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论述腔镜手术在基层医院普外科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苏友云

关键词:腹腔镜, 基层医院, 普外科
摘要:目的:研究腔镜手术在基层医院普外科的应用级发展趋势。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于我院普外科进行住院并行腔镜治疗的患者4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456例患者中,389例患者术前诊断明确,10例患者该为开腹,在术前未能明确诊断的76例患者中,有48例为腹部外伤患者,其中3例发生肝脏破裂,2例发生肠管完全破裂,2例脾破裂的患者因术中出血过多转为开腹手术。18例术前未能明确诊断的患者术中均诊断明确。结论:腹腔镜手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已较为广泛,在疾病治疗和诊断中均具有明显的优势,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继续推广使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汤剂煎服方法对药效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中药汤剂煎服方法对药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9年3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42例服用中药汤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煎煮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1例患者,对照组仅用自来水煎煮,不考虑其他因素,观察组对药物的浸泡、用水、煎煮、火候以及服用方法进行把关,煎煮后予以患者服用,并分析中药汤剂煎服方法对药效的影响以及取得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的煎煮方法有利于增强药效,改善患者病情。对中药汤剂进行煎煮时,要考虑到药物浸泡、用水量、煎煮方法以及火候等多个因素。

    作者:李勇;彭志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万荣县2008-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学趋势分析

    目的:掌握万荣县手足口病的流行和发展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万荣县2008-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万荣县2008-2012年手足口病累计报告421例,报告发病率为18.94/10万,死亡1例,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86:1,手足口病病例集中也出现在5-10月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占总病例数的97.62%,其中又以2-3岁年龄组的为多,占总病例数的80.52%。结论:万荣县手足口病具有明显的夏秋季节高发的特点,农村高于城区,5岁以下儿童为手足口病高危人群,也是重症病例的高发人群,因此应加强医疗机构的监测、诊治工作,重点做好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和宣传面,同时加强爱国卫生宣传活动,积极在效的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和流行。

    作者:李彦博;王晓东;贾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58例不吻合静脉末节断指再植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探究58例不吻合静脉末节断指再植的临床治疗的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2年9月至2013年11月入住本院治疗的118例不吻合静脉末节断指再植患者进行分析,其中利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5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传统的治疗,实验组使用手术治疗时通过清创、骨与关节固定、术后处理等方面治疗后,再加以使用放血治疗法促进断指再植血液循环,进而使断指再生能够快速恢复。结果:治疗一个月后,对比发现实验组治疗效果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吻合静脉末节断指再植的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针对性心理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实施

    目的:临床分析针对性心理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11月-2013年11月进行治疗的68例创伤性骨折患者,对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DS和SAS 评分差异显著就,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DS和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心理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实施,有助于对患者心理问题进行有效改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林彩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ICU患者行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术的效果及佳护理方法

    目的:分析ICU 患者行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术的效果,总结佳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2例IC U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给予治疗组干预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分析应用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术的治疗效果,总结佳护理方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只出现1例心律失常,经对症处理症状明显改善。结论:ICU 患者采用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术时,护士需掌握佳护理方法,与医师密切配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

    作者:张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血尿酸水平和高血压之间的联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高血压患者和健康人之间的血尿酸水平进行对比,探讨血尿酸和高血压的联系。结果: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要高出健康人不少。结论:血尿酸水平和高血压病情有着紧密联系,且是高血压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齐晓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全科护理模式下身心兼护的探讨

    根据现代护理模式发展的趋势,分析护理人员如何适应新形势下全科护理的需要,结合不同类型病人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就如何做好身心兼护工作谈了若干方法及体会。

    作者:李艳;马桂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析妇产科手术患者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在妇产科手术患者的护理中使用人性化护理效果。方法:此次共有118例患者接受研究,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护理,观察组患者的的评分结果比对照组要优秀。结论:妇产科手术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对于其情绪的稳定具有促进作用,患者获得的护理质量获得提升。

    作者:于慧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护理产后出血产妇的措施及原因分析

    目的:对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探讨分析。方法:2010年至2013年我院一共有560例产妇接受分娩,对这些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探讨分析,寻找佳的护理方法。结果:所有的产妇中有14例有产后出血情况,占研究总数的2.5%,这些患者中出现的原因主要是胎儿过大、胎盘粘连和前置胎盘等,全部出血患者均经过一次止血后停止出血,没有出现死亡的病例。结论:产妇产后出血会引发死亡,所以在对出血产妇进行治疗的时候需要对症处理,积极的进行护理,避免产后出血。

    作者:孙胜华;付联合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加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在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中,健康教育所能产生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资料,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观察组,前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完善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后者则不作健康教育指导。同意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血糖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结束后,与观察组相比,试验组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下降幅度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有着重要意义,可使患者对自身病情和疾病治疗的相关注意事项有着更为清晰的认识,进而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有利于治疗。

