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提高住院病人对实习护生信任度的研究

朱昊瑞;马瑶;董丹;金丛建;林英

关键词:住院患者, 护理实习学生, 信任度
摘要: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对护理实习学生的信任度,明确护理实习学生在临床学习中的重点。方法:利用冈谷惠子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对我院住院患者进行匿名调查。结果:住院患者对护理实习学生的信任从实习生的操作技术、工作态度、仪表仪容以及他人的评价中提高,危重患者更倾向于在职护士的护理。结论:护理实习学生不但要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还需要注意自身修养的提高。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腰椎间盘突出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的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应用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进行治疗的患者8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采取综合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通过综合护理之后,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神经功能、认知功能以及睡眠质量等情况比护理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达到97.6%。结论:对于应用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恢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马智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住院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时期的高危 A /B 两组患者在开展品管圈前后发生率的改变进行对比。结果:对 B 组在开展品管圈后高危压疮发生率为3.8%,明显低于 A 组10.4%,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同时可以降低高危压疮发生率,调动护理人员主动参与压疮管理的积极性,提升护理人员的对高危压疮防范意识,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王琼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偏正头痛患者应用头疼汤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头痛汤用于治疗偏正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偏正头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31例每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疗法治疗,观察组加用头疼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2%(P <0.05);治疗后观察组在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头痛症状以及伴随症状评分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药头痛汤辅助治疗偏正头痛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建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ICU 重症患者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 ICU 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 ICU2012年3月~2015年3月接收的重症患者中随机抽取8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率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经比较,护理组的感染率为4.65%(2/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93%(9/43);同时护理组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5.35%(4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4%(33/4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 ICU 重症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具有显著效果,可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降低感染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孙朝霞;张雪;王甜;秦萌萌;李菲菲;陈翠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 D 缺乏与下肢动脉疾病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 D 缺乏与下肢动脉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06例,根据血25(OH)D3浓度分为维生素 D 缺乏组(<10ng/ml)和维生素 D 非缺乏组(≥10ng/ml)。采集临床资料数据,测定下肢动脉疾病指标踝肱比(ABI)。对血25(OH)D3水平及ABI 的关系进行方差分析及二项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在全部(20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维生素 D 缺乏组为84例(40.8%),维生素 D 非缺乏组122例(59.2%)。在维生素 D 缺乏组与非缺乏组中,已知的下肢动脉疾病危险因素(如年龄、BMI、腰围、高血压、吸烟、总胆固醇)无显著差异。维生素 D 缺乏组 ABI≤0.9的24例(28.6%),维生素 D 非缺乏组 ABI≤0.9的32例(26.2%),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二项分类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25(OH)D3浓度与 ABI 变化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未发现维生素 D 缺乏与下肢动脉疾病有显著相关性。

    作者:张英;杜学文;陈世清;陆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病人的长期疗效观察

    目的:对患有肝硬化的相关乙肝患者进行恩替卡韦的相关治疗,尤其是在失代偿期中,主要观察治疗过程中有效安全性。方法:对有完整2年资料患有肝硬化的乙肝患者在相应的失代偿期进行相应恩替卡韦治疗。结果:在全部20例患者中在接受了恩替韦卡的治疗之后病情明显有所好转。结论:对患有肝硬化的乙肝患者进行恩替韦卡的相关治疗之后在治疗的安全有效性上都比较好,能够对乙肝病毒给与有效的抑制,从而对后续病情的复发起到了降低的作用。

    作者:张立勇;张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东北不良民俗对儿科影响分析

    东北民俗尤其灵媒(乩童、东北俗称大仙)在儿科诊疗中的参与行为特征,与其历史,和各方关系。

    作者:廉守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快通道心脏手术麻醉中中等剂量芬太尼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在对患者进行快通道心脏手术的麻醉时应用中等剂量的芬太尼,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自2012年6月至2015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脏病患者共计200例,对200例患者在进行心脏手术的麻醉中使用中等剂量的芬太尼,并由护理人员对患者手术的经过时间、心肺的转流时间、麻醉的维持时间、拔管的时间、苏醒的时间以及术后的出血量与苏醒情况等问题进行观察并记录。结果:在应用中等剂量的芬太尼对需要手术的患者进行麻醉,取得了十分理想的临床应用与效果,各方面较以往常规治疗时的记录数据具有着不同程度的显著加强。结论:在快通道的心脏手术的麻醉之中使用中等剂量的芬太尼,不仅在临床中有着十分理想的麻醉效果,并且,还能够十分有效地对患者在重症室观察的时间被缩短,减少患者所受到的持续痛苦,并且还能够为患者及其家属节省可观的经济消费。

    作者:刘长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状况。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对症护理,护理组患者则在常规对症护理的同时结合综合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 SAQ 评估量表评分。结果:护理组患者的 SAQ 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联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优化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徐文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磁共振成像对隆乳材料鉴别及并发症处理的指导放射线意义

