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外伤性胸骨骨折的护理措施

付冰

关键词:外伤性胸骨骨折, 临床护理, 体会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外伤性胸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外伤性胸骨骨折患者的不同受伤情况来采取针对性的处理和护理方式。结果:此次研究的患者有1例是自动出院,其余患者均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痊愈出院。结论:外伤性胸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还是比较容易的,对于诊断过程的一些注意事项主要是,对患者的胸腹腔脏器或其他脏器受损情况进行了解,密切的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对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护理在剖宫产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近年来由于麻醉学、输血、输液、水电平衡知识以及手术方式、手术缝合材料的改进和控制感染等措施的进步,剖宫产已成为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的合并症,是挽救产妇和新生儿生命的有效方法。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产妇的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手术已成为解决产妇及胎儿危及情况较为安全的手段。但是,不管是任何手术对任何人都是一种压力,这种压力直接影响了病人的康复情况,因此我们作为护理人员有必要对病人做好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情绪,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作者:潘倚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幼儿期龋齿情况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对3~6岁儿童龋齿的调查分析,掌握我县学龄前儿童的患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降低龋齿的患病率,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治助防,以防促治,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9月与2010年9月幼儿园的4857名3~6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分析龋齿发病情况。结果:2013年调查的1351人儿童中,患龋人数307人,龋患率22.72%。2013年较2010年患病率下降了16.67%,经统计学处理两年龋齿患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同一年龄组男女性别之间的儿童龋齿患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2-6岁不同的年龄组儿童龋齿患病率有明显差异(p<0.005)

    作者:郝晋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灌肠治疗后的护理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患者的病变部位是大肠粘膜,存在慢性炎症和溃疡情况。临床中的症状也是比较多的,治疗比较复杂,患者容易复发,因此治疗和护理对于患者来说非常的重要。本文就我院的32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采取灌肠疗法。

    作者:李敬贤;王慧;赵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药炮制方法对临床应用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中药炮制方法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9月入住我院接受中药治疗的患者70例,给所有患者服用炮制后的中药,其中含有生物碱类药物、苷类药物、鞣质类药物以及挥发油类药物,对患者服用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0例患者均服用炮制后的中药,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各类成分药物的总体有效率均达到90%,其中含苷类药物的总体效率达到100%,服用炮制类药物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且不良反应较少。结论: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理论将中药药材进行加工和炮制,炮制方法不同,其临床疗效也不同,将中药药材进行炮制,可以降低药物中的毒性和副作用,提高药物质量和临床疗效,中药炮制方法在临床用药中能够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柳肖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呼吸性酸中毒患者的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如何对呼吸性酸中毒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方法:结合呼吸性酸中毒治疗来进行护理研究。结论:使用气管内吸痰以及物理治疗来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作者:刘春霞;赵晓辉;曹珊珊;党婷婷;李松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介入超声室的感染因素与预防措施

    目的:了解介入超声室内感染因素以及预防措施,从而使得医院感染的发生减少。方法:对患者进行超声诊断。为防止在诊断过程中发生感染,对介入超声室内有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进行总结,将超声探头消毒工作作为主要的因素,制定出有关规章制度,将有关组织建立起来,并进行健全;对医护人员加强医院感染培训;遵循无菌原则,对超声操作进行规范;对科室内加强消毒,对患者感染加强管理;对医疗废物的处理工作进行规范。结果:通过采取合理措施,在介入超声室内,未发现一例受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顺利将治疗完成,安全出院。结论:介入超声室内的工作人员对在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本科室所具有的重要性要加强重视,对于相关操作规程要严格执行,并且要在实际工作中将其落实,从而使医院感染预防的效果得以加强。

    作者:岳皎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纤支镜对煤工尘肺合并肺癌的诊断价值探究

    目的:探究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对煤工尘肺合并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78例煤工尘肺合并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技术进行病情诊断,对照组使用胸部X线进行诊断,比较两组的病症检出率以及准确率。结果:观察组的病症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的病症检出正确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煤工尘肺合并肺癌有很好的效果,能有效提高病症检出率和准确率,方便制定相关治疗方法,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的多中心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的多中心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96例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考组,各48例。均给予两组患儿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参考组采取地塞米松静脉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6%,参考组总有效率为81.3%,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占2.1%,参考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占12.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理想方法。

    作者:杨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15例异位妊娠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异位妊娠误诊原因,提高异位妊娠的诊疗水平。方法:将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异位妊娠误诊病例做回顾性分析,寻找导致误诊的原因。结果:误诊为宫内妊娠先兆流产7例,误诊为盆腔炎3例,误诊为宫内妊娠3例,误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2例。结论: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若能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则预后良好。但症状不明显的病例却易被忽视,造成误诊。误诊的主要原因有:(1)对异位妊娠缺乏警惕性(2)未严格执行人工流产的操作规范;(3)粗心大意,病史询问不详细,体检不仔细,辅助检查不到位,或者过分依赖某一种辅助检查。

