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提高住院病人对实习护生信任度的研究

朱昊瑞;马瑶;董丹;金丛建;林英

关键词:住院患者, 护理实习学生, 信任度
摘要: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对护理实习学生的信任度,明确护理实习学生在临床学习中的重点。方法:利用冈谷惠子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对我院住院患者进行匿名调查。结果:住院患者对护理实习学生的信任从实习生的操作技术、工作态度、仪表仪容以及他人的评价中提高,危重患者更倾向于在职护士的护理。结论:护理实习学生不但要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还需要注意自身修养的提高。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内膜癌的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 EC)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随着雄激素应用、肥胖增多及饮食改变,发病率逐年增高,尽管诊疗水平已显著提高,患者五年生存率超过80%[1],但明确子宫内膜癌发生和转移的信号通路机制,对彻底有效地治疗子宫内膜癌意义重大。本文将常见的信号通路与子宫内膜癌发病机制间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杨娇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应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180例需要接受尿常规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各60例病例,分别为干化学法组、尿沉渣法组与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组,比较三组患者的尿常规检查结果。结果:尿沉渣法组与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组的定量白细胞、定量红细胞阳性检出分别为33.33%、21.67%,均高于尿沉渣法组(21.67%、5.00%)、干化学法组(8.33%、15.00%)的检出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联合应用,能够提高尿常规检测水平,取得较好的检测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柯芬;孙海燕;肖莹莹;尹淑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微创接骨板治疗四肢骨折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微创接骨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02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收治4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内固定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微创接骨板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从临床疗效分析,研究组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5.0%,两组数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从临床观察指标分析,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治疗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锻炼时间及住院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微创接骨板治疗四肢骨折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滕明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住院常见护理问题调查及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住院常见的护理问题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4年收治的呼吸内科老年病患80例进行研究调查,观察在老年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以及提出护理方法,并且调查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老年患者在焦虑、抑郁的心理情绪方面和人际交往方面都得到明显的提升,对患者采取的护理主要在心理方面、饮食方面、呼吸道方面。结论:在对患者进行实际调查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从而可以提高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住院护理的水平和质量,提高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朱洪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宫颈糜烂应用不同的 Leep 手术及微波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 Leep 手术与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接诊的宫颈糜烂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她们的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2组,各100例,微波组采取微波治疗,Leep 刀组采取 Leep 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液时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但微波组出血量更低(P <0.05);Leep 刀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微波组(P <0.05),其中两组在单纯型上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而颗粒型、乳突型患者中 Leep 刀组明显更优(P <0.05)。结论:宫颈糜烂患者实施 Leep 手术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微波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卢艳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的分析

    目的: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随机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患者中选出27例,分别对这些患者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以及后遗症等情况的发生进行记录。方法:27例患者中有25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2.59%,治疗后共有5例患者出现了后遗症,后遗症发生率为18.52%。结论:想要提高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效果,就必须要对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法具有熟练的掌握度,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徐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丙泊酚减轻颈丛麻醉甲状腺手术中应激反应探析

    目的:分析丙泊酚减轻颈丛麻醉甲状腺手术中的应激反应。方法:抽选2009年3月-2013年4月,我院接收甲状腺患者30例,按入院编号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状腺手术常规麻醉,实验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联合丙泊酚药物,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麻醉好转率(93.3%)、不良反应率(6.7%)和对照组(60.0%、40.0%)相比,差异性鲜明(P <0.05)。结论:甲状腺患者临床手术期间应用丙泊酚药物,可改善患者应激反应,意义重大,值得使用。

    作者:邹旭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状况。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对症护理,护理组患者则在常规对症护理的同时结合综合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 SAQ 评估量表评分。结果:护理组患者的 SAQ 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联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优化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徐文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55例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异位妊娠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同症患者55例作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方式,研究组采用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1周的治疗,研究组患者基本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于异位妊娠治疗而言,相较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临床疗效显著,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高。

    作者:熊孟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目的:研究阑尾炎手术治疗后对于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感染情况的治疗。方法:选取近些年入院接受阑尾炎手术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研究阑尾炎手术的临床资料与切口感染情况,总结治疗方法。结果:患者经过阑尾炎手术后的医疗处理,在肛门正常排气后能够恢复正常,饮食正常与体温正常后便可以出院恢复,无并发症情况的产生,患者的阑尾炎切口感染情况均相当,无显著差异。结论:阑尾炎手术治疗后的其人口感染情况的预防是腹外科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之一,医生应及时预防患者切口感染情况,将感染几率降到低,同时,在患者发生感染时,医生应积极进行治疗,防止患者感染扩大并引发并发症,威胁患者健康。

    作者:付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康复新液联合济安舒能治疗皮肤浅表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济安舒能治疗皮肤浅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皮肤浅表溃疡患者共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康复新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之上,再联合济安舒能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2周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新液联合济安舒能治疗皮肤浅表溃疡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量推广使用。

