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艾滋病家庭护理教育的进展分析

朱继珍

关键词:艾滋病, 家庭护理, 教育
摘要:随着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我国的艾滋病传播已逐渐趋于年轻化,艾滋病患者常年承受病痛折磨与痛苦。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护理艾滋病患者的同时,应注重家庭护理与关爱。本文主要分析艾滋病家庭护理教育的进展,并提出一点建议。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一起食物中毒分析报告

    2014年1月31日20:49,泸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岚安乡卫生院的电话报告:1月31日下午在岚安乡柏树村村民王某家中37人吃完团年饭后,27名就餐村民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已有14名患者送往泸定县人民医院,泸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人员于21时赶赴现场。随后又有9名同样症状的患者陆续送往泸定县人民医院。经调查,共有23名可疑于王某家中进食不洁食物并有相同临床症状的患者,2月1日未有新发病例,2月7日所有病例经治疗均已出院,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范道勇;谢小林;王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自2013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138例脾胃气虚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9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四君子汤治疗,疗程为3周,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有效率为68.1%,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2个月,观察组复1例,对照组复发5例。结论:四君子汤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症效果良好,复发率低,安全可靠,经济实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乔建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施行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心梗患者在恢复期行以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具体措施,并总结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择取2014年6-12月这半年间本院所收治的患有急性心肌梗塞并已处于恢复期的患者共60例,全部行以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式,并实时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护理显效率为63.33%,有效率为31.67%,无效率为5.00%。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5.00%。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恢复期接受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促进身体健康的恢复,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刘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正畸托槽脱落原因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口腔固定矫治技术中影响托槽脱落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固定矫治技术的口腔正畸患者58例,男24例,女34例,粘贴托槽860个,记录托槽脱落情况,并对此进行研究。在粘贴托槽后第1个月脱落率高,而后开始下降,从第5个月起进入相对稳定状态。上颌与下颌之间,切牙没有差异,上颌尖牙小于下颌尖牙,上颌前磨牙大于下颌前磨牙。但总体上上颌与下颌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左侧与右侧没有显著性差异。前牙明显小于前磨牙。上颌牙中,第二前磨牙脱落率高,第一前磨牙次之,切牙再次之,尖牙低;下颌牙中,第二前磨牙脱落率高,其余牙相近;所有牙齿中,第二前磨牙高,尖牙低。托槽的脱落率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上必须了解和重视这些因素,从而减少托槽的脱落,提高矫治质量。

    作者:张春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关于女性生殖激素的临床检测结果观察

    目的:对女性生殖激素的临床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0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美国贝克曼 DXI800全自动化学发光法对所有患者的生殖激素进行检测,主要包括促卵泡成熟素(FSH)、雌激素(E2)、黄体生成素(LH)、孕酮(P)、睾酮(T)以及泌乳素(PRL)等检测指标。结果:10~19岁:E2达到高峰;20~29岁:PRL 分泌量达到高峰;30~39岁:P 分泌量达到高峰;60~69岁,FSH、T 以及 LH等分泌值达到高峰。结论:随着女性年龄的不断在增长,FSH、LH 分泌量在逐渐增多,E2分泌量不断减少,T 分泌量间断性增高,PRL 分泌中间低两头高,P 分泌两头低中间高,整体变化规律较明显。

    作者:蔺静;王红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重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重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重症缺氧缺血性脑病32例患儿。结果:通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32例 HIE 组患者,治愈率87.5%。结论:合理的氧,控制惊厥,降低颅内压和脑水肿,小儿循环的维护,保持正常高值血糖,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持温度的稳定和合理喂养能提高治愈率,重度 HIE 患者。HIE 患儿重在预防,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干预可以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作者:汪素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整体护理干预在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价值评述

    目的:评述整体护理干预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均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80例患者整体护理干预前后的肺功能、血气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0例患者经过整体护理干预肺功能明显改善,而且 PaCO2和 PaO2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呼吸衰竭患者通过整体护理干预,使患者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使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管凤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临床路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1年3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炎患儿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分组法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42例以及对照组42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临床路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愈率、康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儿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康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肺炎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采用临床护理模式,能够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提升治愈率同时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彩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急性重型、中型脑外伤后早期癫痫的脑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脑电图在急性重型、中型脑外伤后早期癫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急性重型、中型脑外伤患者共80例。观察本组急性重型脑外伤与中型脑外伤患者及不同 GCS 评分早期癫痫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80例急性重型、中型脑外伤患者中,经脑电图测定表现出癫痫样表现16例,发生率为20.00%;急性重型脑外伤者中4例(10.00%)出现癫痫,中型脑外伤者中12例(30.00%)出现癫痫(P <0.05);GCS 评分3~5分患者早期癫痫的发生率为33.33%,显著高于6~8分的12.00%及9~12分的6.67%(P <0.05)。结论:针对急性重型、中型脑外伤患者行脑电图测定,便于临床掌握早期癫痫的发生情况,为进一步防治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

