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文
目的:研究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临床病例导入方法的体会。方法:该研究选取2011级和2012级护理专业的学生128人,其中一个班有62人为对照组,另一个班有66人为观察组。对照组学生接受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察组学生接受病例导入式的教学方法,然后对比两组在调查问卷和课程考核中的差异,并通过软件 SPSS11.5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对观察组实施病例导入式教学方法后,学生的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考试成绩都比对照组显著要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临床病例导入式的教学方法会对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及热情起到很好的激发作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老师对教学的质量的提高。
作者:陈书耀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131 I -OIH 监测肾功能损害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的2例肿瘤化疗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这两例化疗后患者血 BUN、SCr、β2-MG 正常,骨显像均有双肾影增浓现象,99 mTc -DTPA 肾动态显像 GFR 基本正常,而131 I -OIH 肾图检查却显示有轻度肾功能损害。结论:肿瘤患者化疗后以肾小管功能受损为主,131 I -OIH 肾图检查较肾功能血清学指标及99mTc -DTPA 肾小球滤过功能敏感。
作者:贾红丽;欧晓红;赵祯;蒋丽莎;商道辉;陆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讨论西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并对临床合理用药情况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治疗的156例西药不良反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临床中,常见的西药给药途径主要包含肌内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与口服给药等,其中静脉滴注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高。临床症状表现部位主要包含:附件与皮肤、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结论:在临床应用西药的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对西药不良反应的相关知识进行普及,对于患者临床合理用药具备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可以有效的使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得到降低。
作者:车生英;张成安;杨彦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妇科盆炎清栓联合金刚藤胶囊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7月入住我院妇科进行治疗的120例盆腔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经期前进行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妇科盆炎清栓和金刚藤胶囊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对盆腔炎患者使用盆炎清栓联合金刚藤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有效的治疗盆腔炎,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萍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颅内血肿引流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22例基层神经外科接受微创穿刺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治疗情况。结果:本组122例患者均获得手术成功,术后拔管时间为(4.32±3.14)d,术后意识清醒时间为(4.85±1.23) d;术后6个月,44例(36.07%)完全恢复日常生活,32例(26.23%)部分恢复或者能够独立生活,18例(14.75%)需要帮助,10例(8.20%)卧床但仍保存意识,8例(6.56%)植物生存,10例(8.20%)死亡。结论:微创穿刺颅内血肿引流术创伤小、操作简便、疗效显著、费用少,值得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中开展。
作者:布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重点探索老年疝气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2年01月初至2014年12月末在我院接受疝气手术治疗的30例老年患者,观察这些老年患者的术后疗效。结果:男性患者的有效率达到93.75%,女性患者的有效率达到92.86%。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疗效较好,没有明显差异(P >0.05)。男性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2.15±10.52)分钟,住院时间为(5.86±1.18)天,女性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1.98±10.85)分钟,住院时间为(5.84±1.24)天,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较短,没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疝气手术不管是应用于老年女性患者还是老年男性患者均获得良好的疗效,并且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促进了患者的快速康复。
作者:孙芝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共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集空腹静脉血样,并进行检测。比较血样溶血前和溶血后的各项临床生化指标。结果:血样溶血前和溶血后的尿素氨、肌酐及血清葡萄糖的含量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血样溶血后的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及尿酸含量均明显高于血样溶血前的含量,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溶血现象的出现给临床生化检验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应尽可能地在检验过程中避免溶血现象的出现。
作者:应豪;陈怡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肺癌病人化疗期间的护理。方法:对180例肺癌患者从心理、化疗、饮食、药物外渗的护理及指导。结果:通过对180例肺癌患者从心理、化疗、饮食、药物等精心的护理,顺利完成了化疗,均无脏器损伤及死亡的发生。结论:肺癌患者经过合理的化疗,有效护理,明显减少了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效果良好。
作者:陈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供应室管理经验总结,探讨供应室管理有效方法,预防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本文通过对供应室人员的合理分配,供应室的布局建设,回收医疗用品质量管理及无菌物品的储存、发放等,预防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结果:规范化管理操作,使消毒、灭菌合格率提高。提高了医疗护理安全,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结论:供应室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临床护理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翠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糖尿病首次住院老年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治疗的90例糖尿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出院4周后降糖药物、心理调整、运动习惯、合理饮食及血糖监测的自我管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优质护理在糖尿病首次住院老年病人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强化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适于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珍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整体经济不断呈上升趋势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也跟随时代的步伐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其中检验学也逐渐分离开来,成立了独立的学科,检验学技术的进步,是临床诊断工作顺利完成和质量的有力保障。本文通过对临床医学检验中存在的实验误差进行整理,阐述了其来源、种类、特征,并提出能有效控制误差产生的对策。
