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艳平
目的:研究全程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从2012-2014年入住我院的12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全程的护理干预.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和记录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均出现了心律失常、低血压等不良反应,但是观察组不良发应的总出现率为17.1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38%;观察组患者身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以及综合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结论:全程护理干预比常规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患者的影响较大,能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李剑;赵丽华;姚云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的血液透析这两种不同的方式治疗肾衰竭尿毒症患者进行比较分析. 方法:将2011年12月到2013 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的对照,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 组,各组有患者36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血液透析滤过,实验组采用的是高通量血液透析,对两组患者的透析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素和血磷的清除效果均比对照组患者明显更好( P<0.05 ) ,且实验组中有1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的现象,其中低血压和高血压的患者各有2例,有1例属于心脏病变,6例皮肤瘙痒, 3例肌肉痉挛,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是33.33%;对照组中有25例患者出现并发生的现象,其中有5 例患者低血压及高血压,3 例心脏病,11 例皮肤瘙痒,6例肌肉痉挛,出现并发症的记录是69.44%,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与血液透析滤过相比,对存在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患者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的透析效果更好,可以使并发症现象进行有效的减少,在临床的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彭发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分析和探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解决措施. 方法:选择2013 年9 月到2014 年9 月来我院接受分娩的100例孕产妇相关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针对女性的解决和改进措施. 结果:目前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包括用药因素、医护技术、患者本身因素、隔离消毒等. 通过对各种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预防措施之后,能够保证妇产科护理质量水平得到提升,患者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开始不断提升,相关护理措施实施前后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目前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采取系统的护理措施之后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护理措施,对于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护理满意度的提升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王素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信息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均有着广泛的应用,促进了我国各项事业的进步. 医院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保障居民生活质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因此,为了提升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就必须重视管理手段的及时改进. 本文详细分析了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出了医院进行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作者:张静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老年患者沟通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我科从2013年7月开始在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增加人文关怀护理措施,比较人文关怀实施前(对照组)和实施后(研究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8.0%,对照组为8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护理人员在与老年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增加人文关怀护理,能调动起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护理质量,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在医学基础课程中人体解剖学就是其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其为各门学科,如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等奠定了人体形态结构的基础知识. 人体解剖学的很多章节都是教学理论为指导,所以,探讨人体解剖学教学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就直观的教学方法、举例的教学方法、归纳的教学方法、复习巩固的教学方法、总结的教学方法以及注重预习和复习的教学方法对人体解剖学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作者:刘黎阳;唐聪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析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运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3 年3 月-1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临床上将循证护理运用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护理中,不仅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增强护理满意度,改善紧张的护患关系.
作者:袁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三联疗法联用康复新液治疗消化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消化性胃溃疡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三联疗法治疗,即先给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及奥美拉唑,连续服用一周,然后给药奥美拉唑,连续服用三周;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用康复新液,连续服用4 周,比较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三联疗法联用康复新液治疗消化性胃溃疡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邢志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溶栓治疗脑出血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3 月至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接受溶栓治疗的38 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未接受溶栓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行颅脑MRI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脑微出血情况. 结果:观察组脑微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p<0.05;观察组脑微出血病灶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p<0.05;观察组脑叶微出血百分比显著高于非脑叶微出血,差异p<0.05;对照组脑叶微出血百分比与非脑叶微出血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结论: 抗栓治疗脑出血后患者发生脑微出血风险增加,提示临床治疗中需合理应用溶栓治疗.
作者:阿不力克木·库尔班;阿布热合曼·巴拉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协同护理模式进行分析,观察在其模式的影响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的变化情况. 方法:将我院医治的100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起初需要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按照个人的需求进行自我满足,之后可以由医护患以及家属共同参与护理,协同治疗、护理并完成康复计划,接着将协同护理前后的状况进行疾病感知问卷调查,并进行严格的评测,观察协同护理前后的差别. 结果:通过进行协同护理模式的康复治疗,对护理前后的疾病感知程度进行比较分析,观察协同护理模式对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的影响,其中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疾病认知度,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
作者:秦迎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通过2型糖尿病的小鼠动物模型来研究青海楤木不同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 方法: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同时采用低剂量链脲佐菌素法来建造2型糖尿病模型. 通过尾静脉采血用血糖测定仪测空腹血糖, 以血糖大于11.1 mmol/L为造模成功小鼠.将50只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盐酸二甲双胍)、楤木正丁醇组、楤木乙酸乙酯组、楤木乙醚组、另有一组空白对照组. 对各组小鼠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用药7 d 和14 d用血糖测定仪来测定小鼠空腹尾静脉血糖. 结果: 青海楤木各溶剂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有一定程度降低, 其中楤木乙酸乙酯提取物组降糖效果为明显( P<0.01) ,血糖基本恢复至正常值. 结论: 青海楤木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由链脲佐霉素所致的糖尿病小鼠的2型糖尿病的血糖有较明显的降低作用.
