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侠
目的:根据孕期的营养摄入状况,研究不同 BMI 值孕妇营养素摄入量占推荐量的百分比。发现孕期营养摄入存在问题,进行规范指导。方法:选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到南京市高淳区登记建卡的孕妇,利用营养分析软件进行膳食调查和个体化营养分析。结果:不同 BMI 值孕妇孕期营养摄入都存在问题,需要进行饮食干预。结论:需要对孕期妇女进行规范营养指导,减少妊娠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不利妊娠结局因素的发生。
作者:李志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乳房整形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常规检查,患者均符合乳腺癌临床诊断标准,且患者行保乳手术过程中采用乳房整形技术,分析患者乳房美容效果。结果:60例患者均取得手术成功,对患者进行30个月随访,无1例患者出现乳头乳晕、皮瓣坏死、伤口感染等患者。30例患者均分为32.7分,治疗优秀,满意度高达50%;16例良好,均分为28.5分,26.7%患者满意,12例效果一般,20%患者满意,满意率优秀和良好者和一般、差等差异显著(P <0.05)。结论:乳腺癌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乳房整形技术对患者行保乳治疗效果理想,手术安全性较高,且患者对整形后整体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傅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小儿喘憋性肺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患儿,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雾化治疗基本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雾化吸入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7.1%)显著高于对照组(85.7%),P <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疗效显著,全面优质的临床护理对策,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把我科近1年来收治的31例外带压疮进行临床分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并对患者的心理、饮食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同时对患者及家属心理护理能让其积极配合治疗,使医生和护士工作能顺利进行,为患者的康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皮肤清洁护理、定时翻身,预防压疮工具的使用及药物治疗起到了很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宋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80例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临床护理资料,分析诱发并发症因素,优化护理措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80例患者导管堵塞、感染与皮肤感染各占24%、10%和20%,分别为19例、8例和16例;临床治愈率为56%(44/80),好转率38%(31/80),无效率6%(5/80)。结论: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接受积极高效的护理措施,并及时处理并发症,可有效延长导管使用时间,促进生存质量提高。
作者:李艳琼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病人的运动效果。运动对糖尿病人至关重要,但只注重运动而忽视了护理,宜导致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28例糖尿病人讲解运动的目的及意义,适应症及禁忌症,运动方式及护理进行讨论。结果:102例血糖达标,(空腹血糖4.4-6.3mmol /L,餐后两小时血糖8-10mmol /L),有效的运动不但可以使血糖下降,有利于糖尿病的控制,而且可以有效预防延缓糖尿病的各种慢性并发症,减少、减轻致残率致死率。结论:通过运动治疗,控制血糖达标是可行的,可以使患者不用药或少用药,减少长期用药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负担及心理压力[1]
作者:谷润联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依达拉奉联合应用奥扎格雷钠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从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选取10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依达拉奉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在使依达拉奉的同时联合奥扎格雷钠药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方法所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65.38%)明显低于观察组总有效率(90.38%);对照组在治疗期间消化道反应、出血倾向、注射部位疼痛以及过敏反应并发症的发生率(40.38%)明显高于观察组(13.46%),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该疾病不仅药物起效较快,而且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黄少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优质护理服务是新时期我国医疗卫生行业面临问题,是在护理领域进行重大改革的产物,它必将深刻影响护理管理体制、护士工作内容、进而重新构建护士的知识结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实质是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患者的护理服务中,提供全程无缝隙的护理,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优质护理服务所倡导的护理可以五个层面来阐述: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社会护理、健康教育、专科护理,所有这些工作都要依靠护士来完成,高效优质地完成护理任务的前提便是护士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这就对临床护士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县级医院临床护士的知识层次、护理经验、培训提高、职业心态等方面存在着缺陷,严重影响着"优质护理"的质量。
作者:魏玉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回顾分析并总结25例特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感染期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通过对患者加强消毒隔离、创面护理、呼吸道管理、静脉输液通道的管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25例患者中除一人死亡,其余全部治愈出院。
作者:田梅芹;李艳;王巧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42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分析。方法: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年2月-2014年3月共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或常规护理上给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两组患者的遵医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观察组在运动锻炼、饮食合理及其戒烟酒等定期复诊等方面遵医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加强冠心病合并高脂血患者的遵医率,并缓解了患者不适症状,值得临床大力的推广[1]。
