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柯;成建钊;肖国存
近几年来,通过对传统经皮肾取石术的改良,形成的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在治疗泌尿系结石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当中。但术后患者容易出现感染或出血等不良反应,必须加强对手术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才能确保手术治疗效果的提升,并促进患者病情的有效康复。
作者:毛娟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护理过程中的问题并探讨相应对策。方法:对照组仅根据以往临床经验提供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措施。记录两组糖尿病患者护理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血糖(空腹)控制效果。结果:两组糖尿病患者护理前空腹血糖对比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 >0.05);经上述相应护理后两组空腹血糖均较之前下降,研究组血糖下降幅度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仅出现11.36%的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则高达22.73%(P <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与循证护理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其血糖控制效果,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王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在治疗中采用优质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月收治的8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47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模式,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评论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82.86%,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给予优质护理,能够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提高身体的舒适度和生存的质量,值得推荐。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介入治疗输卵管堵塞再通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8例输卵管堵塞再通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以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以常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输卵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93.10%和55.17%),但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3.45%和24.14%),差异有显著性(P <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在介入治疗输卵管堵塞再通中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临床再通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江阿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系统探讨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临床诊断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间7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和归纳本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和处理。结果:本组患者中有3例为中央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4例为部分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其中,自然分娩2例,剖宫产5例;均实行保守治疗,随访5个月复查均得到治愈出院。结论:前置胎盘易并发胎盘植入,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应重视早期诊断并采取积极有效的临床处理措施,以改善和提高妊娠质量。
作者:路晓慧;肖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非典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非典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再添加健康教育护理。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护理满意度差异,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健康知识了解程度差异。结果:由统计结果可得,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非典型心绞痛患者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陈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7月期间诊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西医治疗;研究组29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总有效率为92.3%;研究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总有效率100%。结论: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确切,值的推广。
作者:于明成;许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2013年9月~2014年8月,我院选取100例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在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均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结果: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降低,且满意度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在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在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治过程中运用缬沙坦结合硝苯地平控释片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将我院内科在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期间,收治的7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即: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42例,给予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和疗效。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的临床诊治总有效率(97.62%)较之对照组患者(85.71%)显著偏高,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率(4.76%,8.57%)均较低,且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临床诊疗,其治疗效果选择,不良反应轻,安全性高,因而是一种有效科学、安全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秀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比内科疗法与支架植入对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2014年5月-2015年1月选取我院75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的奇偶性,将其分为试验组(n =37)及对照组(n =38),两组分别接受支架植入及内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改善率、短暂性脑缺血及脑梗死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改善率为89.19%,明显高于对照组65.79%(P <0.05)。治疗6个月内,试验组短暂性脑缺血及脑梗死发生率为5.41%,显著低于对照组21.05%(P <0.05)。结论:采用支架植入治疗颅内动脉狭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低短暂性脑缺血及脑梗死发生率。
作者:王秋莹;殷晓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器械处理中应用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所得到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消毒供应室内手术室器械300件,将这些器械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器械对其行常规管理,观察组中器械对其行一体化管理,观察两组所得到效果。结果:在管理一段时间之后,对两组器械消毒合格率进行观察,观察组中合格率可达到99.3%,对照组中合格率为90.0%;观察手术医生对两组器械满意率,观察组中满意率为99.0%,对照组中满意率为88.0%;观察两组器械使用过程中感染率,对照组中感染率为12.5%,观察组中感染率为2.5%,两组之间差异显著。结论:在手术室器械处理中应用一体化管理能够得到较理想效果,可使管理质量有效改善,能够使消毒合格率得到有效提高,能够有效提高医生使用满意率,并且能够使医院感染有效降低,应当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熊安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比较下肢骨折术后病人采用被动训练器锻炼与人工功能锻炼两种方法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28例下肢骨折术后应用人工功能锻炼的患者,112例下肢骨折术后使用 T -GBQ -01型微电脑关节被动训练器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训练后的患股肌力、伸屈角度、疼痛肿胀及并发症。结果:使用-GBQ -01型微电脑关节被动训练器在肌力与伸屈角度的恢复、缓解疼痛肿胀以及减少并发症方面不如使用人工功能锻炼的效果明显。结论:相比于被动器械锻炼,人工功能锻炼具有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势,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沈林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及保健措施及效果。方法:以辖区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我们将2013年4月至2013年8月及2014年4月至2014年8月这两阶段作为研究时间,前阶段数据作为对照组数据,对患儿进行保健性预防教育后将2014年4月至2014年8月统计数据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第一阶段对照组儿童手足口发病率为14.2%,第二阶段观察组儿童手足口发病率为8.2%,加强保健预防后手足口发病率显著下降(P <0.05)。结论:对手足口病进行针对性保健预防措施能够降低疾病发病率,避免疾病恶化及大面积流行。
作者:张慧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我科从事儿科护理,平均年龄在5岁以下,外周静脉具有短、细、脆的特点,给护士穿刺带来一定困难,反复穿刺静脉也会造成患儿额外的痛苦。留置静脉针可以减少患儿痛苦,并能够保护患儿的血管,同时也为护士的工作减轻了负担,是目前儿科穿刺的首选方案。然而,随着留置静脉针的频繁使用,静脉炎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标准将静脉炎分为三度[1],轻度:局部疼痛、红肿,未见条索状改变;中度:局部疼痛、红肿伴有条索状改变;重度:局部疼痛、红肿、条索状改变伴有硬结。本文通过探索新的静脉留置针操作方法,旨在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少患儿痛苦。
作者:孟丽;关振强;刘红芳;潘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6例阑尾周围脓肿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抗生素、中药经肠灌注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6.84%,高于对照组的68.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平均体温下降时间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30.7)d 与(9.11.1)d,均低于对照组的(3.30.6)d 与(12.82.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有利于症状缓解,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金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中应用穴位包药联合高频电疗和运动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94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对症内科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同时进行穴位包药、高频电疗以及运动疗法,对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运动耐力以及血气分析情况。结果:患者在经过一个月的临床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运动耐力以及血气状况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穴位包药、高频电疗以及运动疗法进行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指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呼吸内科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干琦芸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文章分析了我国高原裕固族地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的现状,总结了对高原裕固族居民开展健康教育的难点,包括生活环境、生活习俗、生活质量及患者因素、医护人员因素、其他因素等,并提出了在高原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应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克服各种困难,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使患者受益。
作者:杨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西格列汀在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28例,入组前治疗方案均不变,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6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加用安慰剂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加用西格列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以及体重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以及体重指标均无显著差异,治疗组在治疗后患者的指标除体重指数外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 <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增加(P >0.05)。结论:在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加用西格列汀后能够显著改善其血糖相关指标,同时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瑞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对胰岛素规范注射知晓率的现状以及对策。方法:对所有的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来进行调查。结果:各个方面胰岛素知识的合格率之间的对比,在胰岛素注射知识方面的合格率明显更低,P <0.05;不同学历的临床护士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问卷合格率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层级的临床护士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问卷合格率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当对临床护士应进行系统、规范的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培训,同时培训人群应着重大、中专学历护士和低年资护士(N1级护士)。
作者:王翔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在现代生活中,疾病的种类越来越多,使得人们对医疗条件以及医疗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中医院的医疗条件和医疗效果也在不断的进步,但在特色诊疗项目的合理运用与收费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中医院特色诊疗项目的合理运用与收费进行探讨。
作者:孙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