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执行功能损害的特点. 方法: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8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WCST)和Stroop色词测试评估两组的认知功能并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在 WSCT 的完成分类数、错误应答数、持续错误数和Stroop色词测试中读颜色卡片时错误数及所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执行功能显著受损.
作者:王金成;赵晓川;宋美;吴振国;辛博;高明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诊治的80 例高血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BP、DBP、HR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后SBP、DBP、HR等,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高血压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姜峰;杨春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外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探讨不良事件解决的对策. 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4月在我院南院治疗中发生不良事件的患者10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分类情况、时间特点和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 结果:其中Ⅰ级不良事件1例,Ⅱ级不良事件11例,Ⅲ级不良事件55例,Ⅳ级不良事件39件. 其中给药错误23例,跌倒18例,管道脱落10例,皮肤护理不良5 例,技术操作不当5例,标本采集/送检4例,医嘱漏执行4 例,仪器/管道连接、使用不当4例,坠床3例,针刺伤2例,烫伤2例,输液反应2例,设施安全2例,消毒隔离事件2例,皮试观察记录2例,药物配伍反应1例,外出1例,自杀1例,输血外渗1例,其他6例. 在与护理人员之间关系方面,年资较低的护士更容易发生不良事件情况,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结论:外科是临床中较为重要的科室,由于患者的数量较多,工作较为复杂,因此在护理过程汇总很容易发生跌倒、错误用药、烫伤等不良事件情况. 因此护理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合理排班,这样能够降低临床护理不良事件情况发生的几率.
作者:林海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助产士接受窒息复苏培训对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成功复苏率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9月于我院分娩的新生儿2035例做为对照组,2013年10月至12月实施强化培训,培训后2014年1月至9月的分娩新生儿2048例做为试验组,比较培训前后两组分娩新生儿相关指标的差异性. 结果:试验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窒息新生儿成功复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对助产士实施窒息复苏培训,有助于降低新生儿娩出时窒息发生率,并能为窒息新生儿提供优质高效的复苏支持,提高成功复苏率.
作者:旦增卓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UGBC)的临床护理体会. 方法:以我院消化内科2014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期间收治的100 例UGBC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大便潜血转阴时间、肠鸣音正常时间以及住院天时间. 结果:(1)护理后,观察组显效17例(34%),有效29例(58%),无效4例(8%),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41/50,8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观察组的大便潜血转阴时间、肠鸣音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UGBC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开展针对性化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疗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运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针对两种会阴保护法对预防会阴撕裂的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择孕妇180 例,随机将180 例孕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生时采用改良式会阴保护法,对照组接生时采用传统会阴保护法,观察两组孕妇会阴撕裂效果. 结果:两组产妇会阴撕裂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改良式会阴保护法可以使产妇分娩过程中会阴损伤得到有效减少,这对接生质量以及母婴安全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启英;周曼;赵钿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收治10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施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和干预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各方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综合护理配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具有安全性高、创伤性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究质谱技术及其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方法:取2013 年7 月 ~2014 年7 月在我院利用质谱技术进行检查的279 例患者,根据这2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质谱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结果:79例患者临床检验结果相较传统的检验方法高效、灵敏、准确. 结论:水平的不断提高,质谱技术逐渐在医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分析速度快、分离和鉴定能同时进行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的广泛推广.
作者:杜爱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双相情感障碍1型与2型对脑功能的作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患有双相情感障碍1型和2型的患者各50例,将1型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作为A组,2型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作为B组,研究双相情感障碍1型与2型对脑功能的作用效果. 结果:A组和B组在认知功能所有检测中的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 B 组的认知功能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1型和2型均对脑功能有严重影响,双相情感障碍1型与2型两者在脑功能方面比较,作用效果差异不大.