    作者:方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糖尿病创面愈合中糖代谢紊乱与皮肤神经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创面愈合中糖代谢紊乱与皮肤神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只大鼠,均分为两组,每组各10只。一组为正常大鼠设定为对照组,另一组设定为观察组应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成模,待观察组大鼠成模后,取两组大鼠背部皮肤进行组织学的观察,再检测两组大鼠皮肤中的组织糖含量及1型和3型胶原等表达量和被糖基化的程度。结果:观察组皮肤的表皮细胞层次并不清晰,而且有部分表皮细胞没有复层排列,导致棘细胞减少,使表皮层和真皮层变薄,而胶原纤细,导致排列十分紊乱,有些胶原会发现慢性的炎性细胞浸润。观察组皮肤组织的糖含量比对照组高,有明显的蓄积,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观察组大鼠皮肤没有受到损伤,而且组织结构十分完整的情况下,组织学与细胞生物学等行为就已经开始改变,这也是糖尿病皮肤容易受到损害创面难痊愈主要因素。

    作者:章艳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宫颈微波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宫颈糜烂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宫颈微波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宫颈糜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微波手术治疗,干预组患者接受微波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干预3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阴道排液持续时间、出血持续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阴道排液持续时间及出血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宫颈微波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是一种宫颈糜烂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静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重症监护病房10例精神异常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护理体会

    报导10例因精神异常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病例,护理要点:加强心理护理、适当约束、抗精神异常药物药效观察、提供安全舒适环境、提供全程生活护理。

    作者:戴雪慧;俞绣芹;王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 D 缺乏与下肢动脉疾病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 D 缺乏与下肢动脉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06例,根据血25(OH)D3浓度分为维生素 D 缺乏组(<10ng/ml)和维生素 D 非缺乏组(≥10ng/ml)。采集临床资料数据,测定下肢动脉疾病指标踝肱比(ABI)。对血25(OH)D3水平及ABI 的关系进行方差分析及二项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在全部(20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维生素 D 缺乏组为84例(40.8%),维生素 D 非缺乏组122例(59.2%)。在维生素 D 缺乏组与非缺乏组中,已知的下肢动脉疾病危险因素(如年龄、BMI、腰围、高血压、吸烟、总胆固醇)无显著差异。维生素 D 缺乏组 ABI≤0.9的24例(28.6%),维生素 D 非缺乏组 ABI≤0.9的32例(26.2%),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二项分类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25(OH)D3浓度与 ABI 变化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未发现维生素 D 缺乏与下肢动脉疾病有显著相关性。

    作者:张英;杜学文;陈世清;陆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提高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满意度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胃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间到我院诊治的110例施行胃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5例,对胃癌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55例,在常规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55例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4.6%,相比对照组患者的83.6%有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对围手术期胃癌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在提高护理质量方面的影响显著,对于患者的帮助更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宋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40例效果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9月到2015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40例糖尿病患者,均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同时予以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经治疗后,2d 后达到血糖控制目标14例,3-5d 后达到25例,6d 后达到1例;平均住院时间为(10.62±1.51)d;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50%(5/40),处理后均消失;低血糖发生率为5.00%(2/40)。结论: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并予以良好的护理,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杨政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分析

    目的:探究我院目前的骨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分析其主要原因,总结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住院治疗并出院的674例患者的护理资料,分析跌倒、磕碰、坠床、褥疮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结果:患者及家属对相关医学知识的知晓率不足、患者自身体质原因、医院管理制度不到位,护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及相关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充分等是骨科护理中主要的不安全因素,增强医患沟通,加强护理管理,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制定考核制度等,是应对护理不良事件的佳防治措施。防治措施实施后,我院骨科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有了明显降低,结果具有可比性(P <0.05)。而且我科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也获得了明显提高,结果具有可比性(P <0.05)。结论:针对我院骨科护理中的主要不安全因素设施有针对性的有效的防治措施,可明显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亚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疗效情况。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调查患儿及其家长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吸入方法的掌握情况等。住院期间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系统性健康教育及临床护理干预。于干预后再次观察以上指标,并对比护理前后患儿及其家长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吸入方法掌握情况。结果:①临床比较统计显示,36例患儿及其家长在干预后对疾病知识的掌握评分及对吸入方法的掌握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85.27±8.55vs70.56±5.01;92.21±10.61vs85.14±6.37),前后比较的差异性显著,均存在统计学意义(t =10.3908,P <0.05;t =12.6794,P <0.05)。②36例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94.44%;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94.44%。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综合护理进行临床干预,能够加速患者恢复,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配合度和临床治疗效果,融洽医患关系,因此,它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安全的临床诊治方法。

    作者:蒲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妊娠高血压产妇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2例在其基础上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出血量及分娩方式。结果:对照组总出血量(332.2±247.1)mL 显著高于研究组(268.3±223.5)mL,且剖宫产率52.6%显著高于研究组33.3%,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分娩结局的影响效果显著。

    作者:杨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