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目的:研究双相情感障碍1型与2型对脑功能的作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患有双相情感障碍1型和2型的患者各50例,将1型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作为A组,2型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作为B组,研究双相情感障碍1型与2型对脑功能的作用效果. 结果:A组和B组在认知功能所有检测中的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 B 组的认知功能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1型和2型均对脑功能有严重影响,双相情感障碍1型与2型两者在脑功能方面比较,作用效果差异不大.
作者:王启琴;马春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激光光凝治疗眼底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80例眼底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0 例)和对照组(30 例),观察组行激光光凝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0.0%、100.0%,对照组为40.0%、86.7%,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0%)低于对照组(23.3%),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激光光凝治疗眼底病,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李丽;张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并观察腔内彩超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早期瘢痕妊娠的临床表现,评价其应用价值,给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使患者早日接受治疗. 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在我院2012年9月到2014年11月之间进行腔内彩超治疗的100名患者,随机选取40 例作为临床研究的案例,对患者的子宫以及附近区域进行常规检查,对患者的宫颈情况、子宫切口、妊娠位置、切口部位回声以及流血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并且比较随访结果以及腔内彩超治疗的结果. 结果:40例患者中经过腔内彩超诊断未发现孕囊,根据彩超声像图特征在子宫切口部位发现胚囊型17例,回声包块型21例,有2例被误诊为宫内妊娠,其腔内彩超正确诊断率是98.56%、特异度是21.12%、胚囊的正确诊断率是93.58%. 结论:对腔内彩超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早期瘢痕妊娠的临床观察有着重要作用以及价值,有利于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周美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应用持续血液净化方式对重症监护室中患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疾病的患者实施救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疾病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 采用常规重症监护室救治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常规方案基础上,加用持续血液净化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 结果:治疗组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疾病重症监护室救治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应用持续血液净化方式对重症监护室中患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疾病的患者实施救治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曾燕萍;马卫星;向辉;丁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生殖健康状况与保健需求进行调查分析. 方法:选取我社区2012年1月~2014年1月的150例妇女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围绝经期的生殖健康情况以及保健需求,从而进行分析. 结果:选取的150例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状况较好,部分出现紊乱情况,对于保健知识的需求较为强烈. 结论:围绝经期妇女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一定的生殖健康问题,应该根据其保健需求进行适当的生殖健康知识的讲解来提高她们对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作者:卢方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生化检验中导致结果异常的因素,为提升生化检验的准确性提供指导.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检验科在2013 年进行生化检验的资料,分析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 结果: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因素主要有标本采集、生理因素和溶血等. 结论:需要不断的提升检验人员的素质,采集符合要求的样本,发现检验异常及时与医师进行沟通,医院需要加强检验的控制,从而得出准确的检验结果.
作者:朱国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一贯煎临床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型肝胆疾病、胃病、妇产科疾病等,临床应用防治疾病疗效显著. 实验研究证实具有保肝、降酶,减轻炎症反应,抑制肝纤维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本文主要从其临床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基础做一总结,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一贯煎提供参考.
作者:范魏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收治10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施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和干预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各方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综合护理配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具有安全性高、创伤性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与研究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有效和无效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和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共50例纳入研究,依据患者对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是否有效分为支气管扩张剂有效组(有效组)和支气管扩张剂无效组(无效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肺通气功能指标及气道反应性,辣椒素咳嗽敏感性和诱导痰炎症细胞数及分类计数. 结果:有效组占所有变异性哮喘人数的60.00%,无效组占40.00%;有效组肺通气各项指标中如FEV1、FVC、FEV1/FVC 和 MMEF 及 PD20FEV1 与无效组相比有下降趋势,但统计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有效组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上清液中PGD2及ECP水平明显高于无效组,差异显著,P<0.05;有效组咳嗽阈值logC5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有效组治疗后咳嗽症状积分改善分值与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组胺、PGD2 及 ECP水平为正相关关系,与 logC5 为负相关关系. 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存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有效及无效两种分型,两者发生机制可能存在不同,且不同气道炎症介质水平引起的支气管收缩不同程度可能是影响支气管扩张剂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边万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行低分子肝素钙与银杏达莫等联合治疗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7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 对照组行阿司匹林肠溶片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银杏达莫治疗,观察两组疗效.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显著比对照组54.29%高,且纤维蛋白原、全血粘度与红细胞压积情况均比对照组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行低分子肝素钙与银杏达莫等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其临床症状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胡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回顾性统计分析研究高龄产妇妊娠的危险因素与对妊娠结局造成的预后病症影响. 