作者:盛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总结了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存放区的管理体会,目的是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采取的主要方法是重视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存放间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无菌物品的环境管理,质量管理,发放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这样才能为临床科室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有效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使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存放区的管理能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正规化[1]。
作者:段春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助产士在产后访视中对于会阴伤口愈合起到的作用。方法:对我院平产的234例产妇的资料进行统计与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产后访视,产褥期存在的和潜在的引起会阴伤口感染问题得到及时干预。结论:助产士在产后访视干预解决了产妇产后护理支持不足,为产妇提供连续性的服务,大大减少了产褥期产妇会阴伤口感染的发生,减轻了产妇身体上的痛苦,心理上及时得到帮助,提高了医院在社会上的形象。
作者:顾秋霞;俞黎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肠梗阻采用超声、CT 和 X 线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符合标准的肠梗阻患者51例,分别给予超声、CT 和 X 线三种检查,对比分析三种检查对临床诊断肠梗阻的准确率情况。结果:超声和 CT 检查诊断符合率94.1%、96.1%高于 X 线的70.6%,且在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及肠绞窄方面 CT 的符合率较超声、X 线高,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超声、CT 和 X 线三种检查诊断肠梗阻,其中 CT 检查的准确率较高,可有效的明确疾病病因;但临床动态监测肠梗阻病情时,超声检查则各适合临床诊断应用。
作者:李丹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针对四肢骨折患者,分析在临床诊断过程中 CT 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5月-2015年05月四肢骨折患者160例。针对所有四肢骨折患者,临床选择 CT 检查的方法进行疾病诊断,针对终获得的 CT 影像进行认真观察分析。结果:针对所有四肢骨折创伤患者,临床选择 CT 扫描检查的方法加以疾病诊断,终发现,表现为肱骨髁上骨折的患者23例;表现为尺桡骨干双骨折的患者43例;表现为 Colles骨折的患者20例;表现为肱骨颈骨折的患者22例;表现为肱骨干骨折的患者30例;表现为胫腓骨干骨折的患者22例。针对本次研究的160例患者,共包括100例患者临床选择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终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疾病情况同 CT 检查情况基本类似。结论:针对四肢骨折患者,临床选择 CT 扫描检查的方法,针对患者的疾病情况可以进行明确诊断,能够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终显著提高四肢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占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眼科住院患者跌倒坠床使用评估表格及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科室对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制定的表格,包括患者入院评估、住院患者风险评估表(一)表(二),在患者入院时对其进行评估,完成患者住院期间预防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从而减少及预防坠床、跌倒等意外发生,确保患者安全。结果:本组624例住院跌倒坠床患者,通过使用与未使用风险评估表格取得了明显的改善,出院时≤14岁64例未发生,≥60岁420例1例发生,≥70岁105例无发生,≥80岁35例2例发生,与以往相比较使用此表格发生跌倒坠床的发生率下降到了0.48%[1]。结论:该评估表格成为科室对住院患者的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为降低住院患者的跌倒坠床提供了有力依据,住院患者的风险评估更加规范,为患者的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科室推广使用。
作者:张刘艳;翟军印;冯柱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讨论 ICU 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治与监护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治疗的60例 ICU 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60例 ICU 重症肺炎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其中获得显效的患者有31例(5.17%),获得有效的患者有26例(43.3%),其总有效率为95.0%,而获得无效的患者有3例,其无效率为5.0%,发生死亡的3例患者分别死于呼吸衰竭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就 ICU 重症肺炎患者来说,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诊治与监护,可以有效的使其病情得到改善,避免发生相关并发症,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徐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在我国,医患关系正处于极为紧张的状态当中,截止到目前,我国各地的医院已经相继发生了多起医院护理纠纷;由其所引发的惨剧和事故,频发不断,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我国各地方的高度重视;本文将针对我国近些年以来,各地医院所出现的护理纠纷原因和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对查对制度在护理纠纷防范过程中的意义进行深入的探究。
作者:邓俭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针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通过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给予优质、科学的护理,让患者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更加正视自身的健康,加倍积极地配合治疗,从而提升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病愈率,下降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方法:采用发放健康教育文本资料、分组讨论、个人直接健康教育等。结果:让患者加倍领会突发性耳聋疾病的常识,促进患者的病愈。结论:近年来突发性耳聋的病患越来越多,我们护理人员应当做好突发性耳聋基本知识的宣教,让患者尽快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自我管理体系。
作者:曾小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为了准确掌握梅河口市高危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评价麻疹疫苗免疫效果,高质量地实现免疫规划工作目标。方法:筛选525名接种过麻疹疫苗的1~14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手指末梢血,应用麻疹病毒 Ig G 抗体检测试剂盒,用间接 ELISA 法定性检测血清中抗麻疹病毒 IgG抗体水平。结果:麻疹抗体阳性数为491人,阳转率为94.09%,低年龄组儿童麻疹 Ig G 阳性率高于高年龄组儿童(P0.05)。结论:梅河口市儿童麻疹疫苗免疫效果较好,但有部分儿童未产生有效保护性抗体,为进一步降低麻疹发病率、控制麻疹传播,应及时进行麻疹疫苗的补服工作。
作者:王桂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产科病房护理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产科收治的分娩产妇180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对策。结果:研究组护理差错、投诉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针对产科病房护理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预见性的风险护理对策可以有效降低护理差错、投诉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保障产科患者的就医质量。
作者:张慧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