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体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周碧琪

关键词:生活质量, 个体化护理, 胆结石手术, 心理状态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个性化护理对胆结石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对象来自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到我院实施胆结石手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病例数均为45例的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其中研究组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好,二者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和治疗护理需求,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可使患者处于良好心理状态接受治疗与护理,继而进一步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具有应用价值。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新形势下创新公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探讨

    本文介绍了新形势下公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上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工作建议和解决方案,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医院医疗改革、和谐医患关系、保障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李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存放区无菌物品的管理体会

    总结了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存放区的管理体会,目的是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采取的主要方法是重视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存放间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无菌物品的环境管理,质量管理,发放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这样才能为临床科室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有效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使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存放区的管理能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正规化[1]。

    作者:段春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乳房整形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乳房整形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常规检查,患者均符合乳腺癌临床诊断标准,且患者行保乳手术过程中采用乳房整形技术,分析患者乳房美容效果。结果:60例患者均取得手术成功,对患者进行30个月随访,无1例患者出现乳头乳晕、皮瓣坏死、伤口感染等患者。30例患者均分为32.7分,治疗优秀,满意度高达50%;16例良好,均分为28.5分,26.7%患者满意,12例效果一般,20%患者满意,满意率优秀和良好者和一般、差等差异显著(P <0.05)。结论:乳腺癌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乳房整形技术对患者行保乳治疗效果理想,手术安全性较高,且患者对整形后整体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傅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亚临床甲减和临床甲减采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减和临床甲减采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56例亚临床甲减和临床甲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对症治疗,对照组采取甲状腺片治疗,而观察组采取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观察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FT3、FT4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 <0.05),而 TSH、TG 及 TC 表达水平显著(P <0.05),观察组患者的 FT3、FT4、TSH、TG 及 TC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左旋甲状腺素治疗亚临床甲减和临床甲减的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甲状腺功能,纠正甲状腺激素、血脂的代谢,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林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手术室护理路径对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路径对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来治疗的82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分组软件把8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4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路径干预,观察组综合护理路径干预,比较观察两组肺部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率为2.44%;对照组肺部感染率为19.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手术患者使用手术室综合护理路径干预可将术后肺部感染率有效降低,对帮助患者及时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江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中步行训练的时机选择

    目的:对脑血管疾病偏瘫患者康复中步行训练的时机选择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脑梗死发病后偏瘫 Brun-storm 分期为1期患者,按照训练时间的不同分为 A 组52例和 B 组47例,A 组在肌张力不低下情况下早期训练,B 组患者患肢可基本承重、站立及活动情况下行步行训练。结果:A 组患者训练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后 FIM评分、BBS 评分较 B 组明显增加,P <0.05。结论:对于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步行训练时,早期实施科学步行训练,可促进患者更好康复。

    作者:王春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和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疗效研究

    目的:讨论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和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Ⅲ、Ⅳ度混合痔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将16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定义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80例。对照组:本组患者主要实施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观察组:本组患者主要实施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治疗,通过搜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统计,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3.75%,经过统计学对比后,P <0.05。结论:Ⅲ、Ⅳ度混合痔患者是临床上的常见患者,痔上粘膜环切术是比较常用的手术,但联合应用效果较好,单独应用并不突出。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术,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应用,对患者积极意义较大,单独应用效果也较为突出,可实现根治效果,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田志勇;毕旭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妇产科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护理方法包括护理前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并发症预防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在各个环境加强人性化护理模式。结果:两组患者中焦虑与无焦虑患者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这对于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病情,缓解护患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霍秀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前列腺术中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进一步对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老年前列腺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采用手术进行治疗,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较对照组短,其麻醉药用量、大痛觉消失节段均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老年前列腺增症术中,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安全性较高,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道荣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新型耳孔灸器研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耳孔灸法在敦煌石窟秘方、备急千金要方、针灸大成、针灸集成中均有记载。方法:通过研制新型灸器。结果:以提高耳孔灸法临床效果及扩大耳孔灸法的应用。结论:经多次改进研制出新型耳孔灸器,施治方便,经临床验证,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东;杨延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静脉用胺碘酮治疗心衰伴房颤的临床应用及效果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衰伴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4年9月收治的72例心衰伴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乙酰毛花苷静脉注射,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69.44%,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 心室率低于对照组,转复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心衰伴房颤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作者:李雪燕;谢迎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整体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并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整体化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收治时间为2013年1月~2014年1月,根据电脑随机平均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整体护理的实验组,对比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更优(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消化道出血急救中实施整体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林彩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高危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高危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A 组)、气管插管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B 组)两组,每组40例。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插管(置罩)前(T1)、插管(置罩)后即刻(T2)、插管(置罩)后3min(T3)、5min(T4)、10min(T5)、切皮时(T6)、拔管(拔罩)即刻(T7)的 SBP、DBP、HR。结论:在老年高危患者膝关节置换术时,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比气管插管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刺激轻,易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安全可行,临床应用价值大。