    目的:对隆乳材料及术后并发症的磁共振表现特点进行观察,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在我院经过磁共振成像检查后完成隆乳的患者共计106例,经患者后对其进行调查与研究。根据隆乳材料的不同,以此制定对应适合的扫描序列,通过对注射或植入不同类型假体的磁共振成像表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的隆胸材料在磁共振图像上,其位置、信号、边界等均有着不同的特性与表现,因此,可以通过对序列组合进行扫描从而对隆胸材料的性质以及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并且,通过加强动态的扫描还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腺体病变。结论:在鉴别隆乳材料以及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处理中使用磁共振成像有着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对其进行大力推荐,提高临床应用率。

    作者:贺兰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重症监护病房10例精神异常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护理体会

    报导10例因精神异常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病例,护理要点:加强心理护理、适当约束、抗精神异常药物药效观察、提供安全舒适环境、提供全程生活护理。

    作者:戴雪慧;俞绣芹;王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谈腹横纹小切口疝气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对腹横纹小切口疝气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2月至2014年间12月治疗腹横纹小切口疝气的患病儿童共36例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13例,观察组进行腹横纹小切口手术,对照组进行常规的疝气手术,研究两组手术后的临床指标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都比对照组少,患病儿童在手术后的并发症例数为6例(17.1%),观察组为1例(2.9%),对照组为5例(14.2%),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横纹小切口疝气手术是一种具有明显效果的微创手术,减少并发症,有效的改善小儿疝气治疗效果。

    作者:雍新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非语言沟通在监护室的应用

    非语言行为是人类的一种符号,用来传递一些信息,在护患关系中起着重要的沟通作用。面对一些特殊患者时,医护人员十分依赖于用非语言沟通来与患者交流。在护理中,非语言沟通的应用为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增加护患之间交流,提高护理质量起了重要作用。

    作者:宋晶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67例脑出血患者术后 ICU 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后 ICU 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4年进行脑出血手术的患者67例进行分析总结,将67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3例,对照组34例。实验组采用 ICU 病房监护护理的方法进行手术护理,对照组采用普通病房护理的方法进行术后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几率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痊愈出院有30例,死亡3例。对照组患者痊愈出院有20例,14例死亡。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为12.12%,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为47.06%。实验组的患者在生活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脑出血手术患者进行 ICU 的护理,能够明显的提升患者手术治疗的质量,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研究分析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占位病变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占位病变价值。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占位病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诊断检测方式,实验组采用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检测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的超声诊断病理结果、超声弹性成像评分结果。结果:实验组中恶性病灶诊断为恶性结果、良性病灶诊断为恶性、良性病灶诊断为良性三项指标和对照组对应的病灶诊断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占位病变患者采用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检测方式,可以有效提升诊断准确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郑志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疗效情况。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调查患儿及其家长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吸入方法的掌握情况等。住院期间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系统性健康教育及临床护理干预。于干预后再次观察以上指标,并对比护理前后患儿及其家长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吸入方法掌握情况。结果:①临床比较统计显示,36例患儿及其家长在干预后对疾病知识的掌握评分及对吸入方法的掌握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85.27±8.55vs70.56±5.01;92.21±10.61vs85.14±6.37),前后比较的差异性显著,均存在统计学意义(t =10.3908,P <0.05;t =12.6794,P <0.05)。②36例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94.44%;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94.44%。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综合护理进行临床干预,能够加速患者恢复,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配合度和临床治疗效果,融洽医患关系,因此,它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安全的临床诊治方法。

    作者:蒲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预防护理干预对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预防护理干预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来在我院阴道分娩产妇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预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不同的护理方式下,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及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预防护理干预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对于减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有良好的效果,有很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付传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补阳还五汤联合天麻钩藤饮对260例脑梗塞的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和研究补阳还五汤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体会。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来我院治疗脑梗塞的患者2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130例患者,经过相关检查,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脑梗塞,将第一组作为对照组,第二组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方法即西药治疗进行治疗,常用的西药有低分子右旋糖酐、胞二磷胆碱;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天麻钩藤饮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期均为一个月,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观察和记录,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2%,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均得到有效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方法治疗脑梗塞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西药治疗方法,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于临床。

    作者:王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质控护士在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防范医疗纠纷,保障护理质量。方法:质控护士对护理文书质量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归档案前终末把关,反馈、分析讨论、整改。结果:护理文书缺限减少,书写质量提高。结论:通过质控护士检查,强化了法律意识,保障了医疗安全,防范了医患纠纷,提高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作者:方瑞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加味四黄散外敷治疗风湿热痹型膝痹证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加味四黄散外敷治疗风湿热痹型膝痹证临床效果,总结可以改善风湿热痹型膝痹证病患治疗效果的主要方法。方法:笔者随机选择2014年03月-2015年03月在三都县人民医院骨科接受诊治的72例风湿热痹型膝痹证病患,以随机法为主要方式将其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有36例,实验组有36例。对照组病患以常规疗法为主要方案展开各项救治活动,同时实验组病患则以加味四黄散外敷治疗为主要方案展开各项救治活动,观察并且比较两组病患治疗工作的有效性。结果:结果表明2组病患在住院时长、药物起效时间等指标之间明显表现出差异(P <0.05)。结论:基于风湿热痹型膝痹证病患而言,以加味四黄散外敷治疗能够提升病患临床效果。

    作者:传洪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