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喜炎平联合氨溴索用药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赵绍成

关键词:小儿, 毛细支气管炎, 喜炎平, 氨溴索
摘要:目的:临床探讨分析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喜炎平联合氨溴索用药的治疗效果及推广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性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4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参与临床研究,分别给予喜炎平联合氨溴索、利巴韦林治疗后对照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79.17%),在体温恢复、咳嗽消失、喘息缓解等指标改善时间方面研究组患儿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经临床实践研究证实,喜炎平联合氨溴索用药可显著改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副作用较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 ICU 重症患者护理中6S 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6S 管理模式在 ICU 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从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 ICU 重症患者中抽取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6S 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经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分别为7.89%(3/38)和94.74%(36/38),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6.32%(10/38)和68.42%(26/38),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6S 管理模式对 ICU 重症患者进行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陈翠华;孙朝霞;张雪;王甜;秦萌萌;李菲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糖尿病足的病因及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糖尿病足的病因及护理对策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发病原因、护理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20±1.07)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9.13±3.09)分,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足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足情况,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对于治疗过程的配合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丹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药品的库房管理与贮存方法研究

    目的:分析药品的库房管理与贮存方法。方法:根据相关药品的特性和特征,选择适当的贮藏方法。结果:在对药品进行贮藏时需要根据药品的特征和性质,对贮存条件进行充分考虑,从而选择佳的保存方法。结论:针对于药品而言,属于一种及其特殊的商品,所以在保管方面需要做到科学合理,从根本上保证每种药品的安全、有效。

    作者:金生禄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谈健康教育在社区全科门诊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社区全科门诊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社区全科门诊抽取了14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随机等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健康教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发症、患者的满意率、健康治疗的掌握情况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我社区全科门诊里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叶坚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小儿护理中个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解析

    目的:解析小儿护理中个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小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分析不同护理实施后患儿的配合情况以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配合率以及家长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服务理念,有利于患儿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提高家长护理满意率,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李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状况。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对症护理,护理组患者则在常规对症护理的同时结合综合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 SAQ 评估量表评分。结果:护理组患者的 SAQ 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联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优化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徐文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谈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有效的管理方法。方法:选取48例妊娠期间糖尿病孕妇,设为治疗组,同时抽取同期健康的妊娠期孕妇,两组进行对比。结果:通过饮食疗法,48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有38例血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另外10例通过胰岛素联合饮食疗法有效控制了血糖。经临床治疗后,48例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除早产发病率高于非糖尿病组外(p <0.05,),各种妊娠期并发症同费糖尿病组孕妇无差别。结论:加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管理,采取胰岛素治疗或饮食疗法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在恰当的时间终止妊娠,预防母婴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熊丽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复方三维 B 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为探讨复方三维 B 静脉滴注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复方三维 B 针剂,每日一次,每次1支,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窄谱中波紫外线对局部皮损部位照射,以上治疗10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后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痊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62.22%、40.00%和80.00%、57.78%。二者经 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 均小于0.05)。结论:复方三维 B 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红梅;程世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析跟骨骨质增生患者的中药治疗

    目的:探讨中药外洗治疗跟骨骨质增生临床效果。方法:对临床12例患者运用中药组方进行外洗加外敷治疗,对8例患者进行非甾体药物和中成药服用,两者进行对比疗效和副作用。结果:口服组起效较快,副作用大,部分患者难以接受,治疗出现断续,致使病情出现反复,而中药外洗组疗效显著、稳定、无不良副作用。结论:中药外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周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糖尿病治疗的十一大误区

    笔者在多年治疗糖尿病过程中根据患者对糖尿病的一些误读,总结出糖尿病患者容易误解的十一大误区,这些误区即影响到患者治疗措施的实施,又妨碍了各项操作的达标,糖尿病医生要经常提醒、督促和检查糖尿病患者不要走入这十一大误区。

