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强肝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分析

吴昊;张兰英

关键词:强肝胶囊, 熊去氧胆酸胶囊, 慢性乙型肝炎,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对强肝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展开对比分析。方法:将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和6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ALT、AST 和 TBIL 肝功能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的,差异有一定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上强肝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获得良好临床效果。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科院内感染的认识和防治分析

    目的:分析了新生儿科院内感染的特点,控制与管理。方法:总结并分析医院儿内科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对策。结果: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意识不断提高,抗感染,危险因素,预防监控措施,严格无菌操作,消毒隔离措施和合理用药的实施,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新生儿率的关键。结论: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监管非常重要,寻找并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留取感染证据等应对措施。

    作者:李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丁青县1起肉毒杆菌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目的:通过回顾总结2013年9月丁青县甘岩乡窘热寺发生的肉毒杆菌食物中毒疫情,加深专业人员对肉毒杆菌食物中毒的认识,提高防控能力。方法: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结果:通过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调查初步判断为肉毒杆菌食物中毒,终实验室检测发现 A、B、E 型肉毒毒素。结论:该疫情为一起肉毒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作者:李钦艳;多布杰;刘光敏;李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目的:对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对从2010年7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患者中选出92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其中有89例患者采用的是在超声检测设备的监控下,利用腹腔镜技术对患者的患病部位进行电切;而另3例患者则是仅在腹腔镜技术下进行患病部位的楔形切除。对两组患者的患病部位进行检验分析,了解其病理学特点,并同时对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本次分析的患者均为瘢痕妊娠患者,其临床特点以阴道异常流血为主。病理学特点主要包括子宫内平滑肌组织不完整、各细胞之间不存在较为紧密的连接、组织间有间隙、有绒毛组织存在于间隙之间。结论:瘢痕妊娠的患者,其病理学特点有着较小的差别,主要与组织间间隙有一定的关系,根据患者不同特点确定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柳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和研究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临床检查的诊断情况及价值。方法:随机抽选2013年11月~2014年11月以来,在我院儿科进行临床诊疗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120例,对他们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诊断,并就其临床确诊率以及诊断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结果:经过临床统计显示,120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符合率为100.0%,其中:脐左侧淋巴炎18例,脐右侧淋巴炎102例。同病理诊断结果无差异性,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检出准确率高,能够直观、清晰、具体的显示患儿的病症情况,因此,它是一种理想、有效、科学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诊断方法。

    作者:蔡鹏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腹膜外平片法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复杂腹股沟疝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腹膜外平片法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复杂腹股沟疝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复杂腹股沟疝治疗的78例老年患者,将其按照年龄、性别等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两组,每组患者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腹膜外平片法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等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不显著,P >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杂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腹膜外平片法无张力疝修补术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仲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脑栓塞临床分期的护理进展

    脑栓塞是中老年人群体中的一个主要疾病,困扰着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脑栓塞临床分期包括急性发作期、进展期、恢复期,应对不同时期的病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本文旨在综述脑栓塞三个不同临床分期的护理工作,为促进脑栓塞患者的病情恢复提供参考资料。

    作者:甘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异丙酚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人工流产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行无痛人工流产的80例孕妇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用药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单纯异丙酚治疗)与观察组(异丙酚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异丙酚用量、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效果:观察组中显效17例,有效2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中显效10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68±0.62)min,术中出血量为(6.34±1.53)ml,异丙酚用量为(151.52±13.38)mg,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异丙酚联合米索前列醇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与异丙酚用量,有效扩张宫颈,提高人工流产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程华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影响尿常规检验的主要因素,探讨尿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收集的600例患者的尿常规检验标本为研究对象,对尿常规检验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响尿常规检验的主要因素有采集时间不合理、样本污染及采集量不正确等。600例患者的尿常规检验标本中不合格率为1.3%。结论:尿常规检验作为临床上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分析的重要手段,可以及时、有效的放映患者机体疾病情况,医护工作者们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操作,提高尿常规检验的合格率和有效率,是尿常规检验可以发挥更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蔡荣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乳腺癌筛查中高频B超检查的价值

    目的:探讨乳腺癌筛查中高频 B 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研究地区3100名女性进行以临床乳腺检查、选择性高频 B 超、选择性乳腺钼靶(MG)为模式的乳腺癌筛查。结果:以病理诊断为终标准,共检出3例乳腺癌,检出率为0.0968%,其中,3例高频 B 超阳性,敏感性为100%;2例MG 阳性,1例假阴性,敏感性为66.67%。结论:高频 B 超在乳腺癌筛查中效果较好,敏感性较高,且具有适应范围广、价格低廉、无创、操作方便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玉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初步探讨