    作者:庞静欢;王峥嵘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腹腔镜在治疗外伤性结直肠穿孔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外伤性结直肠穿孔的可行性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24例腹腔镜下治疗外伤性结直肠穿孔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患者中,除1例因乙状结肠破裂中转开腹手术之外,23例患者腹腔镜下治疗外伤性结直肠穿孔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30-120min,恢复良好,23例患者均无并发症,术后6-10d 出院。结论:腹腔镜下治疗外伤性结直肠穿孔安全、可靠,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易行,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师拥周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显微镜下不同术式治疗翼状胬肉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翼状胬肉的不同显微镜手术方式治疗效果。方法:根据2013至2014年我院接收的80例翼状胬肉患者来进行探讨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有40例患者,他们接受的是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治疗,观察组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观察组有4.2%的患者复发,对照组有20%的患者复发,观察组患者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平均是(4.1±1.9)d,对照组是(6.9±2.3)d,观察组愈合速度更快一些。结论:翼状胬肉患者接受胬肉切除和自体球结膜移植治疗的方式具有比较好的效果,临床复发率低,患者的愈合情况良好,应用价值比较高。

    作者:马春杨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支撑喉镜及鼻窦内镜下治疗声带息肉的价值探析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结合鼻窦内镜下治疗声带息肉的效果及医学价值。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就医的声带息肉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支撑喉镜与鼻窦内镜相结合的手术方案治疗患者,对照组采取运用支撑喉镜下治疗患者的手术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结果:将支撑喉镜和鼻窦内镜结合起来治疗声带息肉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只采用支撑喉镜进行手术的对照组(80%),并且两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支撑喉镜与鼻窦内镜下切除声带息肉比起单一使用支撑喉镜切除声带息肉的手术方案更加有效,更具医学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任淑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核酸检测与酶免检测平行筛查血液的效果评价

    目的:初步了解本站采取核酸检测与酶免检测平行筛查血液的效果。方法:对2011年6月15日~2014年6月底共计39236份献血者标本的 ELISA 检测结果(HBsAg、抗-HCV、抗-HIV)和 NAT 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9236份标本中 NAT 阳性220份,阳性率为0.56%;ELISA阳性(HBsAg、抗-HCV、抗-HIV 3项)199份,阳性率为0.51%;NAT、ELISA 阳性157份,占0.40%;ELISA 阴性 NAT 阳性63份,占0.16%,鉴别出27例 HBV -DNA 和1例 HCV -RNA;NAT 阴性 ELISA 阳性42份,占0.11%,ELISA 双试剂检测阳性与 NAT 阳性符合率为78.9%,HBsAg、抗-HCV、抗-HIV 双试剂阳性与 NAT 阳性符合率分别为80.3%、66%、100%。结论:NAT 与 ELISA 平行检测血液筛查模式既能够防漏互补,同时也可以缩短血液检测周期,保障血液的及时安全供应。

    作者:袁国举;郭兆富;尹以靖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浅析老年人心血管病特点及风险预防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增多,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成为广泛的社会问题。本文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现状分析入手,总结心血管病的特点,后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发病原因,从治疗、保健等方面提出对老年人心血管病风险预防的相关措施,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力争从跟本上强健人民体质,缓解老年心血管疾病为社会带来的压力。

    作者:侯建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院外带入 PICC 在我院的维护和护理

    总结我院22例院外带入 PICC 置管患者的维护和护理,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后,延长了置管患者带管时间及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付素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如何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

    临床治疗中,提高患者的疾病健康知识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建立和谐良好的护患关系。本文通过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方面的措施,以期为临床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提供借鉴。

    作者:谢艾伶;杨玉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耳鼻喉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耳鼻喉患者接受心理护理的作用。方法:2013至2014年我院共接收了156例耳鼻喉患者,将这些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7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 SDS、SAS 评分均在治疗后降低,观察组降低程度更大一些;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6.2%,对照的额护理满意度是83.3%。结论:耳鼻喉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以为患者提供较好的心理改善,让患者配合治疗,减少护患纠纷,提升护理效果。

    作者:李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产后大出血危险因素与护理措施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产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发生产后大出血的74例产妇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在我院分娩未发生产后出血产妇7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后出血危险因素,总结护理措施。结果:研究组产妇的胎儿数≥2、胎盘残留、前置胎盘、绒毛膜羊膜炎、妊娠高血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妊娠合并中重度贫血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经护理干预后,74例产后大出血孕妇死亡1例(89.19%),66例成功止血(9.46%),7例行子宫切除(1.35%)。结论:产妇分娩中多种因素可引起产后大出血,临床中需加强护理干预,以大限度降低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改善产妇预后。

    作者:段凤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在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4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呼吸衰竭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变化情况和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 PaO2和 PaCO2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31%,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6.9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提高患者呼吸质量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赵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苦味中药性能与功效特点探析

    目的:探析苦味中药的性能及功效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6例患者,且以《中药学》教材为蓝本收取120味中药,不包括附药,应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分析苦味中药的性能及功效。结果:在苦味中药物中主要以寒性为主,其次为温性,再者为平性,后为良性和热性。结论:苦味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泻火、理气宽中、祛风除湿等功效,安全性较好,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张丽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