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琳
目的:探讨控制血糖,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预防干预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市某社区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血糖控制,观察组在常规血糖控制的基础上采用社区预防干预,观察两组的预防干预效果。结果:在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取社区预防干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血糖得到了有效地控制,能更加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和社区管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肖永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白血病病人口腔溃疡的护理方法,为白血病病人口腔溃疡的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白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7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复方利多卡因含漱液漱口,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5.7%;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5)。对照组患儿的疼痛率为57.1%,出血率为54.3%;观察组的疼痛率为25.7%,出血率为17.1%,观察组患儿的疼痛率、出血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05)。结论:使用复方利多卡因含漱液进行口腔护理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彭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治疗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60例,采取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常规心绞痛药物进行治疗,干预组在传统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并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的临床疗效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氯吡格雷配合常规药物治疗急性心绞痛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贺顺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射频消融治疗42例肝癌的常见并发症护理。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42例肝癌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其射频消融治疗,同时,观察其治疗后并发症情况,并对其进行护理。结果:治疗及护理后,肿瘤直径<3cm,完全消融16例(38.10%);肿瘤直径3-5cm,完全消融10例(23.81%);肿瘤直径>5cm,完全消融7例(16.67%)。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后,对其常见并发症进行护理,能够进一步提升治疗的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马庆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脑血栓患者采用医学分组方法分成观察1组和观察2组。对观察1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观察2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结果: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比较无明显差异,实施护理后观察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观察1组患者,两组前后的差值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分析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2年6月到2014年6月中收治的心肌缺血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为6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相比于治疗前显著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心肌缺血临床疗效显著,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缩短发作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王淼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在实施早期宫颈癌筛查的过程中,分析社区妇科普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01月-2015年01月社区育龄妇女300例,对其进行妇科疾病普查。针对终的普查结果实施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终检查表现出生殖道感染的患者109例,所占比例为36.33%;其中患有滴虫性阴道炎的患者11例,所占比例为10.09%;患有外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患者13例,所占百分比为11.93%;患有细菌性阴道炎的患者14例,所占百分比为12.84%;患有外生殖器尖锐湿疣的患者1例,所占百分比为0.92%,其他疾病的患者70例,所占百分比为64.22%。结论:针对社区育龄妇女,给予社区妇科普查针对早期宫颈癌疾病的发现以及宫颈病变的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表现出显著价值。
作者:陈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早产儿院内感染原因,探讨相应预防措施。方法:对30例早产儿医院感染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早产儿自身各系统发育不成熟、暖箱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等是早产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预防和控制早产儿感染是控制早产儿其它并发症的关键,可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作者:朱小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螺旋 CT 增强三期的强化特征,了解胃癌侵及范围和淋巴结转移数量等状况,对胃癌术前 TNM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6例经病理证实为进展期胃癌的患者,口服水经多层螺旋 CT 三期增强扫描,了解胃癌侵及范围和淋巴结转移的部位及数量,评价多层螺旋 CT 增强三期对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56例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为93%。其中胃小弯部淋巴结16例、贲门部淋巴结12例、胃大弯部淋巴结9例、腹腔干淋巴结8例、幽门部淋巴结5例、脾淋巴结2例。结论:多层螺旋 CT 增强三期对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为临床术前分期及治疗方式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徐良斌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6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42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麻醉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全凭静脉麻醉组(220例)与全程吸入麻醉组(200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 MMSE(认知功能量表)的评分情况。结果:全凭静脉麻醉组麻醉后的 MMSE 评分评分明显高于全程吸入麻醉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不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认知功能造成太大影响,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铁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观察微波治疗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60例鼻出血患者,并且将这些鼻出血患者,可以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中,采取常规填塞止血海绵治疗措施,给予研究组患者,给予微波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临床中应用微波治疗疾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鼻出血患者经微波治疗后,发挥积极治疗效果,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临床治疗鼻出血中,对其应用微波治疗手段,不仅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还可以发挥积极治疗效果,发挥优越性。
作者:张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钙是人体所必需的常量元素,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钙的流失也越来越多,骨质疏松病对中、老年人的影响越来越大,婴幼儿的各种钙缺乏病的出现也让人们阵阵担忧。对于现在的钙缺乏症,"如何补钙""怎样才能不缺钙"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
作者:张金秀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是(0.91±0.17)d、(4.00±0.13)d、(3.49±2.17)d、(5.43±1.57)d,四项指标结果和对照组对应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式后,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近年来医院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医疗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医院综合档案信息量不断增加,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医院发展要求,非常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医院综合档案信息化建设,这对于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加强医院综合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医院综合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子雪妃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9月到2015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40例糖尿病患者,均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同时予以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经治疗后,2d 后达到血糖控制目标14例,3-5d 后达到25例,6d 后达到1例;平均住院时间为(10.62±1.51)d;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50%(5/40),处理后均消失;低血糖发生率为5.00%(2/40)。结论: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并予以良好的护理,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杨政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研究,为该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研究对象取自于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接诊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8例患者住院期间,单纯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28例患者住院期间,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7.9%和92.9%,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闭塞率、再通率以及90d 左右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更佳,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全体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任何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用药安全性高,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洪;陈乐生;刘金;陈世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前列腺癌患者采取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自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共计124例,在获得了患者本人将其家属的同意后对其进行临床研究。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法将124例患者平均分为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的两组,前者设定为观察组,后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各62例。由护理人员对两组患者提供无差别的优质护理服务,并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各相关指标。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124例患者的治疗均十分成功,且TKRP 组的患者在残余尿量,大尿流率,血清 PSA 的水平等指标的对比上均要显著的强于 TURP 组,其差异有着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在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有着十分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恢复情况十分理想,反馈情况较好,值得对其进行应用并大力的推广[1]。
作者:向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社区从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抽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是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给予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在并发症发生率、血压控制上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高血压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病防治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梅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儿童食物不耐受与过敏性紫癜病发的关联,进而寻找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有效途径。方法:通过我院的过敏性紫癜患儿以及健康体检儿童对十四项食物的食物不耐受检测的对比分析,观察不同食物特异性 IgG 的阳性变化。结果:观察组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病变患者食物特异性 IgG 的阳性明显高于健康对比组,且鸡蛋、鳕鱼和牛奶的食物特异性反应强烈。结论:通过对患儿食物不耐受检测对某些特定食物存在的不耐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临床实施个性化的健康饮食指导来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紫癜具有临床实践意义。
作者:王旭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肺部感染临床特点,为提高老年肺部感染诊断及治疗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92例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病以冬春两季多见,多数病例基础疾病及合并症多,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致病菌复杂、预后较差。结论:对老年患者的非特异性临床表现给予重视、及时进行相关检查,早诊断、早治疗、重视全身综合治疗措施是提高临床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高健;林炯如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