    目的:研究探讨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方法与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偏头疼患者60例,给予中医内科的方法治疗期偏头痛,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2-3疗程的用药,60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成功治愈,23例患者疗效显著,29例患者有一定疗效,病情取得控制,3例患者其病情无明显变化。用中医内科的办法治疗偏头痛总有效率为95.0%。结论:从此次的探讨可以看出,用中医内科的方法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且中医用药温和相对于西药治疗更稳,副作用小,对患者身体机能的损伤更小,患者接受度高,可操作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乔建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CT 多平面重建在体内异物伤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多平面 CT 重建对体内异物诊断的价值。结果:本组113例体内异物全部取出,无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多平面 CT 重建在体内异物的诊断中安全有效,对于怀疑体内异物的患者均可进行多平面 CT 重建检查。

    作者:金文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显露喉返神经的甲状腺手术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或不显露喉返神经(RLN)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甲状腺手术患者192例,随机分为 A 组与 B 组,A 组术中显露 RLN,B 组术中不显露 RLN,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A 组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较 B 组显著减少(P <0.05);A 组的 RLN 损伤率为0.94%,显著低于 B 组的5.66%(P <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 RLN 能够提高术野清晰度,保护RLN,减少手术创伤,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席树强;李茂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探讨中医调护对缺血性脑卒中阴虚体质患者应用的效果

    目的:探讨中医调护对缺血性脑卒中阴虚体质患者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阴虚体质患者90例,对90例缺血性脑卒中阴虚体质患者采取中医调护干预,主要包括精神调摄、饮食调护、起居调适、情志调护和运动养生调护,然后分析中医调护对缺血性脑卒中阴虚体质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经过运用五种中医调护方法干预后,对缺血性脑卒中阴虚体质患者有效延缓病情进展,改善患者性情、眩晕耳鸣、面色潮红、手足心热、口咽干燥等情况较干预前有显著效果。结论:中医调护能够显著延缓缺血性脑卒中症状的进展和阴虚体质改善状况。

    作者:吉庆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性分析及探讨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方法:本文选择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妊娠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为了方便对比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50人主要为正常的妊娠患者,而实验组50人主要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检验和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血脂情况。结果:据调查可知,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而且总胆固醇、脂蛋白以及甘油三酯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有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具有相关性的特点。

    作者:罗双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的探讨

    目的:对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2013年1-10月份我院重点科室微生物标本检验及细菌耐药性情况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进行微生物标本检验和细菌药敏试验的分析。结果:ICU 和外科患者的耐药菌株构成比(22.2%和21.1%)明显高于内科和儿科(13.4%和8.9%),组间差异明显(P <0.05),而内科患者与儿科患者的耐药菌株构成比组间差异不明显(P >0.05)。结论:应加强对抗菌药物的规范及安全性的使用管理,以提高医院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的检测水平。

    作者:李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传染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探讨

    传染科是医务卫生工作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科室,由于疾病的传染性不仅在病患之间产生,也会对传染科的医护人员造成很大的影响,医护人员不仅要承担着医治护理病人的工作责任,同时还承受着来自于职业危害与精神紧张的强大压力,对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十分不利。文章对传染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作简要分析,提出对策,以期为改善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贡献力量。

    作者:吴春梅;闫桂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逆向案例法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评估

    目的:分析和评估逆向案例法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评估的有效运用。方法:在法在基础医学教学中过程中使用逆向案例法,然后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并及时总结教学经验。结果:逆向案例法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注意紧扣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素质,激发学生热情能起到更好的效果。结论:逆向案例法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有良好的效果,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祖桂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减少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思考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11月于我院妇产科就诊的患者15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干预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且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等级存在明显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妇产科患者进行干预性护理对减少其不良事件的发生,减轻事件的严重性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郑晓莉;孙宁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脑血栓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脑血栓56例,根据治疗药物不同进行分组。实验组治疗药物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共28例;对照组治疗药物为血塞通注射液,共28例。观察两组疗效,并分析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血流状况改善较好(P <0.05),治疗有效率较高(P <0.05),差异显著。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脑血栓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有效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丁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多层螺旋 CT 冠状动脉造影的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 冠状动脉造影的扫描技术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冠心病患者和20例无心脏疾病的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西门子 somatom Plus4,Volume Zoom 多层螺旋 CT 进行扫描及 Leonardo 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查成功,横断面显示冠状动脉的情况准确可靠。三维图像经过对横断面图像的重建处理整体观显示较好。结论:MSCT 冠状动脉造影术对冠心病的筛选、普查和病变血管的评价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任姗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