    作者:吴盼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与新式剖宫产术腹腔粘连的比较与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新式剖宫产术与改良新式剖宫术腹腔粘连情况。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妇10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产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产妇行新式剖宫产手术,而实验组产妇行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比较两组产妇腹腔粘连情况,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1)实验组无粘连35例,轻度粘连13例,重度粘连3例,粘连率31.4%;实验组无粘连25例,轻度粘连20例,重度粘连6例,粘连率51.0%。实验组粘连率低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实验组手术时间为(26.4±5.4)min ,术中出血量为(151.8±87.2)ml ;对照组手术时间为(41.2±7.6)min ,术中出血量(149.3±88.1)min。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少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术手术时间短,腹腔粘连率低,效果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毛湘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建立科学的医院科研档案管理机制初探

    本文研究了医院科技档案管理中面对的问题,探索依据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提升医院科研档案管理水平,建立起科学的医院科研档案管理机制,促进医学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

    作者:高伟伟;时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析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通过对急性间质性肾炎临床的诊疗分析效果来确展开研究。方法:选取本院从2011年到2012年间的80例患者来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进行病理学及实验室检查来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其临床表现及发病机理进行分析,通过上述分析来确定对患者的诊疗方案。结果:本组患者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给予甲泼尼松、泼尼松、对症支持等方式进行治疗,通过1个月时间的治疗,其中,有62位患者曾经有过服药经历,已经全部痊愈,对剩余的因呼吸道迁延而犯病的患者进行其他治疗方案,就是进行抗生素的注射治疗,也均治愈。结论:在临床治疗当中,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存在着很多差异的,对于不同个体的患者要进行相应不同的治疗方案,这样才能够对患者的治疗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贾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试论性早熟的危害及预防

    如今儿童性早熟成为全球关注焦点问题,其发病率达到了0.6%,相比之下女性超过男性。而且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儿童发生性早熟的问题逐渐严峻,严峻性早熟成为相关人士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阐述了儿童性早熟所带来的危害,并结合实况提出预防儿童性早熟的建议。

    作者:蔡玉雀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对胆囊切除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针对胆囊结石患者,对比采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完成胆囊切除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胆囊结石患者184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B1组(腹腔镜组92例)与B2组(开腹组92例)。对采用不同方法完成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比B1组患者与B2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患者的排气时间、患者下床时间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等方面,B1组凸显优势明显(P<0.05)。对比B1组患者与B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完成手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胆囊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表现了诸多的优点,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患者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并且在完成手术后患者会在短时间恢复,针对胆囊结石患者的手术治疗,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冯俊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储藏西药药品的方法

    药品的质量出了于生产环节有关之外,和药物的储藏也有直接关系,不同的药物对于其储藏环节有不同的要求,只有满足其要求进行储藏,才能够让其在使用的时候发挥出效果,起到治疗的作用。随意的进行储藏只会让药品失效,甚至是产生有毒物质。

    作者:李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与盲探法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区别。方法:将50例需行颈内静脉穿刺插管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25),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对照组实施盲探法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观察两组的穿刺操作时间、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所用的时间、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具有操作时间短、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艳;李晓光;付强;陆金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修补24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宫腔镜联合腹腔镜修补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1年7月~2013年4月住院行宫腔镜联合腹腔镜修补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2~3个月24例患者阴道超声复查,有2例仍然有小子宫憩室。月经复潮的22例患者症状均有改善,有效率95.45%;治疗前憩室平均深度和宽度分别为(10.6±3.2)mm和(20.3±4.7)mm ,治疗后憩室平均深度和宽度分别为(18.4±6.3)mm和(11.3±4.5)mm ,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6.7776,P=0.0000;t=5.4078,P=0.0000);治疗后经期为7.6±3.3d明显低于治疗前14.5±4.3d(t=6.2363,P=0.0000)。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修补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临床疗效显著,创口小、恢复快,安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任继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鞍区肿瘤患者术后脑性盐耗综合征舒适护理分析

    鞍区肿瘤患者主要以手术切除病灶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临床通过对患者并发症临床表现、临床原因以及术后病情观察,采取针对性的合理护理,能够有效地提升手术成功率。为此,在这里针对鞍区肿瘤患者术后脑性盐耗综合征舒适护理进行全面分析。

    作者:谢艾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及其中西医结合治疗探析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及危险因素。结果:青年脑梗死病因以动脉粥样硬化多(77%),其次为心源性脑栓塞(13%),危险因素主要是高血压(54%)、高血脂(47%)、吸烟(47%)、饮酒(26%)、糖尿病(14%)。结论:青年脑梗死病因及危险因素复杂多样,可以由多重危险因素单独或共同作用,其中有些是先天因素,是不可预防和控制的,但大多数还是可预防和控制的,尽早对不良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开展健康教育,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致病因素进行有效治疗,从而预防和控制青年脑梗死的发生发展。

    作者:刘莺;季雪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