作者:王启琴;马春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运用回顾性统计数据指标分析早期围产保健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 年3月期间在商洛市妇幼保健院确诊并接收早期围产保健观察的500例孕妇作为本次研究调查的研究组,另外选取未定期做围产保健以及意外怀孕的孕妇500 例作为对照组,通过观察妊娠期并发症以及分娩方式特征指标数据来对比分析不同的妊娠结局影响. 结果:研究组中的500 例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贫血症、妊娠期胎儿宫内窘迫等并发症合并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500例对照组,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并发症危害率均小于对照组,新生儿畸形、窒息、难产发生率以及孕妇分娩产后出血量、非足月妊娠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围产保健有利于改善妊娠及分娩结局,可有效减少妊娠期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成活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闫艳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采集新生儿外周动脉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2011 年2月-2014年2 月在我院住院的196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外周采血组和股静脉采血组,两组各98例. 外周采血组通过外周动脉采血方法对新生儿进行采血,股静脉采血组通过股静脉穿刺采血方法对新生儿进行采血,分别记录两组新生儿一次采血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 结果:外周采血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为94.90%,股静脉采血组为81.63%,外周采血组一次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股静脉采血组;且外周采血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股静脉采血组.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外周动脉采血成功率高,不良反应率低,在新生儿护理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秀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探讨哺乳期子宫放环术中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与疗效. 方法:选取98例哺乳期子宫放环术妇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9例,对照组妇女在术前给予宫缩素,实验组术后给予葆宫止血颗粒治疗,观察两组的术后出血情况、月经量以及其他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3个月出血18.4%,显著低于对照组42.9%( P <0.01 );治疗后月经量比术后显著下降( P <0.05 ).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3%,显著低于对照组44.9%( P<0.01 ). 结论:给予哺乳期子宫放环术中出血患者术后葆宫止血颗粒治疗,可有效减少术后出血的发生,减少放环术后月经量,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瑾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针对内分泌科护理所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对策. 方法:从我院2013 年到2015 年间收治的内分泌患者中随机的选取200例患者,将20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患者各有100 例. 对观察组的100 例患者根据安全护理方式制定的全面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对照组的100例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护理事故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在护理满意程度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差异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内分泌科护理工作中,严格的按照安全护理方式制定的全面护理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较高,应该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徐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不安全因素和防范对策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 年5月~2014年5 月期间收治的106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治疗效果,进而分析血液透析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并总结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结果: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3.0%,观察组为96.2%,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5.1%,观察组为5.7%,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不安全因素和防范对策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吴丽妍;马万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探讨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普米克令舒的治疗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7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38例行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35例行普米克令舒+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 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76.3%(P<0.01),而显效率为85.7%,显著高于对照组50.0%(P<0.01). 结论: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普米克令舒的治疗疗效更加显著,无不良反应,因此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的价值.
作者:叶旭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应用及体会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作用和意义. 方法:抽取我院自2012 年5 月至2013 年5 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88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上加入健康教育,从而对两组患者进行效果对比. 结果:观察组无论是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满意度和依从性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在并发症发生率上也小于对照组,对比数据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加强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加强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对护工工作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前,世界微生物检验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例如PCR技术、蛋白芯片技术,这些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有效缩短了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时间和质量,促进了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的发展. 但即便如此,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也不能被完全取代,两者在微生物检验工作中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要促进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发展,就要加强对微生物检验质量的管理工作,从而保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
作者:叶星月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彩超在早孕药物流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行药物流产早孕妇女,均通过腹部超声进行流产效果监测,包括流产前后子宫内部回声、孕囊大小以及血流信号,观察早孕妇女的药物流产效果,评价彩超在监测药物流产中的临床价值. 结果:彩超监测结果显示,不同流产结局彩超显像有所差异;与孕囊直径>10mm的比较,孕囊内径在10mm以下的流产成功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初次妊娠的药物流产成功率显著高于再次妊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彩超在监测早孕妇女药物流产成功率方面安全可靠,药物流产选择时,尽量考虑低龄产妇或者初产妇.
作者:解富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比较布托啡诺与吗啡用于女性痔疮手术硬膜外镇痛的不良反应. 方法:随机抽取在2014 年1 月至2015 年4 月间进行痔疮手术后需要硬膜外镇痛的80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 B组)和吗啡组( M组) ,每组40例. 两组患者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模式为负荷量+持续剂量+自控给药. 评估术后2(T1)、4(T2)、8(T3)、12(T4)、24(T5)和36h(T6)各时点的镇痛评分、镇静评分,同时观察术后36h镇痛期间患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术后各观察时点的镇痛评分和镇静评分比较,没有明显差异( p >0.05 );B 组发生恶心(10%)、呕吐(0)、头晕(7.5%)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M组(32.5%、17.5%、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布托啡诺对女性痔疮手术硬膜外镇痛麻醉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永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护理方法与效果.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140 例的临床护理资料做回顾性分析. 结果: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病情恢复情况较好. 结论:对甲减患者采取全方位的生活、心理护理,有利于其病情恢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向海湘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