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胃溃疡穿孔采取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陈苏杭

关键词:急性胃溃疡穿孔, 胃大部切除术, 临床观察, 复发率
摘要:目的:探究胃大部切除术在急性胃溃疡穿孔中的治疗效果和特点。方法:从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接收并治疗的胃溃疡穿孔手术患者中随机性抽取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究,均采用胃大部切除术进行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和特征。结果:所有病例通过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后,抽取的50例患者手术较为成功,其中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分别为9.3±1.25d 和2.23±0.56h,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其中56%的患者经治疗后恢复至 I 级,39%恢复至 II 级别,5%恢复至 III 级。结论:应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胃溃疡穿孔,可以有效的降低复发率、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治愈穿孔和溃疡问题效果较好。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个性化护理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1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哮喘患者15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9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而实验组79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进行1年后,实验组的治疗依从率为94.9%,对照组的治疗依从率为75.9%,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哮喘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治疗依从性,并且对患者的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对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23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9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119例患者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2.3%,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对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效果较好,能够明显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褚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3381例健康体检妇女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区健康体检妇女阴道病原菌感染情况,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阴道分泌物涂片判断清洁度,查找线索细胞、霉菌和滴虫。结果:3381例阴道分泌物标本中,阴道清洁度Ⅰ~Ⅱ度的比例为92.5%,Ⅲ~Ⅳ度的比例为7.5%;检出病原菌254例,占送检总数的7.5%,其中细菌感染率为5.88%,霉菌感染率为1.24%,滴虫感染率为0.38%。结论:本地区妇女阴道病原菌主要以细菌和霉菌为主,应做好预防及诊治工作。

    作者:唐金薇;韩文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大型公办养老机构休养员幸福指数研究

    我国已经正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社会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养老问题。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老龄化社会的养老问题必--建立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体制。公办养老机构在众多的养老组成中,具有绝对的优势。大型公办养老机构从基础设施、医疗卫生、心理疏导、精神慰藉等方面,都能够以老年人的感受为首要条件。老年人在休养过程中,能够保持健康的体魄和愉悦的精神状态。公办养老机构休养员的幸福指数80%来自心理感受,物质与精神双重体恤,才是大型公办养老院的工作宗旨。本文从二个方面阐述了大型公办养老机构休养员幸福指数的参考标准。

    作者:任新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药品管理中临床路径管理的价值

    目的:对医院医院药品管理中临床路径管理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从我院药房管理中的各个当面入手对临床路径管理加以实施,并分析比较实施前后药品管理变化与效果。结果:与临床路径管理实施前相比,不仅药房管理规章制度方面更加完备,药房工作人员积极性得到普遍提高,随之提高的还有患者对药房工作人员满意度。结论:临床路径管理在医院药品管理中的应用对医院药房管理水平及工作人员服务质量提升均具有重要作用,可促进医院药品利用率的提升及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的降低,其显著的管理效果值得医院管理推广使用。

    作者:蹇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乡镇卫生院X射线影像质量控制探究

    X 射线影像质量控制是放射科质量控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卫生工作主体,首先应该引导全体医务人员理解 X 射线影像质量控制在医疗管理环节中的积极作用,然后采取建立健全影像质量控制小组、注重 X 射线影像中机械设备管理、投照装置与技术及照片等级评价等具体问题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提高 X 射线影像质量,促使其操作流程科学化与规范化。

    作者:郭秀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并探讨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70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治疗组患者给予中药治疗,并根据临床症状表现适当加减,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全部患者用药期间忌腌卤食品,忌生冷食物及酒类;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不良情绪影响病情加重或复发。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获得不同程度改善,且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采用中药治疗慢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推广应用。

    作者:程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某医院核医学科辐射防护问题及对策解析

    近年来,同位素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位素的应用主要存在于医院的核医学科,但由于在使用同位素时,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电离辐射,因此,必须做好核医学科的辐射防护工作,从而为工作人员及患者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文章通过对某医院核医学科每个关键位置进行射线的测量,分析了当前该医院核医学科辐射防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陈伟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控制对策

    根据新生儿在静脉注射方面的特殊性产生了头皮静脉留置针这一方法应用到了医学治疗中来,医学科技的发展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更加被重视,因此各项科学治疗方法也不断被应用。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作为新兴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的避免幼儿反复穿刺、减轻血管受损、提高了给药效率、能及时对病重幼儿实施抢救等优点被逐渐广泛的应用在平常治疗中;但是随着逐渐深入到治疗过程中可以发现这一手段容易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头皮静脉的选择问题、套管脱出和堵塞以及并发症的产生等。因此以在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方面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出相对应的控制对策,从而解决问题。

