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急诊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护理干预

王娟

关键词:护理干预, 低血压综合症, 急诊剖宫产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急诊剖宫产麻醉后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提高急诊剖宫产的护理水平.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20例急诊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 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产妇分别为60 例,对照组产妇施行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的发生情况与麻醉前5min血压和心率变化情况.结果:结果表明,观察组产妇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的人数低于对照组产妇,数据具有差异性( P<0.05 );同时观察组产妇在麻醉处理后血压与心率稍有下降,但是对照组产妇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观察组产妇,数据具有差异性(P<0.05). 结论:针对急诊剖宫产的产妇,对其实行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缓解麻醉后带来的低血压综合症,对产妇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抽选2012年5月-2014年6月,我科接收老年高血压患者80 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常规组、干预组),常规组临床基础性护理,干预组患者临床心理护理干预,比对其护理效果. 结果:干预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和常规组相比,差异性鲜明( P<0.05 ). 结论:根据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特点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缓解不良情绪,控制血压指标,值得使用.

    作者:陈若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胃肠穿孔早期急诊诊断方法临床探讨

    目的:讨论胃肠穿孔早起急诊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 方法:统计我院自2013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收治的50 例急性肠胃穿孔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早期的临床表现,检查措施,终确诊的方式和时间. 统计并分析早起肠胃穿孔的临床特点为以后的诊断提供可靠参考. 结果:50例患者中通过X线检测发现膈下游出现游离气体的有27例,通过CT确诊的准确率高于X线检查,又确诊9例,经过B超检测发现7例患者腹腔存在积液,且在住院观察数小时后有3例患者再次进行X线检查验证确定存在腹腔积液. 结论:胃肠道穿孔早期急诊诊断中 X线检查较为准确而迅速,但有个别病例,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腹痛或者X线检查结果不明显而高度怀疑为胃肠道穿孔的患者,可通过CT,B超进行检验,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这种方式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控制感染,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有积极作用,可在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杜远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B超结合临床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B超结合临床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方法:随机选取2013 年 ~2014 年期间来我院就诊的40 名患者病历,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在40例患者中均存在着B超和临床特征. 其中有25例患者为恶性肿瘤,其中包含了囊实混合型、囊性和实性占位三种表现形式,并且在本次实验分析中存在3例患者误诊. 结论:应用B超影像学技术,能够提前发现卵巢恶性肿瘤,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进而提高疗效.

    作者:张亚丽;崔萍;汤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硝普钠治疗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合并严重高血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硝普钠治疗急性脑出血合并严重高血压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患者高血压合并急性脑出血患者80 例,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 治疗组选用硝普钠静滴,观察组选用硝酸甘油静滴. 比较二组的降压效果. 结果:观察组降压效果明显,出血量无明显增加,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急性脑出血合并严重高血压患者,用硝普钠降压效果好,效果显著.

    作者:许俊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研究分析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选取60 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30例) ,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93.3%和73.3%)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结论:在治疗慢性肾盂肾炎临床上中西医结合效果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有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胰岛素和二甲双胍治疗对妊娠并糖尿病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分析对比胰岛素和二甲双胍对妊娠并糖尿病母婴结局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妊娠并糖尿病患者82 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治疗,研究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 结果:研究组产妇子痫前期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低血糖、黄疸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相较于胰岛素,二甲双胍治疗妊娠并糖尿病的安全性更佳,可以有效保证妊娠结局.

    作者:朱妨娟;范利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41例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方法:将81例2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控制血糖,观察组41 例联合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mAIB)排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 mAIB排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三联疗法联用康复新液治疗消化性胃溃疡

    目的:研究三联疗法联用康复新液治疗消化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消化性胃溃疡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三联疗法治疗,即先给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及奥美拉唑,连续服用一周,然后给药奥美拉唑,连续服用三周;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用康复新液,连续服用4 周,比较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三联疗法联用康复新液治疗消化性胃溃疡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邢志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得应用观察

    目的:探析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运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3 年3 月-1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临床上将循证护理运用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护理中,不仅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增强护理满意度,改善紧张的护患关系.

    作者:袁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外科急腹症39例临床误诊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在诊断外科急腹症的过程中造成误诊的原因和解决对策. 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方式,对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进行外科急腹症诊断并出现误诊的患者当中选出39例,对诊断过程中误诊的疾病种类,造成误诊的各类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 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共有7例患者的溃疡病症被误诊为急性胆囊炎;共有7例患者的上消化道穿孔病症被误诊为阑尾炎;共有6例患者的盆腔炎被误诊为阑尾炎;共有5例患者的急性肾炎被误诊为尿路结石等,共9种疾病被误诊为其它疾病. 在导致误诊的原因当中,因体检不全,遗留病史特征的比例大,其次为医生诊断思路狭窄,未进行全面考虑,共有6种主要因素引发误诊的产生. 结论:在对外科急腹症患者进行诊断时,一定不要盲目相信上级医院的检查结果,应详细询问患者病情、病史,并进行充分的全身检查,将误诊率控制在低范围内.