    作者:苑灿明;周一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精神病专科医院传染病管理及防控措施

    目的:探讨精神病专科医院在传染病管理方面存在的潜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方法:对我院传染病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有目的性的制定合理、科学、高效的防控措施。结果:通过制定并实施相应的防控措施,全面提升了全院医护人员对传染病的防控意识,有效防止了传染病的爆发。结论:加大系统理论培训、强化全院防控意识、健全感染管理体系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是提高精神病专科医院感染管理效率的关键。

    作者:莫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分析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的现状与分析

    目的:研究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的现状,并根据具体的工作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各种隐患进行处理,提升医院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方法:对本院妇科医护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分析妇科护理工作安全隐患及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处理后,妇科护理工作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同样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加强妇科护理人员的相关管理,且积极的寻找处理妇科护理工作中安全隐患的相应对策,能够使妇科护理水平、病人的满意度得到大大提升,进而降低妇科护理工作中产生各种安全隐患,可以在临床中不断的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周雨晴;胡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腹针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腹针疗法在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以10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以常规针刺疗法治疗,干预组以腹针疗法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接受治疗后腰围、臀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针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价值确切,较常规针刺疗法效果更为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腰围臀围,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作者:韩洪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分析妇洁灵应用护理在小儿尿布性皮炎中的效果

    目的:分析妇洁灵应用护理在小儿尿布性皮炎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90例小儿尿布性皮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妇洁灵混合温水方式进行浸泡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结果:护理组的总有效例数为4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例数为3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5.56%;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妇洁灵混合温水方式进行浸泡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 ICU 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 ICU 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来我院治疗的 ICU 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60例患者使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 ICU 护理,而对其余6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病情缓解度。结果:在实验组经过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 ICU 护理之后,实验组显效35例,有效20例,无效5例,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40例,相对于对照组来说,效果更好,病人恢复情况更好,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 ICU 护理对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较好的疗效,说明此方式对于此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符合当代医疗理念的要求。结论: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 ICU 护理对于患者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有一定积极意义[1]。

    作者:王洪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探讨小儿门诊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时的注意事项及减轻其不良反应的有效临床护理措施

    目的:对小儿门诊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时的注意事项及减轻其不良反应的有效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小儿门诊进行乳糖酸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注射过程中,对所有患儿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状况,注射结束后,对患者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以探讨临床护理效果。结果:200例患者中,共有52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即不良反应率为26.00%,其中有32例患者为注射部位刺激性疼痛,12例患者为消化系统不良,8例患者出现皮疹;200例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较高,总满意率为88.50%,共有177例患者对我门诊的护理措施表示满意。结论:小儿门诊患者在进行乳糖酸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采取合理的临床护理措施,注意其注意事项,可以有效控制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故该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作者:王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消化性溃疡行细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行细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10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 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消化性溃疡行细节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婧婧;张媛;罗浩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男性不育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护理支持的研究

    目的:男性不育患者的精神心理症状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焦虑抑郁量表(HAD 量表)对80例不育者进行评估、分析,筛选鉴别男性不育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并与80例已婚生育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男性不育患者焦虑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P <0.05),不育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就诊次数和睾丸病变程度。结论:男性不育患者合并有明显精神心理症状,值得关注,并需要积极的护理支持。

    作者:高政雄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在预防控制艾滋病中的策略和效果分析

    艾滋病又称获得新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由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导致人类死亡的慢性传染疾病。艾滋病在全球已蔓延开来,已经进入第三个十年,其不仅对社会的发展有严重性阻碍,还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命安全。尽管无法治愈艾滋病患者,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宣传,向公民普及艾滋病知识,加强控制和预防艾滋病的信念,减少碰触艾滋病的危险行为。

    作者:张莉辉;姜远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观察比较不同术式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目的:比较不同术式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眼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43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单纯小梁切除术,研究组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探讨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过治疗,其眼压和视力的变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0.05);但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不明显(P >0.05)。结论: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郭会群;卢善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