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在脊柱骨折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刘荣静

关键词:循证护理, 脊柱骨折, 健康教育
摘要: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增强,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由被动变主动,能够积极配合诊疗、护理及功能锻炼,心理状态良好,有较强的回归社会的愿望。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人文关怀在内分泌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在内分泌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并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满意度、心理状态评分及基础护理落实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在内分泌临床护理中应用,不仅护理满意度高,提高患者心理状态评分,而且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彭蓉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检验人员在血液检验中的生物安全问题

    在医疗检验工作中,医务人员长期接触具有生物危险的物质。本文主要讲诉了血液检验中 HBV 和 HIV 的危险性,通过对检验人员病毒的传播途径介绍血液检验中的防护措施。检验人员在血液检验工作中的任何一项操作的疏忽均可致感染,提高检验人员技能水平、完善检验用品、加强生物安全管理是防护的重要措施。

    作者:宋顺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用于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关于将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应用于社区糖尿病患者中所起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将患者按不同的教育方法分成两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普通的健康教育。对实验组患者进行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的健康教育后取得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0.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对该病的认识,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症状,并且有效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此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郭凌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临床路径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胰腺炎病人在采取临床路径以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近三年在我院收治的120例患有急性胰腺炎的病人,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对患者使用传统常规临床治疗,实验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监护、补液以及镇痛等相关治疗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的病人采取临床路径可以使住院天数明显的缩短,还有就是其住院治疗费用得以较大程度的降低,以及病人满意度得以提高,使病人的生活质量给予保证,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应用。

    作者:李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咪达唑仑与氯胺酮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氯胺酮与咪达唑仑在小儿短小手术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8例行短小手术的患儿并按照手术顺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氯胺酮进行术中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咪达唑仑进行术中麻醉,对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对两组患儿麻醉前后SpO2、HR、MAP变化进行比较,MAP、HR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SpO2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观察组患儿在诱导时间以及苏醒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联合氯胺酮应用于小儿短小手术当中,麻醉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术后精神运动性反应,降低手术风险,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张玉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研究

    目的:对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进行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方式,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患者Boheler角以及Gissane角基本恢复正常,随访结果显示全部患者均获得愈合,没有患者出现针眼、切口感染以及皮肤坏死现象,27足治疗为优,占48.21%,20足为良,占35.71%,6足为可,占10.71%,3足为差,占5.36%,优良率为83.93%。结论: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并植骨术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作者:黄静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为了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采用中药联合微波的疗效。方法:总结在我院治疗的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45例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单纯选用微波理疗治疗的2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敷治疗的2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治疗后按照文中统计指标进行统计,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疗效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平均时间为(3.1±0.4)天,切口痊愈者23例(100%),切口裂开者0例(0%),统计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结果(P<0.05)。结论:中药联合微波理疗治疗方法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具有满意的疗效。

    作者:曹爱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以昏迷为首发症状的酒精性脑病1例

    目的:了解以昏迷为首发症状的酒精性脑病的症状,以便及早发现问题进行早期诊断,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患者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辅助检查,经过鉴别诊断达到早期诊断目的。结论: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尤为重要,纳洛酮、维生B1等营养治疗方案对该病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仲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围手术期护理策略及术中瘤体破裂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究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围手术器的护理策略与术中瘤体破裂的护理配合及其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接诊的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分析围手术期护理策略及术中瘤体破裂的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结果:本次研究78例患者经治疗与护理后,术中发生瘤体破裂4例,坚持栓塞术治疗后4例痊愈,并未出现死亡患者,全部患者皆治愈,痊愈率100.00%;治愈患者术后皆进行随访,随访时间均为8.5±3.1个月,皆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的围手术器的护理策略与术中瘤体破裂的护理配合,做好术前宣教、术中积极配合及术后密切观察等策略,对于并发症发生有着积极的降低作用,同时对于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有着十分积极的价值。

    作者:吕晓菲;张英娟;柴炜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效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对普外科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后患者的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6月我院外科患者11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实施综合护理,比较护理前后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变化并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理前患者心理异常率为72.72%,护理后为20%,后者明显低于前者,统计学有意义(P<0.05)。护理前患者QOL为49.21±8.67分,护理后为76.01±9.61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有效改善普外科患者的情绪状态并提高其生活质量效果。

    作者:和月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公共卫生危机中的思想关系管理的几点思考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推动和发展,基层卫生院也开始一系列的变革,尤其对公共卫生危机中思想关系管理方面。本文主要围绕现阶段基层卫生院对公共卫生危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在思想关系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论述,并就其有效解决措施和推动措施展开相关阐述,希望对于我国基层卫生院的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过程中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引导作用。