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在商洛市妇幼保健院确诊并接收住院治疗观察的187例高龄产妇(35岁及以上)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并选取187例同期非高龄产妇(35 岁以下)作为对照组,通过回顾性分析统计2组间相关指标数据研究其不同的妊娠危险并发症病因、新生儿分娩方式与出生时健康安全情况. 结果:观察组(高龄产妇组)在妊娠期高血压、胎儿生长受限、早产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非高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高龄产妇组)在新生儿分娩方式、前置胎盘、新生儿窒息、胎儿畸形、产后出血与胎膜早破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非高龄产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龄产妇易出现妊娠期高血压、胎儿生长受限、早产等妊娠期并发症,同时也增加了剖宫产分娩方式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然而高龄产妇系列妊娠期并发症对新生儿结局影响不是很大. 因此,积极进行分娩前围产期保健,加强孕前妊娠期并发症预防治疗宣传,对于高龄产妇及新生儿健康安全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闫艳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术后瘢痕组织的诊断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甲状腺手术患者50 例,对其采取超声(超高频和高频)进行检查,对其诊断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甲状腺术后瘢痕深度为6cm时,超高频组与高频组瘢痕平均厚度(t=6.31,P<0.05)及边缘清晰度(X2 =5.67,P<0.05),差异显著,甲状腺术后瘢痕深度为8cm时,超高频组与高频组瘢痕平均厚度(t=5.38,P<0.05)及边缘清晰度(X2 =3.24,P<0.05),差异显著. 结论:对甲状腺患者术后的瘢痕组织采取超声进行检查,安全可靠,尤其是超高频超声检查,更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华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讨论并分析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 年10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基础+弥可保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入黄芪桂枝汤进行治疗,经过系统的治疗后就两组患者的血流变学指标和神经传导速度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两组患者在血流变学指标和神经传导速度上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黄芪桂枝汤运用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血流变提高神经供血供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马晓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结合腹部彩超以及实验室数据对先兆流产预后进行初步判断及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100 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其中40例正常早孕妇女为对照组,60例先兆流产孕妇为观察组,经腹部彩超以及实验室数据对先兆流产预后进行初步判断,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先兆流产妊娠组经腹部彩超显示妊娠囊位于宫体或宫底部,妊娠囊周围可有少许不规则的液性暗区,可见心管或胎心搏动,并可见卵黄囊和螺旋动脉存在[1]. 先兆流产妊娠失败组未在腹部彩超下看见正常妊娠囊以及卵黄囊、胚芽等. 各项数值测定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先兆流产患者给予保胎治疗,结合腹部彩超对宫内胚胎发育的状态进行记录与评估,以此避免不必要的保胎措施与流程.
作者:张建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析牙龈炎所致牙龈出血运用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牙龈炎所致牙龈出血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龈沟出血指数( SBI)和菌斑指数( PLI)改善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临床上运用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牙龈炎所致牙龈出血,不仅可以改善症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陈昌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已婚育龄妇女保健知识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并且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随机选取2014 年1 月 -2015 年1 月的我社区已婚育龄妇女150例作调查,对她们的保健知识认知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同时对影响认识情况的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年龄段、文化程度、工作环境、收入及婚姻状况等均会影响妇女保健知识的认知情况,选取的150例调查对象的保健知识认知评分为(57.56 ±5.46)分. 结论:已婚育龄妇女对于保健知识的认知情况较好,影响其认知的因素主要有文化程度、年龄、职业以及收入等.
作者:俞雪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4 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患者均采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后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显著(p<0.05);58 例患者血压水平控制在139/90mmHg以下,血压控制有效率为78.4%;25 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8%. 结论: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显著,在降压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会使患者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掌握禁忌证和适应证,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郑松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在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120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减少非计划拔管的发生对其进行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非计划拔管的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的非计划拔管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强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的发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利用CRP联合CA125、CEA对卵巢癌诊断的价值. 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方式,从2013年1月至2015年5 月来我院进行卵巢癌症诊断的患者病例当中选出三组对象,其中诊断为卵巢癌的共75例,作为癌症组;诊断出女性盆腔良性疾病的患者共29例,作为疾病组;选出诊断为健康的研究对象共68例,作为对比组. 分别抽取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液进行检查,了解其血液当中C反应蛋白(CRP)、糖类抗原CA125(CA125)、癌胚抗原(CEA)的浓度. 结果:本次研究中,癌症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糖类抗原CA125、癌胚抗原的含量分别为(24.68 ±12.21)、(291.27 ±122.16)、(8.71 ±6.44),明显高于疾病组和对比组. 三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临床诊断卵巢癌时,患者的 C反应蛋白(CRP)、糖类抗原CA125(CA125)、癌胚抗原(CEA)的浓度较其它疾病和正常人要明显增高,因此具有诊断意义,能够作为卵巢癌诊断的指导数据.
作者:周小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与研究血凝酶在老年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价值.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血凝酶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曲肽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76.5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血凝酶应用于老年消化道出血,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瑞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