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梅生
目的:分析经气管镜吸痰和灌洗治疗重症 COPD 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4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重症 COPD 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经气管镜吸痰和灌洗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0分钟以及治疗后4h 肺功能情况(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在治疗过程中同时观察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10minFEV1.0%变化不明显,治疗4h 后 FEV1.0%从原来的0.43±0.15升为0.60±0.2,与治疗前和治疗10min 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在对重症 COPD 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择采用经气管镜吸痰和灌洗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状,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延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应用于防治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的效果。方法:搜集本院血液净化科2014年2月-2015年2月间诊治维持性血液透析出现高血压的46例患者,采用不同方法分为甲、乙组,对比循证护理和基础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1)两组比较,甲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0%显著优于乙组85.7%,P <0.05;2)两组高血压发生率对比,甲组的发生率8.0%(2/25)显著低于乙组23.8%(5/21),P <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防治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高血压的出现,临床护理价值高。
作者:许秋俊;张瑞华;李晶;贾四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使用腹腔化疗治疗晚期消化系统肿瘤合并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晚期消化系统肿瘤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均使用腹腔化疗,现探讨其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结果:21例患者接受腹腔化疗后 PR 率为33.33%,19.05%患者出现一过性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给予对症处理后缓解,患者未见明显的肝肾功能损害与骨髓抑制现象。结论:对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使用腹腔化疗有较高 PR 率,可增强腹腔药物浓度,延长药物与癌细胞接触时间,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较少且轻微,可对患者生活质量予以显著改善,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许小丽;许小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神经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与控制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对神经内科的28起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找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而提出解决措施。结果:影响护理不良事件的因素主要有患者年龄因素、护理人员能力与素质因素、医患之间缺少沟通、未按制度操作以及高危时间段,人员不足等。结论:通过完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加强岗前培训、完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以及加强防范等相关措施,对神经内科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有效规避,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在提升患者安全感的同时,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段小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骨科患者采取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骨科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各60例,A 组实施全身麻醉,B 组实施硬膜外麻醉。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12/24h 时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以及麻醉前、术后12/24/72/96h 时的认知功能情况(采取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即 MMSE 处理),并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时间、出血量及低血压等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患者术后12/24h 时 MMSE 评分均显著低于麻醉前(P <0.05),同时 A 组术后24h 时 MMSE 评分显著低于 B 组(P <0.05);A 组术后24h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 B 组(P <0.05)。结论:老年骨科患者不论采取全麻还是硬膜外麻醉处理,术后1天均可能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但全麻发生率更高,应加强重视。
作者:胡梅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综述间歇性导尿术在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进展。方法:总结间歇性导尿术的分类,导尿管的分类,导尿的间歇时间及并发症。结果:间歇性导尿术可分为无菌性间歇导尿技术,间歇性清洁导尿术及自我间歇性清洁导尿术,导尿管根据粗细可分为不同的型号,使用时导尿管粗细与长度有性别差异性。导尿管顶端部分可分为竖直与弯曲两类,导尿管材料多种多样。导尿频率是预防尿路感染的重要手段,主要可依据饮水计划,膀胱内尿液容积或膀胱内压力间歇导尿。尿路感染与泌尿生殖道并发症是间歇性导尿术的主要并发症。结论:间歇性导尿是神经源性膀胱治疗的首选方法,需要采用合理的间歇导尿频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覃永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临床应用血脂检测的意义。方法:将我院8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目标,设为观察组,另外将同时期的86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血脂含量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血脂检测含量值中 TC、TG、LDL -C 等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 HDL -C 值差异 P >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糖尿病患者实施血脂检测,可提高诊断依据,对糖尿病的治疗预防以及病程的了解有显著意义。
作者:李东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局部切除术后再手术的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06月21日~2014年10月10日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局部切除术后再手术患者1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患者中,58例癌残留(32例原发部位残留,22例颈部淋巴结并原发部位残留,4例单纯颈部淋巴结转移),占48.3%。84例患者接受了颈部清扫,46例淋巴结为阳性,38例为淋巴结阴性。46例淋巴结阳性患者中,34例患者有被膜侵犯,12例无被膜侵犯;38例淋巴结阴性患者中,14例患者有被膜侵犯,24例无被膜侵犯。入选病例手术均顺利进行,未见严重并发症病例。结论:部分甲状腺癌局部切除手术患者,需接受再次手术治疗,手术医师应以甲状腺癌的分型和特点为依据,为患者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案。
作者:何小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肥胖患者脂肪细胞肥大导致缺氧,缺氧诱导因子1α(HIF -1α)高度表达。缺氧使得糖稳态失衡,HIF -1α调控细胞外基质蛋白高度表达导致脂肪组织纤维化、炎性反应,引起脂肪组织功能紊乱,终导致胰岛素抵抗。
作者:杨朝强;李赟晨;黄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TFH)与传统疝修补术(TH)治疗腹股沟疝(IH)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及复发。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份入院治疗的280例 IH 患小手术包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采用 TFH,对照组采用 TH,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40.5±10.6)min、术后疼痛时间(2.4±0.8)d、住院时间(5.8±1.4)d、下床活动时间(8.5±3.2)h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2.3±8.6)min、(3.2±1.1)d、(8.4±2.5)d、(18.7±6.4)h 术后并发症尿潴留发生率为5.71%、切口感染率0.00%、阴囊水肿率0.71%(1/140)术后复发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43%(23/140)、3.57%(5/140)、5.71%(8/140)、10.71%(15/140)。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手术时机短、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振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X 射线影像质量控制是放射科质量控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卫生工作主体,首先应该引导全体医务人员理解 X 射线影像质量控制在医疗管理环节中的积极作用,然后采取建立健全影像质量控制小组、注重 X 射线影像中机械设备管理、投照装置与技术及照片等级评价等具体问题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提高 X 射线影像质量,促使其操作流程科学化与规范化。