作者:张晔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78例内科疾病患者的临终心电图进行观察。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本院内科进行治疗的78例患者,对其临终心电图进行观察、监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的临终心电图检测情况分析中,30(38.46)例属于窦性心律患者,15(19.23)例窦缓,20(26.67)例窦速,2例窦房阻滞,所占的比例是2.56%,6例房室传导阻滞,占7.69%,5(6.41)例房。结论:通过对78例内科患者的临终心电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后发现,导致患者心脏停搏的影响因素比较多。临床中通过辨认、分析临终心电图的相关情况后,可以更好的对患者的病因进行了解,进而给临终患者实施抢救时提供相应的帮助。
作者:魏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IDA)临床诊断中,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检验科接诊的 IDA 患者54例与健康人群54例,抽取肘静脉血,运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标本进行血细胞分析,主要指标:网织红细胞内血红蛋白量浓度(CHCMr)、平均网织红细胞体积(MCVr)、网织红细胞内血红蛋白量(CHr)、IDA 组网织红细胞内血红蛋白量分布宽度(HDWr)、网织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r),对比测定结果。结果:IDA 组CHCMr、MCVr、CHr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IDA 组 HDWr、RDWr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 IDA 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通过测定网织红细胞参数,可有效掌握患者血液变化情况,帮助临床做出正确判断。
作者:李青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慢支肺气肿合并肺炎的 X 线诊断特点,以期提高 X 线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本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慢支肺气肿患者中选取40例,均合并有肺炎,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 X 线诊断特点。结果:32例患者 X 线胸片特点为网状、斑片状密度增高阴影,内含有密度减低区,呈囊状。经痰液培养后发现相关致病菌25株,其中,以革兰氏阴性菌(G -)为主,共19株,革兰氏阳性菌(G +)6株。因此,治疗时主要采用抑制 G -菌的相关抗生素,占比为67%。本组患者中仅3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2.5%。结论:深入研究慢支肺气肿合并肺炎患者的 X 线胸片特点对提高该病临床诊断率有积极的意义,也为临床诊治提供了有效依据。
作者:黄晓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使用中西医结合药物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理衰竭的效果。方法:以我院于2013年12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93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2例,为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联合运动治疗的方法,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为83.3%,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中西医结合药物联合运动疗法能够有效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值得临床推荐和使用。
作者:杨国庆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水平的高低,与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成正比,它甚至决定着国家与社会能否高能、快速、有效的发展。因为人是社会生产与发展的生产力、推动力,只有通过提高医学水平,来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增强人民群众的体质,才能使所有人更富精神活力的投入到工作与学习中。而要提高医学水平,同样应当首先重视人在医学事业中的关键性作用,加强对医学人才的教育培养,尤其是要转变以往的"一次性教育模式",注重对医学人员进行继续医学教育。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首先对继续医学教育的特点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然后主要就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措施提出了部分探讨性意见,以期能增强继续医学教育的有效性,促进我国医学水平提升。
作者:白永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应用甘舒霖30R、阿卡波糖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0例对照组与30例观察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的甘舒霖30R 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甘舒霖30R、阿卡波糖联合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h 血糖(2hPG)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2hPG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2型糖尿病应用甘舒霖30R、阿卡波糖联合治疗,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治疗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利用价值。
作者:白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总结背阔肌皮瓣修复前臂伴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临床应用结果。方法:2006年9月至2012年5月,应用背阔肌皮瓣修复前臂伴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12例。背阔肌皮瓣8例,胸背动脉穿支皮瓣4例。结果:2例术后发生小的受区切口表浅感染,经换药逐渐愈合。背阔肌皮瓣和穿支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经过顺利。结论:该皮瓣以胸背动脉穿支为血供,具有血供丰富,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切取的皮瓣面积较大等优点,适宜修复肢体较大面积的软组织缺损。
作者:高玉珍;牛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骨折手术护理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1例四肢长管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实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围手术期对患者实行护理,为研究组;选择同时期我院收治的62例患者实行一般性护理,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81例患者中,有69例患者全部恢复正常,3例患者的螺丝松动,5例患者有针眼感染的情况出现,3例患者针眼位置渗血,还有1例患者有骨折再移位的情况,使用围手术期护理的研究组患者获得的临床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骨外固定支架对四肢长管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增加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
作者:齐永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和效果。方法:对78例高血压患者开展社区综合管理前后血压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在社区管理干预下,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所下降,血压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血压病的综合管理,有利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娟;聂亚文;刘曼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