    作者:孙景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抗菌药物在儿科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在儿科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治疗的58例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1:1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炎琥宁,观察组给予青霉素G钠,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76%,(P<0.0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论:青霉素是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较理想的药物,具有疗效好,见效快,不良反应小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吕小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障碍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执行功能损害的特点. 方法: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8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WCST)和Stroop色词测试评估两组的认知功能并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在 WSCT 的完成分类数、错误应答数、持续错误数和Stroop色词测试中读颜色卡片时错误数及所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执行功能显著受损.

    作者:王金成;赵晓川;宋美;吴振国;辛博;高明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超声诊断腹部淋巴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腹部淋巴结的临床方法及效果. 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50例腹部淋巴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超声检查和 CT 检查的诊断准确率. 结果:超声在炎性淋巴结肿大93.75%( 15/16 )、淋巴瘤92.31%( 12/13 )、转移瘤100.00%(12/12)以及淋巴结结核88.89%(8/9)的诊断方面准确性均高于 CT ( P <0.05). 结论:腹部淋巴结结核重要检查手段之一是超声检查,利用超声检查可以将肿大淋巴结的数目、形态大的小及位置能清晰判断.

    作者:田秋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作用. 方法:选取本社区13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6例,所有患者行同样降压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比较6 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控制有效率为92.4%,显著高于对照组80.3%(P<0.05);血压控制情况、生活质量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够起到显著的血压控制效果,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紫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老年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高龄人患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诊治与治疗方法. 方法: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年老患者的临床研究资料进行回顾与详细分析. 70 位老年人全都患有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其中对胆囊进行了大部切除手术的为14 人,对胆囊进行切除手术的为48人,5人对胆囊进行了切除并使用了T管引流技术胆道探查的方法,还有3人应用了胆囊造瘘术. 结果:经过治疗后有65 人治疗效果显著,3 人无效,2个人死亡,8位年老患者出现了其他性并发症(p<0.05). 结论:针对患有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年老患者,在发现其病症后应依据实际情况及早治疗,在其入院后应尽快处理,及时对患者存在的疾病进行治疗及阻止并发症的发生,将患者的死亡率降到低.

    作者:刘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讨论并分析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 年10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基础+弥可保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入黄芪桂枝汤进行治疗,经过系统的治疗后就两组患者的血流变学指标和神经传导速度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两组患者在血流变学指标和神经传导速度上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黄芪桂枝汤运用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血流变提高神经供血供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马晓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失血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总结在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中的护理方法与效果. 方法:现将我医院收治的5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本组选取病例在急救中经过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抢救成功率达到94%) ,明显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 结论:通过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有效临床护理,可有效判定患者病情并制定合理的抢救预案,从而明显提高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抢救成功率. 大量失血引起休克称为失血性休克,常见于外伤引起的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妇产科疾病所引起的出血等. 失血后是否发生休克不仅取决于失血的量,还取决于失血的速度,休克往往是在快速、大量(超过总血量的30%~35%)失血而又得不到及时补充的情况下发生的. 在很多的情况下,对出血做出诊断并不太困难,病史和体征都能反映出血容量不足和肾上腺素能的补偿性反应[1].

    作者:罗建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针刺和理疗联合应用在脑卒中早期康复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针刺和理疗联合治疗在脑卒中早期康复的效果以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2 年1 月至2015 年3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40 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理疗组、电针组、联合组,各80例,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对比三组FMA、CNS等指标. 结果:治疗前后对比,三组的FMA、CNS等指标都是具有显著差异(P<0.01);和理疗、电针这两组对比,联合组三个指标都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治疗之前,三组患者的全部指标对比结果都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联合应用的疗效优于单纯采用针灸或者物理治疗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丽影;王开成;唐立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探析集束化护理预防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效果

    目的:探析集束化护理预防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方法:收集2011年4月~2015年2月我院ICU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 两组均接受常规的ICU护理,研究组加用集束化护理. 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2)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 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2%、68%,结果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及脱机时间结果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本次研究认为集束化护理能够明显减少 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罗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1例妊娠相关性再障伴抗血小板抗体阳性终止妊娠的护理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或造血微环境受损,而造成的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病症,属难治性贫血. 有人在动物实验中发现,药理学剂量的雌激素(如雌二醇2mg/d)可以抑制造血[1] ,从而使血三系减少. 妊娠相关性再障是临床上妊娠期严重的并发症,由于妊娠时孕妇生理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新陈代谢增高,加重各脏器负担,可使孕妇合并大出血,严重感染,威胁母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张苏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