    作者:符伟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孕妇优生五项的检测与妊娠不良结局之间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和分析孕妇TORCH(优生五项)的检测和不良妊娠结局之间存在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82例在我中心妊娠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在孕妇产前对其血清中存在的特异性抗体IgM进行检测,使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IgM抗体进行检测。结果:上述782例孕妇对象,检查结果显示782例TORCH-IgM总阳性率为10.2%,其中HSVI、HSVⅡ、RV、TOX、CMV的阳性率分别为3.4%、3.1%、0%、1.8%、1.9%。结论:对妊娠孕妇产前进行TORCH-IgM五项项目筛选和检查,可为妇科医生判断孕妇是否发生近期感染提供参考依据,这可以有效防止病原体造成的缺陷胎儿的出生,这对减轻孕妇家庭及社会负担、减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提升出生人口质量、践行少生优生国策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作者:何文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规范化护理的疗效作用。通过临床观察,总结经验,得出更加有效地护理方式。方法:将112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前者的54位患者只接受常规治疗,而对后者的58例患儿结合实际病情设计个性化的精心护理,并增加住院评价心理干预等措施。记录两组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住院费用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相对于传统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应该予以大力推广。

    作者:万丽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胎盘早剥合并胎死宫内分娩方式的探讨

    目的:探讨与分析胎盘早剥合并胎死宫内的分娩方式。病例:患者女19岁,结婚5年,月经周期正常,15岁在家中曾早产一女婴,具体原因不详,家庭困难,第二次妊娠孕足月在外地医院分娩死胎死产,具体不祥,第三次家中早产一次,出生后死亡。现第四次怀孕,未检查过,孕晚期B 超检查示足月于2013年5月5日中午11点3O分到我院因下腹阵痛2小时余就诊,发现病情危急,胎心慢,宫缩强,腹部张力高压痛明显,床旁 B超提示孕35周胎盘早剥,羊水过多,胎盘与子宫肌壁间可见1.6cm低回声暗区,胎心慢,急诊抢救同时紧急手术,术中见羊水1500mL ,羊水内无血液混杂,死胎取出一男婴。胎儿取出后胎盘随之彭出,积血块4OOmL ,清除胎盘检查发现子宫为纵隔子宫,此次妊娠在右宫腔内,纵隔占子宫2分之一,马鞍形,子宫卒中前后壁占4分之一。手术顺利,失血1500mL。结果:经修整破裂口缘,逐层缝合子宫切口,手术当中输红细胞悬液4U ,手术之后抗炎对症治疗之后,该患者5d后顺利出院。结论: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以及正确的分娩方式来治疗胎盘早剥合并胎死宫内症状,这样可以对患者损伤降到低化,其中值得肯定的分娩方式为阴道试产,其可以在严密地监测之下以及对凝血功能纠正的基础上经阴道分娩。

    作者:刘红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IL -6,IL -8与羊水栓塞的关系

    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 ,AFE)指的是由于羊水及羊水的有形成分在分娩过程中进入母体血液循环而导致产妇过敏性休克、急性肺栓塞、肾功能衰竭、血管内凝血甚至出现猝死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的综合症。本文从 A FE的病理变化、病因、高危因素以及发病机制与 IL -6, IL -8关系四个方面对 AFE作简要综述,旨在提高羊水栓塞临床诊断与治疗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吴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阿德福韦酯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活动性肝硬化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活动性肝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12例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均保肝、对症等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阿德福韦酯胶囊10mg/d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扶正化瘀胶囊3次/d ,3粒/次,疗程23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Child -pugh评分下降,肝功能改善,HBV DNA载量下降,配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脾门厚度的下降值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 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能显著提高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改善肝功能,临床应用安全。

    作者:袁伟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经鼻肠管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60名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采用 TPN 治疗,以全营养混合液形式装袋,每袋规格为3L ,采用静脉途径持续均匀输注;观察组采用留置鼻肠管,肠功能恢复后经鼻肠管滴百普力,每天含量为1000-1500 ml ,具体情况视患者的病情而定。营养治疗时间为十天,对两组患者在营养支持前后的体重和上臂肌围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同时采集外周静脉血监测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和血淀粉酶,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比两组的数据结果发现,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较营养支持前也明显提高,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肠内营养治疗的方式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职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盆腔炎合并支原体感染66例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盆腔炎合并支原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处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就诊的盆腔炎合并支原体感染的患者66例,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患者,实验组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只用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总有效率为87.88%,对照组的患者总有效率57.58%,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盆腔炎合并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夏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艾滋病患者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致的疾病。它是一种传染性强、蔓延速度快、病死率高的传染性疾病,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1]。预防和治疗艾滋病已经成为我国公共卫生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病案分析,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艾滋病患者临床常见并发症能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韩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社区健康管理初探

    社区健康管理的发展和完善是解决医疗矛盾、促进社区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健康档案、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管理以及加强硬、软件设施建设,完善社区健康管理。

    作者:彭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