作者:郭秀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方法:本文选择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妊娠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为了方便对比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50人主要为正常的妊娠患者,而实验组50人主要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检验和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血脂情况。结果:据调查可知,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而且总胆固醇、脂蛋白以及甘油三酯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有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具有相关性的特点。
作者:罗双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 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甲钴胺,联合组联合应用丹参酮-ⅡA 和甲钴胺,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联合组治疗后的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81.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81%,P <0.05。结论:丹参酮-ⅡA 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有效改善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俊静;李海妍;温庆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为了全面的提升呼吸内科患者临床护理的整体效果,对呼吸内科患者采用安全护理方式和传统呼吸内科患者护理方式的终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从而为进一步提升呼吸内科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提供较为有利的参考。采用方法:分析了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200名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该200名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分别采用了传统的护理方式和安全护理方式,传统护理方式中有67名患者对于护理整体较为满意,满意度达到67%,安全护理方式有98名患者对于护理整体较为满意,满意度达到98%。结论:在进行呼吸内科患者护理的过程中,采用安全护理的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护理方式在护理效果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因此,在进行呼吸内科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安全护理方式。
作者:范勤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从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治疗脑卒中的患者中选出50例,将其分成两个小组,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患者则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方法,作为研究组。对比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分析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比组,两组患者之间差距明显。结论: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为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提升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
作者:刘雪平;李小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实施氯米芬配合二甲双胍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共64例,同时随机等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氯米芬用药,观察组增服二甲双胍治疗,研究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疗效、排卵率分别是90.63%和78.13%,与对照组的62.50%和46.88%相比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的 FSH、LH 等指标水平相仿(P >0.05),经治疗后均出现改善,且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 <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有不适症状出现,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实施氯米芬配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疗效更显著,可有效促排卵、调节患者激素水平,且安全性佳,值得临床普及应用。
作者:向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统计从事高危行业的武警消防战士消化性溃疡发病情况,分析和探讨影响武警消防战战士消化性溃疡高发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体抽样方法,选择2012年7月到2014年7月,沧州市公安消防支队参加铁军比武训练100人,新训队100人,普通训练强度100人。通过对其进行调查问卷,心理测试,症状分析以及胃镜检查,确定发病者,并统计各个影响因素人次、发病率。结果:消化性溃疡检出率:患胃溃疡者15人,检出率5%,十二指肠溃疡者45人,检出率15%,复合型溃疡3人,检出率1%。消化性溃疡总检出率21%。结论:消化性溃疡在武警消防战士中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是武警消防部队常见病、多发病。其原因在于所处的环境(从事高危行业,训练强度大,心理压力大),吸烟,服役年限短,加之身处异乡新兵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新的环境,同时面对火警高发不能很好得到饮食休息导致消防部队战士心理应激状态等有关。
作者:侯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23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9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119例患者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2.3%,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对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效果较好,能够明显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褚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尿标本的采集时间对尿沉渣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85名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尿沉渣、干化学等方法对其同一天的晨尿、2次晨尿进行检测,对比不同采集时间的检验结果。结果:晨尿和2次晨尿的变形红细胞、白细胞以及上皮细胞等检验结果对比(p <0.05);2次晨尿的红细胞数量均少于晨尿(p <0.05)。结论:2次晨尿标本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在两个小时内完成检查,且不会使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以及管型等成分出现溶解或者变形的情况,并能够大大提高部分检验项目阳性率。
作者:黄秉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恶性脑胶质瘤术后螺旋断层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60例恶性脑胶质瘤术后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为单纯放疗组,治疗组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组。通过实验后对两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30例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60.0%,相比较治疗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0.0%,差异较为的明显,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 <0.05)。对于生存率的比较结果而言,治疗组的近1、2年生存率为80.0%和50.0%,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为的明显(P <0.05)。结论:对于恶性脑胶质瘤术后的患者采用放疗联合替莫唑胺的联合治疗手段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有效率,同时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建议临床上进行广泛的使用。
作者:郭玉仁;郭文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