作者:李怡;陈湘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探讨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头孢曲松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76 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组给予头孢曲松钠+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7.4%,显著高于对照组92.1%(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体温恢复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血清中性粒细胞比较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头孢曲松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并且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的价值.
作者:岑维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全面护理干预在胆结石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按照完全随机方法,将2014年2 月 -2015 年1 月来院就诊的胆结石患者70例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常规护理联合全面护理干预)与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护理)各35 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与护理满意度水平. 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出血量分别为(29.56 ±4.18)min、(31.05 ±5.27)mL,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均 <0.05);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29%,与对照组的77.14%相比有明显提高,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可为胆结石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围术期护理服务,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收治10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施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和干预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各方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综合护理配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具有安全性高、创伤性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结直肠内窥镜活检癌的病理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12 年6月 ~2014 年2 月在我院接受结肠、直肠检查的32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结直肠内窥镜活检诊断,与切除手术病理诊断对照,分析其病理特征. 结果:299 例患者为腺癌,4 例患者为印戒细胞癌,2例患者为类癌,16例患者为粘液腺癌,患者组织学特征主要表现有一定的差异,粘液腺癌患者主要表现为出现大量粘液,腺癌特征是腺管状腺泡状分化,阳性标记CK、CEA、Ki-67 等,类癌特征为癌细胞大小、染色比较均匀,常见腺泡状,印戒细胞癌细胞核深染,活检诊断与术后诊断符合率为100%. 结论:由于结直肠癌病例大多数为浸润癌,因此结直肠活检中,不能确定黏膜下层的患者,不应使用黏膜内肿瘤进行诊断. 同时内窥镜、外科医师应多取材、深取材,与病理医生多沟通,必要时配合影像学检查,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
作者:卢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作用. 方法:选取本社区13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6例,所有患者行同样降压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比较6 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控制有效率为92.4%,显著高于对照组80.3%(P<0.05);血压控制情况、生活质量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够起到显著的血压控制效果,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紫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运用回顾性统计数据指标分析早期围产保健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 年3月期间在商洛市妇幼保健院确诊并接收早期围产保健观察的500例孕妇作为本次研究调查的研究组,另外选取未定期做围产保健以及意外怀孕的孕妇500 例作为对照组,通过观察妊娠期并发症以及分娩方式特征指标数据来对比分析不同的妊娠结局影响. 结果:研究组中的500 例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贫血症、妊娠期胎儿宫内窘迫等并发症合并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500例对照组,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并发症危害率均小于对照组,新生儿畸形、窒息、难产发生率以及孕妇分娩产后出血量、非足月妊娠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围产保健有利于改善妊娠及分娩结局,可有效减少妊娠期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成活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闫艳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将综合护理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对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和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0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行常规护理措施,50例观察组患者在术后进行细致完善的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概率为4%,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予以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以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的术后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作者:田雨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探讨精神病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 方法:选择我院2013 年8 月-2014 年8 月之间收治的出现睡眠障碍的126例精神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有效的帮助患者改善睡眠的措施. 结果:患者的睡眠障碍分为五种情况,分别是入睡困难、睡眠间断、早醒、未眠和睡眠过度,而影响患者入睡的因素主要有患者自身的情深症状、住院环境和药物等,通过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改善环境和护理模式,患者的睡眠状况得到好转. 结论:精神病患者的睡眠质量普遍较差,护理人员要认真分析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和护理措施,保障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王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针对两种会阴保护法对预防会阴撕裂的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择孕妇180 例,随机将180 例孕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生时采用改良式会阴保护法,对照组接生时采用传统会阴保护法,观察两组孕妇会阴撕裂效果. 结果:两组产妇会阴撕裂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改良式会阴保护法可以使产妇分娩过程中会阴损伤得到有效减少,这对接生质量以及母婴安全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启英;周曼;赵钿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