    作者:邓庆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一例糖尿病褥疮患者的护理

    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所形成的至组织溃烂坏死[1]。随着高血压、冠心病、肿瘤、糖尿病、脑卒中等各种疾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压疮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多,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如果护理不当,在长期卧床的病人中将有很大比例发生褥疮。但目前对压疮的护理尚未有十分有效的手段[2]。我科于2010年7月成功护理了1例糖尿病6年,近一年踝关节内侧皮肤可见直径约10厘米的圆形破溃,伴白色渗出物,周边青紫,足部皮肤干燥。2010年9月经治疗康复出院。

    作者:李晶;曹金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治疗观察一个疗程60天,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4.4%,观察组中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皮疹、腹部不适等情况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复发率8.9%,明显低于对照组31.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可靠。

    作者:邓宝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沟通技巧与逻辑性分析在神经内科患者复健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沟通技巧与逻辑性分析在神经内科患者复健期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100例神经内科复健期患者分成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所有患者都按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同时将沟通技巧和逻辑性分析应用到研究组患者中。对比两组的抑郁程度、对操作的配合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相比,以研究组的抑郁程度较轻,对治疗的配合较好,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结论:沟通技巧与逻辑性分析应用到神经内科患者复健期中可有效的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促进其对治疗的配合,并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钟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为了更深入的研究心理护理和健康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抗冠心病心绞痛常规治疗,向对照组中的患者提供常规冠心病心绞痛护理,治疗组中的患者在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融入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加入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可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刘正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肾结石运用经皮肾镜碎石治疗的护理研究

    目的:肾结石的发病率比较高,临床中有许多的患者患有此疾病,该级别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肾结石的治疗终是希望通过降低结石对机体的创伤,主要是对结石梗阻进行清除,保护肾功能。输尿管肾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让传统的泌尿结石治疗有了改变,过去使用的是开放性手术,创伤性大,如今使用的是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能够降低对患者的身体创伤,让患者获得比较快的恢复效果,术后恢复效果好。

    作者:施虹湘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4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科学的整体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以及新生儿存活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孕妇的血压均得到一定控制,均痊愈出院,但观察组患者经整体护理后的护理有效率以及新生儿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科学的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抑制病情的发生与进一步发展,降低围产期孕妇及新生儿的死亡率,是确保母婴安全的重要措施。

    作者:薛安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在粘连性肠梗阻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在粘连性肠梗阻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18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 A 组(生长抑素+肠梗阻导管组),B组(生长抑素+鼻胃管减压组),c组(肠梗阻导管组)和D 组(鼻胃管组)。常规治疗包括禁食、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全胃肠外营养以及应用抗生素。 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善宁)0.6mg 加入0.9%氯化钠溶液500ml持续静脉滴注,同时联合置入肠梗阻导管取代普通鼻胃管行肠内减压。观察和比较4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胃肠减压量、自主排气排便时间和中转手术率。结果:通过治疗发现,A 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平均胃肠减压量分别为 A 组:632±102ml/d ;B 组:410±86ml/d ,C组:1020±148ml/d和D组590±97ml/d。结论:应用生长抑素静脉持续泵入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医学范围内推广使用。

    作者:詹方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超声检查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在卵巢肿瘤中使用超声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2013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并总结病理学检查和超声检查诊断的结果。结果:通过检查发现有80例为单侧肿瘤,20例为双侧肿瘤。病理检查的结果体现为30个恶性肿瘤,90个良性肿瘤。通过超声检查后发现同病理检查的结果有66.67%的符合率,检查出良性肿瘤同病理检查的结果符合率94.4%,漏诊率为4.17%,误诊率为8.33%。结论:在患者中使用超声检查能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患者中推广使用。

    作者:董元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手术与保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胃溃疡采用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对胃溃疡采用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对120例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胃溃疡患者分别采用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和复发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如胃部穿孔、胃出血、疼痛等症状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12个月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手术治疗胃溃疡,患者疗效显著,减少了并发症出现,患者不易复发,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马永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析如何治疗胎膜早破

    目的:研究分析胎膜早破的临床治疗。方法:对我院接收的胎膜早破患者进行了诊断和治疗,对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论:患者妊娠已经足月,需要等待自然生产。若是破膜时间在12小时以上,则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积极的对感染进行预防,使用缩宫素来帮助引产。

    作者:程立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上颌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1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上颌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疗效。方法:对16例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患者采用上颌前方牵引进行矫治。结果:经过6-12个月的治疗后,患者的面部侧貌有很大改善。X线头影测量结果证实,SNA 角平均增大2.02°,SNB角平均减小1.40°,ANB角平均增大3.61°。结论:上颌前方牵引可促进上颌向前发育,抑制下颌向前生长,有效改善面部侧貌。

    作者:高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