    作者:赵小娟;鲁晓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

    目的:研究和观察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并且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体检,并且所有体检指标均正常的人一共100例,将他们作为研究对象,抽取他们的血液标本,然后对溶血的生化指标进行相应检验,对比未溶血血清与作为研究对象的溶血血清的情况。结果:在溶血标本中,TBIL、LDH、DBIL、AST、TP、CK、AST、GLU 以及钾离子等11项指标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P <0.05)。结论:溶血性对生化检验指标中的大多数指标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如果溶血标本具有差异,那么对于生化检验就会造成不同的影响,因此在血液的采集以及运输等过程中,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检验结果是准确有效的。

    作者:闫志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实践及效果研究

    目的:对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实践与效果进行研究,提出更好地护理方案。方法:以我院从2013年1月到2014年8月收治的256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患者采用普通护理的方法对病人进行护理,对对照组的病人采用优质护理的方法来进行护理。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手术过程所耗费的时间来进行对照,我们发现对照组的患者手术所用的时间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结论:通过对病人采用优质护理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

    作者:张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县医院肺结核病漏报调查

    目的:对县医院肺结核病漏报情况进行调查。方法:调查贵州省龙里县人民医院自2010年-2014年间的肺结核病报告资料,分析其漏诊情况,并总结漏报调查报告。结果:2010年的肺结核病发现率为100%、漏报率为7.6%;2011年的肺结核病发现率为100%、漏报率为7.8%;2012年的肺结核病发现率为100%、漏报率为5.5%;2013年的肺结核病发现率为100%、漏报率为5.3%;2014年的肺结核病发现率为100%、漏报率为3.7%。结论:目前县医院的肺结核病漏报率仍然较高,对此,县医院应当加强对肺结核病的审查,提高病例发现水平,尽可能地避免漏报情况的发生。

    作者:陈淑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生长抑素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与探讨生长抑素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对照组实施生长抑素治疗,同时对观察组加用香丹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完成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等各项指标差异性也比较明显,P <0.05。结论:生长抑素与香丹注射液结合能够有效治疗急性胰腺炎,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身体素质,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姜应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甲硝唑和替硝唑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于滴虫性阴道炎在临床上给予替硝唑与甲硝唑的不同给药的途径,观察其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患有滴虫性阴道炎的患者120例,按照不同的给药途径分为替硝唑的口服组与栓剂组,甲硝唑的口服组与栓剂组。比较临床上的不良反应及临床治疗的有效率。结果:两组口服组患者在临床上的治疗有效率高于两组外用组。结论:在临床上对于滴虫性的阴道炎两种药物采用口服的途径,疗效显著。

    作者:张夏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药灌肠联合理疗治疗复发性盆腔炎分析

    目的:分析中药灌肠联合理疗治疗复发性盆腔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31例采用中药灌肠联合理疗的复发性盆腔炎病人为干预组,以同期31例采用中药灌肠治疗者作为参照组。两组病人均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 <0.05),干预组病人的盆腔炎复发率明显低于参照组病人(P <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现象,均各有1例出现皮疹和1例出现胃肠道不适(P >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灌肠和理疗干预,对复发性盆腔炎疗效非常显著,有利于提高疗效,控制疾病复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王晓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28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方剂,记录两组手足口病患儿治疗效果及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将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6.43%,对照组仅获得75.00%的临床总有效率(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0%)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86%)(P >0.05)。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给予常规西医基础上加用中医方剂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儿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刘文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