    作者:周金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价值探究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并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42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按照住院时间的先后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宫颈环形电切术进行治疗,采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和评价。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施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可知,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CT 多平面重建在体内异物伤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多平面 CT 重建对体内异物诊断的价值。结果:本组113例体内异物全部取出,无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多平面 CT 重建在体内异物的诊断中安全有效,对于怀疑体内异物的患者均可进行多平面 CT 重建检查。

    作者:金文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肾上腺髓质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

    肾上腺髓质产生的肾上腺髓质素、肾上腺紧张素、肾上腺髓质素原 N -端20肽、pro -ADM(45~92)等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具有共同协调血管张力,拮抗过高血压等生物活性,在原发性高血压中起着重要代偿作用,对于高血压的发现、治疗与疾病预防有着重要理论与临床意义。

    作者:张耀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群组管理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群组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底纳入本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以自愿报名的方式完成此次研究,报名区民为120人,把120位居民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另一组为观察组采取群组管理模式,经过6个月的管理,对比两组居民生活方式变化情况,对比两组居民血压、体重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经过群组管理,居民生活方式变化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血压、体重等指标降低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开展群组管理的应用模式明显优于常规管理模式,使社区居民生活方式行为得到明显改善,社区居民血压、体重等数值明显降低,有效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健康,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谢亚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药药剂学与方剂学关系研究

    伴随医学不断研究与发展,可以讲现代药剂学等诸多学科逐渐趋于中药方剂学,且方剂学研究在诸多方面取得不错发展与进步。但是这种发展与进步不单要依赖临床,实验以及理论等诸多方面,同时也反映中药方剂学科内涵与无限魅力,并且也由思路,概念与方法等方面给传统方剂增添现代活力。所以,中药药剂学和方剂学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并非两门孤立学科。基于此本文分三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先对中药药剂学与方剂学概念进行剖析,对这两个学科进行初步了解;第二三部分着重对中药药剂学与方剂学关系进行研究。希望本文所研究内容可以对这两门学科未来可持续发展及相关学者后续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作者:李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

    目的: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7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均给予连续血液净化技术治疗,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治疗后,70例患者 Scr、BUN 水平均显著下降(P <0.05);Barthel 指数均显著上升(P <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配合护理干预疗效更佳。

    作者:段良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补肺益肾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双虚症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分析补肺益肾丸对慢性堵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双虚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慢性堵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双虚症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西医组,西医组患者采取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补肺益肾丸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6.9%)明显高于西医组(65.6%),P<0.05,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西医组,P<0.05。结论:在慢性堵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双虚症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补肺益肾丸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使用价值。

    作者:朱正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基于颅脑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的研究进展

    颅脑外伤是外科常见损伤,病情复杂、进展快,并发症多,存在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其临床治疗困难,也是临床重点关注治疗问题。院前急救是挽救颅脑外伤患者关键环节,及时到达现场,控制出血,延缓病情进展、降低颅内压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治疗原则。本文就针对颅脑外伤患者院前急救予以一一综述,以此为颅脑外伤患者治疗提供必要参考价值。

    作者:姚金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睢县1-6岁婴幼儿口服"培菲康散剂"预防腹泻效果分析

    目的:探索"培菲康散剂"在1-6岁婴幼儿自然人群中预防腹泻合适的口服剂量、剂次和用药时间,研究和评价其对腹泻病发病率的影响及预防效果。方法:采取双盲法定期对观察对象服药,采集腹泻儿童的腹泻物,监测致泻性病原菌。结果:五个周期中共发生腹泻180例,其中1组95例,2组85例,统计学分析提示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药对健康儿童预防腹泻病效果不明显,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作者:郇树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给药错误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作为患者和护理人员共同的目标之一,用药的合理安全性是临床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关键环节。给药错误通常指由于医务人员、患者或者药品消费者导致的潜在导致不合理给药以及已经对患者造成伤害的可预防性事件[1]。在这些事件当中,护士参与的相关给药阶段给药错误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通过笔者统计数据表明,给药错误在临床护理问题事件中占有超过50%的比重。[2-3]因此,临床护理管理当中减少给药错误的发生,确保给药的准确性是两个常抓不懈的重点。本文通过对太原市某三级乙等医院2012-2014年上报到护理部的115例给药错误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以探讨有效的应对策略,提高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禾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小剂量舒芬太尼对剖宫产术麻醉中牵拉痛和寒战的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对剖宫产术麻醉中牵拉痛和寒战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30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椎管内麻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剂量舒芬太尼。结果:研究组中度牵拉疼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寒战的发生率为12.3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38%(P <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可以有效降低剖宫产术患者牵拉疼痛的阈值及寒战的发生率,预防应用效果显著,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杨志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