔疮表面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法回纳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舒适度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9例治疗无效,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5%;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100%,P <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在舒适度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法回纳用于产后痔疮护理效果更为明显,具有极强的临床推广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加荣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结合病例资料,对癫痫 ICD -10的编码技巧进行总结。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癫痫患者80例,回顾编码情况。结果:2例错误编码,错误编码率2.50%。结论:积极实施癫痫命名的归纳,可提高编码技巧,更好的保证编码正确率。
作者:边志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分别采用地屈孕酮和黄体酮对先兆流产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情况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0月~2015年03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先兆流产患者46例。按照抽签法对他们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其中对照组23例,采用黄体酮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23例,采用黄体酮联合地屈孕酮进行临床治疗,并对比、统计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治效果。结果:经过临床对比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65%)略高于对照组患者(73.91%),组间比较的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率(4.35%)略低于对照组患者(8.70%),但组间比较的差异性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黄体酮联合地屈孕酮对先兆流产患者进行临床诊治的效果更佳,不良反应率更低,因此,它是一种有效、安全、理想的临床治疗。
作者:沈冰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不同病变支数冠心病患者心电图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抽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33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包括单支、双支及多支病变,将三种病变分别划分为三组,各自为甲、乙、丙组,观察三组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总结其特点。结果:三组患者在心电图 Q 波型、ST -T 异常型及伪正常型发生率等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甲组和乙组在心电图各项指标中无明显差异(P >0.05),甲、乙两组患者与丙组患者在 ECG 类型发生率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ECG 伪正常发生率较高的类型为风险高、预后差的冠心病多支病变,在临床中要注意对 ECG 伪正常化表现的解读,借助其他检查手段,避免误诊漏诊。
作者:王晓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护士应急能力是护理在开展临床工作时,敏锐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做出准确分析及判断后,采用专业、熟练的技能及方法,果断配合抢救及护理[1]。因此,护士应急能力的高低对危重病人的抢救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低年资护士临床经验不足,应急能力较差,而这恰恰与病人的病情状况息息相关。本文就针对应急能力的评估以及提高该能力的几种途径进行简单探讨。
作者:吴慧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浅析小骨窗经侧裂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体会,为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2月于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选用小骨窗经侧裂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对照组选用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病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小骨窗经侧裂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患者总有效率、病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例数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骨窗经侧裂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创伤小、病死率低、术后并发症少、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朝霞;王彦飞;张松林;范湘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尘肺肺心病的病因,寻找提升尘肺肺心病病人的临床方案。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在本院住院进行诊治的56尘肺肺心病病人,以随机法将其划分成两个小组。其中,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治疗,同时实验组病人接受万托林雾化气雾剂+沐舒坦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研究对象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 <0.05)。结论:给予尘肺肺心病病人万托林氧化+沐舒坦雾化治疗具有较高可行性,不仅能够提升病人临床疗效,同时还有助于控制不良反应症状的出现,建议推广。
作者:贾伟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析螺旋 CT 肺血管成像分析肺栓塞程度及右心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8例确诊为肺栓塞患者,均进行 CT 肺血管成像检查,依照患者心脏影像的显示,分析患者是否存在右心增大及右心功能情况。此外,选取1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经肺血管成像分析,本组18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上的血管异常情况。且3例患者肺栓塞的程度较为严重,患者肺动脉管腔完全闭塞;5例患者肺栓塞轻度,血管中央显示动脉异常,且周围有对比剂环绕;10例患者肺栓塞症状轻,肺动脉管腔内充盈缺损不规则、偏向管壁一侧,边缘不整齐、不光滑。对照组15例健康者右心室 RVs(大横截面积)与 RVd(大短轴直径)显著小于肺栓塞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健康人群的 RVd /LVd 及 RVs/LVs 均<1,而肺栓塞患者的以上比值均>1,说明存在右心功能不全。结论:CT 肺血管成像能够准确的分析肺栓塞患者栓塞程度及右心功能,是一种简单、快速、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值得临床上应用。
作者:戴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患矛盾不断加剧,社会事件层出不穷,医生道德品质不断受到患者的质疑。在这样的环境下,重提医师职业精神建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在这方面不仅许多市级医院面临着很多问题,县乡一级基层医疗单位同样困难重重。本文将对基层医疗单位医师职业精神建设方面现状进行对比分析,为基层医疗单位做好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侯爵;王修宇;吴昊;谢君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进行急诊护理的临床体会给予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脑出血昏迷患者35例,回顾性分析和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实施抢救的基础上,进行急诊护理,对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给予观察。结果:对70例患者给予抢救和急诊护理后,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的有12例患者,病情处于稳定状态的患者有16例,抢救无效死亡的患者有42例,抢救和急诊护理的有效率为40%。结论: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实施抢救的基础上,进行急诊护理,可以使抢救效率明显提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许彩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全方位护理在手术室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80例创伤急救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全方面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手术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平均送患者入病房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抢救成功率、医生、患者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方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急救效率,提高手术室创伤急救的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月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探讨个性化护理用于胸部外伤患者的效果观察,分析对于该病症应用护理以后的体会。方法:对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98例胸外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作考察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为49例,考察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加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成效。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对策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比考察组低(P <0.05),研究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率为97.96%,明显比考察组的77.55%高(P <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明显比考察组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因此人性化护理对胸外伤患者的护理质量更高。结论:做好对胸外伤患者的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并发症产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以达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的效果。
作者:杨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内科护理工作的健康教育的总结分析,研究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方式。方法:以2013-2014年我院内科收治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健康教育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等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健康教育实施之前通过200例患者的调查,护理工作得到75%满意度,投诉率为25%,健康教育实施后,满意度提升至96%,投诉率仅为4%,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 <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目前健康教育在内科护理中还存在问题,但只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制度策略,定能实现护理工作的更大进步。
作者:安玉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灯盏花素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采取48毫克灯盏花素和480毫升生理盐水静滴的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注射18毫升复方丹参液和静滴480毫升生理盐水的治疗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观察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4.3%,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是非常有效的,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比复方丹参注射液要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凤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2012年河南省睢县疾病监测点的人群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为今后疾病防治和制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睢县2012年死因监测资料,用 spss19.0分析死亡原因的分布特点及死因构成情况。结果:2012年死因顺位前五位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传染,分别占全死因构成50.9%、20.6%、15.1%、7.7%、1.3%,平均死亡年龄是70岁。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当前造成人民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循环系统疾病的防治是重中之重。
作者:郇树青;祝海松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阿莫西林联合碳酸铝镁片和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已被确诊的272例消化道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有140例患者,采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碳酸铝镁片治疗,对照组有132例患者,采用兰索拉唑治疗。治疗周期为6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和6周后的情况,统计药物治疗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4周和治疗6周时的有效率同时期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总体上两组的不良反应都比较轻微,不会对后续治疗产生影响。结论:阿莫西林联合碳酸铝镁与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疗效比较好,不良反应比较少。
作者:孙之茜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